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为盲人服务的城市智能公交车站设计

时间:2019年12月05日 分类:科学技术论文 次数:

摘要:盲人作为弱势群体中的特定组成部分,其出行受到极大限制,为了解决盲人乘坐公交车时遇到的问题,文章以城市公交车站中盲人的使用问题为出发点,简述了国内外盲人智能化公交车站设计的现状。通过深入分析研究盲人触觉和听觉两大重要感官特征,设计为盲

  摘要:盲人作为弱势群体中的特定组成部分,其出行受到极大限制,为了解决盲人乘坐公交车时遇到的问题,文章以城市公交车站中盲人的使用问题为出发点,简述了国内外盲人智能化公交车站设计的现状。通过深入分析研究盲人触觉和听觉两大重要感官特征,设计为盲人服务的城市智能公交车站,对调动盲人的积极性、满足盲人的归属感和保障盲人的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为盲人获取信息提供帮助,解决了盲人乘坐公共车时所遇的三大难题。

  关键词:盲人群体智能化公交车站人文关怀

盲人公交

  引言

  盲人的出行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由于身体特殊的缺陷使得他们在乘坐公交时受到了很多限制。在获取公交线路信息时,公交车站站牌盲文设置不规范,无法清楚获得目的地的信息,以及公交车延误等问题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1]公交车到站后,因为视觉上无法避免的障碍,不知道车辆的准确到达,又一次增加了盲人心理上的不安全因素。即使准确知道车辆的到达,也无法避免坐错车或因各种障碍导致错过车。

  这些问题给本来心理极度自卑的盲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得他们不愿意出门。然而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智能技术飞速发展,这种场面正逐渐发生着改变。本文通过对智能化城市公交车站进行设计,不仅实现为盲人服务的特殊需求,而且对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盲人智能公交车站设计的现状

  公交车站是为方便人们出行使用,以人们的安全、健康、舒适、效率为目的而设置的。近年来,基于RFID的智能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在我国各个地区已被广泛使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普通民众的出行速度,但是对于视力残障的特殊人群——盲人来说,智能技术在公交车站的设计上并没有发挥出足够的优势,为盲人的安全出行给予更大的保障。

  在我国,智能公交车站起步比较晚,智能化仅仅只限于普通大众,针对盲人方面的更是少之又少。且大部分公交车站的智能性更多体现在技术方面的应用,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公交车辆自动定位——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或RFID射频技术来了解车辆运营的空间位置信息;移动终端的使用——实现公交车辆运行状况的信息采集;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中心——利用采集的公交车运行状况数据信息进行车辆调度。[2]

  而这些技术没有被充分应用到盲人公交车站的设计上,从根本上解决盲人乘坐公交车时遇到的三大困难:①无法快速获得公交车辆线路信息;②不能清楚知道目的公交车辆的到达;③无法准确到达上下车的停靠点。国外在科技领域方面早于我国的发展,美国、日本、韩国等地对盲人使用公交车站的智能化设计起步相对较早,技术使用性也更普遍。

  美国是最早应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国家,但是,德国首先利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在2016年开发出了“能说话”的公交车站帮助盲人乘车。虽然他们的技术领先于我国先行发展,但在盲人乘坐公交方面的人文关怀还有待提高。

  纵观国内外的发展,智能化越来越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且智能技术在助盲产品方面的设计数量相当可观,如智能导盲杖、智能导盲眼镜和智能手机盲人应用等种类丰富。[3]但为盲人服务的智能公交车站少之又少,因此,要加大力度关注盲人的生存状况,在车站设计上充分使用现有的智能技术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切实解决盲人乘坐公交车的问题,提高社会上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

  二、盲人感官特征的分析

  盲人因先天或后天的因素造成视觉上无可避免的缺失,但是由于感官的代偿作用使得他们的触觉、听觉、嗅觉在一定程度上优于正常人。因此,他们对世界的感知通常情况下要依靠这三种感官。当盲人选择搭乘公交出行时,触觉和听觉在此过程中占据主导作用,最主要的是通过手的触摸来获得公交线路信息,以及通过灵敏的听觉来获得目的车辆到达的具体时间。

  (一)敏锐的触觉

  首先,触觉是盲人获取信息的重要通道,对人们的感性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盲人触觉认知的方式可以是手、脚乃至整个身体,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当属手的触摸,手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有研究表明,盲人的双手触觉两点阈值明显低于视力正常者,两点阈值越低触觉越灵敏。

  两点阈是指人利用手指尖的皮肤能够辨别出两个刺激点间的最小距离,它是盲人手指(主要是食指尖)的触觉感受性的一种指标。[4]再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和训练,盲人的触觉灵敏度可以达到更高的程度,而明眼人无法企及。这就是人类感官的代偿功能,当人们的感觉器官中的某一个存在缺陷时,其他感官会直接拓宽自己的敏感度来达到一定意义上的平衡。

  (二)灵敏的听觉

  其次,触觉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听觉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两者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听觉的来源是声音,声音是人们重要的一种感觉,盲人阅读器就是把相关的一部分文字信息转换成声音信号,给视觉障碍者提供了福音,给予了他们一定程度的心理安慰。

  因此,在进行公交车站的智能化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盲人的感官特性,以此作为整个设计的理念,不仅能够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难题,便于特殊人群的出行,而且更加深刻地反映出国家对他们的情感慰藉和人文关怀,同时赋予设计人性化和情感化的深层意义。

  三、盲人智能公交车站设计

  (一)设计理念

  设计主要采用了泡泡的形态,代表着源源不断的绿色空间,组成庞大的城市绿色系统;材料主要使用绿色化的混凝土材质,提高废物利用。根据车站的位置大小,可采用不同大小、数量的泡泡随意组合形成不同规模的空间,复制性强。当车站空间较小时,只需一两个“泡泡”就可形成简易车站;当空间较大时,三四个“泡泡”组合形成大型车站,并且不同的排列组合能有助于车站的人群分流。每个“泡泡”都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既可孤立又可成群,既体现了绿色可持续的设计理念,又表达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思维。车站整体就是一个雨水收集器,顶部的绿植收集雨水,雨水经过水管和过滤系统进入雨水储蓄装置。

  净化过的水将用于夏天的降温喷雾装置和周边的花木灌溉;双层的车站座位配备置物功能,围合的形式方便人们沟通与交流;车站智能站牌运用电子触摸屏,可供随时查询车辆的距离、时间和车况等信息,并且带有智能语音播报系统,供盲人方便使用;专门设置盲人上下车停靠点区域以及上下车停靠点扶手上的趣味小图案,体现了对盲人丰富的情感关怀[5]。

  (二)设计内容

  1.智能站牌设计

  由于目前国内盲人公交站牌的设置过于简单、普通化,且对盲文的设置也不健全、规范,大部分基本上只需一块木质的钢板和用于固定的铁架就组成了一个简易的公交站牌,而且很多都未设置盲文和语音提示等相关的智能助盲设备。为了解决盲人“足不出户”、活动范围受到限制的问题,需要利用现有的智能技术完善站牌设计,让视觉障碍者也能感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美好体验。

  新型的盲人智能公交站牌可看作一个抽象的大树经过变形演化而来,由圆柱形主干支撑组件和圆形顶棚遮盖两个部分组成,在主干部分设置四面都显示公交线路的立体几何形态——四棱台,呈现盲文和文字共同组成的公交信息。

  四棱台的形态不仅能够使得普通乘客在最大视角上获取公交信息,而且使得从不同方向而来的盲人乘客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得信息,还能增加使用人群数和公交信息呈现量,减缓交通拥挤的情况。简单大方的站牌信息显示在四棱台四个垂直的侧面,其中正面还包括了盲人电子触摸屏,位于站牌的黄色部分。屏幕集智能语音对话功能、车辆进出站信息监测、车辆到站预报提醒及语音播报和乘客触摸交互五大主要功能于一体。

  盲人在使用站牌获取公交信息时,既可以通过触摸盲文显示的公交信息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也可以通过电子触摸屏来获得信息。电子触摸屏里的智能语音对话功能,包括咨询、查询、设计路线、提供信息等服务,主要是人机交互,即人与机器的互动,盲人的语音转化为电信号后通过语音识别技术进行识别,然后计算机对识别结果进行理解,并从数据库中调取资料,找出最优质的回答,合成语音进行交互。[6]

  比如,当一个盲人沿着盲道到达公交站牌的位置时,他想要知道怎样乘车才能最快到达最终的目的地,可以说出“×××站”指令,然后计算机通过关键字对盲人所说的话进行理解、计算,从数据库中选择最优的乘车路线并调出相关的资料,通过语音播报的方式反馈给盲人;如果还想了解目的地当前的环境温湿度、天气情况和车况信息,则继续重复上述的操作流程就能得到想要的信息。简单大方的使用流程,符合了盲人的认知方式,带给人们快乐的体验感受。

  站牌的公交线路信息部分分为盲文显示和文字显示两部分,盲文显示部分采用不锈钢材料,而在电子触摸屏区域则是稍微柔软的材质触感。不一样的材质触感能够快速区分两个部分的不同使用功能,引导他们正确的使用方式,还可以增强对感官的刺激,丰富盲人的触觉特性,提高生活体验的愉悦性。

  盲文站点信息显示在设计时,考虑到盲人的触觉认知特性,在站牌上适当加入具有趣味性的图形符号,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快速获得所需信息,而且起到关心呵护受众的目的。缓解盲人在寻找公交车线路时焦急、无助的心理,使得大家对城市基础设施产生一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

  2.智能语音播报设计

  智能语音提示和智能电子站牌上的盲文文字相结合解决了盲人读不懂车次线路的一大问题。除此之外,当目标车辆还有五分钟即将到达时,智能语音播报设计结合公交实时定位系统,会提前通过位于站牌上的扩音器发出信号,告诉乘客带好随身物品前往指定的公交车停靠点,依次排队等候上车。此外,智能语音播报系统可结合智能手机的无障碍辅助功能和盲人应用功能,只需提前关注当地公交的微信公众号并输入自己的目的地,可随时获取公交车辆的信息。

  智能手机“基于手势的屏幕阅读技术”,以及通过语音指令进行读写、拍照等功能的发明,为盲人进入智能时代提供了便利。也可以扫描站牌上的公交二维码关注,系统会自动将目的车辆的相关信息发送到智能手机中,实时为盲人提供语音和震动反馈。在前往车辆停靠点的过程中也可利用外部产品如智能导盲杖、导盲眼镜和盲人指路设备等辅助产品到达目的地。顺利解决第二个难题:不能清楚知道目的车辆的到达。

  3.盲人上下车停靠点设计

  盲人在乘坐公交车时,因无法确定车辆停靠的具体地点,准确而快速地登上目的车辆就显得特别迷茫、吃力。为此,专门设计了盲人上下车停靠点区域,位于车站前方的白色半圆内。车辆停靠点上下车的位置铺设智能感应设备,利用现有的技术,使得公交车到达时与其前后门自动镶嵌,尺寸大小正好相符。

  如同地铁到站时与进出口相对应,同时站台的高度和车的高度齐平,最终形成无缝对接,保障盲人上下车的安全。车辆停靠点区域地面铺装不同材质纹理的地砖,颜色和形状与整个车站的铺装相同,只是在纹理上更凸显。

  且由于内部装有智能感应设备,当人们到达此区域行走时发出的声音和触感则完全不同,再配合盲人灵敏的感官特征,与符合国家标准的盲道相结合,顺利到达上下车地点,等候上车。同时车辆停靠点处设有为盲人服务的单边扶手栏杆,位于上下车时人们的右手边,辅助他们行走,扶手处还有提示盲人到达上下车点的盲文文字和特殊图形符号。第一,控制人们养成排队的好习惯;二是方便残疾人行走。将触觉符号安置在栏杆终端,方便盲人触摸,提高对盲人的人文关怀。

  四、盲人智能公交车站的意义

  (一)调动盲人的积极性

  2500多年前,老子写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只需”(《道德经》);他指出了这样两个问题:要让人们得到长久的福祉,必须让他们积极的行动,并有能力处理自己的问题;而且必须保障他们有渠道获取相应的知识和工具。[7]譬如:FrancoBasaglia是一位杰出的精神病学家,在70年代发起了民主精神病学运动。他关闭了位于意大利的一座精神病医院,将护士和医生聚集在有经济收益的企业里,并把病人作为一个普通人来看待,支持他凭借自身的能力克服这些精神问题,通过积极的活动实现自我。

  盲人作为弱势群体,一直以来被视为“有问题的人”,在内心深处非常的脆弱和无助,而我们完全可以将其看作“有能力的人”,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他们创造一定的外在条件。譬如智能公交站的设计,为盲人提供方便使用的智能站牌、智能语音播报系统以及专门的盲人等候区,帮助他们获取相应的知识,凭借个人的资源,积极参与到追求自己幸福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参与感。

  (二)满足盲人的归属感

  归属感指的是自己情感上被别人或团体认可或接纳时的一种感受。困难的公交环境是盲人不敢出门出现心理自卑的原因所在,而创新性智能公交车站能够使盲人使用一段时期后,在思想、感情上对公交车站产生认同感。智能公交车站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能够提升正常人的生活水平,也可以为盲人消除生活中的诸多障碍,保证盲人的正常出行。使得他们能够像正常人一样体验当今社会发展带来的优越感,紧跟时代的步伐,与大家保持同步,从中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归属感。

  (三)保障盲人的安全性

  盲人经常由于自身的缺陷,心理上会自动屏蔽和外界的交流和联系,使自己处于封闭的状态,这是缺乏安全感的缘故。因此,要想盲人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必须在他们使用智能公交车站时对此建立信任。相互信任是任何形式的协作以及社会组织的基础要素。

  本次智能公交车站设计在为盲人获得所需信息方面能够做出很大的贡献,通过智能站牌可以实时了解公交车的运行情况,即车辆的到站时间、路上的拥挤情况、当前的天气湿度等情况,满足了盲人出行的基本需求,从中获得帮助和爱,从而消除或减少孤独和寂寞感,建立起对外界的足够的信任,获得安全感。

  总结

  新型盲人智能公交车站的设计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而且解决了盲人乘坐公交车的遇到的困难。主要功能智能公交站牌、智能语音播报设计和专门的盲人上下车停靠点设计,解决了盲人在乘坐公交车时:①无法快速获得公交车辆线路信息;②不能清楚知道目的公交车辆的到达;③无法准确登上目的车辆这三大难题,为盲人提供了便捷的出行环境,保障了盲人能够快速融入到幸福的社会生活中。

  城市交通论文范文阅读:试论城市公交可持续发展相关补贴机制

  下面文章主要总结了我国现行的主要公交财政补贴方式,并对不同补贴方式的特点及适应性进行分析比较,明确了公交企业财政补贴机制的基本依据和原则,界定了政府应承担的财政补贴范围,并最终提出综合考虑规制成本、服务质量调整系数、运营效益奖金及专项补贴的可持续发展的公交财政补贴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