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科技论文范文(两篇)

时间:2017年10月08日 分类:科学技术论文 次数:

这篇科技期刊投稿论文发表了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管理研究,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明确了科技创新的总体战略,通过分析战略目标绘制战略图,论文介绍了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管理的必要性,评估中需做好组织管理、评估流程管理、结果反馈与绩效激励等工作,使

  这篇科技期刊投稿论文发表了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管理研究,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明确了科技创新的总体战略,通过分析战略目标绘制战略图,论文介绍了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管理的必要性,评估中需做好组织管理、评估流程管理、结果反馈与绩效激励等工作,使管理过程更精细化,管理评估和反馈结果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云南科技管理

  《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管理研究》

  关键词:科技期刊投稿,管理模式,运行方法,战略地图,平衡积分卡

  1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新常态时期的天然气行业,面临着市场供需、地企关系、价格机制、替代能源竞争、国家政策、市场改革、同业竞合、合资合作风险等交互影响[1],对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评估提出了新挑战;《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油气科技评估要突出创新导向,将技术转移和科研成果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研发投入、创新绩效和人才评估作为重要指标,对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评估提出了新要求。在新挑战和新要求下,建设一套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绩效评估方法与考评体系,解决现有绩效评估在不同类型指标体系、计算方法与流程等多层面间的离散性问题,从单一评估方法向体系性、总结性评估方法转换,是适应天然气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然举措。

  2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管理内涵

  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管理是基于战略视域对天然气科技创新过程、创新成果及相关要素进行系统性和整体性管理的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实践性和全员性特征。其立足创新驱动战略发展、管理、绩效与系统效率耦合等相关思想,将管理放置在创新驱动发展、科技体制改革、科技评估与激励、技术价值化等现实环境需求下,运用平衡积分卡等战略绩效管理工具,分解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关键要素并转化为关键绩效指标,通过机构、项目与个人维度的逐层分解与剥离,构建绩效评估体系,服务于绩效激励。该模式强调天然气科技研发、应用与实际生产的有机结合[2],保证天然气科技创新方向性、系统性、实用性与价值性,促进天然气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发展。研究构建的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

  3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管理过程

  3.1明确企业创新战略目标

  3.1.1明确天然气科技创新总体战略目标深入贯彻中央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集团公司)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创新发展理念,以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战略基点,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强化科研项目管理和产学研结合,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完善体制机制、推进研发应用、优化创新环境,持续提升公司发展内生动力。

  3.1.2明确天然气技术集成创新战略目标突破制约公司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积极构建满足川渝、服务全国、支撑海外的具有“油公司”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现由投资和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阶段转变,打造天然气特色研发体系;加强自主创新、重点项目的科技攻关和综合研究,打造天然气发展的技术中心。

  3.1.3明确天然气技术生产应用战略目标通过相关勘探配套技术研究,解决勘探开发相关技术难题;开展优质快速钻井配套技术研究,实现钻井提速增效;提高单井产能开发配套技术研究,实现单井稳产增产;完善已开发气田开发中后期提高采收率配套技术,提高采收率并降低综合递减率;完善标准化设计,缩短工期降低投资。

  3.1.4明确天然气科技研发体系战略目标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方向,以完善科技创新组织体系为重点,建设以专业技术研发体系、实验基础平台、博士后工作站为主体的科技研发体系。3.1.5明确天然气科技保障体系战略目标建立完善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配套管理制度,建立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体系;建立技术合作联盟,构建多渠道的制度化学术交流平台,构建开放式科研环境;优化科技人才梯级结构;配套完善基础设施。

  3.2分解战略目标关键要素并转化为绩效指标

  3.2.1以平衡积分卡为工具绘制战略地图战略地图是绩效管理的重要工具,基于平衡积分卡的原理[3],将战略目标分解为基于当年度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4个维度因果相连的多项战略主题,制定与每项战略主题相应的目标与措施,再把战略主题分解到相应的部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管理方法能使管理者从战略整体的4个维度来考察公司。西南油气田以平衡计分卡为工具[4],结合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目标,绘制出了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地图(图2)。

  3.2.2分解战略主题并确定关键绩效指标战略主题由战略地图引申而来,是实现战略地图的关键战略任务、战略措施及战略活动的总称。战略主题服务于战略地图,是对战略地图的进一步细化与分解。关键绩效指标(KeyPerformanceIndicators,KPI)则是对战略主题进一步分解,用以检测战略主题的执行效果。KPI建立了一种将战略主题转化为内部过程和活动的运行机制,使绩效考核体系发挥激励约束作用。因此在研究战略地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分解战略主题并制定出了关键绩效指标(表1)。

  3.3构建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管理指标与方法体系

  3.3.1基于机构维度的指标与方法体系机构维度的战略主题包含公司科技进步与科技贡献以及科研院所创新科技能力提升两大类指标[5]。公司关键绩效指标细分为天然气科技投入—产出绩效、管理提升、社会贡献三大类。其中,投入—产出绩效基于公司整体视域主要考虑经费、人员、资源等投入以及降本增效、社会贡献、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科技进步贡献率等产出;管理提升绩效主要考虑管理创新投入与产出、管理创新分析能力、研发能力、组织与营销等能力[6];社会贡献绩效主要考虑天然气安全供应、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利用、节能减排、天然气经济效益、低碳化发展保障等[7,8]。科研院所关键绩效指标细分为科技管理能力、科技研发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三大类。其中,科技管理能力包括项目管理能力、基础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指标;科技研发能力包括科研计划完成、科研成果应用、科研经费控制、科研质量控制情况、科研水平提高情况、科研能力提高情况、ERP及内控管理等指标;自主创新能力包括科研质量、科研水平、自主创新、实验室水平、科研人才、国际学术会议、国家或省部级项目等指标。在指标选择与权重设置过程中,对不能量化的指标采用经验法估算和德尔菲法,对能够直接以财务管理数据计算的采用加权平均等方法,保证指标的价值性与权重的客观性。

  3.3.2基于项目维度的指标与方法体系项目是天然气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基本对象,也是天然气科技发展战略落实的载体。基于项目维度的绩效管理,集中体现在4个方面:

  (1)通过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了对油气成藏规律的认识,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突破,从而发现新的经济可采储量、增加企业资产。

  (2)通过管理创新和科技进步延缓了老气田产量递减,维持和提升了老气田的现有产量。

  (3)经过科学论证优化了新井建设和布局,大幅度提高了新增天然气产量,贡献了新的价值。

  (4)天然气科技创新体系对降本增效起到了积极影响。因此,天然气勘探科技项目主要考虑天然气储量、天然气工作量及探井、钻井等综合指标;天然气开发科技项目主要考虑储量、生产能力与产量、工作量及相关综合指标;天然气利用与经营主要考虑产量及销量、天然气价格等相关指标。上述指标都可以通过生产运营数据进行直接量化和测算,基本上能够保证绩效评估结果的参考价值。

  3.3.3基于个人维度的指标与方法体系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的各院所单位从事科技研发与创新的人员,按岗位性质可以分为技术研发人员和技术支持人员两类:技术研发人员的工作岗位以知识产品、新型产品的智力价值和社会效用价值为目标;技术支持类员工的工作岗位的工作职责较具体。基于西南油气田科技人员岗位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综合比对多种指标权重确定方法,采用对偶加权法设置科技人员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由于技术研发人员的工作主要具备严谨性、创造性等特点,绩效评估要突出工作能力、创新性、工作业绩等;技术支持人员的工作具有重复性、技能性等特点,绩效考评需突出工作业绩与工作态度等。

  3.4实施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评估

  3.4.1组织管理成立公司科技战略绩效考核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分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公司绩效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审查分公司科技战略绩效考核办法及其他重大事项;公司绩效考核办公室制定考核办法并执行考核;公司核心业务部门提出本部门绩效考核指标与目标值,落实考核工作并反馈。

  3.4.2评估流程管理公司科技绩效管理流程是:下达计划→完成评估及报告→审查验收。绩效计划的制定是指在考核周期开始,绩效考核办公室按照公司科技战略的要求对被考核对象在考核期内所要达到的绩效目标进行管理的一系列计划过程,包括绩效考核指标、结构、考核周期和目标值,以及绩效合同等。根据所构建的科技战略绩效管理指标与方法体系所规定的指标计分方法、权重型等相关内容,对被考核对象进行评价打分,并按照绩效考核的结果实行分级制度。对被考核对象建立以绩效跟踪和信息反馈为基础的过程控制,双向沟通考核信息。

  3.4.3结果反馈与绩效激励公司及各级各单位应根据反馈的评估结果进行绩效激励。公司层面,通过科技进步贡献率、科技创新战略绩效投入—产出整体水平,分析科技战略执行与落实情况,为下一阶段战略调整与深入推进提供依据。科研单位层面,通过关键绩效考核,得出各单位绩效管理水平,作为年度绩效奖励等重大奖励的依据。最后,应当着力推进5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以效益为中心的激励约束机制;

  (2)持续完善业绩考核体系;

  (3)落实工效挂钩机制;

  (4)充分发挥油气田企业总经理奖励基金等专项奖励政策的激励作用;

  (5)实行科技人才双序列制度。

  4结束语

  技术创新作为实现能源“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保障,被摆在了油气行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西南油气田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天然气特色、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力度等核心问题,建立了以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主导的科技创新战略体系,以保证天然气科技创新方向性、系统性、实用性与价值性,促进天然气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发展以及西南战略大气区目标的顺利实现。但是,为了保证该战略体系的深入推进,还必须建立与之一致的战略绩效管理体系。本文以此为据,对天然气科技创新战略绩效管理模式及其运行方法进行了讨论,望在以后的实践中验证、完善、充实、提高。

  作者:辜穗 李林洪 周小玲 黄媚 李蒲 王秀英 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经济研究所

  《不发达地区科技创新发展状况》

  摘要:科技创新水平,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核心推动力与发动机。本文以丽水市为例,科学、客观地对相对不发达地区科技创新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探索相对不发达地区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并为领导的决策和创新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相对不发达地区;科技创新;创新发展;研究

  一、丽水市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分析

  “十二五”期间,丽水市认真贯彻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思想,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科技进步事业加快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一)科技投入快速增长。五年来,随着该市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财政科技拨款、科技经费投入和R&D经费支出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增幅超过GDP。2015年,丽水市GDP为1103.29亿元,是2010年的1.66倍,年均增长10.7%。地方财政科技投入5.45亿元,是2010年的2.22倍,年均增长17.3%。全市R&D经费投入13.01亿元,是2010年的4.02倍,年均增长32.1%。R&D经费投入与当年生产总值(GDP)之比为1.18%,比2010年提高0.69个百分点。

  (二)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投入快速增长。“十二五”期间,丽水市规上工业企业创新活动活跃,已成为该市自主创新中科技投入、研究开发、应用受益的主体。2015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科技经费投入总额15.71亿元,是2010年的3.25倍,年均增长26.6%;企业R&D经费投入12.32亿元,是2010年的4.31倍,年均增长33.9%。企业R&D经费支出相当于主营业务收入比重0.75%,比2010年提高0.24个百分点。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中开展R&D活动的企业295家,是2010年的3.21倍。设立研发机构的企业数160家,相比2010年净增107家。企业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为7779人,是2010年的2.36倍,年均增长18.7%;其中R&D活动人员6235人,是2010年的2.77倍,年均增长22.6%。拥有折合全时的R&D人员4404人年,是2010年的2.58倍,年均增长20.9%。

  (三)科技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十二五”期间,丽水市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成效显著。产业链布局逐渐完善,产业结构正向着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转变,并形成了特色产业基地。截至2015年,全市共有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2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个,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5个,省级创新服务平台6家,市级创新服务平台8家。高新技术企业210家,是2010年的5倍;科技型中小企业322家,是2010年的7.2倍。省级创新型试点、示范企业12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4家,其中,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3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97家。通过建立公共科技服务平台,进一步提高了我市科技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改善了科技基础条件,创新服务方法和手段,为科技事业长远发展与重点突破提供有力的支撑。

  (四)科技产出水平不断提升,发明专利翻三番。“十二五”期间,我市全社会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大幅增加,企业新产品产值和销售额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不断加强。2015年,我市国内专利申请受理数、授权数分别为6148件和4348件,是2010年的4.27倍和2.76倍,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834件、授权量280件,是2010年的4.96倍和8倍,实现了发明专利年授权量5年翻三番。

  (五)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15年丽水市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89.30亿元,是2010年的3.91倍,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25.6%,比2010年提高17.6个百分点。2015年,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按15%征收政策实际减免企业所得税7879万元,比上年增长42.6%,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抵扣政策加计扣除额2.49亿元。

  二、丽水市科技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

  丽水是全省经济发展最短的短板,表面看是总量的差距,实质是质量的差距,核心是科技创新的差距。具体表现在:

  (一)科技创新投入明显不足。2015年,全市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13.01亿元。纵向看,丽水进步很大,增幅达到2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2.7个百分点;但是从横向看,仍然居全省末位,不到杭州的1/20,也少于衢州的14.25亿元、舟山的15.45亿元;占GDP的比重也居全省末位,仅1.18%,正好是全省平均水平2.36%的一半。2015年,GDP总量约是杭州的九分之一,杭州是10500亿,丽水是1102亿,但丽水的研发经费只有杭州的1/20。

  (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明显滞后。一是企业层次偏低。目前丽水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210家,相当于规上企业比重18%。金华同期拥有374,总数比丽水多78%。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22家,而衢州同期拥有435家,总数比丽水多了35.1%,金华1018家,总数多216.1%。2015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与科技型中小企业之比为1:0.6,而丽水为1:0.27,导致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缺少“苗子”。二是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落后。2015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90亿元,同比增长4.2%,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43亿元,只占全省2.53万亿元的1.7%。横向来看,衢州2015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613亿元,产值比丽水多了38.4%。

  (三)科技创新平台缺乏。一是区域创新平台少。类型方面,目前丽水还没有国家高新区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方面:丽水省级创新平台有6家,只占全省的6.97%(全省共有86家),对全市主要产业覆盖不到位,高度集聚、高效配置科技资源,优化创新生态链等作用难以发挥。二是研发机构支撑能力不足。全市规上企业中建有企业办研发中心144个,仅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数的12.4%,比全省平均水平低9.76个百分点。

  (四)知识产权支撑引领不强。一是专利增长不均衡。2015年,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达到6148件和434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达到834件和280件。相比周边地市,虽然在申请量和授权量上超越衢州和舟山,均居全省第九,但丽水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比13.57%,小于衢州的17.65%、舟山的34.8%,万人有效发明量3.44,同比增长了52.21%,但仍小于衢州的4.49、舟山的9.21,处于全省末位。二是企业知识产权意识薄弱。表现在企业不注重创名牌、不注重专利申请和技术标准制定。许多企业产品都是贴牌销售,而且是精挑细选的好产品贴别人品牌,劣质产品贴自己的品牌。

  (五)高层次人才比较缺乏。目前,全市从事研发人员数0.56万人年,仅高于舟山市居全省第十位;每万人拥有研发人员20.5人年,居全省末位。全市高技能人才数量仅3.95万人。科技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缺乏,企业高水平研发人员不足,制约了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

  三、促进丽水市创新驱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丽水市应加大自身创新力度,以内生创新催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要做好以下方面:

  (一)构筑平台促创新,强化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支撑。科技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要素、实施创新活动、转化创新成果的核心载体。要着力构筑两大平台:一是产业创新发展平台。以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为重点,以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阵地,全力打造科技创新示范园区。突出抓好2个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以及3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有序推进大健康(生物医药)产业园、杭州丽水海创园、大学生创业园以及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二是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按照“一个优势产业建成一个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的目标,加快建设与区域经济相适应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产品检测中心和创业服务中心,推进机器人、特色机械装备、中药材、食用菌、龙泉青瓷、3D打印等区域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和支持丽水学院、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发挥优势,构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专业体系,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与行业企业联合建立研究院、实验室,破解行业共性和关键性技术问题,服务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聚焦重点促创新,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要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更多依靠科技创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动能、解决新问题、实现新发展。一是立足生态产业抓创新。紧紧围绕丽水的生态产业发展,积极谋划和推进“生态+”,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解决好生态经济发展中的急迫科技问题。比如,围绕着培育发展生态旅游第一战略支柱产业推进科技创新、围绕着加快生态工业扩量提质推进科技创新、围绕着发展生态农业和农业现代化推进科技创新等。二是立足生态惠民抓创新。始终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这个根本目标,深入实施“科技惠民”工程,加快科技成果在环境保护、医疗卫生、食品安全、安全生产、地质灾害等民生领域的转化与应用,让人民群众享受更有品质的服务和生活。比如,助推“生态丽水”、“智慧丽水”、“平安丽水”建设。

  (三)强化主体促创新,激发企业和人才的创新活力。一要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建研发机构,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加强科技型企业培育,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培育计划、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二要充分激发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核心作用。科技创新归根到底靠人才。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招才引智。以“高精尖缺”为重点,加大“千人计划”专家、“绿谷精英”和科技创新团队的引进培养力度,持续抓好“拔尖人才”、“绿谷新秀”选拔和“138人才工程”,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构建市场化的引才用才体系,突出以创新能力和贡献为评价标准,鼓励人才到一线创业创新,努力为科技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更好服务,让更多千里马在丽水大地竞相奔腾。

  (四)完善配套促创新,营造更加良好的创新生态。创新生态决定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可持续性。要积极推进科技创新相关配套体系建设,努力使创新土壤更肥沃、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当前,重点推进两大体系建设。一是科技大市场体系。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为载体,加快网上网下融合的科技大市场体系建设,培育一批专业市场、移动电子技术市场和技术中介服务机构,促进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的产业化转化,架起产学研有效合作、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精准对接的桥梁。二是科技金融结合体系。深入开展科技金融结合试点,组建科技金融服务联盟,搭建“投、保、贷、中介服务”四位一体的科技金融结合体系,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为创新注入血液。鼓励和引导银行、券商、保险等金融机构发展科技担保、专利权质押,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和企业技术改造的贷款投放。设立科技企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大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型企业政策性风险补偿力度,吸引更多民间风险投资和国内外创投机构向丽水汇聚,最大限度解决好科技创新“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宋李英.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J].丽水年鉴,2016:58-61.

  [2]金科.创新改变浙江[J].今日科技,2017(4):28-29.

  [3]江耘.因转型而“新”因创新而“昌”[J].科技日报,2017-6-1.

  作者:孟海燕 吕高卿 单位:丽水市科技信息中心 丽水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推荐阅读:《云南科技管理》据"中国知网"完成的发行与传播统计报告显示,本刊杂志网上机构用户遍布31个国家和地区。杂志以宣传党和国家的科技工作方针政策、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工作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