时间:2021年09月27日 分类:免费文献 次数:
《幼儿园早期教育中教师信任危机与策略》论文发表期刊:《教育观察》;发表周期:2021年32期
《幼儿园早期教育中教师信任危机与策略》论文作者信息:任洁,滨州职业学院教育学院,助教。
[摘 要]在幼儿教育中,教师作为幼儿人际信任形成的重要他人,对幼儿的信任程度直接决定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然而,在幼儿园早期教育中,教师对幼儿的教育信任危机仍然存在,本研究将其归纳总结为信任的意识危机、责任危机和公平危机。因此,幼儿园教师应采取以下策略: 信任是教育的前提,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把握好信任的“度”; 平等对待每一名幼儿,从自身出发,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信任的教育空间。
[关键词]幼儿园; 早期教育; 教育信任
随着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信任是教育的前提,近年来关于教育信任的研究越来越多。在幼儿教育中,教师作为幼儿人际信任形成的重要他人,对幼儿的信任程度直接决定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但在早期教育中,教师对幼儿信任的意识危机、责任危机和公平危机仍然存在。因此,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把握好信任的“度”,善于反思自身,这样才能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信任的教育空间。
信任是一切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是维系人与人关系的重要纽带。罗特尔对人际信任的研究表明,“个体人际信任的产生与父母、教师、同伴等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的现实行为和态度紧密相关”0。因此,在幼儿园的早期教育中,教师对幼儿的行为和态度,将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在各教育主体内部、教育主体之间,信任是双向存在的。但是,由于受事物生成的时间性、因果性、结构性与功能性等因素的影响,信任生成与传导的动力势必来自先占资源者的一方。回因此,在幼儿园早期教育中,教师作为“上游”教育主体,信任幼儿,正确面对并解决教师对幼儿的信任危机问题,是实现教育信任的关键所在,也是本文的研究出发点。
一、解析:教育信任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理解教育信任需要以理解信任为前提。信任一般是指对人相信并敢于托付、任用。各学科领域的研究者对信任的界定仍未达成共识,但大多将信任归为人际交往中的责任保障。[3]
对于教育信任的研究,相关研究者注重研究教育内容、内部结构等方面。在内容上,教育信任涉及教育能力、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发展和教育文化等方面。[在内部结构上,教育信任包括三个要素,即参与教育过程的教育主体,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系统与非系统评价。其中,教育信任中最核心的问题体现在参与教育过程的教育主体内部或者教育主体之间的信任,其他两方面因素均受教育主体的影响。因本文着重参考后者的分类方式,主要关注教育主体-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信任。
尽管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信任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类型,但是,笔者根据文献的梳理得出以下共同特征:信任与人际交往有关且信任的产生必定伴有一定的风险。因此,本文将幼儿园早期教育中的教育信任界定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幼儿在彼此相信的前提下对教育现在和未来怀有一种理性的、美好的期待。
二、聚焦:幼儿园早期教育中教师对幼儿的信任危机
(一)教育信任的意识危机
教育信任的意识危机指的是由于受自身的既定权力地位的影响,教师容易出现信任判断误差而忽视幼儿主体地位且不自知的现象。
在幼儿园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遇到以下情况:幼儿在活动中支支吾吾回答不上问题:尽管得到了同伴和教师的鼓励,幼儿也羞于参加各种自主活动; 即使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幼儿也不敢大方地在人前展现自己,等等。这些现象的产生原因众多,不仅是幼儿自身的自卑和羞怯心理问题作祟,还涉及因教师的不信任而导致的幼儿的胆怯。作为“上游”教育主体,教师是否意识到教师信任的重要性、是否意识到要从幼儿主体出发考虑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否做到了在观察的基础上真诚地相信每一名幼儿能够经过自己的教育变得不再胆小等,都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总而言之,教师意识问题作为教育信任的开端,是解决信任危机问题的关键所在。
导致意识危机的最大原因应该追溯到教师对幼儿的信任判断的误差上。幼儿本身特征作为教师信任判断的直接标准,被许多研究者公认为最重要的因素。第一,幼儿的外在特征方面。看起来诚实、可靠、稳重、大方的幼儿往往被教师信任,那些性格开朗、为人友善的幼儿更容易受到教师的信任。第二,幼儿的性别因素。女孩更容易获得教师的信任。在幼儿园的实际访谈中,有的教师直言道“如果让我选择,一个性格文静的女孩和一个调皮捣蛋的男孩相比,肯定是女孩更容易获得我的信任。”但这些教师都无法解释这一心态。
综上所述,作为被信任对象的幼儿,其本身的外貌、性格特征、性别等各种因素都可能成为教师判断信任对象的依据。就是诸如这样不可言状的信任标准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的态度和行为,进而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成为幼儿园早期教育中一直存在且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为解决信任的意识危机问题,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成为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
(二)教育信任的责任危机
教育信任的责任危机指的是由于教师忽略自身主观因素,简化工作步骤而导致的推卸教育责任现象。
教师是教育主体中重要的一方,其是教育信任研究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一方面,教师本身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等因素的差异都会成为对幼儿信任的动态因素。性格开朗的教师大多会对幼儿时刻充满信心,并大胆地放手让幼儿自主探索。另一方面,教师的信任倾向和价值观也会影响教师对他人的信任程度。教师童年早期的依恋形成会影响其成人后的人际关系。也就是说,若教师在童年早期的家庭教育中能够与其亲近的人建立起稳定的依恋关系,则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容易建立起对幼儿的信任,即教师自身的信任依恋越稳定,就越会对幼儿产生信任的表现。
综上所述,从教师自身因素出发,教师的性格特点及其身心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其人际交往观念和人际信任水平,也决定着对幼儿的信任程度。因此,为解决信任的责任危机问题,教师需从自身问题出发,不断反思、成长,积极承担起教育责任。
(三)教育信任的公平危机
幼儿园早期教育中的教育信任的公平性危机,指的是在幼儿园早期教育中,教师在教育内容选择、教育资源分配、教育评价等方面对不同幼儿产生的区别对待
教育公平是人们从古至今的理想与追求,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思想。而教育信任作为公平与正义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体现着教育公平的高层次问题。[例如,在活动中,教师更愿意提问思维敏捷、善于表达的幼儿:在生活中,教师更放心让性格活泼、自主能力强的幼儿进行独立活动。像这样的“选择性信任”的情况在幼儿园中较为普遍,有的教师甚至无奈地说道:“我也想做到一视同仁,但是实际上这是完全不可能做到的理想状态。”
产生公平性危机的原因大致归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教师会对更为了解的幼儿给子更大的信任。例如,在公开课中,教师会把回答问题的机会偏向给予平时口语表达能力较强并且积极的幼儿,而在不熟悉幼儿回答问题时则表现得忧虑紧张。其次,教师会给予平常表现更好的幼儿更大的信任。例如,一贯擅长画画的小红(化名)在一次绘画比赛中与冠军失之交臂,教师会将失败归因为外在压力和环境的影响,而不会质疑幼儿画画的能力。最后,教师对幼儿的信任也会和幼儿性别、性格等自身因素有关。例如,多数教师表示,他们在“烧烤吧"角色游戏过程中分配角色时,会将性格开朗、有责任心的女孩分配到“店长”角色上,踏实稳重、动手能力强的男孩则会担任“烧烤师"的角色。
综上所述,从教师和幼儿的人际关系层面上看,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熟识程度、过去交往的结果和情景、幼儿自身的表现和性别性格等因素都会影响教师对幼儿的信任判断。因此,为解决信任的公平危机问题,教师需要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摸索,把握好信任的“度”。
三、反思: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信任的教育空间
(一)信任是教育的前提,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如果教师时刻认为幼儿是诚实的、令人信任的,那么儿童的这种潜质就会发挥得淋漓尽致。相反,如果教师将幼儿看作是喜欢说谎的、虚伪的,教育效果则会大打折扣。因此,对幼儿的信任是教育的前提。
了解幼儿是理解人、教育人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博尔诺夫认为,教育者控制儿童的发展方向的关键因素就在于他是如何看待儿童的,即他的儿童观是什么。[因此,正确认识幼儿的前提就是教师必须做到尽量避免猜疑幼儿。对幼儿的猜疑和不信任不仅不能抑制幼儿的不良行为,反而会对幼儿造成不良影响。相反,教育者应在任何情况下都给予幼儿充分的信任,以此保护和发展幼儿善良的本性与隐藏的潜能。
(二)把握好信任的“度”,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
教育本身就是一场冒险的旅程,教师只有把握好信任的“度”,才能为这段旅程提供安全的保障。
1.爱护不是保护
保护意为维护、呵护,但过度的呵护就会变为宠溺。教师作为幼儿园早期教育中幼儿的直接教育者,应当肩负起教育的责任,在教育过程中,既给予幼儿“慈母”的呵护,又有“严父”的姿态,给予幼儿最大限度的信任和鼓励,相信他们能够完成教师给子的任务,发挥自己的潜能。另外,教师要本着真正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的初衷,尊重幼儿的人格,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不随意发问,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不随意干预,为幼儿创造一个真诚、关心、信任的教育环境,从而形成真诚、和谐的师幼关系。
2.信任不是放任
教师为幼儿营造一种充满信任的教育气氛,可以让幼儿体会到当“大人”的成就感和喜悦感,进而锻炼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其身心发展。但是,信任并不代表放任,不加筛选的信任只会对幼儿有害无利。一方面,教师要多给予幼儿尝试的机会,但要注意的是,对幼儿信任不是一视同仁的放手,而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之上的因材施教的选择,如给予新到幼儿园的幼儿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教师给予幼儿信任的前提是理性、客观的判断,是建立在幼儿"最近发展区”基础之上的。否则,完全放任的结果还会让失去教师帮助的幼儿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饱受被“任务”折磨的挫败感。
(三)反思自身,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信任的教育空间
对教师来说,良好的期待会对幼儿产生积极影响。因此,要在幼儿园真正地实现信任的良性循环,教师就要从自身做起,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幼儿,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信任的空间。
1.信任从积极的心态开始虽然个体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早期依恋状态等因素已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但是教师可以选择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发生的事情,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幼儿的一举一动,迈出信任的第一步。
2.信任要建立在理性判断之上一名好教师一定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善于捕捉每一名幼儿的闪光点,只有细致地观察,才能避免主观臆断,真正进入幼儿的内心世界。
3.为幼儿创设信任空间
迷人的微笑和美好的语言最能够让幼儿体会到温暖与爱。教师要多向幼儿传递信赖与期待,在日常教育生活中,多一些微笑,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赞赏,少一些挑剔。
4.信任自己才能信任幼儿相信幼儿的前提是要相信自己,每一位具有教育理想的好教师一定都可以成为幼儿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美好的教育起源于教师对幼儿的信任,教师只要抱着信任的态度对待幼儿,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最纯真、美好的事情就是幼儿本身。
参考文献:
[1]祁娟,大班幼儿人际信任和父母信任教育的关系D].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上旬),2012(7):184-186.
[2]韩身智,路强,胡莉彬,等.信任儿童:一个可以变革教育的力量--基础教育视野中的信任问题探析[].社会科学论坛,2011(5):216-217.
[3]明庆华,王明雷.教育信任:学校交际文化的基石[].现代教育论丛,2010(11:72.
[4]袁炳飞.学校教育信任及其建设原则[0].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9):4-5.
[5]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李其龙,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