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略论博物馆图书资料电子信息录入中的问题

时间:2019年11月25日 分类:电子论文 次数:

摘要:文章就自身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实践中对新技术电子信息录入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购书、管理及今后工作的思考三个方面剖析,主要分析将图书资料工作中图书分类的古今差异性问题与自身馆藏图书的特殊性独特分类方式的结合。最后构建标准化的统一管理流

  摘要:文章就自身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实践中对新技术电子信息录入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购书、管理及今后工作的思考三个方面剖析,主要分析将图书资料工作中图书分类的古今差异性问题与自身馆藏图书的特殊性独特分类方式的结合。最后构建标准化的统一管理流程以及加强对于高端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及团队建设方面集中探讨。

  关键词:图书资料;电子信息;分类;管理

博物馆

  博物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与博物馆最基本业务工作密切相关,是反映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宣传教育和学术研究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不容忽视。大量有关博物馆方面的刊物、图录、专著及目录索引的出版,将促进文博专业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也能使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视野开阔、思路扩展。图书资料的分类是为了提高图书资料利用率的实用技术。

  但每一项工作并不是简单的程序化,它伴随着更加复杂的情况出现,延伸出了更广阔的天地。现阶段,图书馆的图书录入工作主要的步骤是按照贴条码、分类、录入、贴书标、上架这个顺序来的,而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考虑到具体工作的复杂性与便利性,应当灵活操作,以达到对专业性图书资料的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大同市博物馆也采用了先进的图书管理系统。

  1购书的专业性及今后应注意的问题

  博物馆中的图书资料主要以考古类、历史类、美术类为主。考古类主要是以墓葬发掘为主,历史类以中国古代史为主,美术类基本上是雕刻艺术等。将来的博物馆应该是多元化、复合化的资源型博物馆,其软实力主要体现在图书资料的购入上。这是体现博物馆软实力最直观的一个方面,图书资料的多寡直接或间接体现博物馆研究实力。

  1.1分类号的界定

  博物馆中的大部分图书的分类号是K2、K8、J等。其中,K2是中国史类图书,K8是考古类图书,J是艺术类图书。由于图书馆以专业性图书为主,且以上述三种图书为主,而《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分类又非常简略,不能把每一种图书都归到每一种的图书分类中,所以需要在录入前就把这三种图书分类号细化,进而使每一本书对应到每个分类号下,这也有助于之后的管理与检索。大同是著名的文化历史名城,是北魏都城平城,在历史类图书中,有关于北魏及其研究的图书居多,这类图书的分类号为K292.3。

  所以,在这类书籍的分类中应当分类更为细致。如按照《中国图书分类法》中设定K292.31、K292.32……K292.321……以此类推。考古类图书中又以发掘报告(K878.1)为主,这类书占考古类的主要部分。除了以上三种分类号的图书,TQ工业化石类、TS建筑类书籍也占一小部分,虽然数量不多,但也具有小规模。

  最后就是综合类图书(Z),这部分图书主要是以工具书为主。但是这部分图书最大的问题就是会与三大种类的图书有重合的地方,这也是图书录入工作中会面临的问题。用中国图书分类法来分类自然科学的书籍是合适的,但是用来对我国的古籍进行分类就会导致很多麻烦,尤其是经部书籍更被拆得七零八落。

  如三礼中的《周礼》算政治官制度,《仪礼》《礼记》又算社会礼俗。文学则要按今天的概念来分题材,于是大量的诗文总集和兼有诗文的别集不好分,而散文里却把今人的散文集和《古文辞类纂》等放到一起,其实我国传统的散文是指与骈文相对的散文,和今天的散文并非同一概念。

  1.2摆架设计

  宏观上,要对三种类型的图书(考古类、历史类、博物馆类)有整体把握,把书架的位置留足,并且要为之后不断进入的图书留下空间摆放。图书的收藏有主有次,应与博物馆的研究方向相对应,及时了解文博界的信息动态,拓展自己的学科知识,有选择性引进新书,使之处于良性循环,提高利用率。

  还要避免人为因素的损坏,尽量保证原来的面貌,在上架方面尤为重要。大部分书籍上架之后就会剩下少许杂项类的图书。杂项类是由博物馆器物分类方式所决定的,一般包含家具、木器、漆器等类图书,这些可以进行集中摆放,专门为其找一个书架,摆放这些图书,也便于后面读者的查找。

  2图书资料管理

  2.1现代化管理

  想要建立现代化标准的图书资源信息库,需要实现图书资源由实体管理向电子信息管理的过渡与转变。不管是在图书馆还是在各类单位的图书资料室,电子技术现代化是必然。按照博物馆图书资料的工作传统,是由博物馆内的有关资料管理人员将购买来的纸质的报纸、文献或者期刊等图书资源进行登记,并有分类性地上架,不仅有利于馆内员工的阅读和浏览,同时也有利于馆外相关人员借阅。

  但是,由于主要资料为纸质,在收录、入藏、阅读等环节,因其逐渐增多的使用次数以及转移或者搬迁等影响,非常容易对纸张造成破坏,使许多印刷在纸张上的重要信息、数据或者其他资料,因纸张的破坏而永远消失。在建设相关数据库时,若没有长期的规划以及相关标准,会给数据库的建立以及相关功能的使用带来许多麻烦,最终也将会影响今后的工作能效,尤其是不同种类数据的格式、分类造成相当大的差异,很难有效地统一管理。所以相关的标准和长期的规划很有必要。

  2.2建立高素质管理团队

  博物馆是现代化综合性场所,必须加强馆内的团队建设,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电子信息统筹管理的团队,为博物馆今后的发展提供支持。博物馆要加强对相关人员职业技能的培训,同时引进与博物馆相关的高级复合人才,定期召开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班,进行相关业务培训。面对更为细致工作的资料,需要相关工作者能够提高计算机操作技术、全面掌握网络、信息数据库以及网络检索的知识与技能。提升其管理能力与知识水平,保障各项电子化管理、服务技能的提高,实现博物馆现代化的提高。

  3录入后图书资料利用的思考

  由于新技术的普及,图书管理有了高效快捷的管理方式,尤其是对于所藏图书的检索,有了更为简便、快捷的操作。古代人没有学科划分,文史哲不分家,如果用传统方式对古籍文献进行检索,速度慢,查找率也比较低。为了查找某一本书,尤其是不同版本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利用数字化的检索系统,可以将任何字符作为检索的着手点,关键词检索、模糊检索都能够起到有良好的效果。

  虽然传统的中图法能够使书籍检索方便,但是由于现代学科细化,将书籍列别分散得更加凌乱,不利于人们发现和利用一些利用率低且高资料性质的书籍。每一项新技术的发展并将伴随着功能性的障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好地解决方法也将被应用。现代社会已经进入数字化、现代化时代,博物馆需要加强电子科技方面的投入,尽快实现数字化管理。在图书资料上能够多角度、多渠道获取馆藏图书资料的信息,拓宽收集图书资料来源和渠道,在客观条件允许情况下收集各种图书、文物发现的情况,是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的馆藏图书资料来源渠道多样化的必备条件。

  4结语

  图书电子录入是博物馆图书资料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不仅是对自身馆藏资料的一个清晰了解,同时也是对今后图书管理的重要手段,随着电子科技的更进一步发展,大同市博物馆也采用了先进的图书管理系统。在图书录入过程中会产生许多之前未曾预见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图书录入工作人员对图书基本认识以及过往的经验。通过建立标准化的统一管理程序、引进复合型高级人才及馆内基础团队建设,提高博物馆图书资源的利用率,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提升社会精神文化建设强有力的动力。

  博物馆方向论文范文:论博物馆学术研究在原创展览策划中的应用

  内容提要:随着博物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类展览推出的频率不断加快,以学术研究为基础的原创临时展览,已经成为博物馆基本陈列以外的重要组成。如何认识学术研究在博物馆展览中的优势,做好原创展览的策划,是我们亟待讨论和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实现博物馆教育、研究、传播诸多功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