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年07月05日 分类:经济论文 次数:
摘要:新时代处于新科技革命的起点,是一个建立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共享经济、人工智能等涌动的时代,人、事、物、情、景被重定义并广泛建立联系,外贸人仅掌握专业知识及流利外语沟通能力的竞争优势已今非昔比。新时代科技发展催生企业转型,科技发展对国际贸易传统职业技能提出了新需求,需要大量既掌握专业知识又能熟练运用互联网、计算机、大数据,同时又兼具外语沟通能力及谈判技巧等复合应用型跨学科专业外贸人才。培养跨学科交叉复合应用型外贸人才、提升就业竞争力已成为当下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竞争优势,职业技能,复合应用型
1研究背景
1.1研究目的意义
科技涌动的新时代与每个人密切相关,不论人类的生活方式还是工作方式都被新技术改变着,众多包含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成为主角。而人工智能会取代那些重复性、单一性的机械工作,而高校要培养的是不可替代性的适应新时代科技发展及行业提升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按传统培养方案教授当代大学生,势必会面临大批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就业前景不容乐观。新时代,传统岗位面临着被机器人取代的威胁,科技的发展推动着价值链的重整、岗位的更新迭代。
20世纪90年代起,国际贸易专业在全国各大高校广泛开设并一度成为高校招生热门专业,1998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被列入教育部专业目录,然而近年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迫切需要更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本文立足当下外贸行业用人单位需求,将用人单位需求进行深度解析,定位本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为后续结合专业培养定位及目标,借鉴优质培养方案,提出新时代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方案的提升建议提供必要的研究基础。
1.2相关文献述评
国内外对国贸专业人才需求方面的相关研究已有一定累积,与此同时,部分学者指出当下高校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不足。银丹凤,黄身发(2016)发现加入WTO以来中国外贸突飞猛进,市场对经贸人才需求旺盛。然而,近年国贸专业毕业生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并不多。
廖万红、梁鹏伟(2016)认为高校不断扩招而专业建设不足,一方面造成国贸毕业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外贸企业难招到合意的人才。郭金刚(2015)发现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势必带来对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的大量需求。而本科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课程单一、专业趋同、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无法衔接的问题。陈慧娟(2015)认为目前培养的国贸人才不能满足外贸企业需求,国际进出口的激烈竞争和高质量国贸专业人才的匮乏。张波(2013)提出了应以“重德育、强技能、强英语、强创新”的目标来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国贸专业高素质人才。
现有文献关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前景见好及对外贸人才需求旺盛的广泛认可为本文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但大量研究存在两方面不足:第一,文献缺乏对外贸企业招聘现状及企业用人需求的深度认知;第二,现有文献未从外部动态环境下供给需求一体化的角度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具体逻辑论证,忽略了行业社会需求的重要现实问题。大多文献建立在外部长期不变且高校专业知识全面的基础上,研究如何将知识更有效地传递教授学生,而非在认识当下乃至未来潜在的动态需求下,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人才输出与人才需求匹配,提升就业竞争力。
1.3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本文基于国内外学者的文献基础上,立足当下国际经贸局势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现状及问题,带着问题基于贸易企业需求进行广泛调研,通过采集前尘无忧网上公布的近期国际贸易招聘信息,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得出岗位需求中岗位描述的关键词,对比学历、经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要求,找出核心需求,通过岗位发布地点的地域性差异,有针对性地刨析应用型外贸人才的需求定位并寻求竞争力提升路径。
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需求
2.1专业概况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较所有经管专业中较为突出的特点是其定位在专业选择时的宽入学口径和毕业后的宽就业口径,课程设置上又覆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商业、法律等多学科类别的理论与实务类课程。因此,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是全方位的交叉学科教学,毕业后自然择业方向较宽。
2.2专业设置的必要性
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下,国内特别沿海地区利用地理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取得突出成就,外贸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近20年进出口数据显示,我国从1997年进出口总额26967.2亿元人民币,自2001年加入WTO后,进出口额持续高速增长,截至到2016年增长了约8.025倍多达到243386.46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平均数达到13.24%,其中以2008年以前增长较为显著。
新时代,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提出,友好盟国队伍的壮大,国际贸易业务的延伸,对从事外贸业务的企业放宽,加上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跨境电商、无人新零售等对传统国际贸易的挑战。国际贸易已迈向新发展阶段,需要一大批不仅具备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律法规、行业惯例、国际市场营销技巧、熟练掌握外语听说读写能力,懂得外贸知识、国际贸易谈判原则和差异文化应对等核心能力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
2.3专业相关岗位需求
通过前程无忧网站检索国际贸易专业相关岗位需求,得到检索结果1726条,随机选取其中5366条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44.5%的企业对所招聘岗位的员工学历要求是大专即可,对本科生的需求只占12.97%;对语言无要求的占70.13%,而对英语有要求的仅占26.35%;对工作经验无要求的企业占46.48%,仅有24.26%企业对新聘外贸职员有不少于1年的工作经验要求。
通过企业罗列的岗位需求关键词,用雷达图分析得出,在企业招聘时高频出现的有以下关键词,依次为:经验、沟通、客户、销售、团队、管理等。进一步归至组织交际能力、分析探索能力、业务经验、外语能力及抗压执行能力五方面需求。而分析岗位发布的需求工作地点,则上海、杭州、厦门等地需求活跃,其中上海、杭州尤为突出,其中不乏经营电商及跨境电商业务的外贸企业。外贸企业招聘岗位对相关跨境平台的熟练运用、管理软件的应用、数据分析决策等能力的需求居多。规模在50~300及1000以上中小型或大型企业用人需求持续上升,民营企业据首位,而外资企业逐年下降。
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需求定位
新时代,面临工业3.0自动化改造升级和工业4.0智能制造的混合发展阶段,遍布着广泛应用的科技革命产物:计算机、手机、“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推动着生产力,推进产业升级、结构调整、能效转换。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需求定位可归纳于掌握本专业核心技能、专业通识技能、跨专业技能、跨专业融合技能及职业素养在内的五方面的综合应用人才,构建基于企业需求的竞争力模型。
基于调研数据结果加以验证,从外贸企业需求角度,外贸从业人员的组织交际能力(专业通识技能)、分析探索能力(跨专业融合技能)、业务经验(本专业核心技能)为外贸企业招聘信息中岗位描述的三大核心需求,外语能力(跨专业技能)及抗压执行力(职业素养)相比前三者需求略宽松。从竞争力角度,可在巩固本专业技能及提升职业素养的基础上,重视学习跨专业技能、掌握专业通识技能、提炼跨专业融合技能三方面着手。
外贸人员应秉承为企业用得上(专业知识的熟练运用)、留得住(忠诚度及职业素养)、拔得高(卓智的远见和视野)的应用型、国际化、高素养人才。掌握传统国际经济与贸易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和贸易惯例是外贸人从业之本。
但随着计算机、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将人、事、物、情、景等广泛联系起来,当代外贸人须具备全局观、勇于探索创新,掌握团队合作技巧和沟通能力,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健康心理。此外,重点提升计算机技能,提升跨专业交叉学习、思辨能力,跨文化感知适应能力,并持续发挥外语语言优势。专业融合、实践应用型人才是当下科技发展对外贸人提出的新需求,也是外贸从业人员提升竞争力的核心要求。
4结语
当代国际经济与贸易无论是交易规模还是交易对象都有不断发展的趋势,国家的“一带一路”建设思路,积极举办第一届进口博览会,自贸区、自贸港建设的深化改革,全国通关便利化改革等举措,无不透露国家在国际化、对外贸易发展上迈出了坚定不移的步伐。即使人工智能AI正逐步改变着产业结构,替代了原本单一重复性的劳动力,国际贸易岗位必定不会走向消亡,而会脱胎换骨的经历一次蜕变。对高素质高技能高远见的当代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需求无疑是旺盛的,未来国际经济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会更广阔,但无疑更高要求。新时代随处可见“互联网+”的应用及大数据的场景,需要的是将“专业技能+互联网+计算机+外语+……”的跨专业综合应用型人才,岗位能力上需要不断叠加并产生附加值才能顺应时代需求,提升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银丹凤,黄身发.应用型人才培养及实践教育体系分析——以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6(8).
[2]廖万红,梁鹏伟.国外高校实践教学经验对创新我国国贸实践教学的启示[J].才智,2016(27).
[3]郭金刚.基于市场需求发展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大学教育,2015(5).
[4]陈慧娟.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研究[J].品牌,2015(7).
[5]张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证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对外经贸,2013(3).
相关刊物推荐:《对外经贸实务》杂志(月刊)是一本中文核心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一本服务各级各类涉外经贸企业、涉外经济管理部门、科研单位、图书情报部门和外经贸院校的学术性、专业性和实用性的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