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年08月19日 分类:科学技术论文 次数:
摘要:当前我国能源产业不断推进与发展,并渗透到各行各业,尤其是在汽车领域,新能源汽车的广泛应用和突破性发展,将为我国能源节约、环境保护作出巨大贡献。新能源汽车人才的培养,依赖于高校的汽车工程专业教育,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课程教育。然而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存在创新意识淡薄、缺乏灵活性等问题,限制了对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为此,必须明确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革新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计划,创新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方法,培育新能源汽车课程师资力量,不断推动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关键词:新时代;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综合素质
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离不开新能源汽车课程教育。当前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存在创新意识淡薄、缺乏灵活性等问题,制约了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面对新时代对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师专业发展、新能源汽车课程人才培养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更新思想,明确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不断丰富、创新新能源汽车课程,拓展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的广度与宽度。
通过提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升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的适应性;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方式与手段,改善新能源汽车课程师资力量,提高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的综合素质。唯有如此,才能推动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满足新时代对高素质新能源汽车人才的需求。
一、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与艰巨性
(一)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困境
新能源汽车课程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相关知识体系,从思维逻辑、技能训练、道德素养等多维度出发,旨在提升新能源汽车人才的知识素养、增强新能源汽车人才的社会适应性。而当前我国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以及对突破石油紧缺和环境污染局势的要求,对新能源汽车课程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即对新能源汽车课程体系进行深层改革、精细加工,并糅合其他课程的思想内容,结合社会发展需要与高校实际情况,把新能源汽车课程变为更契合学生个性发展、及未来工作的课程内容。
然而,当前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存在诸多问题,限制了对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其一,很多相关教师教育教学理念陈旧,还在延续经典教育模式下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改革意识薄弱、应变能力匮乏,缺乏对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利用,不敢不会不愿使用新媒体工具,使得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裹足不前,在讲课过程中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其二,一些教师缺乏责任意识,认为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就是在内容上加以拓展延伸,缺乏对新能源汽车课程内容改革、手段更新的主动性,以至于学生在学习时也动力不足。在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陷入瓶颈的时候不迎难而上,不积极、不作为、不负责,既不学习课程改革所需的理论知识,又逃避有利于课程改革的工具与帮助,当教师自身对何为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如何有效开展,都心存困惑和缺乏激情时,自然就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与思考积极性。
其三,当前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任务繁重,有的还面临生活上的问题和思想上的困惑,很难将所有精力投入到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中去,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交流,也缺乏专家学习、榜样示范、案例分析,往往是闭门造车,自行摸爬滚打,导致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陷入困境,自然也难以持久。
(二)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能否成功直接关系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步与发展,新能源汽车课程越前沿、越与社会实际需要结合,就越容易给学生传递更多的知识,并且在言传身教之中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与技能。小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有三:
一是适应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需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省教育厅都对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下达了要求、作出了指示,这就将积极探索新能源汽车课程、完善数学课程体系摆在突出位置。各个高校应该更加重视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拓展课程,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与新能源汽车拓展课程开发、实施、反馈结合到一起,广大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更新思想,提高拓展课程研发能力。
二是适应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不断融入新的技术以及科学手段的背景下,对教师的角色有了新定位、新需求,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师需要摆脱过去单纯知识传授者角色,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人角色过度,不断优化新能源汽车拓展课程研发工作,改善自己的课堂教学、言行举止,进而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高效性、专业性,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促使其获得更多满足感的目的。
三是适应新时代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的需要。当前的新能源汽车课程学习者以“95后”“00后”为主,他们成长的环境优渥,很多人存在意志品质薄弱、缺乏进取精神的问题,体现在学校中,就是不能吃学习的苦,这就要求着教师一切从学生兴趣和需求厨房,不断优化与创新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进取心,为培养适应新时代新能源汽车人才提供有力贡献。
二、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策略
面对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种种困境,以及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对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到底该如何实现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呢?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增强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的计划性
应基于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对新能源汽车人才的要求,围绕学生专业训练、学习习惯培养及知识体系建构三个方面,结合教师教学经验、高校实际情况,增强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的计划性。在理论课程教学上,应该强调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传授,引导学生建立扎实的知识体系,可以开设案例分析与专家讲解等拓展课程,同时将教学内容与实践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增强对拓展课程的喜欢认知。
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师应准确设定教学目标、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补足完善教学方法,尤其是要结合学生课堂上的反馈,不断总结、调整、优化与反思,最终切实提升教师在增强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的计划性。在实践类课程上,教师应注重自身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以亲身实践和操作影响学生,尤其要强调模拟教学、现场操作、即学即练、榜样示范等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体验新能源汽车课程的规律与魅力,进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其中。
(二)提升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的社会适应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想使得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真正实现,就需要在实践中打磨课程、在经验中学习。应以打造听、说、读、写一体化的新能源汽车课程为目标,听就是要通过榜样示范、案例分析、专家讲解革新教师的课程观念、充实教育教学理论、提升其技能教授水准。
说就是交流研讨,创造良好的环境,积极鼓励教师参与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分享,鼓励互动互助、思维碰撞;读就是要引导教师读经典、学理论,利用书籍开阔眼界、增长教学智慧;写就是要求教师多动笔、多思考,把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历程与体验记录下来,并勤于反思,不断进化。此外,能源汽车课程教师要主动求变,以赛促学、以赛提能,不断地发现及改进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推动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步入提质增效的新正轨。
(三)突出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的人本性
传统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体系下,课程的首要任务是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重视课程的社会效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推进,对教育理念的认知不断深化,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也逐渐趋向人本化发展。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没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设置的出现,就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新能源汽车人才。
在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中,这种人本化取向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课程内涵外延认识的全面化、深入化,在“大课程”观念之下,不断健全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和思想文化教育;二是对课程改革目标的认知升维,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新能源汽车课程肩负的教育使命也在变化,体现在课程结构上,就是需要对课程进行多样态、特色化的开发,强调课程与现实生活及社会需求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周峰.中职学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7(12):15-17.
[2]吕庆志.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2):214+216.
[3]曹晓娟.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4(8):149.
[4]刘彦笈,吴雅莉.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多维现场情景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汽车电器设备维修》课程教学改革为例[J].时代汽车,2016(8):28-29.
汽车方向期刊推荐:《汽车维护与修理》1988年创刊,是由交通运输部主管,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主办的科技类月刊,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会刊。覆盖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汽车维修管理、运输管理部门、汽车维修企业、各大汽车厂家、特约维修站、经销商。读者对象:从事维修管理部门人员、技术人员、检测人员、销售人员、驾驶员、车主、修理工、院校师生、军人及汽车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