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建筑职称论文现代建筑认知教学的思考

时间:2016年09月02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这篇建筑职称论文发表了现代建筑认知教学的思考,通过建筑专业教学,学生在课程中能得到什么样的训练和收获呢?论文对建筑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首先对课程进行了定位,在教学中加入案例选择和教学组织,并结合阿里巴巴淘宝城的建筑安利进行分析。

  这篇建筑职称论文发表了现代建筑认知教学的思考,通过建筑专业教学,学生在课程中能得到什么样的训练和收获呢?论文对建筑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首先对课程进行了定位,在教学中加入案例选择和教学组织,并结合阿里巴巴淘宝城的建筑安利进行分析。

建筑教学论文

  建筑设计学习的途径很多,建筑作品分析也许是最直接的一种。荷兰的伯纳德.卢本教授指出:作为设计的反方向,建筑作品分析与设计创作过程相反,是“以成果开始,尝试去了解底层的概念基础与原则”的过程。笔者所在的建筑系于2013在三年级开设了“建筑设计认知”课程,旨在通过建筑作品的学习与分析,提升学生对建筑的思辨与设计能力。那么,对于三年级的同学们,面对诸多的作品实例,选择哪些作品进行认知,从那些角度展开分析,学生们得到什么样的训练与收获?下文就结合以上问题,对该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分析与探讨。

  1.教学定位

  课题设置之初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对于三年级的同学们,课程如何定位?笔者也曾经教过建筑一年级的作品分析,课程设置多从功能、流线、体量、秩序、结构等环节展开,反映出说明性的面面俱到。这种分析更多出于一种基本原理的拆解,通过设置统一的分析视角,帮助一年级学生了解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快速建立建筑设计中的基本概念。然而到了三年级,已经建立了基本概念的同学们,还在这个层面上做分析就显得过于单薄。那么三年级的同学们分析什么呢?在建筑设计的训练中同学们一个普遍的现象是谈概念的多,实际操作的少,评图时讲想法的时间长,与之相匹配的图纸少。这反映出一个实际情况,学生们懵懵懂懂了解了一些设计理念,对如何转化为具体方法却知之不深。毫无疑问,理念并不代表方法,理念是方向性的,可以指导和解释设计,却不能提供具体操作的方法。而面对具体的空间关系、材料、场地,如何把理念转换为可操作的方法,“知其然以及所以然”,提高建筑设计的思辨能力以及操作能力,是设计分析对学生的意义所在。基于以上思考,笔者认为,三年级的同学需要超越简单的拆解,更多地追问作品背后的设计理念与方法,讨论设计的原点、及其展开的机制,从而启发思想,提高建筑设计的思辨能力以及设计操作能力。

  2.案例选择

  在教学目标明确的同时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面临诸多的作品,我们主要选择哪些案例?是给学生一个指定范围还是让其自由的选择?在笔者看来,建筑作品案例的选择倾向于选择关注场所、地方文脉、以及资源高效利用的案例。具体说来:首先,案例作品关注建筑学的基本问题,如场地、空间、材料、体验等。这类作品往往更为真实、合理,适合三年级同学们树立扎实的建筑设计观,避免那些过于注重形式逻辑、概念表现与自我表达的奇奇怪怪建筑作品。其次,案例作品对中国建筑设计的现状有借鉴意义。在社会经济特点上,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重视地域文脉、自然因素、资源高效利用的当代建筑作品符合中国当下的实际情况和问题。案例选择希望一方面能够为国际式和全球化危机找寻对策,另一方面能够引导学生更多关注建筑师所承担的社会职责,为城市空间和社会做出贡献而不是破坏或加剧环境和资源的负担。综上,在课程中笔者推荐学生首选西扎、卒姆托、隈研吾的作品。这些建筑师的作品影响广泛,多采用地方材料、适宜技术、普通技术,有着关注场所文脉、考虑自然因素、建筑造价适宜的特点,其中蕴含的设计智慧对于当下中国的建筑设计现状有着积极的学习借鉴意义。

  3.教学组织

  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阅读与资料收集。首先,对建筑师个人的理念进行挖掘与解读,以尽量地贴近设计者的初衷。因此,除了设计作品本身的资料如建设背景、场地条件等,还需要对设计师自己的理论思想进行阅读。(2)实地调研。建筑认知最好的方法是现场的直接观察、设计师以及使用者访谈,从而获得第一手的资料。一般来说同学们对多数作品的了解来自于图片资料,搜索自杂志、网络,不能亲临现场得到第一手的体验,十分遗憾。而此时,通过访谈亲临现场的体验者的感受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一些同学们去对去过国外设计作品现场的老师进行访谈,获得不同的个人观点,有助于同学们更加客观的了解设计,并学会多角度的思考问题。(3)模型制作:模型不是分析的成果,而应是分析的过程和工具。模型的制作带来场地协调、空间组织、材料交接、形式体量、结构支撑等多种关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同时弥补不能亲临现场体验的遗憾。所以,模型应该是分析先行一步的工作。(4)归纳解析:在对建筑师理念与作品基本资料充分解读的基础上,挖掘作品背后的原因,提出分析的切入点,以抽象的图示语言为途径展开具体分析。一个好的切入点能够充分解释作品的特点,激发兴趣,加强分析的有效性。在以上的过程引导之下,同学们逐渐形成了基于理念与方法为内容的各有特点的认知成果。下文笔者结合阿里巴巴淘宝城案例进行具体分析。

  4.杭州淘宝城建筑认知

  杭州阿里巴巴淘宝城位于杭州西部,是日本建筑师隈研吾的设计作品,项目占地450亩,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于2009年开工建设,2013年一期开始投入使用。在诸多的案例中,淘宝城是少有的能够实地考察的大师作品,给同学们带来了真实的调研体验。(图1淘宝城概貌,图2淘宝城总体布局)该组同学首先对隈研吾设计理念、淘宝城案例的资料进行了收集与解读,其次展开了案例实地调研、以及使用者的访谈。讨论中同学们发现,“弱建筑”是隈研吾作品中的重要设计观念,主张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让建筑消隐与自然之中。反观阿里巴巴这个将近40万平方米的大型办公综合体,从规模和追求效率的建筑属性上似乎都在“消隐与自然”这个概念面前显得矛盾与乏力,那么设计中该采用何种策略与方法实现理念的对照?在实地体验中,淘宝城里无论是向自然开放的庭院、可呼吸的立面表层,还是在办公楼里向外一览无际的视野,都让大家对“自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访谈中同学们发现园内员工们对该综合体的满意度很高,综合体内配套设施如星巴克、食堂、儿童托管区、休闲区、公共自行车等一应俱全,每到假日都吸引了员工家属好友,十分富有活力。结合以上调研的感触,经讨论与启发,该组同学以“大体量建筑的自然消隐策略”为切入点,分析了40万平方米“超大规模的办公建筑群”与“弱建筑”理念共同存在的可能与矛盾,并对于消解规模、融于自然的建筑设计策略展开了分析。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贴近大地的建筑体量:首先,建筑群体以水平的体量展现出贴近大地、贴近自然的姿态,立面通过楼板变截面外挑实现横向划分,干净利落的同时强化了水平性的特征。其次通过形体掏挖、立面通透材质的运用来实现体量的消解、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2)向自然开放的庭院空间:开放庭院是淘宝城与自然融合的另一个具体策略,包括架空底层庭院、内外庭院、天台等不同的类型。淘宝城总体布局上呈方形,四个办公组团围绕中心公园布局。每个组团转角处均面向中心公园设置底层架空庭院,最大限度地引入自然。办公楼之间设置了很多内外庭院,有入口、采光、绿化、休憩等多种功能。此外,天台是重要的链接办公群的建筑要素,在淘宝城里高低错落的平台发挥了链接沟通的作用,提供了更多与自然接触的途径,并极大地丰富了使用者的空间体验。(表2向自然开放的庭院空间)(3)人性化的服务设施网络:与传统概念中空间布置追求效率、功能较为单一的办公楼不同,除了尽可能设置面向自然的开放空间,淘宝城还配置了十分人性化的综合服务设施。从交通方式上,园区内部通行主要靠公共自行车和步行解决。公共自行车停车位沿着每栋建筑的周边布置,随停随用,成为园区的一道风景线。此外,在分散的办公楼之间均有“桥状空间”相连,形成了步行可达的空中流线。这些办公单元环绕起来的“桥状空间”内容纳了图书馆、餐饮、早餐临时售卖亭、咖啡、洗车房、健身、美发、邮局、银行、少儿艺术教育区等充分的服务设施,连点成线成网络,支撑着员工的各种活动与日常所需,完善、便利、温情,使整个园区空间充满了活力。

  5.结语  建筑分析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具有直接的意义,传统的建筑要素解析式的建筑分析方法如一些常见的交通流线、立面比例分析等,表面上客观全面,实际中多停留在作品的成果形式探讨与构成要素理解,很难提升学生的思辨与设计能力,也不适合三年级的学习时间段。基于理念与方法的建筑作品认知是转变传统解析方法的一次教学尝试。通过一定范围的作品选择,寻找每个建筑作品最有特色的切入点,追问作品背后的理念与方法机制,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的思辨与设计能力,是一种培养自主设计观的有效教学方法。

  作者:孙炜玮

  推荐期刊:《中国建材科技》(双月刊)创刊于1992年,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