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高寒阴湿区马铃薯病虫害及其绿色防控

时间:2020年04月29日 分类:农业论文 次数:

摘要:在分析高寒阴湿区马铃薯发生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危害情况的基础上,探究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主要为:气候变暖、病害生理小种变化、轮作倒茬不及时、播种带菌种薯、栽培管理不当、施肥不当、综合防治重视不够等。在防治上,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

  摘要:在分析高寒阴湿区马铃薯发生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危害情况的基础上,探究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主要为:气候变暖、病害生理小种变化、轮作倒茬不及时、播种带菌种薯、栽培管理不当、施肥不当、综合防治重视不够等。在防治上,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保障,示范推广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技术,尽可能多措施、全生育期配套使用,并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实施以抗病品种和脱毒种薯为基础,种薯处理、提前预警、高效低毒药剂防治为重点,轮作倒茬、科学施肥、合理密植等配套的绿色防控措施。

  关键词:高寒阴湿区;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控

中国马铃薯

  渭源县地处甘肃省中部,属典型的高寒阴湿区,海拔1930~3941m,年平均气温4.1~7.1℃,无霜期135d,年平均降水量500mm左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富含钾素。由于渭源县气候、土质条件非常适宜马铃薯生长,自然隔离条件好,交通运输方便,传毒媒介少,种薯退化慢,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适宜马铃薯生长,有“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之称,年种植马铃薯26.7hm2(40万亩)以上。

  近年来,渭源县通过建立健全种薯繁育体系、扩大种植规模、优化种植结构、完善种薯质量管理机制、组织专业协会、兴办龙头企业带动等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全县马铃薯种薯产业的快速发展,但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诱发病虫害发生的因子增多,加之种植农户科技文化水平不高、连茬种植、单一用药、防治病虫综合措施少、防治方法不当等问题,导致马铃薯种薯质量和产量下降,以马铃薯晚疫病为主的病虫害成为制约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力开展和应用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及振兴马铃薯产业的重要措施。

  1马铃薯主要病虫害

  根据渭源县种薯生产布局及其南部高寒阴湿区、北部黄土梁峁沟壑半干旱区、中部浅山河谷川(塬)区不同的气候特征,选择南部会川镇、田家河乡,中部五竹镇、清源镇、莲峰镇,北部北寨、新寨、大安等种植面积较大的、具有代表性的乡镇以及甘肃一航薯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渭源渭河源马铃薯种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田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渭源县五竹马铃薯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等种薯生产龙头企业种薯生产基地,对主栽的陇薯3号、陇薯6号、陇薯7号、青薯9号等品种,在苗期、开花期、收获期进行了巡回普查、蹲点调查、随机调查、重点踏查。

  经过多年来的调查,渭源县马铃薯在生长期发生的主要病虫害包括真菌性病害:晚疫病、早疫病、黑痣病;细菌性病害:环腐病、疮痂病;病毒性病害:普通花叶病毒病(PVX)、重花叶病毒病(PVY)、皱缩花叶病毒病(PVY和PVX两种以上病毒混合侵染);马铃薯虫害: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蚜虫、马铃薯瓢虫等。

  1.1病害危害情况

  因种植品种、气候、降雨、土质、栽培管理等条件的差异,病虫害发病程度不同。近年来,晚疫病为渭源县马铃薯种薯生产上常发的第1大病害,中度偏重发生,发病面积占马铃薯总种植面积的35%~85%,而且南部乡镇比北部乡镇发病早、发病重,南部乡镇病株率33%~56%,严重度18.6%,北部乡镇病株率20%~35%,严重度12.2%;早疫病是当地马铃薯种薯生产上的第2大病害,中度发生,发病面积占马铃薯总种植面积的25%~45%,病株率15%~26%,北部乡镇比南部乡镇发病早、发病重;黑痣病中度发生,发病面积占马铃薯总种植面积的12%~35%,在南部阴湿区和酸性土壤中发生较重,平均病株率18%~35%,种薯带菌核率33%左右;疮痂病中度发生,发病面积占马铃薯总种植面积的8.5%左右,近年来该病有加重发生的趋势;环腐病轻度发生,发病面积占马铃薯总种植面积的2.0%~4.5%,产量损失率3.5%左右。

  近年来,由于大力推广马铃薯脱毒原原种、原种、一级种薯,病毒病只在个别地块发生,PVX发病面积占马铃薯种植面积的4%左右,PVY发病面积占马铃薯种植面积的2%左右,皱缩花叶病毒病零星分布并产生了危害,发病面积占马铃薯种植面积的0.2%左右。PVX导致马铃薯减产10%~15%,PVY导致马铃薯减产20%~30%,皱缩花叶病毒病造成马铃薯减产30%~40%。

  1.2虫害危害情况

  地下害虫蛴螬(小云斑鳃金龟甲)中度发生,在5月下旬、9月中旬发生严重,发生面积占马铃薯总种植面积的35%左右,减产10%~25%。南部乡镇重于北部乡镇,主要为害马铃薯块茎。金针虫中度发生,发生面积占马铃薯总播种面积的36.5%左右,产量损失8%~9%,5月下旬为害种块和幼茎,9月中下旬咬食根和块茎。华北蝼蛄轻度发生,发生面积占马铃薯总播种面积的3%左右,产量损失2%~3%,6月上旬在中部及北部乡镇发生危害。

  地老虎轻度发生,发生面积占马铃薯总播种面积的10%左右,产量损失6%~7%,以小地老虎发生为主,幼虫为害幼苗和块茎,6月上中旬为害幼苗,9月中下旬为害块茎。蚜虫中度偏重发生,6月上旬有翅蚜迁入马铃薯大田,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为害严重,发生面积占马铃薯总播种面积的85%,减产15%~30%。瓢虫7月中旬发生,以成虫和幼虫啃食马铃薯叶片叶肉和嫩茎,发生面积占马铃薯总播种面积的3.5%左右,属于轻度危害[1]。

  2马铃薯主要病虫害发生原因分析

  2.1气候变暖对病虫害的影响

  渭源县是农业大县,也是农业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农业气象灾害(旱灾、冰雹、霜冻、洪涝等)、农业生物(病虫)灾害是最主要的农业自然灾害,灾害发生种类多、频率高。大气环流、厄尔尼诺等天气条件及其引发的温度、降水异常,不仅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农业病虫害的发生与否、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还对病虫害的暴发流行具有前兆性指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将会使害虫的发育速度加快、繁殖代数增加,更有利于病虫害的越冬、越夏,使病虫害发生、流行的几率增加。特别是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喜日暖夜凉、高湿条件,18~22℃条件下有水滴存在,有利于孢子囊的形成和侵染。

  马铃薯现蕾、开花期对晚疫病菌抵抗力弱,只要白天气温在22℃左右,相对湿度高于95%且持续8h以上,夜间气温10~13℃,叶片上有水滴并持续11~14h的高温、高湿条件,晚疫病即可发生,发病后10~14d病害蔓延至全田,甚至引起大流行。而渭源县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9月,此时多雨、空气湿度大、日暖夜凉。7月份,马铃薯正处于现蕾、开花期,也是马铃薯晚疫病田间发病期,若遇阴雨、高温天气,极有利于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传播和蔓延,此时也正是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的关键时期。

  2.2晚疫病生理小种变化

  近年来,马铃薯晚疫病生理小种不断发生变化,常规药剂防治效果不理想,增大了防治难度。

  2.3轮作倒茬不及时

  近年来,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价格上扬,生产效益高于小麦等其他作物,农民种植积极性提高,种植面积扩大,导致倒茬不及时,重茬、迎茬现象严重,加之秋茬作物面积大,伏耕面积小,耕地得不到充分晒垡熟化和杀菌灭虫,使在土壤中越冬的病原菌翌年继续侵染,为土传病害的流行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连作是病土形成的主要人为因素,连作地块黑痣病、疮痂病等病害发生严重。

  2.4播种带菌种薯

  带菌种薯是主要的初侵染来源,由于部分带菌种薯症状表现不明显,播前种薯挑拣不严格,病薯播种后,一部分不发芽或发芽后死亡,个别发芽的带菌幼苗形成发病中心,在条件适宜时,病部产生的病菌随气流、雨水扩散传播至附近植株再侵染,形成发病中心,由点到面向四周扩散。病株上孢子囊落至地面后随水进入土壤侵染块茎。

  2.5栽培管理不当

  种植地块整地质量差、种植密度过大、偏施氮肥、中耕培土不及时、草荒严重等使植株生长衰弱,也利于病害发生。收获时随意将病薯、烂薯滞留田间,为土壤内菌源的积累以及翌年的初侵染提供了条件。大量施用化肥,尤其氮肥可刺激土传病菌中的镰刀菌、轮枝菌和丝核菌生长,从而加重土传病害的发生。近年来,马铃薯黑痣病、疮痂病几乎连年发生,与马铃薯生产田大量使用氮肥、土壤中有机物质大量减少有关。

  2.6病虫害综合防治重视不够

  由于农村现有劳动力多为留守的妇女和老人,整体素质较低,对地下害虫、晚疫病、黑痣病、疮痂病等病虫害的危害认识不足,尤其在种植比较分散的马铃薯地块,播种时基本不采用药剂拌种和土壤处理,发病初期防治次数少,同时使用手摇喷雾器喷施药液,只喷马铃薯植株中、上部叶片,下部叶片药液触及少,操作不规范,防治效果不佳。

  3采取的主要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是根据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通过优化集成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调控与科学用药等技术,限量使用农药,从而安全控制有害生物的过程。在马铃薯以晚疫病为主的有害生物防治措施上,要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实施以抗病品种和脱毒种薯为基础,种薯处理、提前预警、高效低毒药剂防治为重点,轮作倒茬、科学施肥、合理密植等配套的绿色防控措施。

  3.1农业防治

  3.1.1深耕改土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晒垡,不仅可以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有利于作物的生长,还可使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害虫的生存环境恶化,即直接破坏地下害虫的越冬场所;还可使表层土内越冬的害虫暴露于土表,通过机械损伤、暴晒、鸟啄等方式消灭害虫,还可结合耕翻土地随时捡拾出土内幼、成虫,集中杀灭一部分幼、成虫;土内一部分病菌由于日光照射亦能被直接杀死,深耕改土还可破坏蛴螬、金针虫在土壤中的蛹室,造成大量蛹死亡,减少越冬病虫源,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3.1.2精选品种

  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或耐病品种,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黑痣病、疮痂病等最有效的措施。选择种植脱毒陇薯3号、陇薯6号、陇薯7号、陇薯10号、陇薯14号、青薯9号、冀张薯8号等品种。尽量选用马铃薯脱毒原原种、原种、一级种薯。

  3.1.3合理轮作

  合理进行作物间的轮作倒茬,对预防土传病害的发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马铃薯是不耐连作的作物,与玉米、小麦、豆类等作物轮作增产效果较好,前茬选择禾本科、中药材、豆科和未施过有杀灭双子叶杂草效果的除草剂的地块,同时要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

  3.1.4精选薯块

  选用表皮光滑、无病虫害、无伤口、不带有过长幼芽的薯块作为种薯。剔除病烂薯后晾晒2~3d,以杀灭病菌和虫卵。

  3.1.5切刀消毒

  种薯切块时用75%酒精或0.1%高锰酸钾溶液对切刀消毒,防止环腐病等病害传播。

  3.1.6科学施肥

  施肥以农家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基肥以有机肥、生物肥等优质农家肥为主,化学肥料采用配方施肥或专用肥,推广稀土微肥,避免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有机肥,提高马铃薯抗病性。应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进行改良,一方面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另一方面使有益微生物进入土壤繁殖,可以为马铃薯生长创造有利环境,抑制土传病菌滋生,减轻土传病害的危害。追肥于现蕾至初花期结合培土进行,在降雨前667m2追施碳铵或尿素5.0~7.5kg;同时,中后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钾天下+三十烷醇,可以弥补根部施肥的不足,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并提高马铃薯抵抗能力,减轻病害的发生。在现蕾期,当表现有徒长情况时,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均匀喷雾,可控制植株徒长。应保持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以减少晚疫病的发生。

  3.1.7合理密植

  以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为宜,此时气温在10℃左右,种薯出苗快,能尽快生长成壮苗。根据当地土壤肥力、品种特性、种植方式等,做到合理密植。南部及中部地区一般露地栽培,采用“种1空2宽窄行”种植方式,北部半干旱区采用黑膜全覆盖栽培。瘠薄地667m2保苗3000~3500株,肥沃地667m2保苗3800~4300株,可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温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1.8中耕培土

  露地栽培,在马铃薯苗期浅耕、锄草,现蕾前在株高10~13cm时进行中耕,现蕾期早培土、厚培土,起18~25cm的高垄,有利于秋季排涝,还可防止病菌随雨水下渗而侵染块茎,使薯块大量带菌,造成烂窖;早培土使马铃薯植株开展度小,茎叶量少,可减少农事操作时对植株的机械损伤,也就能相应地减少病菌入侵概率,减轻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同时结合培土,视长势情况及时进行追肥。

  3.1.9适时收获

  9月下旬,当80%马铃薯茎叶呈现黄色、中部叶片枯黄,薯皮老化,薯块从脐部脱落时收获。收获时选择晴朗天气、地面干燥,杀秧2~3d后尽快收挖,收获后预热处理2~3d,剔除病、烂、破伤薯后贮存,贮存期窖温保持1~4℃,湿度保持85%~90%,并随时检查,防止马铃薯发热和受冻,造成损失。

  3.2生物防治

  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如生物杀虫剂苦参碱、阿维菌素、烟碱、苏云金杆菌(Bt)等。

  3.3物理防治

  3.3.1杀虫灯

  种薯企业推广应用杀虫灯诱杀害虫。在6月上旬地下害虫成虫发生期,在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及时安装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杀虫灯开关为智能开关装置,开灯时间设置在21:00,关灯时间为次日04:00,用来诱杀地下害虫的成虫,悬挂高度高于植株顶部0.5~1.0m。灯间距为150~200m,每盏杀虫灯控制面积为3hm2左右。

  3.3.2色板诱杀

  在马铃薯种薯生产田悬挂黄色粘胶板来诱杀蚜虫,悬挂高度以高于植株顶部0.2~0.3m为宜,以后诱虫板随植株长高而升高。一般在6月上旬有翅蚜迁飞之前按667m2放置双面带胶的黄色板(40cm×25cm)20块左右,并均匀分布即可,另外可根据虫情增加数量。在8m×50m的原种网室按4m×5m的行间距悬挂黄色板(20cm×40cm)20块左右,防止网纱损坏及蚜虫的侵入。

  3.3.3防虫网

  种薯企业采用防虫网室生产马铃薯原原种、原种,因其能够防止蚜虫等害虫的侵入,可达到控制病毒病发生的目的。在马铃薯未出苗前选用搭建防虫网棚所需的钢架、钢卡、套管和网纱(孔径为0.06~0.09mm的尼龙网纱),一般按规格50m×8m进行搭建。

  3.3.4高山隔离

  种薯生产企业还可选择自然隔离条件严格的高山区扩繁马铃薯原种、脱毒一级种,以防止蚜虫传播病毒病。高山隔离区要求选择在海拔2000m以上,年降雨量500mm以上,具有一定的隔离条件(如高山、森林等)、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的冷凉阴湿山区;同时,要求500m范围内不得种植油菜等十字花科植物及种性退化的马铃薯品种。

  3.4加强预测预报

  马铃薯晚疫病化学药剂防治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有无准确的短期测报。2012年在马铃薯生产大镇会川镇引进安装马铃薯晚疫病远程监测预警系统,利用CARAH模型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预测预报。马铃薯出苗后,充分利用马铃薯晚疫病远程监测系统,收集基地马铃薯生育关键期(7—8月)每日最低、最高及平均气温,降雨量,每小时的相对湿度、温度等气象资料,通过计算分数、侵染代数,绘制马铃薯晚疫病侵染循环曲线,并提前3~5d发布预警信息,为科学制定防治方案,指导适时采用化学防治对症用药提供重要支撑[2]。

  3.5化学防治

  农业防控、物理机械防控、生物防控等技术可以起到较好的控制有害生物的作用,但当田园有害生物大量发生而其他防治方法又不能立即有效地控制有害生物为害时,需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通过预测预报,准确掌握马铃薯病虫发生动态,在病虫害的初发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采用新型施药器械进行防治,提高药液雾化效果,以减少农药用量,提高农药的有效性。另外,在种薯生产基地大力开展统防统治。

  3.5.1播前种块药剂拌种

  种薯切块后用草木灰拌种,也可选用甲霜灵·锰锌、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等药剂,按种薯质量的0.2%加水拌种,拌种后避光晾2h,待药液吸收后播种。地下虫害发生严重的地块,可用辛硫磷等进行土壤处理防治。

  3.5.2发病期防治

  虫害防治:蚜虫发生时除用常规农药防治外,及时选用吡虫啉、抗蚜威、溴氰菊酯、苦参碱等高效、低毒杀虫剂防治。病害防治:晚疫病是制约渭源县马铃薯生产的主要病害,生长期间发现晚疫病病株应立即拔除并带出田外深埋,再在病穴处撒石灰消毒。6月中下旬发病前以预防为主,叶面喷施代森锰锌、丙森锌、双炔酰菌胺等保护剂;7—8月发病期喷施保护剂和治疗剂,可用常规农药甲霜灵·锰锌,还可用高效药剂霜脲·锰锌或霜霉威盐酸盐、嘧菌酯、丙森锌、烯酰吗啉、霜脲氰、苯醚甲环唑等治疗剂轮换用药,连续防治。每隔7~10d喷药1次,连喷3~4次,若喷药6h后遇雨应及时补喷。对种植集中连片区应采取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相结合的措施,可有效地控制病害蔓延。在晚疫病流行年份,可在成熟期或接近成熟前10~15d清除地上茎叶,或用化学药剂杀死地上茎叶。

  3.5.3统防统治,提高防效

  统防统治,可有效地防止病害大面积流行。目前,仅靠一家一户自发防治,很难有效地防止马铃薯病害大面积流行,常常出现“漏治一点,危害一片”现象。近年来,由于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守人员大多为老人、妇女,加之这部分人中文盲、半文盲比例很大,大多数缺乏病虫害防治相关知识,农药使用技术缺乏,施药观念落后,农药利用率低,盲目、过量用药现象较为普遍。近年来,专业化统防组织的优势已日益显现,通过开展“五统一”(统一组织发动、统一技术方案、统一药剂供应、统一施药时间、统一防控行动)方式,采用高效率且施药质量好的机动喷雾机械(无人机等)等施药,既减少了农药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又提高了防治效率和防治效果。

  总而言之,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就是要进一步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实施。化学治理、生物治理、物理治理以及农业治理措施各有优势,要相互协调配合,单一使用效果有可能不明显。根据病虫发生程度,在防治上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保障,示范推广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技术,尽可能多措施在全生育期配套使用,达到有效控制马铃薯病虫害的目的,确保种薯生产安全,促进马铃薯种薯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漆文选.高寒山区马铃薯种薯主要病虫害调查与防治方法[J].中国蔬菜,2017(9):93-98.

  [2]仲彩萍,杜立和,漆文选,等.高寒山区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实践与应用[J].陕西农业科学,2015,61(2):45-47.

  农业论文投稿刊物:中国马铃薯繁荣我国的马铃薯事业为办刊宗旨。报道我国马铃薯方面的科研成果,科技动态,介绍本专业的实用技术和科学知识并报道国内外马铃薯方面的科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