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年02月22日 分类:经济论文 次数:
[摘要]面对文旅日趋融合的发展趋势,高职旅游专业应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规范人才培养过程,大力深化“三教”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提效管理服务保障体系,凝聚最大教育合力,从而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实现文化和旅游事业全链条、多方位、跨领域的深度融合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关键词]文旅融合;高职;旅游专业;“三全”育人
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完美地结合了“诗和远方”,也拉开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时代大幕,文化旅游产业爆发出蓬勃生机。面对文旅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趋势,高职旅游教育将如何激发人员活力组织教学进程开展教育活动,进一步明晰“三全”育人路径,为实现文化和旅游事业全链条、多方位、跨领域的深度融合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是所有高职旅游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规范人才培养过程
为进一步对接文旅融合新业态,提升“三全”育人建设成效,优化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范人才培养过程势在必行。
(一)审慎规划设计,科学调研分析鉴于人才培养方案对于专业培养的重要意义,在制定高职旅游专业培养人才方案前应先成立旅游专业建设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组成应涵盖文旅融合产业、行业和企业专家,包含旅游相关企业业务骨干和学院专业核心课一线教师,最后还应包含旅游专业学生代表,特别是毕业生代表。旅游专业建设委员会要扎实推进规划设计,做好文旅产业行业企业调研,研究文旅发展新业态,分析文旅产业新趋势,学生在校学情调研与毕业生跟踪调研齐头并进,明晰旅游专业所对接的职业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为形成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奠定坚实基础。
(二)合理构建课程体系,稳妥安排教学进程结合区域经济及地域文旅产业、行业发展特点,对接相关国家旅游教学标准,精准定位高职旅游专业人 才培养目标,在科学调研分析目标岗位群职业能力的基础上,遵循高职教育、旅游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和高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明确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合理构建立体化课程体系。稳妥安排教学进程,努力实现全程育人。从入学教育到专业教学到实习实践、社会服务,完善进程环节,整体设计教育活动,处理好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的关系,努力实现全程育人。
(三)开发专业课程标准,做好课程总体设计在已编订人才培养方案总体要求的基础上,依据相关职业标准、服务过程,确定课程内容,组织教学过程,修订专业课程标准,应覆盖文旅产业新业态、新标准、新规范。针对高职学习风格与特点,有序化整合教学内容,渗透课程思政,优化教学设计,凸显育人目标,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与过程,实现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无缝衔接及螺旋式上升。
(四)构建动态教学评价体系,改进过程管理与评价动态的教学评价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培养过程科学化的必要举措。要规范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增强教学效能,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发展,同时将教师的育人能力纳入评价体系,保障教学质量;构建发展性的学生学业评价。注重多元化评价主体、分层化评价、形成性评价等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追求评价的利学性和实效性;注重动态的教学过程评价。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过程,评价时应注意教与学、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技能培养、教学与教育等关系的处理是否得当。
1.规范的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途径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和效果做出价值判断和决定的过程。通过教学工作评价,能帮助教师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增强教学效能,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发展,保障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大时代背景下,更应将教师的育人能力纳入评价体系,凸显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2.发展性的学生学业评价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专业教学水平和质量的高低,归根结底体现在学生的学业质量上。要想真正评价学生学业质量和教育效能,必须确立发展性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多元化评价主体实现评价的多主体,分层化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需求,形成性评价聚焦学生内在发展动力,多样化评价方式注重结合量化与质性评价,追求评价的利学性和实效性。另外学生学业评价在空间上应覆盖课内、校内、实习企业,时间上还应开展跟踪评价,监测毕业学生的职业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
3.动态的教学过程评价教学过程评价关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性及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互动性及相互影响等。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过程,也是教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设定教学目标,运用教学方法,整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知识、技能、个性发展及综合素养发展的过程,该过程必不可少,体现价值引领。评价时应注意教与学,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技能培养、教学与教育等关系的处理是否得当。
二、大力深化“三教”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教师、教材、教法是高职旅游教学的基本要素,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要大力深化“三教”改革,“赋能”教师,“升级”教材,“激活”教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赋能”教师,不断优化能力结构
高水平的高职旅游师资是实现高职旅游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是培养合格文旅高职人才的基本前提,是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的主体。在理念层面上,以“四师”理念赋能教师,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及实践能力。良师应是经师,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授业解惑,才能担当起“学高为师”的荣光;良师应是技师,“职教二十条”明确指出要打造“双师型”教师,提高旅游生产及服务能力;良师更应是人师,“经师易遇,人师难求”;人师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
牢固育人意识,探索创造和灵活运用教育契机,核准教育角度,确保树人效果落地落实,见功见效;良师还应是职师,在职业院校的学生跨越三道“门槛”时给予学生必要的职业指导和职业咨询。路径层面,要同行问路,平台开路,圈子引路,效益铺路。同行问路,建立导师指导,名师工作室、教学创新团队等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深入行业企业一线实践锻炼,提速教师成长速度。
平台开路,通过成立专业教学资源库、专业课程思政群、大师工作间、校企合作办等,为教师提供钻研教学理论、教学方法、课程思政理论搭建平台,增容教师成长空间;圈子引路,采用机制引导教师进“文旅行业圈子”“职业教育圈子”,加速教师在“圈子”中快速成长为文旅行业“专家”型人才;效益铺路,建立业绩与育人导向的评聘机制,增加科研、服务企业行业考核项目,明确用人导向。
(二)“升级”教材,确保教材的新颖性和适用性不断“升级”教材,确保旅游专业高职教材的新颖性和适用性。新颖性体现在教材与旅游行业产业发展紧密接轨,将文旅发展的新业态、新趋势、服务的新规范尽收囊中,同时兼顾高职教育的立德树人理念,将爱国情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融入其中。教材的适用性主要表现在尊重高职旅游学习者的生理、心理、认知基础,符合职业教育的职业特性,对接职业标准,基于工作过程,选择恰当形式的载体(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三)“激活”教法,推动课堂教学革命无论是教师“赋能”,还是教材的“升级”,都将最终通过教学模式变革、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提高来兑现与实践,也就是说,“激活”教法,才能最终推动课堂教学革命。要广泛开展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以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普及运用探究式、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以适应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和学习路径,大胆尝试智慧课堂、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模式,以对接“互联网+职业教育”新要求。
三、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
(一)坚持德育为先,努力打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坚持德育为先,持之以恒,努力营造“大思政”格局。开足、开好思政课,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达成课程间的相互融通、各自侧重,构建高职德育360度大熔炉。同时注重德育方法,始终把“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核心理念,着眼他们的思想,聚焦学生职业素养的濡染熏陶,积极发现教育过程中不同经纬度的教育契机,把准教育角度,掌握教育力度,努力把育人功能与方式上的可接受性有机结合起来,“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从而提升德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二)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鼓励学生体验生活之美、社会之美、文化之美、时代之美,积极创设与之相关的校外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产业、行业美育功能,深入挖掘自然、建筑、人文、历史、民俗中的美育价值,充分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等美育资源,大力开展专业课外实践;感受行业之美,入企实习,用服务和生产为游客传递美、讴歌美、弘扬美。坚持整合美育内容,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职业审美素养,培养学生职业情怀。
(三)坚持以体育智、以劳锤心,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适度、规律、正确的体育锻炼不但能使学生保持身体健康,提高肌体的抵御疾病能力,改善大脑机能,调节学习状态,还可以改善情绪,培养乐观精神。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体育课之外,培养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健全人格,开启智慧,改善学业,为日后走上文旅行业岗位奠定体能基础。
结合文旅产业、行业特点,在教育教学中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日常教学中注重生活劳动渗透,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旅游日、节假日大力开展旅游公益服务活动,丰富社会体验,感受个人价值,成就劳动品格;企业实习实训期间参与真实的旅游生产劳动和服务劳动,磨炼心志,树立正确劳动观,感受积极劳动价值体验。
四、提效管理服务保障体系,凝聚最大教育合力
(一)打造一支高效的教育管理服务团队
打造一支高效的教学管理服务团队,从专业教师到班主任、辅导员、公共课教师、企业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教学辅助人员、教学服务人员,让每一位成员明晰教育定位,厘清育人职责、明确育人目标、共绘育人蓝图,让成员间彼此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能到位、互补位、共建位,努力做到全员育人,做到同心同向同行,凝聚育人合力。
(二)建设一批高效发挥学生能动性的平台为适应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和文旅融合的产业、行业需求,应加快建设一批能高效发挥学生能动性、创造性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充分利用平台资源,进一步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创业平台,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充分运用各类技能大赛平台,明确专业技能奋斗目标;完善“1+X”证书平台,拓展就业本领,夯实可持续发展路径;用好社会志愿服务平台,大大丰富学生的劳动体验和价值体验。
(三)构建一套科学高效的保障激励机制
完善基本规章制度,研究制定各教辅机构育人工作职责,健全党委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协同工作机制,确保各部门之间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全方位覆盖,努力实现管理育人、实践育人、组织育人;健全科研工作规范和管理体系,引导教师多个维度关注学生成长,引导学生参与企业科技创新,践行科研育人、服务育人;丰富校企合作模式,持续推进文旅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实现空间层面的全覆盖,联合文旅企业创办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育人”与“育才”的无缝衔接;将育人工作实效与绩效考核科学挂钩,科学建构“三全”育人工作质量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激励导向作用,将其作为教职工进职评优、绩效发放的重要标准之一。
(四)创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是一种持久的、浸润的隐性教育力量。依靠党建带团建,增强党团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对学生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学习方式的正向引领;成立各种活跃的校园文化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繁荣校园文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深埋进学生的心间;大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让文明之风长兴校园,让校风校训深入人心,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
总之,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专业应激活人员活力,打造高效的教育管理服务团队,构建全员育人格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规范人才培养,融立德树人于入学教育、军训教育、认知实习、专业教育、资格证获取、跟岗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回访,构建全过程育人路径;“五育”并举,努力践行课程育人、管理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构建全方位育人实践,为实现文化和旅游事业全链条、多方位、跨领域的深度融合提供源源不断地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郭红梅,杨随鹏.试论文旅融合背景下的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5(4):49-52.
[2]黄艳芳.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姜大源.职业教与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王志凤“.双高计划”院校实施“三教”改革的基本逻辑与行动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1(8):61-64.
[5]谢盈盈.应然·实然·适然:“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维考量[J].河北职业教育,2021(4):79-83.
作者:郭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