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共鸣与生长依托民间美术滋养学生绘画思维

时间:2022年05月05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 要】我校把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元素运用到课堂中,丰富美术课堂教学,为学生接触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美术文化提供更广阔的舞台。近年来,江苏省教科院中小学教研室主办的民间美术进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领略中华民族的大好河山和延续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

  【摘  要】我校把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元素运用到课堂中,丰富美术课堂教学,为学生接触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美术文化提供更广阔的舞台。近年来,江苏省教科院中小学教研室主办的“民间美术进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领略中华民族的大好河山和延续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民间美术  美术课堂  传统文化  现实生活

民间美术

  2018 年 8 月 30 日,习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 8 位老教授回信,围绕“立德树人”“塑造美好心灵”,要在课堂实践中落实以美育人这一核心观念展开深层哲学思考。近年来,大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多。同时,在“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潮流的推动之下,把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元素运用到课堂中,丰富美术课堂教学。

  一、传统民间美术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形式及特点

  新课标指出了美术教材中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内容,如剪纸、泥塑、民间玩具、印花布、皮影戏、编织、年画等,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和丰硕的成果。民间美术是由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是民俗风情的反映,具有单纯朴素、质朴鲜活的特性,包含的内容丰富有趣,表现的形式大胆活泼。就拿无锡地区大家熟知的惠山泥人来说,“大阿福”“小阿福”的形象深入人心。

  二、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传统民间美术元素的“进”

  (一)利用传统民间美术元素进行情境教学传统民间美术元素具有其独特的魅力,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传统民间美术元素作为美术活动的导入环节,通过实物展示和故事结合的形式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使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情境。以《剪纸》为例,把学生对传统民间美术剪纸的热情迁移为学习美术的动力:在导入阶段,教师借剪纸人物的形象和民间艺人王桂英的剪纸图片,通过民艺工作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形式的导入,一方面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以中国民间元素作品为模板,让学生欣赏、临摹、添画当教一、二年级学生时,笔者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种就是学生会和我说:“老师,我想画,可是我不会画。”另一种就是学生想不到要去表现什么。这往往是由于低年级学生缺少生活经验不知道从何下笔,他们不会细致地观察,对身边的人和事没有敏锐的洞察能力。

  中国传统民间元素就是很好的模板,将种种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展现在民间美术作品中,让学生体会到如何把眼睛看到的内容转变为自己的绘画语言,呈现为作品。以图中的桃花坞木刻年画为例,画面中呈现的是一个劳动妇女坐在竹椅上做伞这一常见的劳动场面。学生经常可以见到类似的劳动场面,可是却不会用绘画语言进行表达。学生通过欣赏这幅画,了解到优秀的绘画素材原来就在自己身边。同时,教师辅之以简练的语言旁白,引发学生由此及彼地展开遐想,在欣赏作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平时的观察进行再创造,体会自由创造的乐趣。

  三、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传统民间美术元素的“退”

  (一)存在的一些问题

  1. 缺乏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内容将民间美术引进课堂教学中,在教学设计中,它满足了学生的认知和发展需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呈现的课堂效果非常好,受到学生的欢迎。如若我们更深入地研究就会发现,课堂中并没有突出美术和生活的关联,缺点是课堂中专注于技法的传授,这并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也会导致学生不能从审美心理和审美情感中真正认识到民间美术。因此,学生最终呈现的作品不能与时俱进,忽视了民间美术随时代发展发生的巨大变化。

  2. 许多民间美术处在消亡的边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兴的科学技术已经占据了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关注,许多民间美术濒临消亡。如云南的“纸马”长期以来很受欢迎,经久不衰,最根本的原因是云南偏远地区经济条件非常落后,交通不发达,处于闭塞的状态,无法接触新兴事物。当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等都在慢慢发生着变化,现代山区的年轻人对 “纸马”的知识知之甚少。因此,继承和发扬民间美术成了当务之急。

  (二)解决措施

  1. 选择适合的中国民间美术资源进课堂陕北存在着一个优秀的“中华美育”传统——民间剪纸。在经济不发达、百姓生活相当紧张甚至经济困难的年代,陕北老百姓们都保持着一种源自心灵的审美习惯(生活习俗)——“剪纸”(剪花花)。我们可以看到,在一张张不同内容的民间剪纸中,在一个个镂空的纹样中,蕴含着母亲们浓浓的深情,包含着乡亲们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它们是有浓郁的情感寄托的,是有价值取向的。每一剪表现出的价值、情感体验,究竟是怎样的视觉呈现?对这个问题的深层追问与不断探究,是国家美育工程中基础性的育人目标。民间剪纸产生的土壤——广袤的乡土村落,是中华美育精神传统的根系所在。学生在具体的美术教育探究活动中,能够基本认识、理解人们的情感和价值取向,是美术课程实施效度落地的评价标准。

  2. 大力开发传统民间美术校本课程近年来,随着“立德树人”“塑造美好心灵”等育人思想的确立,要求在课堂实践中落实以美育人,各校纷纷进行校本课程的建设。但部分校本课程没有很好的针对性,专注于引进当地的地方资源,重视技法的教授和学生的掌握情况,忽视了可持续发展和学生对此的学习兴趣,缺乏新意。在这样的基本情况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

  (1)在引进地方资源时,注意课程的针对性,不要一味地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2)关注学生的生活,明确教学目的是关注现代生活中民间美术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民间美术与美术课堂相结合是“进”还是“退”,每个教师心中都有一杆秤,如何在美术课堂中用好它成为衡量它最重要的标准。这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不断地积累经验,让传统民间美术为美术课堂创造出最适合的教学环境,真正做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领略中华民族的大好河山,延续千年的传统文化。

  作者: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实验小学    冯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