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国际比较视域下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时间:2022年01月26日 分类:经济论文 次数:

摘要:随着全球迈进老龄化社会,各国退而不休的情况并不少见。随着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和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表达了强烈的再就业意愿,但尚未健全的老年就业体制成为了阻碍老年人进入市场发挥余热的关键点。通过对我国老龄化现状的描述,对我国老人

  摘要:随着全球迈进老龄化社会,各国“退而不休”的情况并不少见。随着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和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表达了强烈的“再就业”意愿,但尚未健全的老年就业体制成为了阻碍老年人进入市场发挥余热的关键点。通过对我国老龄化现状的描述,对我国老人再就业意义的分析,以及国内外老年人力资本开发现状的对比,得到促进我国老人再就业的启示:完善相关法律,转变社会观念,优化就业环境,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综合各方面来提高老年人的再就业能力。

  关键词:老年人;人力资源;再就业;人口老龄化

人力资源开发

  毋庸置疑,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5—2019年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10.4%、10.8%、11.4%、11.9%、12.5%。老年人口数量在近五年时间里显著增长,而儿童人口数量却没有明显变化,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均逐年增加,这无疑给青年带来了巨大的养老和育儿的压力。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还有我国平均预期寿命的增加,在国内较发达地区,以上海市为例,平均预期寿命为83岁,其中男性预期寿命约为82岁,女性预期寿命约为84岁。我国现行的退休年龄是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

  也就是说,我国老年人退休之后还有大约16—33年人生路要走,这得益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进步。大多数老年人在五六十岁退休之际身体尚处于健康状态,而且再就业意愿较强[1]。为了解决我国青年抚养压力大和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的问题,如何挖掘低龄退休老年人口潜能,推动经济发展,可以从国际上汲取经验,欧美以及日韩等国家均较我国提前迈入老龄化,我们可以从其中汲取精华,结合我国国情加以转化利用,形成可以缓解我国养老压力,推动经济发展的有力制度。

  一、国际比较视域下的老年人力资本开发策略的研究意义

  《老龄蓝皮书: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中显示,我国老年人再就业意愿较强,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我国低龄退休老人再就业率不高[2]。退休低龄老人再就业的目的可能是想获得经济上的补偿,减轻子女的养老压力;也可能是自我充实,实现自我社会价值;也有可能是想融入社会,广泛交友。退休老人再就业有利于减轻家庭负担;有利于有效利用退休时间;有利于发挥余热,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国际上,日本、韩国、欧美等发达国家均较我国更早地步入老龄化时代,日本是最早出台老年人就业相关法律的国家,用法治手段切实保障退休老人再就业的权利;德国是最早实行弹性退休制度的国家,让老年人自由地选择退休还是继续工作。对于如何应对老龄化,这些较早进入老龄化的国家的一些做法或许对我国低龄退休老年人力资本开发有借鉴意义。

  二、老年人力资本开发的国内现状

  我国已迈入老龄化时代,在北上广等经济较发达地区老龄化程度尤为严重。我国老年人口多,但是老年人再就业率远低于国际水平。对于我国老年人力资本开发的国内现状,笔者做了以下几个要点的分析。

  (一)我国老年人再就业不受法律保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就自然而然终止了,若退休老人再就业,就业之后与公司形成的只能是劳务关系。退休老人再就业后如发生劳动争议想获取法律保护无疑是难上加难的。劳务关系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相比较来说是不太健全的。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在退休之际,甚至退休后十几年的时间里身体都尚处在健康状态,完全有能力胜任多方面的工作。而且老年人再就业是老年人应当享受的权利,老年人平等地享受选择职业的权利,这个权利不应被任何人和任何单位剥夺[3],所以应制定老年人再就业法律或者相关制度来进行规范。

  (二)我国老年人再就业途径单一我国老年人达到退休年龄后再就业的途径单一。老年人再就业其就业形式大致分为三类:一是高薪聘请型。这类型的老人大多拥有一技之长,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例如经验丰富的财务、猎头公司工龄30年以上的人力资源师。二是自主创业型。子女成家立业后,老人没有家庭生活负担,遂利用积蓄进行自主创业。三是打零工型。这类老人属于灵活从业人员,以农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为主,他们虽然已经步入老年,却因生活所迫需要打工来补贴家用。

  老年人因为视力减退、记忆力衰弱和学习能力下降等多种因素无法适应利用网络来求职这种相对来说现代化的求职方式,但是这不能说明老年人没有能力适应工作。相反,正是因为退休老年人生活阅历丰富、工作经验多才更能适应一些工作,而且适当地工作有利于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得到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但是由于再就业途径单一,没有平台为老年人再就业提供服务,导致老年人有时间不知道如何利用,有能力无处施展,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4]。

  (三)我国老年人再就业市场冷热不均老年人再就业市场面临着冷热不均的现状,具备专业技术的退休人员,如中医、教师、技工等,成了争抢的“香饽饽”,而众多不具备专业技术的老人却感叹求职无门。社会氛围和支持不足限制了退休老人再就业的步伐。很多人认为退休老人再就业会给年轻人就业带来更大的压力,但笔者认为,老人对年轻人根本没有所谓的替代效应。企业的招聘细则上的年龄限制大多设置在18~45岁,年轻人可以尽情地投入到企业里工作,年轻力壮更能适应现代企业快节奏的生活状态,而退休老人则可以在年轻人不愿涉足的服务业大展身手。

  三、老年人力资本开发的国际现状

  (一)日本

  日本统计局最新统计结果显示,日本在总人口减少的大背景下,目前日本老龄人口为3617万人,占总人口的28.7%,成为历史上老年人占比最多的年份[5],并且日本的老龄人口比率在世界上排名第一(201个国家和地区中)。日本高龄就业者人数连续16年来呈现的都是增长趋势,高领就业者多从事批发和零售业、农业和林业、房地产行业和物品租赁行业。

  对于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日本出台过一些相关政策,比如修订后的《高龄者就业安定法》规定,凡是通过正规职业介绍所雇用60~64岁老年人的大企业,每雇用一位老年人,国家会给予为期一年,总额为50万日元的补助金;对中小企业,国家给予为期一年,总额为90万日元的补助金。日本65岁以上就业人口已达800万,在小酒馆、餐厅、商场随处可见工作的白发老人,甚至有专门的猎头发现“银发人才”,还有公司专门招聘老年人,对55岁以上老人创业给予优惠措施等。

  (二)韩国韩国统计局最新统计结果显示,2020年韩国老年人口比例高达15.7%,并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韩国人均预期寿命已高达82.74岁,其中女性预期寿命更是高达86岁。韩国步入老龄化时代和日本相比较晚,和我国相比则较早[6]。在应对老龄化趋势上,韩国做出努力如下:韩国的法定退休年龄与我国大同小异,但是实际上很多韩国人到达退休年龄后依旧会继续工作。

  韩国65岁以上的高龄出租车司机占该国出租车司机总人数的25%以上,他们竞争的职位大多是快递员、保安、清洁工、加油员等年轻人不太愿意涉足的服务行业。韩国政府对招收老年人就业的企业进行经济上的补助,对于雇佣55岁以上的老年人职工数量达到本企业总雇佣员工数量6%的企业,政府给予每位老年人员工9万韩元和工资1/3的补偿。韩国会定期开展与老年人工作岗位有关的相关职业培训计划,目的是加强老年人的再就业竞争力,增强自身能力,促进老年人再就业,缓解养老金压力。

  四、国外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一)完善相关法律,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法律存在的意义是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违法的行为会受到怎样的制裁。我国现行的法律对老年人再就业的权益没有明确地进行保障。日本、韩国在高龄者就业方面制定了众多保障条款,都以立法的形式切实保障老年人再就业。日本对雇佣老年人的企业进行高额补贴,韩国对企业雇佣高龄老年人比例做出硬性规定等等[7]。发展中的中国也面临巨大的养老压力,如何缓解这种压力,首先应该从立法上进行调整,用法律的手段来保障再就业老人的合法权益,用立法告诉人民退休后再就业或者高龄就业是积极的生活态度,是正确的行为,国家是给予支持态度的。所以应该从立法上先行明确,对老年人再就业权益进行保护。

  (二)转变社会观念,优化就业环境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大多数为人子女者认为老年人应该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或者应该承担起隔代抚养的职责,因此并不支持老年人再就业。反观日本和韩国,老年人再就业反而是潮流,是众望所归的归宿。老年人再就业不仅能创造社会价值,也能给家庭带来经济价值[8]。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由于养育子女的观念不同,隔代抚养容易出现家庭矛盾,幼儿可以送到专业的托育机构代为照看,父母解放的时间可以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家中老人也可以进入社会创造价值,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大展身手。

  除家中子女不支持老年人再就业外,社会上对于老年人再就业接纳程度也不高。一些电子产品工厂的招工限定年龄大多限制在50岁以下,餐饮业的招工限制也在45岁以下,中小企业对年龄限制更是严格。老年人由于视力、体力减退等因素而遭受到用工歧视的现象非常普遍。所以,应优化老年人的就业环境,转变企业家的用工观念,扩大用工年龄限制,给老年人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老年人的就业能力老年人就业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市场竞争力弱。如何增强老年人的市场竞争力,政府需要考虑从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人手,对老年人进行就业培训和就业指导,让老年人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学习中掌握互联网技术,在学习中与时俱进。通过学习掌握新技术,认识新朋友,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相关培训切实增强了老年人的自身技能,多动脑多动手也降低了一些老年疾病发生的概率,最重要的还是增强了老年人的就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志宏.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总报告[J].老龄科学研究,2015,(3):6-40.

  [2]李光.积极老龄化视域下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20,(8):8-11.

  [3]吴遵民,邓璐,黄家乐.从“老化”到“优化”——新时代老年教育的新思考与新路径[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9,(4):21-25.

  [4]封铁英.人际关系、活动参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J].中州学刊,2020,(3):87-91.

  [5]李绪莹.人口老龄化趋势下老年人就业问题研究——日韩比较研究及启示[J].劳动保障世界,2017,(2):6-7+9.

  [6]秀平.韩国鼓励老年人再就业[J].老同志之友,2020,(6):37.

  [7]杨琳琳.福利国家延迟退休的模式与镜鉴[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39-56.

  [8]李翌萱.积极老龄化视域下中国老年人经济活动参与研究[J].兰州学刊,2016,(5):156-163.

  作者:杜慧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