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新媒体背景下网络新闻语言的特点及变化探讨

时间:2020年11月06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要: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以及信息设备不断更新换代的过程中,新闻语言、新闻形式等多种新闻元素和组成部分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状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而产生的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的网络新闻语言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摘要: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以及信息设备不断更新换代的过程中,新闻语言、新闻形式等多种新闻元素和组成部分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状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而产生的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的网络新闻语言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并且随着网络新闻语言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不断深入中,这种新兴的语言形式表现出了巨大的优势。本篇文章将从新媒体背景下网络新闻语言的特点出发,对这一段时间中网络新闻语言的发展变化进行总结探讨,并探索构建新兴网络新闻语言在更广泛空间应用的可行之路。

  关键词:新媒体 网络新闻语言 特点及变化

新闻研究导刊

  引言:新媒体的出现为人们的新闻信息的传输与传递提供更多样的方式与途径,新闻信息传输与传递的效率大幅度提高,借助新媒体,相关的媒体工作者能够更加便捷、更加快速的完成一系列信息的收集、整理与传输等工作,而在这种信息量快去增加并将长期保持增加趋势的情况下,新闻信息的真实性需要受到更深程度的重视。通过对新媒体背景下的网络新闻语言的的特点及其变化进行分析与探讨,为新媒体下新闻的传输制定科学的标准,确保网络背景下的新闻语言保证真实、准确的特质,为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助力。

  一、新媒体背景下网络新闻语言的特点

  1.简洁性

  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信息设备工具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网络新闻的内容与流量快速扩大,网络新闻的时效性和传播速度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那么如何使用户能够在众多纷杂的信息中快速、高效的获取有用的信息, 是网络新闻媒体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而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使新闻受众能够快速、高效的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到有价值的信息,就需要保证网络新闻语言的间接性, 保证新闻的核心内容能够快速的抓住用户的眼球,体现出新闻的价值,使受众在无意识的浏览过程中产生阅读的想法。通常情况下,网络新闻要确保新闻的标题能够展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使新闻受众可以通过新闻标题快速的判断本篇新闻是否符合自己的阅读需求,并且标题的新闻内容的篇幅也要尽可能精炼,充分利用受众的碎片时间[1]。

  2.创新性

  网络新闻是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相比于传统的媒体,它在传播形式、传播内容、覆盖范围等众多方面进行了创新,这也是新媒体背景下网络新闻的能够在众多的传统新闻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而新媒体背景下的网络新闻要想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与发展活力, 就必须要保证网络新闻语言、内容上的创新性与新鲜感, 表现出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优势。就目前情况来看, 网络新闻借助于互联网,对一些新兴的词汇和语言有很强的敏感性,能够快速的吸收一些新兴、火爆的网络语言,如“爱豆”、“蓝瘦香菇”等词汇,由于广泛的传播度,既能保证受众准确的解读新闻信息,又符合年轻人的阅读习惯,保证新媒体背景下网络新闻语言的创新性,提高年轻人群对网络新闻的关注度。

  3.媚俗性

  作为新兴的新闻模式,网络新闻从出现到火爆只经历了非常短的一段时间,发展速度过快导致市场以及相关部门尚未形成明确的行业规范与要求,在网络新闻追求更大的流量,讨好受众的过程中,网络新闻语言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定的媚俗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网络的高速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十分便捷的使用网络,网民群体呈现鱼龙混杂的情况,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严格规范与标准的情况下,一部分媒体工作者缺少良好的职业操守,想要通过感观上的刺激吸引受众,从而获取更大的流量,更多的利润[2]。

  二、新媒体背景下网络新闻语言的变化探讨

  1.刚性规范与柔性要求的结合

  新媒体背景下网络新闻语言的变化过程,实际上也是人们逐步认识到新媒体背景下网络新闻发展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网络新闻的发展过程中,媒体工作者以及网络新闻行业都逐渐认识到了网络新闻语言规范的重要性。一方面对网络新闻语言以及文字进行严格规范, 一些不良词汇和内容将不再被允许出现在新闻中。另一方面又对网络新闻表达形式的创新提供了更自由的空间,相关工作人员再不影响新闻信息传递效果的情况下, 可以更加自由、更加灵活的选择新闻的表达形式和传播形式。

  2.显性规范与隐形规范的相互补充

  网络新闻的内容仍然是由基础的语言文字构成,而如何使这些基础的语言内容与新媒体的背景进行结合, 吸引更加广泛的受众,是近年来新媒体背景下网络新闻发展变化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网络新闻显性规范和隐性规范的相互补充,使网络新闻语言更加符合新媒体媒体背景下的新闻特征。如以语言符号为核心设置的隐性规范,保证网络新闻保持新闻这一文体的准确性与严谨性,避免过度的修饰与加工导致新闻内容失实或者核心思想发生改变的情况。

  3.流行语适当滞后的变化

  在网络新闻发展的过程中,网络新闻的语言选择变得更加严谨,形成了更加成熟的语库体系,现在的网络新闻不再过分追求新词、怪词,而是适当的保持新闻语言流行度的轻微滞后,一方面是为了给流行词留出一段传播时间,确保新闻在使用流行词时,受众已经明白流行词的意思。另一方面则是要确保流行词在传播的过程中,不会产生负面的意义与影响[3]。

  新媒体论文投稿刊物:《新闻研究导刊》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新闻传媒类专业学术期刊,月刊,2010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78-250,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8883,国内统一刊号CN:50-1205/G2,系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结语:新媒体背景下网络新闻的出现与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多样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作为社会信息的重要载体,网络新闻语言在发展,在形成自我特点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进行自我的规范与完善,网络新闻语言的变化过程,实际上就是网络新闻语言发展完善的过程, 通过深入了解网络新闻语言的特点与变化,充分发挥网络新闻在信息传播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勤.新媒体背景下网络新闻语言的特点及变化[J].传播力研究,2019,3(08):84.

  [2]陈芳.浅析新媒体背景下新闻语言的文字规范化[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9):73+85.

  [3]乐守红.自媒体背景下新闻语言的变化与规范[J]. 淮 海 工 学 院 学 报 ( 人 文 社 会 科 学版),2016,14(10):65-69.

  作者:向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