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年02月18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要]本研究按照“信息技术—传播形态—运作方式—人才需求—专业培养”的思路,从底层逻辑开始思考,将重心落在“互联网+”背景下新闻传播业尤其是新媒体行业运作方式的前沿发展上,并有效对接与此相对应的人才需求趋势,探索包括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课外拓展等方面的卓越应用型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据此构建由业界需求导向学界培养的模型,以专业再造弥合业界人才需求和现有专业培养之间的断层。
[关键词]互联网+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模式
一、“互联网+”背景下人才培养与专业再造的现实逻辑
“互联网+”理念最早始于业界,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1]从2015年“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首次提出,到2020年国务院指导意见再次提到“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互联网+”被多次强调,可见其已显著融合于新媒体行业各个分支,并影响着新闻传播行业的人才培养与流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模式也理应顺延时代与政策背景发生改变,这其中既有既往研究与相关政策的考量,也有行业生态变革下人才对接断层的现实诉求。
1.既往研究下国家政策与育人计划的考量
综合既往关于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笔者发现主要有两种脉络:第一种属综合研究,即从整体上探讨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及其对策,具体分为两种路径,其一是传播环境变迁和传媒业界实践出发,匹配需求优化培养模式;[2]其二是从高校专业培养实践出发,以经验导向或问题导向的视角观照人才培养中的基本问题。[3]第二种属微观研究,即围绕专业人才培养中某一具体问题展开,这类研究主要可归为以下角度:即课程体系研究、[4]特定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研究、[5]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研究、[6]对特定培养环节的研究。[7]
总的来说,这方面研究已产出不少有价值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缺憾,主要体现在从“互联网+”这一新的技术语境下探讨新闻传播业界实践发展及其人才需求变化,并从人才培养层面进行对接的研究稍显欠缺。同时,湖北省“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强调推动形成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以此为契机推进新闻传播专业在人才培养、教学教研、学术交流、实践基地等方面的完善,更有利于提升新闻传播专业影响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正是依托国家政策对“互联网+”的重视、对“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的考量,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才以获得重要支撑与保障。
2.行业生态变革下人才对接断层的现实诉求
“互联网+”指的是互联网发展新业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集成作用,将互联网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社会各领域中,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它的提出意味着互联网在社会系统中的角色从边缘创新、社会子系统逐渐演变为社会公共基础。
在新闻传播领域,“互联网+”以互联网与媒体行业的融合,催生出新的技术与传播形态,并使其深入渗透至新闻传播活动领域。它解构了以往的新闻传播话语体系与业界生态,将新闻传播活动与行业内各分支置于一个更广泛多元、且与技术相伴而生的空间中,这其中是以移动互联网、5G、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伴随为代表。
与此同时,网络直播、短视频、自媒体、原生广告、数据新闻等新的传播形态和商业形态不断驱动着业界实践,并在相关方面对媒体行业各岗位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闻传播业界生态与人才需求的变革,高校人才培养依旧存在着学科建设基于传统媒体行业边界内、教学与实践内外脱轨、教学体系冗杂笼统、教学方式封闭且单一、校企合作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这样的培养模式脱离了当下行业新生态下的人才需求标准,也使得各大高校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亟待实现从方向单一、涉域匮乏的教学研究,向与其他学科领域交叉教学、与业界跨领域合作的转移。如何培养有效对接“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行业需求,熟练掌握全媒体内容生产、整合营销传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卓越应用型人才,以适应行业生态变革下学界与业界间人才断层的现实需求,已然成为全新技术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
二、技术驱动:传媒新业态下人才知识技能定位
探析“互联网+”正在新闻传播领域充分实现着技术与行业的融合,从移动互联网崛起到如今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出现,新技术不断催生着以短视频、网络直播、可视化新闻为代表的新的信息传播形态,以及以原生 广告、社会化营销为代表的商业运作形态出现。一切新形态从实现下沉到最终具体的实践,皆离不开媒体行业以内容生产——媒体运营——商业变现为逻辑的运作方式,因此本研究参考学界经验思路和业界具体需求,建构新媒体产业所需要的三大技能板块模型,基于全媒体内容生产、新媒体运营、新媒体策略传播三个面向,探析新闻传播学人才的知识与技能刚需。
1.全媒体内容生产
全媒体内容生产旨在强调以用户体验为基准。在深入分析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小程序、APP等媒体形态,综合微博端、微信端、抖音端、网页端等平台特点,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直播、H5、VR等表现形式,本部分形成全媒体内容生产的技能需求板块,要求充分培养在创意编辑、素材处理、数据产出等方面的优质人才。
(1)热点敏感、文案编辑与素材采编处理能力。全媒体传播格局下,对不同媒体形态、平台终端内容形式的考量成为内容生产的重要一环。内容生产意味着信息的规范化输出,其中,素材采编对热点信息挖掘提出着高要求,文字处理要求高水平的文案编辑能力,图片处理要求对摄影基础、图片编辑软件的掌握、视频处理则要求对非线性编辑软件的把握。
(2)创意策划、内容对接输出与数据产出分析能力。无论是公益传播还是营销传播,创意成为吸纳用户注意力的关键,集创意思维和策划于一体要求从业者大胆运用建设性思维与现实逻辑碰撞,实现优质创意策划与素材采编处理的对接。内容输出依旧强调“对接”,即对接不同平台的输出特点与用户需求,打造适应不同平台的多元化内容。
以“两微一抖”为例,微博利用话题标签、140字文本、图片及视频等形式,微信公众号利用长推文、音频、长图、H5乃至VR等形式,抖音利用视频、背景音、字幕、话题等形式,充分发挥各平台优势对接进行内容输出。强大的数据产出分析能力依旧属于内容生产技能中的一环,缘于内容生产离不开对用户评价的了解,只有充分把握反馈信息,才能不断完善内容以适应用户需求,形成从热点把握到优质内容输出的良性闭环。
2.新媒体运营
新媒体运营是以媒体平台端为核心,综合利用技术与渠道,对媒体平台进行角色定位、策划加工和匹配分发,通过对多终端进行管理维护、以服务对接用户,促进用户增长的同时保持用户活跃度与粘性,实现对流量的拉新与留存。因此本部分梳理产品运营管理、终端设计输出等技能需求,形成媒体运营技能要求的板块。
(1)技术运营能力。单从技术层面来看,一面考察的是运营者对技术本身的运用与掌握,实现对优质内容的统筹设计、有序分配、创意分发;另一面,运营更考验从业者与技术的博弈,如何抓取不同平台的分发逻辑,根据点击率、阅读量、点赞量等客观数据把握算法与流量的互动,才以贴合多平台端的调性,从而实现不同级别流量池的跳跃。
(2)终端管理能力。任何领域新媒体的运营最终皆是指向内容分发,但分发前要求运营者对内容与平台的适配予以考量,这离不开统筹性规划与自身多终端的管理能力,只有充分对接不同平台与终端的特殊性,方可拓展渠道互为彼此增量引流。
(3)用户画像分析与产品思维能力。从在后台挖掘完整的用户数据到构建用户的画像与标签,需要运营者集合用户的习惯、行为、属性,抽象出立体的用户全貌,与用户画像深度捆绑的,正是按照用户画像与用户社交逻辑建立的产品思维,这要求运营者有着深度“网感”,即以互联网的社交逻辑与习惯建立起来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样才能抓住用户的实际需求,提高用户体验。
(4)UI设计与矩阵输出能力。用户界面(UserInterface)是运营层与用户的直接对接面,这使得运营者的UI设计编排能力尤为重要,无论推文、网页或是客户端,都强调在UI设计中充分把握自身定位与特色之时满足用户的审美与操作逻辑,如此对抓取用户注意力并保持用户粘性有着隐性作用。同时,当下内容生产与媒体运营已然成为媒体行业内分庭抗礼的存在,矩阵输出也强调在运营中统筹把握各终端各面向的特点,实现内容推广传播效益的最大化。
3.新媒体策略传播互联网新技术倒逼媒介行业与体制的转型升级,也使得媒体顺延融合趋势走向媒介平台化与平台媒体化,它们已然从概念上的“媒体”发展为集多平台账号于一体的媒介品牌。媒介品牌是媒介名称、属性、个性风格、知名度、美誉度、价值等的组合,是媒介消费者的期待、需求、信任和投入的组合,是媒介重要的无形资产。[8]媒介品牌自身适应环境、发展壮大的需求,要求媒体业务从单一化经营向整合资源制定媒介策略的系统化经营发生转移。于是,“新媒体策略传播”的概念出现。新媒体策略传播旨在强调媒介品牌方以吸纳尽可能多的注意力为目的,打通内容与不同平台、不同社区、不同圈层用户的强制通行点,转潜在受众为粉丝用户之时以优质内容维持用户粘性,通过策略化、创意化思维统筹并规划各类营销方式,对自身内容与品牌进行宣传、推广、引流、变现,从而实现己方媒介品牌的价值增值。
因此,本部分梳理策略传播技能需求,构成媒体人才培养中商业推广、引流变现技能要求的板块。
(1)内容评估、市场调研、受众分析能力。内容评估要求从业者对自家的信息产品有着理性的评估能力,依据内容特性与形式来对接适应的投放方式与渠道;在内容推广前,市场调研要求从业者细致寻找与自身内容特性相契合的相关平台、媒体账号、线下实地,针对性择取相关性高且有商业价值的推广方;受众分析则考察着从业者对潜在用户的抓取和把握能力,只有关注潜在受众相关的流量聚集地,依据用户兴趣、阅读习惯、点击方式等细节信息,才能在心理换位中精准吸纳潜在用户带来的注意力资源。
(2)投放推广、引流变现、反馈与效果评估能力。在投放推广上,从业者要准确了解并落实内容的个性化投放,同时充分利用热点自造营销,对接掌握内容领域流量规则、购买搜索引擎流量位,融合创意进行软推广。同时,引流变现也要求从业者充分统筹有效渠道,在搭建合作中促进平台互联互荐,实现活动引流、平台互相引流,并主动配置软文、赞助进行多渠道植入与分发,依据自身定位主动设置付费服务、会员定制,从而实现媒介品牌的商业变现。作为最后的环节,反馈与效果评估则重新连接投放推广与商业变现部分,这要求从业人员在这一部分充分吸纳用户反馈与市场经验、评估投放效益,实现策略传播中系统化经营的良性循环。
三、协同再造:卓越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
新闻传播人才任何新技能的培养,最终皆落实于高校的课程教学与师资配备。本部分拟协同以上探讨的有关业界在全媒体内容生产、新媒体运营以及新媒体策略传播中的技能需求,形成以课程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系统、课外实习拓展三合一的人才培养系统模型,据此有效对接业界人才的技能需求。
1.学科交叉,打造“新传+”多元课程教学体系
传统媒体行业运营逻辑下的人才需求,皆在打造专业深化、各司其职的单方向人才,“互联网+”已然为媒体行业创造了多领域交叉涉猎的从业环境,而高校内普遍存在专业方向模糊、课程涉域匮乏等问题,因此,亟待要求高校优化课程配置,减少学科内笼统混杂、促进学科交叉。本板块旨在依据专业细分,打造以“新传+”为核心的多元课程体系,通过系统化完善课堂教学,培养出高学识的卓越型就业人才。学术人才与就业人才的差异化培养,首先需要以未来学术深造与否为标准,提前安排专业方向细分,并据此划分实践教培与学术教培方案,优化分配“知识”型课程与“实用”型课程,并严格区分教学方式与考核内容。因此,本研究主导的课程体系囊括四大课程,即通识教育课程、新传专业核心课程、跨专业必修课、学识拓展选修课。
(1)通识教育课程。作为学科教育基础,通识课程拟包括以政治思想为首、以素质教育、学术英语、体育课程等的基础教育课程,以培养有浓烈爱国情怀、扎实人文底蕴、基础素质优良的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人才。
(2)新闻专业理论核心课程。新传专业课程要求对专业核心知识掌握得当,将学生细分为传播学、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四大专业方向,形成四大核心专业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围绕基础学术理论与实践技能培养分配课程,以具体对接未来不同的就业领域与技能方向。与此同时,根据四大必修课程细分的学生,另安排学生依据个人兴趣与未来职业选择交叉选修四大核心课程,深化专业特色的同时,促进学生学科技能的融汇贯通。
(3)跨专业必修课程。全媒体视野下新技术已然融入媒体产业的各个分端,业界的复杂应用性与领域交叉性也使得新闻传播学呈现出日益显著的文理结合倾向。因此,高校需统筹多院系之力,开设跨专业、跨学科的必修课程,如计算机基础、Python语言、基础经济学、C语言程序设计等,以提升学生的技术运用与开发能力、数据挖掘与处理分析能力,培养大批集精通策略传播与创意设计、市场营销、数据分析等复合能力于一体的传播人才。
(4)学识拓展选修课程。知识课程更强调基础知识底蕴的培养,但走出高校的学生如若面对业界的实际项目缺乏思维能力和视角拓展,将依旧不知如何处理内容成本、时间分配、甲方需求等业界实操要素的关系,因此设置相关学识拓展课,培养学生的敏感思维、用户思维、科研思维、技术思维、产品思维尤为重要。为此,高校应设置案例分析课,实时更新相关业界案例课程与讲座,分析业界顶端如何具体操作,拓宽学生的业界视野。多所高校也要相互合作来促进课程资源互换,及时与慕课、学堂云为代表的线上平台合作,实现优质线下课程资源与网络课程资源在学生端的流通与共享。
2.综合配备,构建实践应用教学系统
实践知识技能的提升皆来自于落地项目的实践操作,构建完备的课程体系尚不足矣,高校更要强调课程对接实际的行业项目,完善实践系统配置,帮助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学习向实践技能培养的过渡。因此,本板块对接高校课程教学体系与实践应用配置,拟从实践教学平台的综合配备,实验课程与专业实训项目的打造两方面入手,共同形成实践应用教学的系统化体系,从而培养出实践技能综合发展的就业人才。
(1)配备“自建+共享”式实践平台。一方面,高校需要自建融媒体实验室,依据课程设计打造多媒体新闻报道教学、智媒技术应用教学、5G+4K音视频制作教学三合一的教学实验区域,同时尽可能引进新技术搭建全媒体专业演播室,为学生的实验课程提供沉浸式的教研环境。另一方面,高校可以与外界企业合作搭建媒介实验云平台、智能数据实验室等平台,教师带队学生参与企业项目与实验实践,既能提升外界企业的实际效益,又能实现媒介资源的双方共享。如此“自建+共享”双向搭建教学区域,可以为新闻传播学科实践教学提供实战应用场景,也能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学科与业界的联通作用。
(2)打造“实验课程+实训项目”。一方面,高校需要按照业界技能需求与实验条件,高效规划基础与综合实验课,将编导策划、影视摄像、素材编辑、网页设计制作、平台运营管理等在内的实践环节纳入实验课程,丰富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实战技能的提升也离不开高校分配的实训项目,实训项目可凭借极强的实操性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减少学生停留在表面的学习,提高课内知识融汇于实践的能力。高校需以专业方向或学生兴趣为着眼点设定虚拟项目或实训任务,将多类别实训项目的演练与操作纳入教学实践和教学考核,为学生入行业界实践做预演。如将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的账号运营纳入课程实践与考核中,从采编策划、内容编排、运营推广、评估反馈等多方面分配小组任务,教师依据后台数据,以业界视野动态评估学生的实训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课业积极性与对业界要求和标准的认知力。
3.课外拓展,优化第二课堂与专业实习
在明确课程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系统的校内培养机制后,夯实的课业基础已然为学生提供重要筹码,优质的课外拓展则能成为增加社会阅历的新砝码,本板块从第二课堂的有效规划与专业实习的优化分配入手,旨在培养出阅历丰富的实操型就业人才。
(1)有效规划第二课堂。
作为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的概念,第二课堂不免成为学生视野与学识拓展的又一圈层,如何使得其对高校学生的学识培养更有价值和效益、更符合业界思维与技能要求,本部分从学术论坛、课外讲座、学科竞赛、基金项目、社会调研五个面向探讨,从而帮助高校有效分配与规划多层次、多领域的第二课堂。无论是学术论坛亦或是课外讲座,都需要校方集合资源扩充师资队伍,吸引学生参与并拓展学术学识、业界视野。
学术论坛需要高校有效统筹多面向的学术领域,并定期规划系列论坛,充分引入高校学者、互联网企业家、业界媒体人、跨领域专家参与学术论坛;同时,课外讲座需要与业界相关领域充分对接,吸纳与专业相关的跨学科教师进行课外讲座与经验分享。此外,高校也要与外界合作组织安排各类学科专业竞赛,以丰厚的奖励调动学生参与专业实践的积极能动性,并分配导师带队学生参与各类基金项目、寒暑期社会调研,走入基层进行实地探查。
(2)优化分配专业实习。
既往专业实习更多对口的是传统媒体行业,众多新兴网媒企业的崛起也使得高校学生有了更多选择,对于学生来说,不同的实习途径对接的是不同的就业方式与环境。传统媒体有着新媒体无法取代的权威性、资深严谨的务实氛围、专业体制内的稳定性,而新兴媒体企业与联动的高校则有着更显著的互动性与时效性、年轻化趋向及更多的自主权。
无论是何类别的实习资源,都需要高校拓宽合作渠道,从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媒合作、导师分配入手,引导学院与新兴互联网企业、新传领域权威高校、传统媒体行业展开深度合作与实习资源共享,带动导师积极分配科研项目与实训机会,均衡分发多类实习资源,基于学生的未来职业方向与兴趣对接安排相应的实习岗位,从而为学生增加社会阅历、积累作品的专业实习提供有效保障。结语“互联网+”不是停滞不前的概念,它在新闻传播界内是互联网技术与媒体行业不断交叉深入的融合。
正因如此,未来依旧会有新的技术形态牵动着传播形态与商业形态,新闻传播的业界生态在这个不断重塑的过程中发生变化,使得“学”与“业”的协同过程在与时俱进中发展,这也要求高校时刻关注业界前沿的动态,不断在教学顶层设计、试点合作、政策施行、教学落实、吸纳反馈中整改教学,才以保证“学”、“业”之间协同过程的有效性。
注释:
[1]黎明:《“互联网+”背景下广告形态的发展方向》,《湖北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2]李钟隽:《超媒体时代传播学人才培养与转型》,《新闻传播》2013年第5期
[3]侯健:《传播学应用型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30期
[4]尹章池、石闻悦:《传播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程链接研究》,《传播与版权》2014年第6期
[5]逯明宇:《省属高校传播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才智》2014年第32期
[6]李云驰、季岩砚:《传播学专业学生能力素质培养探析》,《现代传播》2012年第6期
[7]姜笑君、孙守安、陈爽、郑素洁:《就业导向下传播学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改革探索》,《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版
[8]秦峰:《媒介品牌的建立与维护》,《新闻知识》2012年第5期
作者:◎黎明王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