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07月29日 分类:经济论文 次数:
[摘要]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对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挑战,新冠疫情使全球金融市场产生巨大震荡。基于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SV-VAR)模型,分析新冠疫情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的冲击和金融风险跨部门传染问题。该模型便于刻画存在结构突变的情况下变量间的关系,旨在观察研究对象在整个样本期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新冠疫情的发生对金融市场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风险总体可控,持续期较短。同时,金融风险在金融部门之间存在跨部门传染。基于此,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增强金融市场抗风险能力,有效防范金融风险跨部门传染,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等风险防范对策。
[关键词]新冠肺炎;金融风险;风险传染
一、引言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不仅会威胁社会的稳定,给经济发展带来挑战,还会对金融市场产生冲击,产生持续的负面影响。目前,重大突发事件对宏观经济及金融市场产生的冲击,各国学者做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比如,HannaandHuang(2004)分析了2003年席卷亚洲许多经济体的SARS爆发对的经济影响,发现在SARS爆发的高峰期,由于防范病毒导致的人员流动减少,将影响生产、需求、投资和进出口,该流行病的总花费将占中国GDP的1.5%左右。Noy(2009)研究了自然灾害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发现发展中国家和较小的经济体所面临的产出下降要比发达国家或较大的经济体大得多。
金融论文范例:金融科技对小额贷款公司杠杆率的影响机制研究
机构更完善,人均收入更高,贸易开放程度更高以及政府支出水平更高的国家更能够抵御最初的灾难冲击并防止进一步溢出到宏观经济中。赵静梅等(2014)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等对我国股市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对所在地上市公司股价都造成了显著的负向冲击,股价冲击的传递机制表现为传染效应。Boehm等(2019)研究了2011年日本地震对贸易和跨国公司的冲击,表明跨国公司的产业链上下游均受到明显影响。Ali等(2020)从全球金融市场的衰退和波动性方面对股票、债券、比特币、黄金、石油等市场的波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市场在疫情影响下较为平稳。
Al-Awadhi等(2020)研究了新冠疫情对股票市场收益的影响,发现每日新增确诊人数和总死亡人数对股票收益具有显著的负 面影响。杨子晖等(2020)分析了重大突发事件“非典”及“新冠”对我国宏观经济及金融市场的影响,发现汇率市场受到冲击最大。张斌(2020)研究了新冠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及财政政策等对冲疫情的效应,发现疫情对消费、投资、进出口均产生冲击,且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可以缓解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方意等(2021)考察了疫情前后全球外汇市场的变化,发现其他金融市场的风险会对外汇市场产生影响,经济政策会减弱疫情的冲击,等等。
另外,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传染也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Caramazza等(2003)研究了关联关系在新兴市场危机的蔓延中的作用,发现金融市场的关联性在墨西哥、亚洲和俄罗斯危机的蔓延中产生了重要影响。Forbes等(2002)认为,与平稳时期相比,风险时期如果市场之间关联紧密,则存在显著的风险溢出效应。方意(2014)等研究了银行间系统性风险的传染路径,并提出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和各家银行的系统重要性程度与规模因素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李政(2016)等通过网络分析法对我国证券,银行和保险部门的40家上市金融机构进行关联性分析。杨子晖等(2019)采用预期损失指标来衡量中国金融市场及各金融部门的极端风险及跨部门传染效应,对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关联网络进行了分析。通过以上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内外学者研究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产生的影响时,大多集中在对宏观经济和全球金融市场方面的分析,而对金融市场各部门产生的响应及风险跨部门传染缺少关注。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导致全球资本市场动荡,为了稳定我国经济的运行,防范金融风险,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接连出台法规政策。因此提升我国金融市场抗风险能力,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将对我国证券、银行和保险部门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产生的影响,及在新冠疫情时期,各部门之间的金融风险跨部门传染进行分析,本文采用Nakajima(2011)提出的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SV-VAR)模型,相较于传统的线性模型,可以刻画变量的时变特性,克服结构突变带来的影响,基于实证结果,本文将对完善我国金融市场风险防范体系提出建议。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
金融市场对风险具有较强的敏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会使金融市场价格产生波动,基于数据可得性,本文根据申银万国二级行业标准,选取银行业指数、证券业指数、保险业指数作为各部门的代表变量,选取我国新冠每日新增确诊人数作为代表疫情严重程度的变量,时间段为2020年1月7日至2020年12月31日,数据为日频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进行标准化处理。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参数估计结果
根据AIC准则,确定模型最优滞后阶数为3阶,建立TVP-SV-VAR模型,使用MCMC方法抽样10000次,舍去前1000次抽样,用之后的9000次抽样进行参数估计,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Geweke检验结果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不拒绝参数收敛于后验正态分布的原假设,即马尔科夫链趋于集中。无效因子除一个,其他均小于100,说明参数估计有效,得到了足够的不相关样本,满足后验统计推断需要,因此模型的参数模拟结果是有效的。
(二)新冠疫情冲击对各金融部门影响
1.不同提前期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为研究新冠疫情对各金融部门的影响,本文首先对不同提前期的脉冲响应图进行分析,分别是提前1期,提前6期,提前12期的条件下,新冠疫情对证券、银行、保险部门的脉冲响应图,可以看出三个不同提前期的脉冲响应函数走势基本一致。结果显示,证券业对新冠疫情的冲击响应在短期、中期、长期基本上都为负响应,说明新冠疫情增加了证券业的风险,使证券业指数下降。
提前1期的冲击强度在2-3月开始逐渐增加,表明随着每日新增确诊人数的增加,证券市场对新冠疫情带来的风险及时产生了响应,并逐渐增大。银行业和保险业虽然对提前1期的新冠疫情的冲击响应在3月之后逐渐变为负响应,但对于提前6期和提前12期的冲击大多为正向响应,反映出银行业和保险业对新冠疫情带来的风险的响应具有时滞性,风险隐藏期较长。
2.不同时点上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为分析不同时点上新冠疫情对各金融部门的影响,本文选取2020年2月3日、2020年2月18日、2020年3月16日三个时点进行分析,分别对应每日新增确诊人数开始上升、达到顶峰、下降直至平稳三个时点。在疫情初期及中期,证券业对新冠疫情的冲击响应为负向响应,在大约15天左右影响效应逐渐趋于0,表明新冠疫情给证券业带来的风险导致证券业指数的下降,影响大约持续15天逐渐消失。在疫情平稳期证券业对新冠疫情的负向响应消失,表明随着疫情逐渐控制,疫情带来的风险也逐渐降低,不再对证券业产生负向影响。在疫情初期及中期,银行业对新冠疫情的冲击响应在当期为负,大约5天左右趋于0,影响的持续期较对证券业有所缩短,说明银行业对新冠疫情带来的风险较之证券业有更好的化解能力。
在疫情平稳期的冲击响应与证券业类似。保险业对新冠疫情的冲击响应具有复杂性,可能是由于保险业对风险的响应是由多种影响因素导致,总体而言在3天左右脉冲响应趋于平稳。综合看来,新冠疫情的发生给证券、银行、保险部门均带来了负向效应,增加了各金融部门的潜在风险。
从新冠疫情的发展来看,初期疫情对各金融部门的冲击随着新增确诊人数增加逐渐增长,在疫情中后期依然存在,表明新冠疫情给各部门带来的风险在一段时间内都会产生影响。从各部门对新冠疫情的冲击响应来看,证券部门作出的响应最为及时,其次是银行部门和保险部门。原因是不同金融部门风险传导渠道存在差异:证券业是先导板块,任何宏观经济的波动,政策的调整都会影响证券业的波动,易对风险作出及时的响应;银行和保险部门由于金融监管的要求,对风险的掌控能力相对较好,应对冲击的反映相对较慢。
(三)新冠疫情期间金融风险跨部门传染
1.不同提前期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基于新冠疫情对金融部门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疫情期间金融风险的跨部门传染,本文继续对各部门之间的脉冲响应图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各部门之间冲击响应基本上均为正值,其中脉冲响应的强度在2-3月,疫情较严重期间达到顶峰,之后随着疫情严重程度减弱,脉冲响应强度逐渐减弱,表明新冠疫情对我国各金融部门的影响持续时间较短,风险总体可控。从不同提前期来看,证券业对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冲击与银行业和保险业相互之间的冲击均为短期强度大于长期,而银行业和保险业对证券业的冲击在长期大于短期。另外,证券业对保险业和银行业的冲击强度显著大于银行业和保险业对证券业的冲击。
2.不同时点上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基于2020年2月3日、2020年2月18、2020年3月16日,分别对应每日新增确诊人数开始上升、达到顶峰、下降直至平稳三个时点,本文对新冠疫情期间金融风险跨部门传染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各部门之间冲击响应均为正值,部门之间的冲击大约在15天左右逐渐趋于0。其中,证券业对银行业及保险业的冲击在0期最大,之后逐渐减弱,而脉冲响应图在疫情初期及中期走势大致相同,在疫情后期由于疫情形势的稳定,冲击波动较之前更为稳定。而保险业对银行业及证券业的冲击在0期为0,大约4天左右上升至最高,随后逐渐减弱,说明风险在保险业到证券业之间的传染具有时滞性。银行业对证券业的冲击在0期为0,之后逐渐增大,对保险业的冲击为0期最大。
总体看来,金融体系内受到的任何冲击都可能对各金融部门产生影响。证券部门对其他部门风险冲击的强度最大,由于证券是先导部门,且市场定价机制尚不完善,抵御风险的能力不足,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时,风险容易在短时间内产生,并传导至其他部门,是风险的承受方和风险传染的源头。而银行部门在短期内可以消化金融风险,起到一定的稳定市场的作用,银行部门和保险部门有深度的业务合作,银行和保险部门的产品功能有所交叉,业务关联紧密,因此风险产生时会出现金融风险相互传导的现象。面对来自新冠疫情的冲击,各部门之间有风险相互传导的现象,且在疫情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通过构建TVP-SV-VAR模型,分析了新冠疫情的冲击对各金融部门影响以及新冠疫情期间金融风险的跨部门传染。基于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新冠疫情的发生对金融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从不同提前期和不同时点来看,新冠疫情的发生均给金融市场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风险,从金融部门对新冠疫情的冲击响应持续时间及强度来看,疫情对金融部门的冲击持续期较短,影响程度不大,风险总体可控。从分部门的冲击情况来看,新冠疫情冲击最大、影响最快的是证券部门,对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冲击较之证券业较小,且具有滞后性。从疫情的发展阶段来看,对金融部门的冲击在当期大于中期,在后期风险随着疫情稳定逐渐可控。
2.本文在新冠疫情的冲击对各金融部门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新冠疫情期间金融风险的跨部门传染。可以看出,在不同提前期和特定时点下,证券、银行与保险部门之间均存在风险传染,从相互之间的关系来看,证券部门是风险传染的主要部门,主要是因为证券是先导部门,且市场定价机制尚不完善,抵御风险的能力不足。银行业和保险业短期内可以消化风险,有一定的稳定金融市场的作用,但相互之间由于深度的业务合作,关联紧密,因此风险产生时会出现金融风险相互传导的现象。从疫情的发展阶段来看,初期及中期的相互之间的冲击强度最大,跨部门的风险传染最为显著,疫情后期逐渐趋于平稳。
(二)建议
面对来自新冠疫情的严峻挑战,以及国内外形势的不确定性,我国应把握风险传导的规律,做好对风险的防范,尽快恢复经济的发展,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增强我国金融市场抗风险能力提高我国金融市场抗风险能力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之策,经济的发展对于新冠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短期内有一定的抵御能力。因此在经济发展受到疫情阻碍的情况下,我国应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相互配合,促进经济尽快恢复到正常水平,利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有效运用金融市场的资源,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2.有效防范金融风险跨部门传染为了有效防范新冠疫情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监管部门应该实时监测各金融部门风险的动态变化,对重点部门进行监控,首先应该重点监测证券部门,证券部门是风险的承受方和风险传染的源头,应避免证券部门的风险传导至其他部门。对于银行部门和保险部门,在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基础上,加强银保统一监管,整合两者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协同效应,以此降低风险在银行业和保险业之间的传染,有效防范金融风险跨部门传染。综合看 来,应加强各金融部门的配合,使金融风险在金融系统内均衡分散,防止风险的聚集,构建多部门协同应对金融风险的机制。
3.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
新冠疫情的发生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加剧了金融系统内部的风险跨部门传染,疫情带来的金融风险具有随机性与时变性,因此应对此风险,预警与防范是重点。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可以随时掌握金融风险动态,有效监测金融市场的异常波动,并且准确评估新冠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的潜在金融风险,进而尽早采取措施,稳定金融内部体系。
[参考文献]
[1]Al-AwadhiAM,AlsaifiK,Al-AwadhiA,etal.Deathandcontagiousinfectiousdiseases:ImpactoftheCOVID-19virusonstockmarketreturns[J].JournalofBe-havioralandExperimentalFinance,2020,27.
[2]AliM,AlamN,RizviS.Coronavirus(COVID-19)-AnEpidemicorPandemicforFinancialMarkets[J].JournalofBehavioralandExperimentalFinance,2020.
[3]BoehmC,FlaaenA,Pandalai-NayarN.InputLink-agesandtheTransmissionofShocks:Firm-LevelEvidencefromthe2011TōhokuEarthquake[J].SocialScienceElec-tronicPublishing,2014.
[4]CaramazzaF,RicciL,SalgadoR.Internationalfi-nancialcontagionincurrencycrises[J].JournalofInterna-tionalMoney&Finance,2004,23(1):51-70.
作者:陈雨桐,高新柠,陈添杰,徐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