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农业大学研究生论文范文(两篇)

时间:2017年10月08日 分类:农业论文 次数:

下面是两篇农业大学研究生论文范文,第一篇论文介绍了农业技术推广现状研究,将农业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大大提高农业作业效率。第二篇论文介绍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问题与应对,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促进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

  下面是两篇农业大学研究生论文范文,第一篇论文介绍了农业技术推广现状研究,将农业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大大提高农业作业效率。第二篇论文介绍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问题与应对,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促进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

农业工程学报

  《农业技术推广现状研究》

  摘要:农业技术是科研人员研究的成果,是科研与农业生产力联结的纽带,农业技术的推广可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提高农业作业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做好农业技术推广是很有必要的,虽然目前农业技术也在推广中,但是还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主要在分析农业技术推广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与思考。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现状;思考

  科技发展带动农业技术稳步发展,农业技术的推广也正在进行中,农业技术是科研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纽带,是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助力因素。农业技术的推广可以把农民从繁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第三产业打工。农业技术的推广可以缩小农村和城市的差距,促进农村与城市的和谐。

  1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1.1推广人员技术水平低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但是目前,推广人员的普遍素质和能力仍然不高,人才也不充足,特别是高素质、专业能力强的管理人才尤为短缺。这些人才的短缺制约了农业技术推广的进程和效率。由于人才不充足,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遇到问题通常都无法及时顺利解决。加上整个推广队伍对农业技术推广认识不足,对农机推广的积极性不高,都导致农业技术推广速度慢,效果不佳。

  1.2农民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低

  农业技术推广的对象是农村的农民,但是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这导致他们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接受能力也有限。还有大部分农民对国家相关政策了解得不够,对农业技术推广的益处不了解,他们喜欢凭借以往的经验来处理种植的相关事宜,对新的农业技术会产生排斥心理。这些农民的不接受也给农业技术推广带来了很大困难。

  1.3资助资金不足

  农业技术推广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撑,但是由于国家和政府的客观条件影响,在农业技术推广的基层通常工作条件都比较艰苦,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这也不利于基层技术推广队伍的创建和稳定,影响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正常进行。

  2农业技术推广的思考

  2.1加强宣传力度,增强认识

  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工作,需要国家、政府和基层工作人员、农民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虽然农业技术推广在我国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但是还有部分领导、基层工作人员和农民对这项工作认识不到位。所以国家和基层推广机构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普及农业技术推广的益处,使基层工作人员和农民都认识到农业技术推广的好处。在宣传的同时,要培养农业技术推广的带头人,利用带头人的带头作用推动农业技术推广的顺利开展。

  2.2加强职能部门的管理力度

  农业技术推广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管理力度,在强化部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意识的基础上,还要把服务重点推向产前和产后。政府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对于调研后确定可以对农业生产非常有用的项目要加大资金支持,以便尽快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在给农民带来益处的同时,推动农业技术快速发展。

  2.3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速度

  农业技术推广的顺利进行是需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高能力工作的。不管什么工作,想要做好,都是要以人为基础的,高素质的团队是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所以农业技术推广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基层推广队伍,这支队伍的工作人员能胜任本职工作,在农业技术推广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顺利解决,以加快农业技术推广的进程,发挥农业技术的有效性。

  2.4加大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

  农业技术推广是需要资金支持才能长久顺利做下去的。政府相关部门在财政预算时要首先考虑到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预算,确保资金能及时到位,各级领导和负责人要做好监督工作,对资金的拨放要进行监督控制,避免贪污事件发生,影响农业技术推广的顺利进行。

  2.5提高科学普及作用

  为了提高农村科技水平,提高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接受程度,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知识水平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对于文化水平偏低的农民进行培训,可以根据春耕、秋收的季节现场对其进行技术指导,对于文化水平一般的农民,可以进行农业技术相关知识培训,通过多渠道提高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和业务水平,以利益带动农民对农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增加农民的整体科技水平。

  3结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我国有一半人口是农村户口,利用土地进行农业种植是我国农村农民的主要工作。农业生产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有种植、林业、畜牧业和产品加工等。农业发展对国家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农业技术是生产力,农业技术主要是利用科技成果转化成农业生产力,通过一些科技的种植技术将农业科研成果与技术结合并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的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农业技术推广需要推广人员尽职尽责,随时强化自己的业务能力,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为社会稳定创造条件。

  作者:郭立红 单位:公主岭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问题与应对》

  摘要针对我国现阶段基层农业技术的发展情况,分析我国基层农业技术在实际推广中面临的问题,并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促进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实现我国农业向现代化、科技化迈进。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科研与农业生产相互连接的纽带[1]。农业技术推广主要指的是通过试验、示范、培训、宣传以及开展科技服务与提供信息等方式,以帮助基层农民改进生产技术,使农业科研成果与各项先进技术能够有效地应用到实际的农业生产中[2]。换言之,就是将知识形态的农业研究成果应用到现实中,把潜在生产力转化为实际现实生产力,使少数人掌握的先进技术转变为广大农民皆能应用的技术,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政府型、企业型与自发型,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推进,我国农业经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但与此同时,新问题也随着推进的步伐逐渐暴露。因此,要保证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持续、有效进行,需要分析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

  1基层农业推广中常见的问题

  1.1推广资金不足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实质上属于一项公益事业,我国相关规定指出农业技术的推广经费应由当地政府财政拨款[3],但由于目前我国许多农村、乡镇对工业或其他产业的重视程度较高,而对于农业的生产发展则不是特别重视,故投入资金就相对较少。这就造成基层农村乡镇部门的经费很少,尤其是列入部门预算的常态化推广经费更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推广农业技术就显得力不从心。除此之外,资金的不足还使得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技术人员薪资福利很低,甚至个别地区还不能按时支付薪酬,这对于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具有较大的影响,从而阻碍了推广工作的正常进行。

  1.2农业种植效益低且规模小

  农业种植产品的价格直接与种植效益挂钩,而一项农业技术的推广,却很难在小面积种植上表现出明显的经济效益。但对于农民而言,一项优秀的科研成果,只有创造较高的生产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情况下,才有采纳与应用的价值。因此,在当前种植效益不高的情况下,农民对除作物良种外的农业先进技术的应用表现出消极的态度,这对农业技术的推广造成较大的影响。并且,由于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仍以家庭承包为主,农民农业生产规模较小、耕种地分散不集中,这阻碍了农作物统一管理的实施以及规模性农业技术的应用。

  1.3科研成果与生产需求错位

  当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普遍存在科研成果缺乏针对性,与农民实际生产需求错位的情况[4]。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农民需要的是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实用性强以及效益好的技术,但大多数的科研机构由于缺乏市场调查,并没有从农民的角度出发,其所研发的都是高精技术,很难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推广。例如对水稻育种的研究,过于追求产量,忽视了农民对优质的需求。

  1.4技术推广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较低也是技术推广中常见的问题。现阶段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团队并不稳定,而且知识水平相对较低,有许多推广人员是从其他岗位转化过来的非专业人员,或在从事推广的同时还要兼顾其他工作。同时,基层的技术推广部门知识更新的机会很少,得不到技术培训或进修深造的机会,使其缺乏对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的操作能力。此外,推广员的知识结构主要集中在作物良种、栽培技术与肥料农药的推广上,对现代农业种植模式、园艺类经济作物和农产品的加工技术等推广不足,不能满足我国农业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1.5农民文化水平有限

  农民的文化水平直接关系着科研成果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同时也决定了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效果。在当前的农业生产中,由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年轻人基本上都选择了到外务工,因此大部分的农民都是年纪在四五十岁以上中年人和老年人,这类人群的文化水平较低,思想观念比较陈旧,对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其接受能力与应用能力较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

  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应对措施

  2.1加大资金的投入,完善推广体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发展对人民的利益与社会的安定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当地政府要充分意识到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的投入,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资金基础。在资金投入增加的基础上,完善推广体系,建立一个以政府推广为中心,企业与农民积极参与、无偿与有偿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按照职能的不同以及农业技术推广的特点,健全农业推广相关工作管理体制,使相关技术人员能够专心研究农业技术,确保推广工作持续开展。

  2.2加快土地流转,提高生产效益

  针对目前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的问题,加强与农民的沟通,在在农民自愿的情况下,可通过股份合作或是租赁等方式,实现土地经营使用权的合法流转,从而扩大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以提高生产效益,刺激农民从被动接受农业技术向主动应用转化,并且,规模经营的实现也能够为农业技术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应用条件。例如,将一些水稻种植散户的农田以租赁的方式集中到水稻种植大户手中,使水稻生产规模化,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以及稻谷烘干技术等,真正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3科研与生产相融合,发挥技术效用

  为实现科研成果与生产目标相融合,需要科研工作者加强对市场的调查力度,深入到基层中,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与生产目标,多研发一些操作便捷、成本较低且使用性较强的农业技术,让科研成果能够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发挥最大效用。另外,科研部门还应加强与农业生产部门的联系,随着市场机制的变化,充分发挥合作经济组织的效用,建立农业科研、技术推广部门以及与农户的互利合作机制,形成一个生产服务指导的联合体,以调动农民接纳并使用先进农业技术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全面提高农业技术的推广效益。

  2.4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推广效率

  对于在职的推广人员,通过提供持续和有计划的技术培训方案,以提高他们专业知识水平,通过知识的更新,拓宽其视野、促进服务水平的提升。同时,当地政府可以利用相关的人才培养计划,吸引各高校农业类专业人才不断扩充到农业技术的推广队伍中来。针对我国农业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在对大宗农作物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小宗农作物,如蔬菜、果树等园艺作物技术人才的培养,通过对农业技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实现农业生产的多样化。

  2.5提高农民文化水平,促进农业技术推广

  针对当前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问题,可以实施农民知识培训与科技入户等活动,推行“一村一品”,在实用技术作为主导的培训带动下,促进农业科技向更深、更广的范围迈进,让农民充分掌握并灵活实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对于当前农村现有的一些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的青壮年,且立志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应努力建立和发展农民成人教育体系,通过鼓励他们积极加入到培训中,以充实、更新以及提高他们调整产业结构所需的知识与技能,进而发展为当地农业生产大户,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只有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提升他们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才能进一步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步伐。

  2.6争取农业项目的实施,鼓励农民应用新技术

  为实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能够持续且有效的进行,基层农业推广部门或机构应发挥国家政策的作用,积极申报实施利农财政专项,在项目激励下引导农民自觉应用农业新技术,提高其对科研成果的接受能力与使用能力。此外,还需要做好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政策性涉农保险等工作,固本强基,使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有效推广。

  3结语

  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经济效益的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是我国经济效益提升主要手段之一,而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则取决于农业技术水平。在我国目前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主要面临的问题有资金不足、种植效益低、规模小、科研成果与生产需求不符、推广人员技术水平与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等。因此,需要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通过加快土地的流转与实心科研与生产需求的融合,以提高生产效益,提升农业技术的实际效用,并通过加强人员素质的培养以及争取农业项目的实施等以促进技术的持续推广。

  参考文献

  [1]贺宇荣.浅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J].农业与技术,2015(6):229,246.

  [2]李传宏.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5(6):248.

  [3]王玲凤.浅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3(3):172.

  [4]黄清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4):24-25.

  作者:陈荣俊 黄英艺 何岩 单位:广东省台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推荐阅读:《农业工程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国际刊号ISSN:1002-6819;国内刊号CN:11-2047/S,邮发代号:18-57。读者对象为农业工程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及生产科技人员、技术管理及推广人员和大院校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