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年02月21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要在线课程建设是“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是一个多要素集聚的复杂系统。本文探索用自组织理论来指导在线课程的建设,并提出高职信息技术在线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实施的策略。
关键词自组织理论;在线课程;教学改革
1引言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1],要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在线课程建设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基础工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的研究倍受理论界的关注,特别是近10多年来以MOOC为代表的中国特色在线课程体系已初步形成,正朝着深化应用、融合创新的方向发展,给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强调,在线课程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推广应用,尤其是近两年线下教学受疫情影响的背景下,如何构建适应基于面广量大的学习者从他组织向自组织学习 模式的在线课程建设,成为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2自组织理论与在线教育
1900年,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现象由法国青年物理学家贝纳德(.Benard)首次发现。20世纪以来,围绕自组织现象的研究一直持续,大致划分为两个时期,即不同学科的自组织理论建立和一般的自组织理论发展。学界普遍认为自组织理论是一个学科群,主要由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和超循环理论等组成。一般而言,自组织理论是指在没有外部指令条件下,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能自行按照某种规则形成一定的结构或功能的自组织现象的一种理论,即在一定条件下,系统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
关于自组织理论应用于在线教育研究,贾旭霞于2009年开展了基于开放性、非线性、动态性的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探究式学习与接收式学习比较分析,以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2]。吴巍等于2004年探讨如何应用在线教育系统的自组织特性为在线教育的发展服务,并在分析传统的协作学习模式等有较大的局限性基础上提出“控制—自组织学习模式”[3]。由此可见,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在线课程建设和学习模式构建已经势在必行。
3在线课程建设现状
近年来,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各高校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推动在线课程的建设与应用,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提升教与学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教育部吴岩司长介绍,2020年疫情期间,全国高校在线教学实践呈现了“三个全”(全区域、全覆盖、全方位)、“四个变”(教、学、管、形态)、“学习革命”等特点,人们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师生互动性的满意度之高,甚至超过了面对面的传统课堂教学,对我国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未来的改革创新发展意义深远。
据第三届全国慕课教育创新大会暨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联席会2021年会提供的数据,通过020年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截止021年10月底,我国在线慕课数量超过4.75万门,注册用户数.64亿,选课人数达7.55亿,在校生获得慕课学分人数2.91亿人次。中国慕课数量和慕课学习人数均居世界第一,并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初步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慕课体系。
4在线课程建设探索
在线课程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组织手段,构建在线课程平台,加强教学互动,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学习、自主探索、自我提高,主要由教学平台、教学主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4],各要素间彼此影响、作用和交互,呈现出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的自组织系统[5-6]。因此在线课程的建设可以引用自组织理论,从而促进在线开放教学系统的有序演变。本文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课程为例探索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在线课程建设实施。
4.1课程概述
根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信息技术课程是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承担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任。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遵循,以提升信息技术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以必需的计算机技能和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为主体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和涵盖商业智能技术知识、商业策划编辑展示、商务数据分析应用的商业信息素养体系为双主线,以实施项目化、任务化、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为架构,以基于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资源、学习环境等混合式学习为手段,以掌握商业智能技术知识和商业策划编辑与展示、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等操作技能为特色构建课程内容体系,为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体系后续系列进阶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目前,信息技术课程建有基于超星尔雅和中国大学MOOC两个平台的在线开放资源,设置有学习公告、学习目标、案例分析、任务分析、学习视频、学习课件、拓展阅读(电子教材)、课堂讨论、随堂测验、单元测验、单元作业、课程考试等完整教学活动。学习者可自主式参加学习,每年超星尔雅访问量500万人次左右、中国大学MOOC在线学员8000人次左右。另外,在2020年春学期疫情期间,其他学校整校制加入中国大学MOOC在线课程学习达000余人次。
4.2课程建设理念
根据定位于通识课的特点,坚持立德树人,立足于学生信息素养养成的课程目标,依据职业能力和工作任务解构,打破以知识传授和应用菜单式实践教学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项目案例驱动为核心设计课程内容和组织教学。同时结合课程自身特质,坚持“三进”理念,推行“三教”改革,最终使学生在完成项目中提升综合素养,发展职业能力。“三进”理念:
(1)坚持把课程思政元素融入项目案例,将职业道德、匠心精神、科技创新发展等融入案例教学。(2)坚持把劳动教育理念融入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体会劳动教育价值。(3)坚持把创新创业意识融入教学课堂,使学生及时了解最新信息技术应用场景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三教”改革:(4)优化结构化教师团队,既注重团队整体多元结构化,更注重教师双师素质个体结构化。(5)开发活页式配套教材,既吸纳行业企业需求及时修订内容,更要根据学生使用特点创新教材形态。(6)开展模块化组织教学,既注重模块化课程内容的搭建,更注重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
4.3课程设计思路
信息技术课程结合课程特点坚持推行“做中教、做中学”师生教育教学共同体理念,推行以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的项目案例教学为主线的教学流程再造式的课程设计。 在教学内容上,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遵循,依据企业一线对计算机技能和信息技术知识的需求,结合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等要求,以计算机技能和最新信息技术知识两个维度为主线、以计算机基本技能和最新信息技术的认知规律为路径进行设计进阶式的基础篇、理论篇和实践篇。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项目案例模块化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组织形态为主线,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在做、思的实践中习得知识、形成能力。总体思路是从项目模块和任务分析着手,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模块,分层次下达任务,引导学生完成每个项目模块和具体任务。每个项目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子功能。所有项目模块可以按某种方法组合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实现课程整体教学目标。
4.4课程内容设置
信息技术在线课程内容由合作企业一线技术和应用骨干与课程团队,按照课程思政和项目化、模块化、案例化等要求,依照企业一线对计算机技能和信息技术知识的需求,采用工作任务分析法逐层分解而得。因此课程内容选取的是以商业信息素养培养为主线,企业一线骨干应用所需,基于教育部发布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等要求设定,并经过实践检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有鲜明的科学性。课程结构体系是以计算机技能和最新信息技术知识两个维度为主线、以计算机基本技能和最新信息技术的认知规律为路径进行设计,逻辑清晰,流程科学,既易于学习者掌握必需、必备的技能和知识,又便于学习者在实践中学以致用。
课程内容整体结构具有系统性。课程内容紧跟新技术、新应用发展趋势,引进企业兼职教师实时对课程模块的学习资源、教材编写等提供建议,及时吸纳新理念、新案例,体现了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同时,课程内容聚焦于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这一普适性的目标,结合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开展模块化教学和混合式学习,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课程最终目标是提升未来社会人的信息素养,是要将最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和数字时代信息化素质融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匹配,具有鲜明的针对性。
4.5配套教材建设
自2012年起,由校企合作编写出版发行版本系列教材,累计发行量达10万余册,较好地满足了信息技术课程三教改革需要。教材编写总体思路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以实施项目模块化和案例教学为主线,以学生计算机基本技能和最新信息技术的认知规律为路径,以书证融通为抓手,实时全新勾画教材结构、全面梳理项目案例、全力打造一体化在线课程教学资源。教材由企业一线技术骨干和课程团队教师共同编写。其特色主要体现在:
(1)集技能与知识、案例与情境于一体,使学生在情境案例中仿真模拟、在仿真模拟中提升技能。(2)融计算机基本技能、最新信息技术知识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应试内容于一体,实现书证融通。(3)遵循“学习目标→学习案例→学习任务→学习知识→学习小结→自我练习”逻辑结构设计教材体例。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以及5G等信息技术应用快速迭代,编写了基于“互联网职业教育”理念、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劳动教育等元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场景为案例的新型活页式教材,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的泛在、移动学习提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数字化立体式资源,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与学。
4.6教学过程实施
信息技术在线课程经过多平台、多轮次、多学期开展在线课程教学,精心教学设计,不断优化教学设计过程,注重学习者对最信息技术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1)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将思政元素融入项目案例和实际教学过程,将劳动教育理念融入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2)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积极推进三教改革。在课前认知环节利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提出课前认知的任务要求。学生完成预习内容及认知测试,并提出课前认知中发现的问题。在课中提升环节先发布任务,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处理数据、解决问题。在课后拓展环节利用在线课程平台发布课后拓展任务和要求,并利用平台管理大数据进行及时督促。
(3)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和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
其中前两项教学方法主要针对教学内容,后两项主要从教学组织考虑。项目教学主要是将课程内容划分成若干项目,推进模块化构建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主要是通过设置项目案例、案例分析、作出判断、提出对策等方式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运用,从而达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效果。混合式教学主要是推行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等混合式教学,做到线上有资源、线下有活动、过程有评价,充分发挥“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优势来提升教学质量。翻转课堂主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课前认知、认知分析、课中提升、课后拓展和考核评价等环节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与学相长。
4.7教学效果分析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在线课程实施教学,提升了学生学习便捷性,实现了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对原先有些问题课堂听完没及时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可以登录在线课程不限时间、不限次数地继续学习。同时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在线、丰富、完整地呈现形态多样的教学资源激活了学习动力。 从中可以看出,除第期有效人数和平均成绩相对较低外,从第期至第期的有效人数逐期上升,平均成绩也一直稳定于89分左右。由此可见,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在线课程能有效促进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在线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课程团队全身心、全方位、全过程的投入,也需要理念、内容、资源等各要素集聚,从而形成从无序到有序、从被动到主动的自组织体系。随着信息技术更新迭代的加快,特别是对于信息技术在线课程来说,如何适时资源更新、如何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都需要以后的在线教学中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以进一步优化在线课程资源、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手段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号)
[2]贾旭霞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研究教学与管理2009(18):1617
[3]吴巍赵海霞自组织特性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体现与应用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4(03):202372
[4]谢幼如张惠颜吴利红等基于ARCS的在线开放课程自组织学习模式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17(7):4350
[5]陈剑勇自组织理论视角下高职英语在线课程建设研究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16):161163
作者:汤发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