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由《芒果街上的小屋》引发的关于语言运用的点滴体会

时间:2020年08月10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要:在语文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首先教会他们如何品词。提高语用意识,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它的核心之处是用语文。语用是个性化阅读体验后的吐纳。 关键词:品词直观构建主题语用意识 正文:雨中,掩卷沉思,我终于明白,为什么《

  摘要:在语文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首先教会他们如何品词。提高语用意识,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它的核心之处是“用语文”。语用是个性化阅读体验后的吐纳。

  关键词:品词直观构建主题语用意识

小学语文

  正文:雨中,掩卷沉思,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芒果街上的小屋》能成为全美大中小学课堂读本,对于一位墨西哥裔的作家来说,她写的英语小说语言简练,一如空气——平淡却自由而不可或缺。

  语言,自身的魔力,就应该如空气一般,自然而然地让你由鼻孔吸进肺部,然后,不经意地滋养着你的身心。芒果街上的小屋,它是这样的:它很小,是红色的,窗户小得让你觉得它们像是在屏着呼吸;妈妈头发的气味,是这样的:是那种待烤的面包暖暖的香味,是那种她给你让出一角被窝时,和着体温散发的芬芳;几个芒果街上的孩子凑钱终于拥有了一辆共用的自行车,她们第一次一起坐在上面是这样的:弄得车子一个劲摇晃,好像轮子是实心意粉做的。

  语文老师课题申报:小学语文教育方面的课题申报

  当你感受不到一件事物的魅力所在,你是无法爱上它的。当学生看了以下文段,又该有怎样的感受呢?

  “红得不可收拾的一蓬蓬一蓬蓬的小花,窝在参天大树上,壁栗剥落燃烧着,一路烧过去,把那紫蓝的天也熏红了。”

  这是著名作家张爱玲作品里的文段。作家运用文字的自如、灵动,让人为之惊叹!细细地品味,也许,你会慢慢地咀嚼出其中的味道——那,就是文字的魅力!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种统一,是内在的人文精神与外在的语言载体的融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让这两方面水乳交融,是我们应该深究的。说到底,偏颇于哪一方面,都会失去语文的真味。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一个民族总是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也就是说,我们的语言文字,她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其实已经与生俱来,只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遵循课程特点,就能做到两者的和谐统一。

  假如我是这个语文花圃里的一位园丁,请允许我这样说:

  聚焦语言之美吧,她是打开这扇大门的钥匙!

  在语文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我首先教会他们如何品词。

  品词,从直观开始

  教材的课文,基本上语言都锤炼得很美。一篇篇美文,就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

  然而,低中年级的孩子见识有限,对于某些词,多数只是略懂一二,有的甚至不求甚解。“五柳先生”蒲松龄说自己“读书不求甚解”,我们也主张低中年级的孩子对于很多词句,也可以“不求甚解”。因为他们成长后,见识广了,自然会明白。但如果词词句句都如此,那么他们的脑袋里现在不就是懵懵懂懂?

  于是,只要是我们可以用直观的办法让孩子们认识的词,我都想方设法去实现。

  在学习《北大荒的秋天》时,我设计了以下的片段:

  片段1:

  师:“看,老师今天系的围巾有什么特点?与平常有什么不同?”

  生:“老师今天系了一条紫色的围巾。”

  生:“老师的围巾看起来很光滑。”

  师:“对了,大家的观察力真不错,老师今天系的围巾质地与平常的不同——是绸缎。”

  (老师再拿出几条色彩缤纷的绸质围巾,分别是银灰、橘黄、绛紫、鲜红的,让孩子们用手摸一摸质感。)

  片段2:

  师:“孩子们,我们来听写吧。”(请拿出彩笔和纸)

  (学生笑咪咪地瞪着好奇的、明亮的眼睛,望着老师)

  师:“注意听啦——银灰、银灰。”

  (学生马上画了一道银灰的色条)

  然后是橘黄、绛紫、血红等。这是别开生面的听写。

  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孩子们理解词语,如果不从直观开始,而是以词解词的话,语言就会变得呆板,缺乏生命力,日子久了,语言的魅力就消失了。反之,孩子们会从直观出发,细细品味词句,从而内化为自身的文字营养。

  品词,从构建主题开始

  如诗如画的西湖,给人以美的享受。柳丝轻拂的湖面和月光下朦胧的美景,都显示了西湖不同时候的美。

  除了朗读美文,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等传统学文方法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另一角度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加深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加速对优美词句的内化。

  这个特殊的角度,这种有效的方法,就是主题构建。

  学文以后,我们要求学生围绕西湖这个主题,在成长记录本上配上插图,再收集有关描写西湖的古诗,及现代文中有关的优美词句。

  收上来的成长记录本,有精美的插图,有孩子们收集的古诗,好词好句,真是图文并茂!

  看了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仿如眼前出现了一幅西湖夏日荷花图,看了苏轼的“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我们仿如看到西湖这位美人,无论何时,何种景况下,都是那么美。恰恰回应了课文中对西湖的描述。

  主题构建,让学生能围绕某一个主题,上通古,下达今,收集有关好词美句。还可以结合美术等科目,更好地品味词句。

  让学生品味语文,领略其中的魅力所在,自然会不知不觉地爱上我们的语言文字。从品味到欣赏到自如地运用,自然水到渠成。语文的语用工具作用自然达到了;审美情操的种子也在语用的过程中得以播种。

  尽管如此,每当让孩子真正地运用语言来表达时,你却会沮丧地发现,他们所拥有的、所能运用的语言,竟是如此贫乏、如此苍白!

  提高语用意识,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它的核心之处是“用语文”。语用是个性化阅读体验后的吐纳。这样的语用,我们可以分两个阶段:

  (一)欣赏—接纳—模仿

  学生习得语言,必先懂得解读语言背后的密码。在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再往前一步,就是渐入佳境的欣赏。只有具备欣赏语言的能力,才有可能讲习得语言。

  学习《金色的脚印》时,我设计了一下环节:

  播放一段音乐,请同学们倾听,随后问他们:“同学们,你能从这段音乐中感受到什么?”

  学生能说出“悲伤、思念、孤寂、凄清……”

  “音乐表达情感的语言是音符、旋律,而语文呢?语文表情达意的方式是语言文字。所以,我们能从‘光秃秃的柞树林边上,露出冷清清的月亮。’感受到小狐狸的孤寂、伤心、思念……”

  孩子们若有所思,文字的魅力更加深刻地展现出来。

  这时候,我趁机引导学生再次品味文段。

  之后,当我提出让孩子们想象小狐狸此刻眼中还有可能会看到什么景象时,他们能得心应手地进行描述,正是源于对文本的欣赏—接纳—模仿。这一阶段的语用,是对于所阅读的文本吐纳间的初用。

  (二)想象—运用—创作

  作文是个性化的创作。在阅读课中得着,体现在作文中,恰恰是一种个体的运用。《管建刚和他的阅读教学革命》所倡导的就是指向作文的阅读。反之,阅读后的作文,体现的正是学生对文本是否有真正深入的解读。

  在《金色的脚印》中,我们让学生就文本展开想象的点有好几处。例如:正太郎遇险获救那个情节,我们可以想象正太郎的内心感受;在正太郎与狐狸一家依依惜别一段,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解读,发挥想象,把当时的画面作具体描述。

  依托文本的语用,最终指向的终究是文章的写作。这时,写作看似是独立的个体,其实,它与所阅读的文本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所说的语用,就是为两者所搭建的桥梁。学生沿着老师搭建的这座桥梁,通向的是创作的康庄大道。

  让语言成为空气般,平常而不可或缺。当孩子们能如呼吸空气一般,自如地运用语言时,我们语言的天空,才是可以让人自由翱翔的。

  参考文献:

  [1]潘新和,陈金铭等:《管建刚和他的阅读教学革命》,《小学语文教学》杂志,2013年第3期

  作者:麦洁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