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07月28日 分类:经济论文 次数: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在此过程中,“数据+平台”显现出愈发旺盛的生命力,正逐渐成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数字经济作为引领未来的新经济形态,既是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变量,也是经济转型增长的新蓝海。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在此过程中,“数据+平台”显现出愈发旺盛的生命力,正逐渐成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
从要素看,“数据+平台”赋予要素智能基因,一方面,数据在本轮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中成为至关重要的新型生产要素,渗透于生产生活的各环节、各要素、各领域。另一方面,平台作为汇聚社会各方资源的重要载体,有效提升数据对于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带动作用。“数据+平台”的共同作用有利于提升传统生产要素智能化水平,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数字经济发展质量。
经济论文范例:5G正成浙江数字经济新优势
从路径看,“数据+平台”构建信息流动网络
基于数据和平台的分级分类组合能够针对不同目标、不同环境、不同对象快速编织形成简约、高效、快速的信息流动网络,有效提高数据流动效率,以数据流带动人才流、资金流和商业流的自由流动,推进更广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万物互联互通。同时,通过“生成—汇聚—分析—决策—生成”路径持续迭代创新,引领数字经济发展质量的螺旋式上升。
从空间看,“数据+平台”厚植经济创新土壤
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生产要素,携带着物理空间和逻辑对象的各种时段、各种状态的各种数据。通过“数据+平台”的互补、协调效应,数字经济时代将会实现物理空间和赛博空间的无缝连接,充分释放人的主动性、想象力和创造力,催生更为广阔的人类经济活动空间,进一步引领社会经济活动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
发展特点和趋势
“数据+平台”的本质是建立高效、自由、便捷的资源配置机制,降低整个数字经济社会的运行成本。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数字经济的广泛实践,“数据+平台”将进一步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推动全要素有效流动,助力数字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数字孪生世界加速形成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疗、交通、制造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映射物理世界的数字孪生世界正在逐渐形成。通过对物理空间和赛博空间建立起实时精确的关联,能够有效加强系统间互联、互通、互操作能力,构建起描述、诊断、预测、决策的数据运作范式,提高物理世界资源配置效率。同时,通过机理模型的迭代优化,加快经验知识的沉淀、传播和复用,不断提升数字孪生世界使用价值。
业务发展边界日益模糊
“数据+平台”以应用场景为核心,有效降低不同业务的门槛界限,加快企业内外部融通发展。
在企业内部,“数据+平台”打破了部门间的组织、职能、数据隔阂,推动形成自我组织、自我适应的“液态”组织。在企业外部,随着场景的进一步下沉,越来越多的行业企业将通过“数据+平台”迅速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优势资源,在原有产业基础上跨越不同行业壁垒,实现跨界融合发展。
模型沉淀能力成为关键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明显提速,数字经济发展迅猛,预计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6.4万亿美元,同比增速达到19.4%。随着基础设施、核心技术、政策体系的逐步完善,数据模型的沉淀能力逐渐成为制约企业深化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
“数据+平台”将各个领域的规则、知识和经验以数字化模型的形式沉淀到平台之上,通过算法化、软件化、模块化处理,最终形成状态感知、实时分析、科学决策、精准执行、验证优化的决策闭环。
下一步工作建议
扩大应用,深化信息技术融合发展
一是推动技术融合,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制造业生产组织方式变革和生产范式迁移。二是推动标准融合,加快建立统一、综合、开放的标准体系。三是推动产业融合,鼓励龙头企业基于平台分享数据、技术、人才等资源,推动产业内各链条环节之间以及产业之间的跨界融合。
打造生态,充分发挥平台主体作用
一是制定工业互联网等平台技术产业图谱,明确攻关路线图和时间表,着力突破一批平台核心技术,推动平台关键软硬件安全可靠发展。二是培育平台龙头企业,持续开展跨行业跨领域平台遴选、评价与推广,发展一批企业级平台,加快建立相互嵌套、集成创新的平台体系。三是围绕“平台+5G、平台+区块链”等技术融合趋势,遴选一批平台创新解决方案供应商,提升平台供给服务能力。
扩大共享,挖掘企业数据创新价值
一是探索完善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推动数据有效流动,释放数据价值红利。二是以试点示范和专项支持为抓手,发展壮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智能化生产、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新业态。三是深化制造业“双创”,鼓励大企业建设“双创”平台、中小企业用平台,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集群发展。
夯实基础,提高平台支撑保障能力
一是继续加大网络基础设施演进升级力度,扩大5G商业应用,优化互联网国际通信网络布局,继续推进国际带宽扩容。二是围绕自动控制和感知、工业软件、工业网络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加速技术成果产业化。三是提高“数据+平台”安全保障能力,督促企业做好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工作,为融合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作者:宋颖昌张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