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初中历史学生的核心素养

时间:2018年10月18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下面文章首先介绍了思维导图的相关概念,这一概念如今已经应用到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历史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核心素养,文章中也阐述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培养核心素养。 关键词:思维导

  下面文章首先介绍了思维导图的相关概念,这一概念如今已经应用到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历史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核心素养,文章中也阐述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培养核心素养。

  关键词:思维导图,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

素质教育

  一、概述

  1.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将知识的层级关系以树状图或流程图等形式有序排列和展现的过程,也是思维形象化、可视化的过程。思维导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知识逻辑顺序的排列上、对学生思维的发散上和对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上。思维导图的使用,使教师在授课中不需要进行大量的文字描述,学生便可以明确知识结构,直观化的特点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分析。同时,学生能够利用思维导图锻炼其思维能力,拓展知识面。

  2.思维导图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作用

  新课改的主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参与,具備一定的文化基础;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既能够获得基本的生活和生存能力,又让学生为社会所用,保障学生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发展。与传统的教育理念相比,核心素养给目前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革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技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完成新课标对学生所提出的要求。

  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其优势在于能够按照时空顺序排列史实,便于学生理解,同时又为学生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不束缚学生对历史史实的见解,允许学生形成独特的历史价值观,形成个体的、创新性的理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让学生既能获得历史知识,形成历史理解、发散思维,又能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习惯。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

  1.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授课,把握课程结构

  教师组织教学时,可以有意识地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中。在进行新课总结时,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将本节课的知识点展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整体把握课程结构。另外,在教师进行复习课的讲授时,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大容量的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对思维导图的分析查漏补缺,掌握新知。例如,在进行《文明与交流》一课的授课时,教师可以以文明与交流两大模块为基点,将古希腊、古罗马等的历史以树状图的形式展开,逐一列出其制度和成就,帮助学生对世界史知识的掌握。

  2.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归纳,使思维导图显性化

  初中历史知识点较多,并且具有一定的时空逻辑关系。教师进行单一的讲授难以让学生理解并识记众多知识点,并且机械记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易产生历史知识枯燥乏味的感受。对此,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历史知识串讲竞赛、历史知识辩论赛,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进行概括和分析,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主动创建知识框架。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学习中促使学生形成了发散思维,使学生获得了有关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严谨的逻辑思维习惯。

  3.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自主学习

  在新授课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从整体上感知本节知识,提高对知识连贯性和逻辑性的认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为学生提供知识结构的提纲,并让学生针对提纲进行内容填充,整体感知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例如,在进行《原始社会的农耕生活》这一节的授课时,可以列出提纲或者表格,让学生进行填充,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梳理知识脉络,使知识层次更加清晰。学生通过可视化的思维框架结合所学知识填补知识的空白,为自主学习和复习提供了抓手。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和授课形式,利用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引导必然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转化和迁移、能力的锻炼和提升、思维的训练和拓展起到重要作用。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和研究。

  相关范文阅读:历史文化论文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应用

  这篇历史文化论文发表了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应用,学习历史让我们知道现代文明的发展和进步,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呢?在历史课程中穿插一些历史故事是一个值得推荐的教学方法,论文介绍了历史故事是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