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08月30日 分类:经济论文 次数:
[摘要]通过介绍医院构建运营数据中心的必要性,从整体方案设计、数据集成、数据治理、数据建模、数据服务和数据赋能方面提出运营数据中心的建设思路和方法,辅以组织架构和制度保障、信息技术保障、人才团队保障,释放数据价值,助力公立医院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运营数据中心;运营管理;数据协同共享;公立医院
2020年,《关于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的通知》(国卫财务函〔2020〕262号)提出:“推进信息化建设,推进实现医院内部运营管理平台系统与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共用。
加强数据管理、分析应用,强化数据资源整合,定期开展数据综合分析研究,为决策提供科学参考。”同年,《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财务发〔2020〕27号)提出:“加强医院内部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促进实物流、资金流、业务流、信息流四流合一”;“建立运营管理系统和数据中心,实现资源全流程管理”;“促进互联互通,实现业务系统与运营系统融合”。多项政策文件的出台,凸显了医院建立数据运营中心的迫切性。建设完整的运营数据中心,能够实现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整合,业务管理和运营管理融合,以及财务管理标准化、集成化、智能化,加快财务职能从重核算、记录价值向重管理决策、创造价值转型,赋能资源配置和运营管理,是大型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重点发展方向。
医院管理论文: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的创新分析
医院业务系统输出的是业务流程,财务系统输出的 是货币化计量的业务结果,运营数据中心作为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的交汇,输出的是各类财务和非财务数据产品。在运营数据中心搭建过程中,财务部门可发挥核心作用,自上而下看业务、自下而上抽取数据产品并提供共享服务,赋能业务创新、管理提升,创造增量价值。目前,学术界尚未开展医院运营数据中心建设和应用方面的系统研究,本文拟在介绍运营数据中心产生背景的基础上,提出构建运营数据中心的具体思路和保障措施,为我国公立医院运营数据中心建设提供参考。
1运营数据中心概述
1981年,财政部提出“会计电算化”概念,引导企业关注自身信息技术的提高,并在财务管理实践中将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和工具融合使用。21世纪以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快速崛起,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可能;同时,在企业数据呈几何级数高速增长的环境下,高效满足管理者对数据的个性化需求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新挑战。
对此,一些企业开始向数字化阶段转型。运营数据中心在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一套将机构的数据利用起来的机制,把数据变成资产并服务于业务,将海量 数据经过“集成-治理-建模-服务”为管理决策赋能,助力财务部门延伸管理职能,充分发挥有益经验数据总结的“后视镜”、实时数据监测的“仪表盘”、面向未来发展规划的“望远镜”的职能。
2大型公立医院构建运营数据中心的必要性
2.1公立医院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需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67号)指出:“推动医院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同时,精细化管理理念、“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都将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目标。随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医院收入增速放缓,盈余空间逐步缩小,医院面临人力资源成本、资金成本、能耗成本等迅速增长问题,迫切需要借助各类数据分析工具,挖掘自身潜力实现转型升级,提高医院管理的精细化水平。运营数据中心可以将医院管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高效连接,实现业务、信息、价值的“三流合一”,通过数据分析结果反哺业务、支撑决策、优化流程,保证数据可用、能用、易用、好用,为医院的数字化转型、精细化经营奠定基础。
2.2医院大量数据充分利用的需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部分大型公立医院开启了信息化建设工作,形成以临床信息平台和医院运营平台为基础的两大数据平台。临床信息平台主要包括门诊、住院、护理、检验、病案等子系统、子模块,医院运营平台主要包括会计核算、资产管理、人力资源、后勤管理等子系统、子模块。
两大平台经过不断开发和完善,积累了大量业务、财务数据。但由于使用部门的需求、程序编写方式、数据口径或标准不同,各子模块、子系统没有完全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加上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整合,存 在信息孤岛,导致财务数据、业务数据难以实现双向校验、层层下钻分析,增加了管理会计报告从财务数据分析向业务活动分析的难度,制约了数据分析结果的时效性。运营数据中心的建立,有助于激活医院现有的大量“沉睡”数据,将其有效利用。
2.3医院管理会计功能有效发挥的需要
《管理会计基本指引》(财会〔2016〕10号)提出:“将管理会计信息化需求纳入信息系统规划,通过信息系统整合、改造或新建,提供相关信息,支持单位各层级决策。”《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要求:“单位要建立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实现会计与业务活动有机融合,推动管理会计功能的有效发挥。”
加强管理会计工作,要求医院财务工作主动向业务延伸,从数据的记录者、报告者向分析者、业务价值挖掘者转变,通过信息和报告创造更多的管理价值。医院业务和财务的有机融合,需要整合全域数据,统一数据标准、提高数据质量。构建“集成-治理-建模-服务-赋能”的运营数据中心驱动机制,有助于实现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自动生成管理会计信息;有助于实现数据的一次采集,以及全流程、各部门、多维度的共享复用;有助于管理会计信息和报告向业务系统、财务系统的联查和自由定制;有助于快速响应医院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业务、组织、流程变化,满足医院各层级管理者的管理需求。
3大型公立医院构建运营数据中心的实现路径
3.1评估建设条件,设计整体方案医院可基于信息化水平和能力,即依靠临床信息平台和医院运营平台提供海量数据,并结合医院的发展规模、发展阶段、管理模式,全面评估组织现状、业务现状和技术现状,形成运营数据中心的整体构建方案。
3.2数据集成
梳理需要从临床信息平台、医院运营平台中接入运营数据中心的相关模块或表单数据,确定数据来源,并保证数据的全面性,为后续数据加工和建模奠定基础。数据集成过程,是打破职能科室界限、实现管理协同的过程,最终达到全域数据的全过程流动共享,使每项会计信息记录均有业务活动信息的支撑,每项业务活动均有准确的价值流动会计记录[1,2]。
如库管系统和财务核算系统接入运营数据中心后,高值耗材相关的供应商、采购状态、入库、领用、核算等信息可供多部门共享使用,财务部门可以通过高值耗材费会计科目联查至业务端各类品目的消耗情况,为预算编制和成本管控提供数据支持;物价部门可以监测高值耗材溢亏库情况,为动态监管提供数据依据;耗材采供部门可以查询高值耗材的使用情况,为确定集中采购规模,合理安排供应与使用提供准确及时的集成数据;临床科室负责人可以根据成本管控和运营管理的要求查询高值耗材的使用情况,实施精准管控。
3.3数据治理数据治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底层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立业务信息和会计核算的对照关系,这是将大量非财务信息转化成可用数据的关键。如成本核算单元与科室组织机构代码、考勤单元字段的分类对照;卫生材料费的品目和会计科目的分类对照。二是业务流程、财务流程的标准化,这有利于提高数据质量和完整性。如新设备的购置论证、投入使用、维护保养、使用效益等环节需要明确数据的产生节点和维护科室。
3.4数据建模
数据建模的基础是需求调研,旨在设计出面向战略层、经营层、管理层的多层级医院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由于医院各管理层级的关注重点不同,需要按管理者视角将各项业务活动的结果归纳总结成经营结果、运营能力及专项分析指标,指标的展现方式包括各类可实时查询的日常表单、定期报告的生成、特定场景的分析预测,以此为基础,梳理取数规则和工具模型,实现数据分析和数据服务的敏捷化、自动化,让数据使用更便捷。以医疗收入为例,医院领导可以按照日、周、月、年查询全院医疗收入整体情况;医务处可以查询各科室医疗收入情况,并可以与历史同期进行比较;科主任可以查询医疗组、医师个人的医疗收入、收费项目。
3.5数据服务
运营数据中心根据不同层级的管理者和医院管控需求提供不同业务类型、精细程度的数据指标及变动趋势、业务信息的联查下钻服务。在数据展现形式上,与院长驾驶舱、数据大屏、移动APP相结合,用图表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现,提高数据的可读性。同时,数据服务岗位的财务人员做好对科室数据的解读分析,协助科室制定管理方案;沟通探讨异常数据,及时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问题,持续优化运营数据中心的运行机制。
3.6数据赋能
构建运营数据中心最终是为了实现医院财务与业务的广泛连接,通过高效支撑决策释放数据价值,为医院的管理活动赋能。
一是为优化收入结构、严格成本管控赋能,通过医院、科室、医疗组等不同层级归集,分析各层级的收入、成本、盈余,观察工作流,梳理价值流,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优化诊疗方案。二是为人力资源管理赋能,通过对人事考勤、工资和绩效等系统数据的整合,形成医院人力成本变化监测和特定人员成本测算,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精准有效。
三是为资金的高效使用赋能,结合供应商管理、库房管理、后勤运维和合同管理等系统,合理调度和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四是为资产管理赋能,科学分析与评价存量资产使用情况,为新增资产投入提供科学配置方案;分析大型设备的投资效益,提高设备使用效率。五是为综合监管赋能,监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和医保基金使用情况,建立综合监管的知识库,管控关口前移,有效发挥综合监管效能。六是为内部控制赋能,动态监测和分析单位内部控制执行节点数据,通过流程优化和有效管控,防范可能出现的财务和审计风险。
4构建医院运营数据中心的保障措施
4.1组织架构和制度保障
医院推进运营数据中心建设,需要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组长由分管财务副院长或总会计师担任;小组成员除财务部门人员外,还应有职能部门、业务科室成员,并制定相应的工作职责和管理制度。运营数据中心最终是服务于医院运营管理,为各层级管理者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因此,首先,管理者要重视数据价值和运营数据中心建设,积极推动运营数据中心各项工作的开展,平衡部门需求和全院整体需求。其次,为保障数据的统一性,要设计统一的数据结构和目录,保障多部门使用数据的一致性,知晓对应数据的管理部门、数据属性、统计口径、联查关系。再次,制定数据内部控制制度,定义数据录入、修改、使用的角色和安全等级,防范数据风险。
4.2信息技术保障
运营数据中心与医院现有信息架构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关系,其构建需要纳入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应做好多模块、多系统的数据对接,以及医学、教学、科研等结构化信息和非结构化信息向数据的转化。在统一数据标准、数据规则的基础上,实现数据的快速准确获取,进行多维度和多场景的数据分析。未来,医院要结合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等前沿技术,从数据洞察到学习预测,助力运营数据中心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实现数据的实时分析、自动化运行、智能预警,让数据驱动业务创新。
4.3人才团队保障
运营数据中心数据的构建需要一批熟悉医院管理、财务管理、信息技术、内部控制的人才团队。应设置数据治理、需求跟踪、数据建模、数据分析、数据服务的工作岗位,形成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人才团队要建立与业务科室、管理部门的长效沟通机制,及时跟进了解科室的数据需求,协助科室做好数据解读、运营分析、管理流程优化等工作。医院运营数据中心建设的最大价值在于让数据用 起来,重视数据资产的价值,通过分析数据,提高业务洞察能力,从而赋能管理。运营数据中心的落地和应用,可以让医院各级管理者更实时、精细、准确地获得底层数据,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同时,为管理会计创新、财务智能化、财务职能转型提供更多可能,推动公立医院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小喆,郑大喜.公立医院多层次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9,38(9):87-92.
[2]徐力新.公立医院搭建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19,36(6):68-71.
作者:朱海嘉1,戴小喆1,王轶1,唐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