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经济下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深层次分析和对策

时间:2019年04月03日 分类:经济论文 次数:

摘要:融资难、融资贵是全球中小企业都面临的共性问题,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一个长期的艰巨过程,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的不断加大,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复杂多变,结合我们对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的研究和20多年的授信经验,以务实的角度从深层次上分析了小微企业

  摘要:“融资难、融资贵”是全球中小企业都面临的共性问题,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一个长期的艰巨过程,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的不断加大,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复杂多变,结合我们对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的研究和20多年的授信经验,以务实的角度从深层次上分析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根源,对精准发力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加快金融创新,量体裁衣拓展小微企业授信业务的主观能动性,提出了几点浅见,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分析,应对措施

清华金融评论

  春节过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如此高规格足见中央对金融服务民营企业工作高度重视。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不断加大,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复杂多变,部分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趋于恶化,风险事件频发,银企信息不对称,互不信任等问题较为突出,银行面对不断增加的不良压力,“惜贷”、“慎贷”甚至“惧贷”的情绪日趋严重,如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两起案例,三家互为担保的中小企业因其中一家企业授信逾期,银行就认定其偿债能力下降,势必会影响其余两家企业的还款能力,遂要求提前收贷将三家企业都告上了法庭。

  另一起更为典型,贷款人无力偿贷后,寻求过桥资金帮助,银行工作人员明知其不符合再贷款的条件,仍向过桥资金方面作出将向其发放新贷的承诺,最终贷款人没拿到新贷,也没能偿还过桥资金。2017年6月,河北省赞皇县人民法院除了对各相关人员予以惩处外,法院还做出了要求银行把还贷资金返还给过桥资金提供方的判决。小企业害怕银行抽贷,银行害怕企业逃废债,已成为新常态下银企关系的“中国特色”。

  一、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深层次分析

  (一)经济下行小企业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廉价资源、廉价环境成本难以持续,金融机构获得的收益较难完全覆盖授信风险“融资难、融资贵”是全世界中小企业都面临的共性问题。其产生的根源在于:小企业在行业的选择上受到很大的限制,大多处于生产链的低端,缺技术、缺品牌,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一般难以在同类品种上与大企业直接展开竞争。

  一味拼劳力、拼价格、环境污染重,特别是小作坊式家族企业,在规模比较小的时候有一定的合理性,当企业经营规模达到一定水平时,原有的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普遍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和专业化管理人才,数据显示国内小微企业3年以上的存活率不超过10%,小微企业要熬过平均3年的死亡期后,才会通过银行信贷的方式获得资金支持,且无差别的信贷政策使不同地区发展极不平衡。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企业资产质量普遍下降,规模小,单笔金额小,对资金需求短、频、快、急,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交织,加大了银行风险管理的难度。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为2.75%,比大型企业高1.7个百分点,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贷款不良率更高,面对投入大、产出小的矛盾,金融机构获得的收益较难完全覆盖授信风险。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

  从国内看,经济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增长的新常态,出口红利与成本红利逐渐消失,如果说,最典型的2008年大多数中小企业陷入困境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导致订单不足的话,近年来则主要体现在原材料、能源、土地等要素成本呈持续高位上升的趋势,招工难、用工贵,加之汇率较大幅度的波动,2016年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说中国税负高出美国35%,一时间在各类媒体上引起了较为轰动的争议。

  引用原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的观点,这一轮民营企业反映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新的特征和成因——融资难是难在流动性的压力,而融资贵是贵在各种新金融、类金融、民间融资等渠道,抬高了整个企业的债务成本。近年来我们在调研中经常遇到,企业拿到订单后难以合适的成本组织生产,使那些固守静态的产业丧失了比较优势,内忧外患,小企业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廉价资源、廉价环境成本取得可持续发展竞争优势的时代已经过去,这些问题不有效解决,给再多的银行授信也没有用。

  (二)企业经营透明度差,投资行为短视,小企业贷款的不良率不断攀升

  笔者通过20多年的信贷审批感触最深的就是,小企业关联关系复杂、隐蔽。首先,出于应付各类部门如避税、融资等多种原因财务信息不真实、不完整,有的企业有多套财务报表或没有财务报表。企业资产与个人财产之间缺乏明显的界限,企业资金和个人财产相互使用,有的企业通过注册关联企业的方式转移、隐匿资产,或者通过关联企业高额负债而本企业低负债的方式美化自身财务报表。

  其次,小企业投资行为较为短视,一般很重视眼前利益,没有风险意识更谈不上风险防范预案。如一家做棉花收购加工干得风生水起的企业,看到无纺布市场效益很好,就投资了500万生产无纺布,等厂建好了市场需求骤降。盲目投资的客户常常一度都是各金融机构争相追捧的“好客户”,很容易通过多头授信产生投资冲动,遇到市场行情变化等因素的制约,当期的现金流难以清偿到期的本金,资金链随时可能被引爆,大部分倒闭的企业,都存在“短贷长投”、“三角债务”,加之部分银行风险管理跟不上形势的变化,人员流动较大“不会贷”现象突出,只能不断强化担保抵押对风险进行缓释,银企关系进一步恶化。

  由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不完善,小企业贷款基本都要抵质押物,银行对机器设备、应收账款、租赁权、专利权等质押业务开展少,对抵质押物不足的企业,通常要求提供担保人,这就造成企业互保、联保现象普遍。小企业融资除去贷款利息,还有担保、资产评估等非利息成本相对较高。近年来,一些企业缺乏诚信不仅体现在产品质量上,由于实体经济投入成本较高、产出周期偏长,面对相对较高的资金成本,不如做投机赚钱多、赚钱快,个人及企业以经营之名获得贷款,又参与民间的“高利贷”活动,一旦出现经营风险,便借各种名义逃废银行债务,老板集体“跑路”拖累担保公司破产的现象屡屡发生。

  一些生产正常的企业害怕贷款归还后难以重新获得贷款,也通过多头开户、资金不入帐等方式不履行还款协议,使小企业贷款的不良率不断攀升。同时,银行进行不良贷款核销难以做到税前列支,核销成本较大,手续繁琐,面对小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及高风险性,在风险管理如何寻求适度的平衡,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双方建立信任的成本较高。

  (三)全球经济格局分化重组加剧了我国中小企业的产能过剩,金融创新不足是商业

  银行开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最大短板近年来欧美不断增强“再工业化”战略,在经济萧条,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工业创新技术价值增值能力弱化,欧美品牌纷纷将各类代工厂搬至东南亚,激烈的市场竞争贸易保护愈演愈烈,尤其是随着全球经济格局分化重组的大环境下,中美贸易战的不断升级,更加剧了我国中小企业的产能过剩,企业利润越来越低甚至没有利润,部分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已从“借新还旧”走向“借新还息”。

  同时,在互联网时代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企业保持某项优势的时间较以前大大缩短,一招鲜,吃遍天已成为历史,从而导致一些固守传统领域,在产业转移、转型中因“前怕狼、后怕虎”,加之上一轮经济周期中盲目扩张的企业,产能上来后突遇市场环境恶化,就会显得不堪一击。尤其是联保与互保这种抱团取暖的业务模式,由一家企业引起的银行信用危机会像水面的涟漪一样由中心向外围呈几何级数扩散,使企业风险演变为行业风险,抱团取暖演变成了“抱团欠债”,整个产业园区的大多数企业都陷入偿债危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不断加大银行的信贷风险。

  从银行自身来说,考核企业静态财务指标过多,深入了解和分析企业发展潜力不足,加之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管和风险责任的追究,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主动性不强,出于成本和收益的考虑,资本的逐利性导致资金倾向于流入风险更低、回报更高的项目,如地方政府的平台项目,使得以安全性为前提的商业银行缺少发放小企业贷款的内在动机,金融创新不足是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最大短板。

  面对信用环境的持续恶化,因利率上浮、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等,银行吸收存款成本的不断上涨和风险溢价的提升,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都导致目前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难以下降,从而导致小微企业面临息税前利润不能覆盖利息支出的风险,银行业将承担更大的不良资产压力。“晴天送伞,雨天收伞”这是企业对银行最形象的比喻,尤其是今年以来民企在银行信贷、债券发行、股票质押等相继出现违约、爆仓等情况,当企业出现风险苗头或实质性风险,一家银行的提前抽贷乃至被依法执行其优质资产,可能导致企业所有贷款银行群体性恐慌,集体争相抽贷,这种流动性危机对任何企业都将是致命的。

  二、精准发力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的务实思考

  (一)“一带一路”各国与我国加强中小企业合作的意愿明显增强,大银行不服务小

  企业就没有未来信心是一切的基础,有信心才能够渡过难关。每一个经济发展阶段,经济体的要素禀赋结构,比较优势等都有所不同,根据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严重金融危机或经济衰退会产生“创造性破坏”,通过淘汰落后企业产生市场清洗效果,从而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对同一资产在不同经济背景下的风险判断往往是不同的,并会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甚至发生逆转性的变化。

  面对互联网金融、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的冲击,大银行垄断和低水平竞争的格局产生了银行业规模不经济和对实体经济支持的乏力,实践已经证明“傍大款”、垒大户,80%的贷款集中投放到10%的授信客户上,不仅不能满足不同市场主体对金融差异化的需求,行业风险衍生的信贷风险越来越高,高度集中的国有经济的债务结构也不断加大系统性风险发生的概率。

  同时,受制于法律和市场环境,不良贷款处置成本较高,部分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已经逼近甚至跌破监管红线,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大银行不服务小微企业就没有未来”。凡是发展迅速、效益突出、生命力强的中小企业,普遍不是在区域内单独存在,而是以集群的方式相聚而生。截至2017年末,全国小微企业法人约2800万户,个体工商户超过6500万户,合计占全部市场主体的比重超过90%,“一带一路”、亚投行、国际产能合作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为我国中小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各国与我国加强中小企业合作的意愿明显增强,新业态、新市场和新模式不断涌现。

  小微企业是普惠金融的服务重点,2013年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降低了小企业的经济资本占用,2018年起对小企业及农业等授信业务实施降低准备金率,中小企业蕴藏着社会创新的巨大潜力和智慧,也是关系银行加快经营转型缓解金融资源“错配”,突破发展瓶颈的必然选择。

  首先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区位优势、产业特点以及小企业状况搞好调查研究,通过信息分类,共享,加强上下级行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最大限度实现业务发展的协同效应,在增量扩面上下功夫,关键是增强服务渗透能力,下沉服务重心,对那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成长性好、有订单、有市场的企业和客户,根据信用评级合理确定授信总量、期限和分层次差异化的定价方案,通过银团贷款、联合贷款、债务重组、并购重组等各种措施给予帮扶,减少财务成本负担。

  (二)不断提升小企业信贷员的业务素质,创新适合小企业生产经营和资金回流特点的金融产品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一个长期的艰巨过程,不断降低交易双方信息收集匹配的成本和时间是解决小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的关键。中国有句古话叫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就要求信贷人员必须学会如何“看”,将原来的“抵押+报表”的传统考核模式转变为重点考核“软信息”,如“三品”-----人品、产品、押品;“三表”——电表、水表、税表(或海关报表);“三流”——人流、物流、现金流等。

  小企业信贷员不仅是联系银行与客户的桥梁,还是银行有效控制成本、提高贷款效率的关键因素,一笔贷款能否及时清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的还款意愿,而还款意愿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的人品,因此在贷款发放前,要重点考察客户的人品,隐性风险企业往往刻意隐瞒,如资金的真实用途、股权变更或股东矛盾,高管人员的变动往往隐含了企业内部不稳定的因素,在我们的信贷实践中眼见为实,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核实库存,没有库存周转效率的提升,就没有资金周转率的提高。

  同时通过征信报告中的贷款合计数与客户提供的财务报表是否相符,如果征信报告中贷款合计数明显高于客户提供财务报表数值,则说明企业存在隐藏负债、粉饰报表等问题,甚至存在大量民间融资的可能。小企业和个人的储蓄、理财等账户关联很大,必须改变银行原有的公司、结算、零售等部门各自为战的经营模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要打组合拳,积极创新提供更加个性化的结算、财务管理和电子银行等全方位金融服务。

  如浙商银行开发的“小企业账户通”,实现小微企业账户和企业主个人账户两个账户之间的自动联动,提高小微企业的结算便利性。邮储银行天津分行等金融机构开展了大胆尝试,开办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业务,为多家企业发放贷款,缓解其过桥成本高、“倒贷”压力大的问题,通过延长企业的还本期限采用循环授信模式,在贷款方式上也可以逐步实行整贷分期还款的方式,这比较适合小企业生产经营和现金回流特点,在企业保持杠杆基本稳定的条件下,通过客户综合贡献度的提高实现互利共赢。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商业银行要不断完善银政企合作平台,联合各类行业协会组织共同参与,定期举办银企对接会,通过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和实质性对接,或依托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以群体的风险对冲个体的风险,不断提高对市场和企业变化的灵敏度,从而“以量平价”推动小微企业整体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培植一批忠诚客户。

  (三)不断增强服务小微企业的使命担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要打组合拳成功的小企业信贷模式都具有两个重要因素:商业可持续的关键是风险可控,有一定的覆盖率收益能覆盖成本。一方面大中型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头雁”效应,继续深化普惠金融事业部建设,向基层延伸普惠金融服务机构网点,带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不断增强服务小微企业的使命担当。

  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与中小微企业“门当户对”的中小金融机构,小微企业在不同的成长阶段,融资需求和融资方式不同,需要用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对接,不可能一种产品打天下,必须深度挖掘目标客户的多种金融需求量体裁衣,注重特色产品对重点客户的覆盖与渗透,在已有的存货、仓单、应收帐款抵质押业务的基础上,加强银行、证券、保险的业务联动,加强与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合作,因地制宜地推进多层面的小企业知识产权、信贷履约保证保险、出口退税托管账户质押,帮助小微企业整合资源、设计流程、优化模式、构建业务的生态系统和价值链,积极探索小企业授信不良资产证券化、债务重组等方式,节约不良资产处置的经济和时间成本,盘活资金优先用于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切实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获得感,提升民营企业主动发展升级的动力。

  小企业的发展更需要长期的、有风险承担能力的资金扶持,直接融资一直是我国融资结构中的短板,加强对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运用,从根本上打通小融资壁垒、消除融资堵点,如针对初创期和成长期的小微企业,积极探索成立投贷联动引导基金,在风险投资机构对企业已经进行评估和投资的基础上,以“股权+债权”模式对企业投资,1993年硅谷银行从一家传统银行成功转型为科技银行,获得了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资产回报,从美国几千家银行中脱颖而出。

  有条件的商业银行可以专项发行用于支持小企业发展的集合债券,小企业可转换票据,内保外贷,支持小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降成本、补短板,有序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最后,审批条线的专业性是审批效率的根本保障,面对商业银行人员流动较为频繁,对审批人员进行整合归类,使之发挥专长成为某一行业领域的专家。

  按照“尽责免责,失职问责”的理念,适当提高小企业风险容忍度,将小企业信贷人员的收入和贷款质量综合绩效指标挂钩,充分发挥信贷人员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多层次、多格局授信业务的主观能动性,对支持小微企业授信业务做得较好的分支行,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在绩效考核上安排专项激励费用,增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EB/OL].(2016‐08‐03).http://www.miit.gov.cn/n1146295/n1652858/n1652930/n3757016/c5180691/content.html.

  [2]郑金宇,崔湲.当前银企关系难题与监管调控政策调整[J].银行家,2015,(11):11‐14+6.

  [3]易纲.综合施策精准发力进一步改进和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J].中国金融家,2018,(8):20‐23.

  金融方向刊物推荐:清华金融评论杂志(月刊)于2013年创刊,刊以分析研究经济金融形势、解读评论经济金融政策、建言献策经济金融实践为办刊内容。内容要求具有深刻性、思想性、前瞻性和实践性。与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国外经济金融监管机构、国内经济金融政策制定部门、国内外商业性金融机构以及经济金融学术科研机构建立广泛联系,依托于清华大学、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以及国家金融研究院的强大科研资源,利用杂志自行采编、政策制定者提供、科研机构供稿、专家学者投稿等渠道获得的稿件,通过深入研究、精心策划、严密组织,形成独特的内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