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11月13日 分类:经济论文 次数:
摘要: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深刻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而科技创新作为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撑,亦成为推动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关键力量。本文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产业科技创新为研究对象,基于世界投入产出关系构建双循环定量测度模型,并利用IndexDEA与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两者间的耦合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在2008-2014年间就基本形成国内循环为主导的循环体系,但产业链低端锁定现象制约国外循环体系的有效拓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产业科技创新呈现积极耦合关系,但产业内部存在差距较大、尖端创新不足等现实问题;国内循环与产业科技创新保持在科技创新前沿耦合态,国外循环与产业科技创新则停留在循环超前状态,双循环与科技创新的耦合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科技创新;产业;耦合关系;IndexDEA模型;耦合协调模型
在西方国家主导的现代性观念体系中,中国长期处于“知识—权利”“中心—边缘”格局的引控之下[1],国家形象与发展状态易被“他者化”。打破国际认知失真的关键,在于中国须对开放型国际合作与政治模式进行结构性调整。但开放型国际合作与政治体系在疫情等“黑天鹅”的冲击下,表现出明显的颓势与瓶颈。
随着出口市场的冲击,国内市场对进口产品呈显著高度依赖。持续走低的“微笑曲线”两端,面临发达国家的技术、资本压制,从侧面体现出开放体系的“闭塞”。在这种背景下,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中国对发展大势的精准判断,也成为应对开放型国际合作与政治体系瓶颈的战略决策。
双循环作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模式支撑,其存在不是对开放型国际合作与政治体系的“遏制”,更多的是迫于国际体系与力量格局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倒逼行为:基于商品、要素的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升级[2],通过内循环、和内部质量的拉升,引导我国各行业走出“比较优势陷阱”[3]。但在双循环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无论是规避要素价值的流失、抑或培育国内新生企业的生存力;还是最终产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从而调整国际单循环的弊端并打造国内循环的自主发展模式,提高循环质量的关键出路仍在技术创新[4]。
1文献综述
技术创新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耦合是长期存在且不断发展的。从时间维度来看,我国在双循环格局的前身:国际单循环体系建设中,就已关注到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在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高度集聚、封锁垄断的背景下,我国低附加值、低端产业链受上游产业和供应链渠道影响,明显处于低端锁定、中间品依赖的困境中[5]。国际单循环、出口导向型模式成为发达国家钻营国内技术发展漏洞、侵占国内技术市场的重要高地,影响国家经济体系的安全稳定运行。
而通过自主技术创新、补齐尖端技术短板、打破科学技术封锁,国家可以更为自然、有效地应对国际单循环,在全球价值分工与价值链体系中获得强有力的话语权与主导权。通过创新战略,形成面向“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的创新导向,掌握引领新全球化的战略先手棋,带动全球资源配置趋向世界经济均衡发展的方向演进。
而国内大循环的补充提出,更是强调了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和关键性。国内大循环的建设,不仅是鼓励国内要素的积极流动,形成国家安全引领下的经济发展模式。更是期待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借助多维、多次、多向的内循环提升整体经济质量与韧性。串联这一循环、强化内需驱动力的关键仍是科技创新力量[6],科技创新正从两个维度嵌入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中:
其一,国内大循环与原先国际单循环的转化过程中,国内产品须替代国外产品、国内技术须更迭国外技术,突破产业链工业链价值链中的“技术孤岛”、优化内循环整体要素投入,无不需要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科技创新是支撑国内大循环的基础环节,亦是规避国际单循环分群、体系互斥化的必由之路。其二,国内大循环延展至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过程中,各产业与国内外组织机构、国外先进科技体制机制的对接合作,成为循环畅通与跨越的首要障碍。此时的国际循环中,中国不是以“世界工厂”“脱钩失败”的身份加入,而是以高质量、强核心的技术输出地参与全球循环体系。但获得国外需求的共鸣、开发海外市场、拓展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势头,关键在于自身的产品质量,拉动产品质量的重要出路仍是科技创新[7]。
总体来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产业科技创新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耦合系统,前者促进产业科技创新加速发展,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资源要素的再配置;后者则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奠定现实基础,支撑双循环新格局的塑造。两者作为相互联系的复杂系统,有必要从系统角度分析两者间的双向关系,厘清其中复杂的联系机制。而就现有研究来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产业科技创新的探讨较为割裂,学者更多地关注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涵[3][8]、塑造[9]、发展[10]情况。
在理论机制形成的基础上,学者逐步开始分析双循环格局与各产业间的联系,并以量化评价的手段解析双循环在经济结构中的嵌入机制。郭澄澄[11]分析了双循环格局对金融业、实体业的冲击变革,强调双循环对产业的影响源自内生机制的互动,即双循环通过产业发展思路调整、自上而下地引导产业与经济自适应,并以创新为驱动力融入大发展背景。而双循环在教育[12]、体育[13]、乃至乡村振兴产业[14]等公共产业部门的融合,亦秉持了一种理念的革新:双循环格局在培育产业独立的前提下,引导各部门自主创新、优化目标导向,使之以科学创新的上升动力保障产业高质量发展。不难发现,尽管学者没有直接探讨双循环与科技创新的耦合机制,但却都显而易见地关注到两者的关联性和融合性。
为了明确双循环与各产业的互动情况,陈全润[15]构建了依存度的分析框架,通过国家依存度的定量测度明确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对程度,在这一过程中,其亦考虑到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将其作为双循环的赋能结果、以子变量的形式纳入到研究范畴中。马宗国[16]利用熵权Topsis法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创新示范区予以评价,认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直接产物正是创新驱动力,并从创新投入、创新成果、创新效益和创新环境四个维度解析双循环对经济变革的创新成果。
某种层面而言,部分学者认为科技创新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果实”身份而存在,将其作为绩效产出参与到双循环定量测度中。事实上,科技创新因与双循环的关联性而得以外显,但在现实作用中,科技创新与双循环格局是交叉融合的两大体系,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形象而呈现[6]。
李砚忠[4]亦阐明了科技创新下的双循环格局建设误区,认为双循环是科技创新的赋能高地,科技创新通过消费原始动力激发、发展规律回归重塑、技术创新资源高效循环等手段,推动双循环格局与经济社会高质发展的融合。这种融合的原生动力在于:双循环格局与科技创新的内在逻辑是高度吻合的,国内大循环下的自主研发、协同创新以及国际国内双循环下的技术引进,既是科技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也是双循环格局获得自我更新能力的核心渠道[17],共通的渠道路径下,两者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合力将增强。
而基于科技创新对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经济崛起的推动作用,科技创新在调整政策与经济模式的耦合过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经验[18],在两者的互动融合下,实现科技创新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为科技、经济自立自强、持续发展带来的不竭动力。总体来看,现有对双循环格局、科技创新的研究存在以下不足:
①关注到科技创新是基于产业层面支撑双循环格局的建设,但科技创新与双循环格局在产业层面的体现与刻画明显不足,且讨论维度多为单一的产业视角,缺乏全局观下的多产业分析;②关注到双循环格局与科技创新的概念解读,但具体的评价刻画略显薄弱,且存在评价重叠的问题;③关注到双循环与科技创新的关联,但两者因果关系存在误解,且彼此的耦合机制尚未通过定量的方法论证解析。由此本文在深刻分析双循环新格局与产业科技创新内涵的基础上,实现两者的定量转化,并构建IndexDEA—耦合协调模型,测算我国35个行业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度,旨在探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产业科技协同调整的转型路径。
2研究设计
2.1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产业科技创新定量测度内涵
产业科技创新为非结构化、多维因素交织的系统,因此基于多维指标体系的客观评价,有助于获得较为真实产业科技创新情况。而产业科技创新的内涵随着产业导向、性质、任务等内容的不同而差异化,本文结合张小勇[19]、芦锋[20]、颜慧超[21]的研究,从科技创新规模、科技创新结构、科技创新质量刻画产业整体的科技创新情况。
科技创新规模、结构与质量作为产业科技创新的子维度,有效支撑双循环格局中各产业的竞争力。其中,科技创新规模的积累吸引产业高附加值增长,利于产业要素的集聚、内部知识的流动,推动双循环格局的延展,从而有效覆盖全产业链;科技创新结构的优化则有助于产业发展模式的升级转型,提高内部资源利用效率,适应未来双循环格局下国内、国外发展环境的变动;科技创新质量的提升则是产业整体效益攀升的关键动力,带动双循环新格局的建设韧劲增长。
而对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测度而言,其在内涵上表征为一种全新的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即社会再生产形式囊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周而复始的小循环,而双循环格局根据循环场域的不同,形成国内循环、国外循环两类。其中国内循环是完全依托国内市场,将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小循环界定在国内发生的循环体系,而国外循环则是依托国外市场,实现四个小循环国外互动的循环体系。
从再生产机制来看,无论分配、交换、消费的场域发生何种变化,其本质上都是最终产品的流通过程,而最终产品的形成过程中又囊括了原材料、中间品的流通过程,因此就产品生产理论的源头而言,最终产品生产域的性质及变化,即可表征为国内、国外循环的程度。国内循环而言,在满足国内市场、提升国内增加值的前提下,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在国内停留的次数,为国内循环度,可通过产业的国内生产长度表征。
国外循环而言,在满足国外市场、提升国内增加值的前提下,产品各项中间活动在国外停留的次数,为国外循环度,可通过产业的国外生产长度表征。生产长度表征一国某部门的增加值在融入另一国某部门的最终产品过程中,被记作产出的平均次数,即部门引发的国内增加值在被最终产品吸收之前所经历的生产(及子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循环等活动)阶段数目。随着生产长度的增加,国内或国外循环度明显提升。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中的各国各产业投入产出关系,借助最终产品的中间流通与最终走向关系,定量测度中国各产业国内循环、国外循环度。通过两者与各产业科技创新度的耦合研究,最终描绘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产业科技创新的内在联系。
2.2研究方法
2.2.1IndexDEA本文参考魏振香[22]的研究方法,将标准化的指标变量利用IndexDEA模型,测算产业科技创新系统的目标函数值,即产业科技创新度。考虑到产业科技创新系统为复杂内生系统,测算目标为综合评价效率值,属于没有明确限定产出的多标准问题,由此IndexDEA模型的适用度与匹配度较高。
2.3数据采集
由于世界投入产出表的数据仅采集至2014年,为保证数据的连续性、有效性,考虑到2008年前中国贸易数据分析的价值(中国2001年12月入世,2002—2007年为发展期,数据库中的中国贸易数据相对不充实),本文在后续研究中只对2008—2014年的各项指标进行探索研究。其余产业数据均来自各产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EPS数据平台等。尽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2020年才确立,但我国三驾马车驱动架构下的经济模式,始终存在着双循环驱动。
基于2008—2014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期的案例分析,可以判断彼时我国潜在的双循环架构,换言之,当下我国的内循环比重显然大于该周期,外循环占比则会小于上述周期,以经济快速期作为评判标线,有助于研判当下我国的双循环情形,对初步的国内循环、国外循环形成基本的定量测度。此外,分析双循环提出前我国的经济体系,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使命,对优化双循环格局、明确双循环具体举措提供理论指导。
3实证分析
农猎林渔业为核心的第一产业国内循环度均值为2.257,表明农业产品在国内生产消费过程中需经历约2.257次内循环环节。考虑到农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又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较长的国内循环度一方面凸显了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表明较多的机械、化肥等中间投入品涌入生产过程,土地资源利用率显著提升,内循环链韧性巩固增长。伴随着农业与生命科学、机械科学、生物科学相融合,农业现代化转型趋势愈发明朗,产业从初级要素、原材料供给到最终品制造所需的距离将进一步增加,产业规模及对其他产业的辐射吸收能力将显著提升。
4结论与建议
基于IndexDEA与耦合协调模型的分析,结合构建双循环测度模型,本文明确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耦合关系。研究发现:
(1)我国国内循环、国外循环度整体较优,国内循环为主导的循环格局在2008-2014周期内已初步呈现。中国国产产品供给占据主导地位,但产业链低端锁定仍存在,须进一步明确国外中间投入品引入机制。
(2)各产业国内循环与科技创新呈现积极良性互动,整体耦合度较高,基本跨越适应区进入耦合状态。但产业内部差距过大,内循环格局存在第三产业塌陷、第二产业支撑不足等问题。各产业国外循环与科技创新亦处于中级协调范畴,基本保持国外循环与科技创新的同向变化,有效保护市场主体的安全性与竞争力,并将规避依赖风险、控制外部创新压力纳入国外循环格局的视野之内。
(3)从耦合类型来看,国内循环与产业科技创新基本保持科技创新前沿状态,以科技创新引领内部循环,但过分精简循环结构、强化科技创新研究而忽视技术要素商业化落地,有可能导致内循环的脱节。此外,第三产业的耦合波动较大,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强,可能引发国内市场的萎缩。国外循环与产业科技创新则进入循环超前状态,科技创新在关键产业领域方面滞后于循环程度,尤其在制造业方面,大而不强的产业特征没有改变,尖端技术仍依赖于国外输入,导致创新驱动力的衰弱。
有鉴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建立到完善不是一蹴而就,从本文研究来看,一定程度上产业科技创新奠定了双循环格局的形成基础,因此加大先进技术的学习领会与中国化运用,是本阶段双循环发展的现实目标。基于广阔的产业门类,各产业应针对内部基础设施、资源结构与发展框架,针对性地提出技术引进方略,同时结合自身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精准施策,因势利导,带动产业的融合式、价值式创新。在双循环的起步阶段,不可急功近利寻求国外技术的瞬时摆脱,也不可盲目期待本土创新的快速落地与高效驱动,关键在于现有科创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合理配置,才可进一步挖掘产业潜力,扩张产业前沿面与世界先进技术的融合接轨。
(2)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程度,突出内循环的主导地位,借势外循环的辅助力量,以此实现国内国际市场的大联通。就当下而言,“开眼看世界”的关键在于领悟世界产业前沿,已形成或攻克的尖端技术早已深刻烙印各国产业实践中,但捕捉尚未研发技术或发掘未来产业动向,才是未来立足国际环境、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命脉所在。就耦合关系而言,双循环格局促成科技创新质量、规模与结构的适应性调整,这里的“适应性”就在于双循环赋予的开放胸怀与广阔眼见。基于外循环的信息捕获与产业联动,及时调整内循环的发展方向,从而真正赋能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双循环格局带给产业变革的关键契机。因此各产业应努力整合自身,让国内市场成为国际要素集聚的引力场与作用平台,以超前部署赢得世界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地。
参考文献:
[1]王缅,冯海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国家形象塑造[J].青年记者,2019(27):30-31.WangM,FengHM.Theideaofacommunitywithasharedfutureformankindandtheshapingofnationalimage[J].YouthJournalist,2019(27):30-31.
[2]李宏,牛志伟,邹昭晞.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中国制造业增长效率——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21(03):38-48.LiH,NiuZW,ZhouZX.TheNewDevelopmentPatternofDualCirculationandtheGrowthEfficiencyofChina'sManufacturingIndustry:AnAnalysisBasedonGlobalValueChain[J].ResearchonFinancialandEconomicIssues,2021(03):38-48.
[3]葛扬,尹紫翔.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分析[J].经济问题,2021(04):1-6.GeY,YinZX.ATheoreticalAnalysisofmycountry’sConstructionof“DoubleCycle”NewDevelopmentPattern.[J].OnEconomicProblems,2021(04):1-6.
[4]李砚忠,赵成伟.科技创新驱动条件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阐释、误区及路径[J].理论学刊,2021(01):32-41.LiYZ,ZhaoCW.Thenewdevelopmentpatternofdualcyclesdrivenbytechnologicalinnovation:interpretation,misunderstandingsandpaths[J].TheoryJournal,2021(01):32-41.
作者:刘宏笪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