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智慧教学创新研究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1年01月18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要:智慧教学的发展,带来了教与学的重大变革。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推广新型教学理念,促进信息化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深度应用,积极探索基于新技术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在智慧教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关键词:智慧教学;在线课程;直播授课

  摘要:智慧教学的发展,带来了教与学的重大变革。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推广新型教学理念,促进信息化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深度应用,积极探索基于新技术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在智慧教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关键词:智慧教学;在线课程;直播授课;“互联网+”课堂教学模式

智慧教学

  智慧教学即教学信息化,指在教学过程中深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目前,传统教与学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移动学习、智慧学习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各高校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快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混合式教学改革进程。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在智慧教学方面也做了大量探索与实践,有计划地引进智慧教学工具,加强教师智慧教学能力培训,积极组织开展智慧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不断探索和推进基于新技术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论文范例:高等数学在线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1大力推广新型教学理念和运用智慧教学工具

  1.1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为增加教师对智慧教学的了解,推进智慧教学工具的使用,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教师发展中心组织一批勇于教学实践、勤于教学创新、善于研究分享的教育教学实践先行者,成立智慧教学推广团队。作为学校首批“智慧教学探索者”,面向全校教师开设了智慧教学工作坊,积极推广智慧教学改革理念,并创造性地运用“雨课堂”“学习通”“微助教”多种智慧教学工具开展各种教学工作,引导教师进行改革实践,帮助教师使用智慧教学工具进行课堂实践,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对推广智慧教学的新模式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使课堂活跃起来、知识鲜活起来、学生专注起来。

  团队在全校范围内向各二级学院、各学科专业课程推广应用信息化教学工具,开展全校性的应用培训工作,搭建智慧教学技术支持平台,并率先在通识课、专业课、实践环节中应用“雨课堂”等多种智慧教学工具,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效果良好。近两年来,组织全校范围内的大型培训及讲座5次,团队内部交流分享活动20余次。培训面覆盖“青中老”——新教师、中年骨干教师、老教授,目前学校使用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学习通”“慕微课堂”等)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师已经超过500余人。

  1.2运用智慧教学工具开展教学

  通过使用智慧教学工具使学生加入到数字化、信息化的课堂中,让教学活动丰富多彩,并根据机械专业课的特色对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进行智慧教学设计。

  随着“雨课堂”“学习通”“中国慕课”等智慧教学工具的推广使用,其在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过程评价中显示出巨大优势。以机械类专业为例,在“机械制造工艺学”“专业导论”“机床夹具设计”“专业英语”“智能制造与生活”等多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中进行了智慧教学设计,运用移动技术、智能技术、数据分析(挖掘)技术等新兴技术实现课堂教学的信息化,例如问答互动、问卷调查、发送弹幕、图片投稿、随机点名、线上作业等,与学生随时随地、课上课后积极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自主、高效、便捷地学习。课堂实现“教”与“学”的融合与统一,师生互动和协同探究更为频繁,使“教”与“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1]。课堂效果得到了学生和校督导办的高度认可。

  2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以专项课题形式推进教学改革成果转化为深化智慧教学研究,积极鼓励教师以教科研项目的形式进行专题研究。重点研究和构建“信息化教学+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信息化教学+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及教学效果。以机械类专业为例,该专业选择“机械类专业导论”“专业英语”“机床夹具设计”等课程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对象,并对教学模式应用前后学习效果和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研究分析“互联网+教育”和“翻转课堂”的内涵,理解“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高校课堂教学的特征;从教学理念、教学流程、教学内容、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分析智慧课堂与传统课堂、“翻转课堂”的不同之处;研究“信息化教学+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教师们在项目中研究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并将这些成果应用在课堂里。例如,将智慧教学平台引入教学中,将传统教学、“翻转课堂教学”与智慧教学深度融合,并进行优化创新;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和教学评价设计等方面对“信息化教学+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系统设计。

  3探索教育教学信息化,开启“互联网+”学习时代

  3.1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搭建丰富的网络资源教学平台

  把高校教师和学习者作为服务的主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整合及共享,推动高等学校优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促进高校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模式,改变课程评价考核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在“互联网+”时代,学习者的学习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教师们积极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目前已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中国大学慕课网上建设“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械项目管理”“数据加工编程与仿真”“特种加工技术”“自动生产线设计与应用”“智能制造与生活”等专业课程,并完成几轮在线教学,教学效果优良。同时有针对性引进优质课程平台和慕课资源,纳入专业课程中,拓展学生视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教学研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3]。

  3.2运用网络直播平台开展教学,将线下课堂搬到线上

  在2020年疫情期间,根据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精神要求,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坚决以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首要原则,采取“线上开课不返校”的方式,依托中国大学MOOC、超星学习通、雨课堂、腾讯课堂、钉钉等优质资源平台进行远程网络在线或辅助教学,促进本校线上授课顺利开展。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该专业2019—2020年第2学期共承担16门专业课,23个课堂,总学时760,均线上教学。

  理论学时安排:以线上直播、录播等方式,正常有序进行。上机学时安排:大部分课程的上机学时是与理论学时同步穿插进行,线上理论部分讲授完后,安排一部分时间学生线上上机,在自己电脑上操作,并将操作结果(截图或源文件)实时发至学习群内,教师进行点评或解答;没有电脑的学生,可将操作过程手写拍照发至学习群内,获得上机操作成绩。实验学时安排:采用线上虚拟实验、收集或制作相关实验讲解视频等方式,如“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编程与应用”等课程,采用相关软件进行线上虚拟实验。实训实习安排:根据实习实训内容及要求,在超星学习通上建立相关资源,包括制造业企业发展现状、毛坯制造工艺、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先进生产装备、自动生产线等学习资源;并组织4~6场专题讲座,邀请企业人员或知名教授在线直播讲课。

  4多方位、多角度深化校企合作,共建课程和教师团队

  学校拥有教学经验丰富、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教师,企业拥有工作经验丰富、实操技能强的工程师。校企课程共建课程和教师团队,对于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教学实操技能有着重要作用,既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又为企业输送更优秀的人才[4]。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利用已有的合作经验和企业资源,共同建设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校企合作课程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以机械类专业为例,合作模式如下:①“机械工程项目管理”“生产实习”“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专业课程,聘请企业专家进课堂,改变以往的课堂讲述方式,并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针对知识体系要点化的互联网教学平台,包括教学、考核、实训等。②“机械工程项目管理”等校企共建课程,在超星学习通上建设课程体系,共享课程资源;创建微信公众号,将企业项目管理新动态实时更新;通过腾讯会议、腾讯课堂,请企业工程师在线给学生讲课,解决了企业工程师因工作地点、时间等限制不能给学生授课的矛盾。③“生产实习”校企共享实践环节,往年教师是带学生去企业实地参观学习。2020年因新冠疫情,生产实习无法按原有模式开展,教师们直面疫情,积极应对,勇于担当,与多家合作企业一起打造网络化、定制化、互动化的线上教学新模式,实现“在线讲解+在线参观+在线答疑”的线上生产实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结束语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教师团队积极探索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与融合,注重在线教育资源开发与服务,推进“互联网+”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工作,为师生的智慧“教”与“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罗万丽,王蕊.“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设计的原则及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18(26):7-10.

  [2]温小非,朱炯,仇培涛,等.高等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研究及实践[J].大学教育,2019(8):42-44.

  [3]徐海青.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策略探析[J].现代交际,2013(3):16.

  [4]杨红全.校企合作之课程共建——以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9(6):97-98.

  作者: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