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03月30日 分类:经济论文 次数:
摘要:阐述陆良县蔬菜产业发展形势分析、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理清发展思路、加快市场物流体系建设、加大生产基地建设、吸聚衍生全产业链和服务体系、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品牌创建、健全体系等一系列对策措施,为推动陆良蔬菜产业健康快速跨越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蔬菜;集群;融合发展
蔬菜种植论文投稿刊物:《吉林蔬菜》(月刊)创刊于1974年,由吉林省农委主管、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所主办的科技期刊。主要栏目:技术顾问论点,蔬菜栽培、植物医院、新优品种、保鲜加工、试验报告、工作研究、园林花卉、食用菌专栏、技术创新、菜业咨讯等。是蔬菜种植者、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营销人员的重要参考读物和宣传媒体。
0引言
近年来,陆良县顺应农业绿色发展、特色发展,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蔬菜产业迅猛发展,已建成全省最具规模的设施蔬菜种植基地、鲜销蔬菜供应地、无公害商品蔬菜生产基地、供港及周边市场蔬菜供应的重要产地,西南最大的蔬菜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年处理能力较大的蔬菜废弃物处理中心,有效探索了蔬菜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路径,初步建成了“规模化、专业化、绿色化、组织化、市场化”的现代高原特色蔬菜产业体系,被列为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困难,总结取得的成效及优势,分析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该县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外部发展形势分析
1.1全国蔬菜产业竞争激烈
1.1.1产品供过于求态势显露。
根据《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加快,商品菜需求量将呈现刚性增长趋势,满足消费总需求和新增需求主要通过稳面积、增单产、调结构、降损耗解决,我国蔬菜总量呈结构性、区域性和季节性过剩。
1.1.2设施蔬菜迅速发展。
设施蔬菜需求量占蔬菜总产量比重将由2015年的32%增至2020年的40%,全国设施蔬菜迅速发展,山东、辽宁、河北等14个省区都在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克服了北方冬春季和南方夏秋季“两个淡季”蔬菜生产技术难题,全国广大地区实现了蔬菜周年生产,蔬菜就地生产、就地供应格局进一步加强。
1.1.3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
蔬菜生产逐步向优势地区集中,全国形成了六大蔬菜优势区域,580个蔬菜生产重点县,呈现栽培品种互补、上市档期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有效缓解了淡季蔬菜供求矛盾。优势区域生产长途供应竞争力明显。
1.1.4产业进入流通主导发展阶段。
蔬菜具有鲜活易腐、不耐贮运,生产季节性强、消费弹性系数小,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大,流通费用占成本高达70%,产销信息不对称等特点,价格频繁波动。
1.1.5品牌溢价逐步提高。随着中高端市场管理体系的完善、消费需求迅速升级,质量可追溯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品牌蔬菜市场需求迅猛成长,蔬菜没有品牌将难有好价格。
1.2全省蔬菜产业面临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1.2.1蔬菜滞销概况及原因。全国蔬菜量供过于求、云南运费和包装费都比较高。2018年冬2019年春出现蔬菜价格历史最高峰期,仅云南就增加了20%,北方增加蔬菜冬贮,加气候良好北方蔬菜丰产,导致产品供给大量增加。
1.2.2面临的主要挑战。一是流通体系建设严重滞后。我省处于全国蔬菜市场末梢,流通费用更高,流通体系基础建设更为重要。相比山东省有农业部定点蔬菜专业批发市场39家、超过150万人的蔬菜运销队伍,云南全省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仅有3个、蔬菜流通环节才有10多万人。农产品流通体系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蔬菜交易效率低、流通运输环节多、产销信息不对称,商品损失率达30%。二是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高原特色蔬菜竞争优势减弱。云南蔬菜种植面积占全国的4.4%,产量仅占全国的2.3%,产值仅占全国的2.5%,土地生产率和生产效益较低。三是产业分散制约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四季时令自然生产蔬菜造成基地布局分散,单季节性生产土地综合利用率低,气候多样和地形土质复杂使技术创新和标准化生产难度加大,产品集中配送度低不利于常年均衡供应牢固供销客户关系,龙头企业总体较小、散、弱,小农分散,产业链条短,供应链节不紧密,价值链扩展不足。
1.2.3培育优势区域集群发展增长必然成为提档升级蔬菜产业的战略抓手。全省要实现蔬菜产业农业总产值2020年760亿元目标,战略载体抓手是打造集群发展优势区作为全省的增长极,以此中心辐射全省提升发展水平和增强核心竞争力。
2陆良蔬菜产业优势条件和不利因素分析
2.1优势条件
2.1.1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陆良县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海拔1840m,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干旱,秋凉湿润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5.7℃,年降雨量为971.7mm,无霜期270天,年日照时数2151.1小时,年太阳辐射量为125.2Kcal/cm2。总面积2096km2,云南省第一平坝面积772km2。土层深厚、肥沃,地下可采优质水资源充沛。可以周年生产丰富多类多种设施蔬菜、露地蔬菜、水生蔬菜和食用菌,基地生产规模发展空间潜力巨大,蔬菜产品优质,属省级蔬菜、食用菌、水果3个鲜活产品产业重点县,蔬菜产业集群发展县域基地优势明显。
2.1.2地理区位优越、交通运输便捷。
陆良县位于云南省东部,处于滇中城市经济圈、“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和曲靖市物流一轴,处于滇、黔、桂、川、渝5省市结合部,公路、铁路运输集送省内“南菜北运”“西菜东运”和承接国内蔬菜出口南亚与东南亚便捷地区。县内外交通四通八达,实现县内道路硬化村村通,能全天候保障蔬菜均衡采购运输;随着召夸到泸西高速公路启动建设,将有4个高速公路出县口,可直接辐射带动周边麒麟、师宗、泸西、罗平蔬菜生产重点县和马龙、石林、沾益蔬菜生产大县,连片形成省内最大蔬菜集中生产优势区域。具有建设国际果蔬交易中心的区位交通优越条件。
2.1.3产业规模大、发展势头强劲。
陆良蔬菜自2011年抓住呈贡蔬菜产业外地转移的机遇,种植基地规模发展迅速,冷链物流园建设,进一步带动了种植基地大发展,并伴随吸聚和衍生了种苗、农药、肥料、农膜、节水设施、蔬菜包装、运输、餐饮等一系列产业链和支撑体系。2018年种植蔬菜4万hm2,产量102万t,实现产值16.73亿元,加上人工食用菌和马铃薯,蔬菜农业生产总值超过30亿元。培育种植大户1825户、合作社22个、龙头企业14家(市级5家)、协会2个。蔬菜主要销往广东、广西、北京、重庆、陕西等地,“陆良蔬菜”品牌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外销价格比省内其他地区蔬菜较高。
2.1.4面临良好发展机遇。
2016年陆良县被确定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争取国家财政资金大力扶持机会大。云南加快面向南亚东南亚经济贸易中心建设,全省蔬菜流通体系建设迫在眉睫,以建设专业批发市场为载体的物流市场前景广阔。
2.2不利因素
2.2.1绿色化水平不高。
相关部门及蔬菜主体对绿色化认识不足,未能从产地环境、生产投入品、加工、包装及运输等环节引起重视。加上国内市场准入制尚不健全、优质优价不能完全体现,蔬菜主体发展绿色蔬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总体上,全县蔬菜标准化程度不高,绿色化水平偏低。
2.2.2精深加工不足。
受消费方式影响,蔬菜具有鲜食、季节性强的属性,目前大多蔬菜产品仅通过简单初加工就外销,价格受市场影响波动大。受生产成本及传统消费方式影响,蔬菜精深加工成本高,消费需求低,蔬菜产品精深加工严重不足,产品附加值难以提高。
2.2.3出口创汇不多。
陆良蔬菜于近年得到快速发展,全县蔬菜主要以新鲜蔬菜销往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地大宗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精品蔬菜、高端配送、连锁专卖程度较低,尤其是国际市场开拓力度不大,出口创汇少。
2.2.4品牌优势不强。
相关部门领导及蔬菜主体品牌意识不强,加上公共财政投入不足,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发展滞后,产业、品牌宣传不足,在省内外尚未形成知名且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品牌及产品品牌。
3打造陆良蔬菜产业集群发展几点建议
3.1理清发展思路
为了应对全国蔬菜产业竞争形势,顺应全省蔬菜产业提档升级需求,抢抓良好发展机遇,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向,确立打造陆良蔬菜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目标,逐步把陆良蔬菜培育成全省蔬菜提档升级的增长极。紧紧对接市场需求变化,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多元化新型经营主体主导,更好发挥政府推动作用,形成农民、企业、社会中介、合作社、协会、科研院校、机关及市场密集柔性网络化融合大群体,推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可持续增收。
3.2加快市场物流体系建设
围绕价格形成中心、产业信息中心、生产标准制定中心、质量可追溯体系监管中心、会展贸易中心和物流集散中心“六大功能”,争取建设一个国家级蔬菜物流交易中心,扶持灿林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开业经营,支持5家冷链物流企业完善功能,加快供销食用菌批发市场建设。加快建设1个物流交易中心、2个专业批发市场、5个冷库企业、众多生产企业、大量运销队伍构成的市场物流体系。积极发展“互联网+蔬菜”,提高直销、连锁配送、农超对接能力,开展会展、博览会,加大品牌宣传推广,研发制订从蔬菜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和产后加工、保鲜、贮存、物流、包装、标志等全过程的标准化体系,积极推动蔬菜质量安全认证、检验检测管理体系建设。完善交易体系,提高价格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配套电子结算服务,降低交易成本。
3.3加大生产基地建设
优化生产基地布局,合理规划设施蔬菜、设施食用菌、露地蔬菜周年生产、季节露地蔬菜和水生蔬菜基地。优化品种结构,大力开展种苗选育、试种筛选、良种良法推广,建设优势特色大宗产品集中规模化生产基地。充分挖掘蔬菜种植空间潜力,努力打造品种丰富多样、品质高中低端结构优化、生产方式露地大棚工厂化互促互补、周年均衡供应的蔬菜生产大县。全力扩大食用菌林下、闲置房、大棚、工厂化栽培。加快启动、推进小百户种养生态循环蔬菜产业园、大莫古食用菌产业园、芳华出口蔬菜产业园、陆航水培蔬菜产业园建设。
3.4吸聚和衍生全产业链服务体系
随着蔬菜生产规模的逐渐扩大、营商环境的改善,逐步吸引上下游、新产业新业态和服务支撑体系的进入或孵化。吸引一批科研院所合作、大公司入驻、民营企业创建,加快种子及种苗研发、引种、推广及种植技术创新。吸引先进的肥料、农药、农膜、绿色防控设施、节水灌溉设施、包装等生产物资的销售、生产及技术服务。引进或孵化一批蔬菜加工企业,进行保鲜、罐藏、干制、腌制和速冻等加工。发展蔬菜观光旅游,建设蔬菜高科技产业园,组织蔬菜会展、博览,开展商务合作、科技交流、观光休闲、采摘体验等蔬菜产业旅游。
3.5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强化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基础作用,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加强有效引导、服务和监管工作,引导好各主体树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合作意识。做好政策激励,研究对接好中央、省、市产业政策,引导经营主体积极储备、申报项目,认真执行创业、扶贫等产业政策,增加县级财政以奖代补扶持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发挥好招商部门、职能部门、经营主体和社会的作用。
3.6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加大部门资源、力量整合力度,坚定不移地推进陆良蔬菜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科学编制陆良蔬菜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提升农业部门科技服务水平,创新科技创新和推广激励机制。加强对蔬菜冷链物流园服务,设立由市场监管、税务、商务、农业、招商、公安等综合服务窗口。组建陆良蔬菜协会,抓好“陆良蔬菜”共用品牌创建,做好商标注册、“三品一标”认证、加快促进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创建。健全土地规范化流转机制,抓好土地有序流转,加大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投入,探索蔬菜种植保险体制。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健全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参考文献
[1]张鹏程,刘从九.国内外农业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长沙大学学报,2010,24(04):16-18.
[2]刘中会,刘力臻.蔬菜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基于寿光蔬菜产业的钻石模型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8,(04):109-112.
[3]刘中会.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