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10月19日 分类:经济论文 次数:
【内容提要】陈旭光置身前沿,立足于网生代或新力量导演的创作实践,以开放的立场、平衡的观念建构出电影工业美学的理论路径。 《电影工业美学研究》一书堪称时代转型下批评历程与文化立场的书写与重建,它归纳了电影工业美学的理论系统,是一部兼具学理性、实践性以及批评范式的电影工业美学指南。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也反映出陈旭光对于电影创作、影视产业以及文化批评的多元期待。
【关键词】 《电影工业美学研究》; 陈旭光; 电影理论
近年来,中国电影显示出多元并进、全面开花的创作面貌。 整体而言,创作者愈加注重内容制作质量,表现出自觉的审美追求与自发的现实关怀。 与此同时,中国电影产业也呈现出崭新的生态格局:一方面,类型化生产已然成为大势所趋; 另一方面,电影工业体制也逐渐建立、完善起来。
一系列符合类型化生产、产业化模式的影片崭露头角,例如《战狼Ⅱ》《湄公河行动》《流浪地球》《少年的你》等。 这些影片在整体上表现出创作内容优质、制作水平较高、艺术水准渐佳的局面。 在中国电影即将迈入新时代之时,更需要一个成熟、完善的电影体制作为支撑,中国电影的理论体系也应该服膺于此,成为新境遇下电影工业体制的理论保障。 在此,“产业升级”“美学升级”等观念,成为电影学界的共同呼唤与期盼。
电影论文范例: 人民美学观念与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电影
陈旭光置身前沿,聚焦于电影工业美学理念,阐释出无愧于时代的理论构想。 “电影工业美学理论是在新时代中国电影的现实背景下,在对电影生产时间的总结”,另外,它也是“对电影的本体问题、功能问题以及生产实践问题的重新思考,也是对新时代中国电影发展一种兼具观念革新意义、现实发展需求和理论建构方法论意义的‘顶层设计’”[1]。 可以说,电影工业美学既体现出询唤工业意识的先见,又强调了坚守美学品格的价值,是一种基于现实创作的折中式的电影理论。 这一概念一经提出,便成为众多电影研究者归纳、阐释、言说的对象,堪称电影学界的一时之显。 在众多的阐释与描绘中,电影工业美学的观念与图景也亟需整合、归纳,以便于更为明确、系统地呈现出来。 此刻,陈旭光所著的《电影工业美学研究》则抽丝剥茧,详尽地罗列出电影工业美学的理论资源与观念体系,强调电影工业美学与主体创作的重重关联,展现作者对电影工业美学与产业链条、中国电影学派以及评价体系的多元思考,可谓振聋发聩。
置身前沿:时代的感召·平衡的观念·开放的立场
电影工业美学这一理念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基于现实创作、感于现实困境、立于现实思考的理论抒发。 尽管一部分专家、学者将目光聚焦于电影工业,但并不是只有“工业化”了,中国电影才能立足于市场、傲然于世界。 相反,一部分以技术为主导的影片尽管在视听效果与视效技术上极具震撼力,但终究因内力不足而事倍功半。 而只讲美学,不肯深挖市场的电影也很难收获观众的目光。 也就是说,两者兼具的电影创作才是符合时代标准和要求的作品。
在这样的创作格局下,电影学界理应跟上时代、超越时代,以理论服务于实践创作。 正如钟惦的洞见,“实践固然是第一性的,但是忽视理论,就容易陷入盲目性”[2]。 陈旭光置身前沿,在时代的感召下主张工业与美学的折中,提出了电影工业美学这一概念。 这种折中是当下电影创作局面的合理取舍,是大众美学的现代化阐释。 首先,电影工业美学立足于当下创作,推崇“新主流大片”“新力量导演”创作,最大限度地鼓励艺术与商业、体制与作者之间处于平衡状态。 其次,电影工业美学主张电影的运作要遵循理性原则,更要符合市场规律,“要有周密的运筹调研、计划规划,科学的生产程序,科学的资金分配和规范的工业化运行等”[3]。 再次,电影工业美学不鼓励小众化、精英化的审美取向,而是期望打造一种中和、中庸的“常人之美”。
也正因此,电影工业美学显得极具平衡意味,它超越了“二元对立”的观念,走向了一种兼容并包的状态。 在内容上,陈旭光强调工业与美学、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平衡,讲究一种“中间层面”的意趣。 在制作上,他强调导演与制片、体制要求与作者表达的平衡,提倡制片人中心制的建立,并倡导“体制内作者”的产生。 在学理上,它强调民族性与现代性的转化,认为中西艺术互相交流、互补、互融,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 在评论中,他试图建立一种新的综合性的艺术标准,这一标准涵盖创作、制作、发行、营销等诸多方面,是一种超越艺术本位标准的具有平衡意义的艺术批评。
正是由于这种平衡的观念,使得陈旭光表现出更加开放的立场。 首先,他更为包容地看待电影的多重属性,不唯艺术论或唯商品论,而认为电影既是艺术,也是商品,更是工业产物。 其次,他更为包容地看待当下的电影创作群体,以乐见的姿态面对“新力量导演”的平面化和世俗状态,与此同时,他也强调编剧、制片人等职业的重要意义。 再次,他没有落入培养观众审美态度、树立观众认知价值的宣教式言说之中,而是更为包容地看待网生一代观众的审美趋向,以观念认同的方式看待新一代受众的接受与认知。 此外,他也包容地处理了电影工业美学与中国电影学派的关系以及互联网时代下的电影批评新形式。
层层递进:理论建构·实践研究·批评体系
为了展现电影工业美学的核心观点与认知,整部《电影工业美学研究》线索明晰、层层递进,首先,该书详尽地概括了电影工业美学理论的建构路径,进而以实践研究为依据,渴求建立一种全面、多元的批评体系。 通过细致、巧妙的构想与建构,电影工业美学走向了“兼容、宽容、这种、互补、多元融合与共赢”[4]的路径。
该书第一章概括归纳了电影工业美学的理论资源,阐释了它与“中层理论”、大众文化理论以及技术美学、工业美学之间的关联,表现出一种“回到历史经验、回到现实实践、回到问题”[5]的建构意向。 波德维尔的“中间层面”给予了电影工业美学务实的调性,大众文化理论则赋予了电影工业美学与观众接轨的企图,而技术美学、工业美学则传递出电影工业美学的工业化体系。 通过实现与理论资源的衔接,电影工业美学则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第二章则更进一步,阐述了电影工业美学理论的观念变革、理论阐释与体系建构。 该章归纳了电影工业美学的观念历程与观念革新,进一步阐述了想象力消费、“空间生产”等概念与电影工业美学建构的关联,系统性地归纳了电影工业美学的体系建构。
在理论建构之外,该书又转入实践研究之中。 该书第三章直面电影工业美学与主体创作之维,阐释了当下新力量导演作为电影建构主体的“生存”与表征,并借此阐释了新力量导演与电影工业美学的关联,与“作者性”的冲突与张力。 借助对具体影片的分析,陈旭光也强调了思想性、艺术性与剧情性、商业性的完美缝合,才是中国电影的未来之路。 其后,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陈旭光落到实处,从创作阶段的创意生产、剧作生产、制片管理,到后期宣发阶段的营销、品牌战略,再到受众的接受与认同,逐步规划出一个多维度的全产业链图景。 其中,该书挥别了导演的绝对主导论,着重强调了制片、剧本对于电影实践的重要意义。 确实,对于要求团队性、合作性、分工性的电影创作而言,实在不该压缩其他工种的价值与力量。 当然,在平衡工种的过程中,“作者性”的自由与不羁也受到了制约与牵制。
继而,该书思考了电影工业美学与中国电影学派之间的关联,认为具有“中间层面”的电影工业美学暗合了中国电影学派的理论指向与建构原则,两者都切合了时代的现实需求,表现出了学界的自觉性与使命感。 另外,陈旭光认为传统文化资源十分宝贵,中国美学精神或中国艺术精神需要借助具象化的内容体现出来。 另外,它们必须经过“现代转化”才能真正有效地得以承传与传播。 除了共建批评体系以外,该书也以电影工业美学为尺度,言说了新时代的批评格局与新变,询唤建立一种更为多元、开放的批评体系。 陈旭光也为这种体系作出了进一步的构想与实践,他试图摆脱艺术性一元决定论的批评标准,通过涵盖创作、制作、发行、营销等诸多方面的评论来建立、完善批评体系。 实际上,这种多元并包的批评方式在一定层面上,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并真正有效地达到反哺创作的效果。
多元期待:创作转型·产业转化·文化批评转向
伴随着电影工业美学理论的回溯与观念的建制,该书也表现出陈旭光对于电影创作、产业模式以及文化批评的诸多期待。 作者基于创作转型的期待是较为全面、多元的。 首先,作者依据互联网时代下的受众群像与消费需求,提出了“想象力消费”的概念,并以接受需求为依据,归纳了四种“想象力”模式。 细究开来,以消费群体为主导并反向推导创作的方法,是立足于创作实践与现实局面的。 也因此,中国电影也面临着由现实主义向超现实主义、寓言性电影过渡的阶段。 另外,创作主体的转型也是该书的洞见,作者以数据为支撑,指出当下的创作主体(新力量导演)教育背景复杂、从业门槛下沉,这种变化直接导致了创作内容的转型,即转变为“技术化”“工业化”“世俗化”的创作内容。 这种有效的梳理与归纳既是对于现实局面的反馈,又是基于现实的高瞻远瞩。
其次,产业的转化也是作者的一重期待。 自新世纪初电影实施产业化改革以来,日益繁荣的中国电影市场为中国电影的发展与崛起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国产电影也借产业发展的东风茁壮成长。 然而,产业发展不均、类型不均等问题却不断暴露出来。 在此情景下,作者着重强调创意人才的培养以及产业模式建立的意义和价值。 更重要的是,作者不仅抛出了问题,更针对问题进行了具体的思考与探索:其金字塔状的创意人才培养方案高效、有力地保障了电影生产流程的顺利实施,解决了创作过程中的后顾之忧; 其创意理念与“制片机制”叠合的构想,既借鉴于好莱坞的既有成功案例,又是一次更为细化的规划与总结,它以创意为根基,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顶层设计构想。
最后,文化批评的转向更是作者的深切体验。 时代的变迁与文化批评相互勾连,一代又一代的理论、方法随时代的洪流而起,又因时移世易而一一退却。 放眼当下,“宏大理论”的文化理论建置以及“回归本体”的艺术批评方法似乎也无法与眼前的实际创作相匹配,而电影工业美学的观念则与现实需求和创作现象环环相扣,它既是电影市场化改革、产业化探索的归纳与总结,也与大众文化的兴起、艺术与政治的博弈以及互联网的时代休戚与共。 更重要的是,它以反精英主义的立场,展现了当下文化批评的态度与立场。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人人掌握发声权,能够行之有效地回馈电影创作。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常人之美”的探索尽管不是历久弥新的,但却绝对是符合当下、立足时代的。
可以说,当下的许多国产电影创作者一面寻求着与观众共鸣的渠道,不断创作出极具经济效应的佳作; 一面承担着艺术家的责任与担当,越发追求影片的格调与价值。 在这样的局面下,平衡、中庸、开放的电影工业美学具有它的实际意义和现实功用。 《电影工业美学研究》一书涵盖了陈旭光对于电影工业美学的价值认知与研究成果,是较为系统、全面、综合的理论总集。 该书展现出作者自发的使命感与自觉的责任感,作者立足理论、层层递进、满怀期待,在切合了时代需求的基础上,规划出电影理论、创作、产业、批评的宏伟蓝图。
注 释
[1][3][4][5]陈旭光.电影工业美学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21:2,2,121,37.
[2]钟惦棐.电影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170.
宋法刚: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编导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