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双柏县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初探

时间:2018年11月07日 分类:农业论文 次数:

下面文章研究主要是为了提升双柏县人居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从而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中对于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新理念和建设与保护并重的对策措施

  下面文章研究主要是为了提升双柏县人居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从而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中对于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新理念和建设与保护并重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对策措施

林业与环境科学

  双柏县位于云南省中部、楚雄州南部,地处滇中腹地、楚雄、玉溪、普洱三州市交界处,东南与玉溪地区的易门、峨山、新平县毗邻,西与思茅地区的景东、镇源县接壤,北与楚雄市、禄丰县相连,距州府楚雄58公里,距省会昆明210公里,是红河源头的重要生态屏障,是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

  全县国土面积4045平方公里,县内无一平方公里的平坝,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9.7%,最高海拔2946米,最低海拔556米。全县辖5镇3乡,84个村(居)委会,154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78.98%,居住着汉、彝、回、苗、哈尼等l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9.9%,是一个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农业县,也是国家重点扶持县,发展基础差,但具备发展的独特区位优势和良好的资源优势。“十三五”双柏县的发展定位是:建成彝州开放南大门、绿色经济示范县、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展示区。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经济的必然要求

  基础设施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活动与人民生活活动的基本要素和载体,是保证一个地区经济社会正常运转的基本骨架和脉络,也是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道路交通设施、通讯设施、供电供水设施、水利设施、地下管网设施、公众娱乐休闲设施、环境卫生设施、灾害防御设施等,它们在保证一个地区生产资料和产品的顺利流通,以及信息的快捷、准确传输,改善区域投资环境,保证资源、能源的供应,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地区安全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一个地区的基础设施薄弱,势必会导致区域功能减退、发展能力严重受阻。因此,加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是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一切生命体生存、生活、生产的空间、条件和载体,其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顺利进行。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如果生态环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将不存在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地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

  基础设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质上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对基础设施周围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生物和自然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

  3.1对地质的影响

  基础设施建设中,由于填方和挖方对地表扰动较大,并改变了原有的地貌,尤其是山体开挖,对局部山体稳定不利,可能会引发塌方、滑坡、软土层滑移等不良地质灾害,又因土表裸露,土质松软,增加了水土冲刷量,造成河流、沟渠淤积,积水淹漫农田。临时施工用地在机械碾压、人员踩踏下,土壤结构发生了变化。

  3.2对水资源的影响

  3.2.1对水系的影响

  基础设施建设中水体多集中排放,会造成局部地方水流加快。工程建成后,由于工程阻隔原有水分的循环,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通路径。这些都造成了地表水流动自然状态的改变,在特定的区域条件下,这些变化会导致水土流失、水系的切断、河流改道、改变地表水径流机制等水环境问题。

  3.2.2对沿线水质的影响

  基础设施建设施工期及营运期产生的污染物、施工废渣、生活污水、路面径流等会导致河流湖泊水质浑浊、悬浮物浓度增高,从而可使得地表水体因水质变化而影响水体的使用功能,特别是在水源地路段这种影响会更加敏感,同时它对地下水质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施工中排出的进入当地水源,造成水质变差。

  3.3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地的影响分为永久占地和施工期临时占地。永久占地将使土地丧失其原有的功能,对土地生产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仅2015年一年,全县基础设施建征占用林地面积就达17200亩。施工期临时占地对占地范围内的土壤结构和植被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对土地利用产生一定的影响。

  3.4对植被的影响

  基础设施建设对植被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的破坏,导致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量和植物种类减少以及土层结构破坏,使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下降,局部生态环境恶化。

  3.5对景观的影响

  双柏保存着比较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建设周围的景观被普遍忽视,常遭到破坏,与周边环境呈现明显的不协调,给人一种“疮疤”的感觉,景观的自然性与和谐性大打折扣。

  4.“十三五”期间双柏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切实提高双柏人居生态环境和推动双柏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基础先行不动摇,双柏“十三五”期间,将强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中型水库1件、小(一)型水库7件、小(二)型水库25件、五小水利工程3146件;铁路2条、高速公路3条、国省道项目4条、农村公路841.93公里、大桥5座、中桥2座、水运码头3个、通用机场1个,停机坪2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1座、35千伏输变电工程2座、10千伏以上线路684公里,低压线路225公里等,装机27万千瓦水力发电站一座(水库淹没影响总面积为31.176平方公里);到2020年,长途光缆达到700公里以上,广播电视光纤干线网总里程达到5000公里。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在为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服务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破坏。

  5.建设与保护并重,实现双柏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中对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应包括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水土流失的控制、环境污染的防治以及生态景观的修复和重建。以保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基本原则,以生态学的规律为指导,使基础设施设计、建设和运营尽量减少对景观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尽量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形成基础设施和自然充分融合、景观协调、生态优良的自然系统。

  5.1树立新的建设理念

  5.1.1灵活设计理念

  由于基础设施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气候气象、社会环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都不相同,所以每一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具有特殊性,为了适应环境,彰显基础设施的个性,设计中需要贯彻“灵活性”。

  5.1.2生态优先理念

  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把生态优先贯彻穿于基础设施建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积极推进政策环评、战略环评与规划环评,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避开生态脆弱地区,优先考虑环境影响和生态效益。

  5.1.3创新设计理念

  在考虑安全性、耐用性、经济性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景观、美学、历史、公众及基础设施建设对它们所造成的影响。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始终强调设计主题的确定及其体现、公众的参与以及运用多学科设计方法的结合。

  5.2对策措施

  5.2.1贯彻新理念

  目前,基础设施建设中因设计工作深度不足、对细节的考虑欠缺,施工按图索骥、创造性不足等原因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效果不尽人意的现象较突出。基础设施工程设计贯彻新理念,加强动态设计,发现问题及时修改,根据实际情况加强不断调整和优化,使设计与生态保护紧密联系在一起,建设工程更贴近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保护和修复生态。

  5.2.2地质保护对策

  工程规划设计时要加强建设区域地质、地貌,地形调查,查清地质成因和控制因素,对工程地质做出定性和定量的评价,避开不利条件,据地质条件提出建筑物类型、结构、规模和施工方法的建议,预测工程建设后由于体开挖引起滑坡、崩塌、地面沉降、塌陷;水库建设引起浸没、坍岸等对地表环境造成的影响,制定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条件及保护地质环境的措施。

  5.2.3水环境保护对策

  施工中将弃土、弃渣堆放在指定地点,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其流入水体;施工时产生的施工、生活污水和服务区产生的污水要进入指定排污管道或经过处理后方可排放;要在设计阶段完善排水系统,特别是位于水库、河流上的设施建设,要避免施工机械排出、泄漏的有毒有害物质直接排入水体。

  5.2.4土地利用保护对策

  基础设施在选址、选线设计阶段不仅要考虑节约投资,避开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不良地区,更要从保护土地进行设计,选址、布线设及服务工区等设施应尽员利用荒地、旱地,尽可能的少和分割农田、林地、草地,减少占地,避让环境敏感区,减少对水利排灌设施的影响。

  5.2.5植被恢复措施

  根据不同的生态环境特征提出不同的保护恢复措施,保持原有土体的面层结构,在征用土地范围内补种相当数量的同类物种,以保持生态平衡,结合土壤、气候、光热、水文条件,选择适宜树种,做到“适时适地绿化”,在工程施工结束后应通过封育措施,减少人为活动影响,促进植被的自然恢复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5.2.6景观恢复措施

  把主体设计与境观工程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预防和恢复措施保护自然景观,在满足工程计规范的条件下,调查建设工程周边的植被特征,改善构造物的结构和位置,尽量减少工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工程结束后,及时以多树种、乔灌木相配套,置石景观点缀等措施,对工程周围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将所建设施建成了绿色风景线(区)。

  参考文献:

  [1]双柏县年鉴编辑委员会,双柏县年鉴(2016年)。

  [2]双柏县发展和改革局,双柏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3]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生态分院,云南林业生态,2016年第四期。

  林业论文投稿期刊:《林业与环境科学》双月刊,中文版ISSN 2096—2053,CN 44—1723/S,创刊于1985年,由广东省林学会和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广东省林业厅主管,是广东省唯一的林业专业学术刊物。协办单位为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广东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深圳市北林地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广州碳汇林业有限公司和广东省湿地保护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