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08月27日 分类:农业论文 次数:
摘 要:稻作文化是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在长期稻作生产实践中形成的,被普遍认可和遵守的风俗习惯、行业规范和价值观,以及蕴含其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南通种稻历史可追溯到5 000多年前,先民火耕水耨、饭稻羹鱼,筑海堤、勤稼穑,塑造了多元共存的区域农耕文化格局和独具江海特色的稻作文化。 本文整理了南通水稻种植历史、传统习俗、文学艺术等传统农耕文明内容,并从深挖“稻”历史、宣传“稻”文化、提升“稻”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南通; 稻作文化; 历史; 习俗; 传承
南通据江海之会,握襟带之薮。 茫茫万里水东流,数千年沧海桑田,四次沙洲连陆,南通先民筑海堤、勤稼穑,江海平原从无丝粟之饶,渐成鱼稻饶足[1]之地,孕育出独具南通地方特色的稻作文化[1-2]。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江海农耕文明、稻作文化符号逐步解体。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 ”各地开始重新认识到农耕文明的重要性,农村非物性文化遗产保护有了很大进展。 稻作文化是稻作生产的历史沉淀,承载着江海农耕历史映像和文明密码。 笔者查阅多种地方文献和民俗资料,深挖稻作文化的内涵,以期在新时代通过传承和发扬稻作文化,推进稻米产业兴旺,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1 水稻种植历史
1.1 历史追溯
远古时期南通地区还是茫茫江口海域,随着长江泥沙沉积,逐步形成浅滩、陆地。 各县(市)区中海安成陆最早,五六千年前就有古人生活; 如皋、如东相继在汉代和南北朝时期与陆地相连; 通州、崇川、港闸等地原为胡逗沙洲,至唐末连陆; 海门虽在唐代成陆,但明末清初江堤坍塌成灾,至清代乾隆中期重新成陆; 启东20世纪初才与海门接壤。 虽然南通总体上成陆时间不长,但种稻历史久远。
20世纪70年代,青墩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炭化偏粳型稻谷[3],表明5 000多年前青墩古人开始种植水稻、饭稻羹鱼[4]。 同期出土的陶鬶、二流鸭嘴形壶和灰陶高足杯等酒器,还间接表明青墩古人掌握了用稻米制酒技术。 由于江海平原多为沙陆并接而来,其地潟卤而瘠,且易于崩圮[5],先民多有不胜望水赔粮之苦[6]。 但他们不畏艰难,海邦千里敢安鱼稻之居[1]。 废灶兴垦,开荒拓土,斫木为耜,冶釜为犁[7]。 潟卤尽桑麻,闾阎皆货殖[8],昔日蛮荒之地变成了如今的鱼米之乡。
1.2 水稻品种
明代以前直接涉及南通地区种植水稻品种的资料较少,可从相关文献寻得踪迹。 《唐书地理志》记载,黄稑、乌节等品种曾作为江淮地区的贡米[9]。 宋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 012年)引进占城稻[10],择田高者艺之。 明清时期有大量文献涉及水稻品种。 南通水稻品种以籼、粳(秔)稻为主,糯(秫)稻作酒浆之用,占比二至三成。 《通州志》[10]罗列了黄稑、乌节、大香斑等粳、籼稻品种,早糯、晚糯、虎皮等糯稻品种。
《直隶通州志》[11]详细描述了各类型品种的特征特性。 粳稻早者七月熟,迟者九月熟,品种有早白、晚白、黄稑、乌节等。 籼稻粒长性硬,品种有红白籼、雉子班、救公饥、拖犁归等。 糯稻,早白最先熟,晚白则皮薄易酿,性软色芳的有羊脂,早种宜酿者有赶陈,虽熟不枯者有青枝,秆柔可为索者有麻筋。
旧时水稻品种虽多,但更新替代慢。 中国首届博览会《南洋劝业会报告》[12]曾收录如皋黄丝糯稻、早五天粳稻、银条籼稻,海门早生旱稻、晚生旱稻,如皋香滋糯旱稻等南通近代部分品质较好品种。 先民还针对各类型土壤,从因土种植的角度对水稻品种的合理布局进行了探索。 如皋东南宜粳,西北宜籼[13]。 秋晚熟者胭脂赤,性能不畏碱,海角田多种之; 红莲秫、箭子籼种宜河土,炊食香软味甘,皆上品,乌口稻不能及[14]。
1.3 种植方式
南通水稻种植方式有直播和移栽两种。 直播稻自古就有,5 000多年前青墩古人就采集种植偏粳型水稻。 西晋《博物志》中提到,海陵县扶江接海,多麋兽,千千为群,掘食草根,其处成泥,名曰麋畯,民随此畧种稻,不耕而获,其收百倍[15]。 唐宋以前,水稻直播是一种普遍现象,并对滩涂开发、文化传播、粮食增产和人口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唐宋以后,水稻移栽开始普及,直播逐渐少见,有关直播的记载反而多了起来。 如《崇川咫闻录》[14]提到,水乡则不莳秧,惟以稻散布于田,听其自熟。
《如皋县志》提到,散稻,不耔秧针,散布于田,听其自熟,米色红而味香[16]。 《直隶通州志》[11]详细记载了水稻育秧的方法。 谷雨浸种,其种皆隔岁所藏,粒粒料简,秕稗尽去,三入三出。 始车水耕田,耕毕耙,耙毕耨,耨毕耖,耖毕镘,然后撒种。 水去种一寸,日再易,匝月而秧成。 志中还提到了当时水稻的移栽适期。
芒种前五六日,农夫插秧谓之白梅秧,交夏至插者最多,迟至小暑便减收矣。 这与现今所提“适期早播促壮秧”“不栽七月秧”等稻作技术相吻合。 《如皋县志》[17]也提到,谷雨农家浸种,四月插秧,芒种以后谓之梅秧,夏至以后谓之时秧,过此不雨改种旱谷。 因品种产量潜力、稻作技术水平等限制,旧时水稻产量并不是很高。 每田一亩,丰年得谷三石,次则二石,又次之则一石[18]。
2 水稻传统习俗
2.1 农事劳作
手足互更替,一身筋骨勤[19]。 旧时稻作是辛劳艰苦之事。 陈尧《农书》[18]记载,一户种稻二十亩,收获后田主得六成,农户得四成。 扣掉种稻成本(约占农户所得25%),再了官逋私债,农户几乎没有余粮。 如果遇到霜蝗水旱之灾及意外之变,往往鬻其妻子、骈首就毙。 稻作生产环节中最费工费力的是拔秧和插秧。 先人崇拜自然,敬畏自然,形成了一些特定的习俗。
《直隶通州志》[11]中记载,育秧撒种之日,邻里不乞火。 秧成后,占吉日拔秧。 牛亦五放饷,使歇力割嫩草喂之也。 如皋白蒲还称这一天为开秧园。 水稻从莳秧耨草至收获,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劳力。 每用十余人则有东阡西陌比屋之家相与合,伦不足,则佣之有余力者[18]。 无论是邀请邻里朋友帮工,还是雇佣劳力,主家都要请吃搀腰饭、饮社酒。
《崇川咫闻录》[14]提到,莳稻秧时,田家具酒食饷莳者,呼为搀腰,为其曲身伦劳,劳之也。 《直隶通州志》[11]还特别提到,妇女褰裳拔秧,老人六十不移田,稚子十三不插秧,壮者通力合作。 由于插秧需青壮劳力,人手比较紧张,为节省体力、提高效率,南通独有的插秧工具——莳梧便应运而生。 莳梧插秧是个技术活,主家需请技术能手插第一行秧称“攀行”。
2.2 岁时节庆
南通地区约定俗成一年中大冬、正月初一、十三和十五吃圆子,圆子有实心和包心两种,糯米粉以水磨米粉最佳[17]。 腊月三十如皋旧俗吃“陈饭”,正月初一吃用米杂果饵煮的“开生饭”。 启东正月初一主食为米饭年糕红枣,吃饭时掉下来的米粒供鸟食。
通州在秧田田角烧一堆麦芒灰称“煨秧田”。 正月初七,如皋白蒲乡农具香烛至南北两武庙听签,占卜一年丰歉[20]。 如皋正月十五主妇炙米糕供老人,称为“接腰”,可免腰痛[20]。 启东、海门用米粉做成棉桃、玉米之类食物蒸熟后串在竹枝上分插祖坟田间,称为“斋坟头”,预祝五谷丰登。 正月初七至十五各地有请灰堆姑娘(亦称紫姑、灰婆婆、羊阁三娘等)占卜田禾收成、婚姻嫁娶的习俗。 正月十五“放哨火”习俗延续至今。 “灯笼亮,火把红,正月十五烧麻虫,田头场边都烧到,烧得害虫无影踪”。
乡农烧野草以占旱潦(涝),红色主旱,白色主潦(涝)[20]。 正月十六,如皋爆秫(糯)米作花置壁隙间,谓为“鼠纳妇”[17]。 立春鞭春牛,郡守率僚幕迎春于东郊,士女聚观土牛,过则撒麻、麦、米豆,以中牛者得岁[11]。 春分前后,如皋村人咸赛土神,以祈年谷,或云社酒治聋[17]。 立夏南通有吃糕习俗。 有应时的绿豆糕,也有过年时蒸制的大年糕。 亦有将大年糕切片,与年前“送灶”的赤豆饭锅巴煮粥食用,食后不疰夏、不腰疼。 八月十五,如皋有摸秋、送秋习俗。 儿童偷摘邻居茄子、南瓜之类,称为摸秋。 所偷之物送至未有生育的邻居家求子,称为送秋。
九月重阳,有吃重阳糕、插茱萸、饮菊酒的习俗。 《竹枝词》“糕上飘摇插纸旗,黄花酿酒醉斜晖”和“记取重阳酒一杯,枣糕上插小旗回”,提到南通重阳糕插彩旗的典故。 据传明代陈尧、顾养谦曾就天宁寺筑会文一室,上梁忽有双鸦各衔旗插梁上,后两人皆中嘉靖进士,遂为旗糕佳话[14]。 稻谷收获后,如皋第一碗新米饭用来敬狗,缅怀天狗偷稻种之功。 十二月造醋酿酒,南通地区酒类主要有酵水酒、吊烧酒、米酒、酱糟酒和封缸酒等。
2.3 稻作农具
稻作农具的发明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耕整农具主要有木犁、掭草和耱。 木犁作为耕田工具已淘汰多年; 掭草是一种松土、草还田的辅助农具,长1.5 m,宽1 m,中间安装带有错位木齿的滚轴; 耱是水田平整农具,由3~4 m长、20 cm宽、5 cm厚的上等杉木板制成,由牛或拖拉机牵引。 移栽农具主要有秧马和莳梧。 范邃曾作“秧马声声连四野[21]”,秧马在农村已未见流传。 顾金棻“莳梧使自先农手,堪补龟蒙耒耜经[22]”。 汪嶪“莳梧簇簇水棱棱,秧马相随厉秀塍[23]”,诗中所提莳梧为南通地区特有,影响力虽然不及秧马,但据考证其作为我国最早记载的插秧器具[24]。 启发了当代机插秧的发明。
《直隶通州志》[11]提到,惟丁堰、石港、马塘、白蒲,用莳梧,形如乙字,人可插二亩许。 通州、如东等地如今仍能寻见,如皋还有“莳梧一夹,糁子不搭; 插梧一扛,糁子不尝”的农谚。 管理农具主要有水车和耥。 水车是由上等杉木板制成的水槽式汲水工具,按动力可分为牛拉、人力脚踏和手摇(戽车)等。 有谚语“白露拆车,秋分稻上场”。 耥为一种水稻中耕小型农具,由优质木材做成木屐形成,耥的底部装有4~5排铁质尖齿,放在水稻行间推拉,松土除草。 收获农具主要有掼床(稻床、稻箱)。 掼床是进行水稻脱粒的工具,形状似小木床。 水稻收获后将稻穗在掼床上掼打,进行脱粒1人1天能完成667~1 334 m2面积脱粒任务,沿用至20世纪60年代。
3 稻作文学艺术
3.1 稻作诗词
南通崇文之风自宋代兴起,以读书之富变鱼盐之业,以洙泗之风易淮海之陋[1]。 明代以来,诗书传家、文教大兴、人才辈出,儒学名士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歌赋。 其中有大量的农村题材诗歌为民诉苦,为民呐喊,关心国家前途,深含着对稻农的同情和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 丁日乾《嗟此一隅》:“秋来岌岌带青收,经年穷苦不足食”[25]。 陆进《河水》:“河水汤汤其流泱泱,侵我稻田民卒流亡。 河水滔滔伤我稼苗,何辜于天沦胥以逃”[21]。 方汝谦《苦雨行》:“四月五月河水涸,播谷田间供鸟雀。 种下苗生蝗四起,扑灭不遗填荒地”[26]。 张圯授《雉皋道中》:“不知邻乡旱,高田如此瘠。 东家借豆粟,西家拾遗穗”[27]。
冒春林《秋蝗行》:“秋收望新秔,新秔渐已熟。 倏忽飞蝗来,伤心更惨目……食苗苗不留,食草草不绿……蝗止食我苗,吏乃食我肉。 食苗犹有时,食肉无餍足”[21]。 周沐润《谒帅四首》:“秔稻有季民饿死,萑苻无禁盗封侯”[28]“。 钱文辉《忧旱吟》:“斗米一千秕且糠,抵得珍珠量十斛。 青草划尽不复生,饥鸟磨喙啄人肉。 飞蝗蜂聚吞苗根,家家缚收仰天祝。
饥儿索哺啼未休,租吏打门声已促”[29]。 也有众多描述水稻丰收场景的诗歌。 冒梦相《初夏》:“麦浪千层叠,秧针四野芳”[30]。 石正希《夜自西村归》:“炉红榾柮鹅儿熟,风馥稻花鱼婢肥”[21]。 朱凤台《野望》:“一望清阴满秔香,偏绿畴高云自严”[21]。 严一鸾《秋夕》:“蓼岸水深鱼正美,稻畦香散蟹初肥”[21]。
汪嶪《观获》:“金风从西来,稻香绕行履。 景色丰且穰,计日筑场圃。 稏屯如云,一一银镰聚”[31]。 此外范曾省《插田行》:“三月四月农事兴,东村西村布谷鸣。 桑田正及零灵雨,秧针宜插彪池盈。 相呼合作插新秧,绿荷包饭田畯喜。 着土青苗方向生,香菰社酒赛秋成”[21]。 李琪:“芒种才交五日强,家家争插白梅秧; 劝郎饱吃搀腰饭,瓮里犹余腊酒香”[23]。 姜长卿:“家家齐插白梅秧,手段争夸莳上行。 午饭搀腰将进酒,珍珠滴滴菜花黄”[31]。 汪嶪:“健妇饷林边,搀腰酒瓯注”[31]。 这些诗句生动展现了拔秧插秧时吃搀腰饭,喝社酒的场景。
3.2 地方戏曲
南通地区的地方戏曲主要有僮子戏、花鼓戏和海门山歌剧。 南通成陆过程中恶劣的自然环境,塑造了江海儿女勤苦耐劳、坚韧忧患的品性,也延续了敬畏自然造化、崇拜祖先神灵的心理。 僮子戏起源于唐代,是驱邪纳吉、祈求太平的僮子会的重要构成。 《海陵竹枝词》李肇增“村部平安时作会,巫觋歌舞历万年”,储树人“万宝秋成祝满仓,村村赛鼓觋巫忙”[32],描述的就是当时艺人乡间作会,演出僮子戏的场景。 僮子戏中“献酒”贯穿于做会、上僮子仪式的始终。 语言浅显生动、唱腔粗犷深沉、充满生活气息和民俗趣味。 如,“米”献酒词依靠演唱时的七字韵等形式,描述了水稻从种到收的过程:“稻籽灌在蒲包内,丢在河里浸稻种。
一连浸到三五宿,不觉稻种伸了腰。 开了秧田萱稻籽,淘箩一个手上操。 扳下杨枝头上插,站在田岸萱种稻。 立夏时分下稻种,芒种时节要莳稻。 二八佳人拔好秧,农夫莳秧直苗苗。 农夫莳秧发稻棵,天天车水赛风跑,一月种下两次稻,青枝绿叶长得高。 七月开花结穗头,八月农夫忙割稻。 杨木扁担两头翘,咳咗咳咗往上挑。 有人掮来一楞床,男女老少忙掼稻”[33]。 “糕”献酒词描述了米碾成米粉制作年糕的过程:“先到磨坊碾成米,尔后送了上磨坊。
八卦磨子腾腾转,箩轴米屑白如霜。 桂花白糖来调和,造成方糕四角方。 做成蜜糕印红字,红绿旗子插在上”[33]。 花鼓戏于清代乾隆初期传入南通,在当时也叫唱秧歌。 “社鼓村村急,秧歌处处生[21]”,如东浒澪花鼓中耥秧调、剪月牙等是由栟茶一带农家田歌吸收后进行的再创腔。 如《剪月牙》:“四月五月插秧忙,哪有闲人在路旁。 人人一把秧在手,口唱山歌手插秧”[32]。 海门山歌剧已有七百余年历史,自古即有“海潮音、浪花调”之韵味。 上世纪50年代,改编自《摇船郎》的山歌剧《淘米记》进京汇演,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2018年“淘米记”被定为海门大米公用品牌。
3.3 山歌号子
山歌号子与南通农村特有的民俗、风物和农事结合得十分紧密,从中能感受到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 号子音调高昂,农民体力劳动时借以提神出力,过去不会打号子的农民常常被人看不起。 号子按照稻作内容的不同,分为车水号子、插秧号子、耥稻号子等。 “脚下用点儿劲嘿呀呵哇,多车水来多收稻,哎嘿哟上哎嘿哟哇”; “日出东方一片红,水车车口起白龙。 白龙游进秧田里,棵棵稻秧露笑容。 夏日田里一片绿,秋来黄金往家涌”; “菜秸点火一溜烟,主人不嫌我开言。 黄梅栽秧棵棵苦,五谷丰登又一年”。 还有相当多的号子表现出青年男女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大胆直白,是青年爱情生活的写照。 “栀子开花梗儿青,糯米做酒绿茵茵。
郎吃三杯红了脸,姐吃三杯赛观音”; “田里年年都长稻,我就喜欢车水喜欢嚎。 等到伢儿成了群,你坐在车口乘凉咪咪笑,又在听我唱老调,车水轱辘还在吱吱叫”; “姐在房中等郎来,郎在车水把秧栽。 待到黄秧转了青,才把己话吐出来”; “号子好喊口难开,白米饭好吃秧难栽。 要栽秧苗先车水,白米饭一脚一脚踏出来。 哥前胸后背都是汗,妹妹你快替哥哥把汗揩”; “东南风起暖洋洋,拔秧田里好红娘。 拔得好秧郎好莳,推开秧把粉儿香”; “东南风起暖洋洋,莳秧田里好红娘。 青蓝裤子雪白膀,又莳秧来又招郎”。 除此之外还有上梁鸽子、民间利事等形式。
上梁鸽子是木匠师傅在造屋上梁、合龙口时所说(唱)的吉利之词。 如“糯稻生来壳儿黄,扬扬晒晒去进仓。 进仓以后上磨坊,磨得白粉蒸糕忙[34]”。 民间利事是一种变相乞讨者恭维主家的民间歌谣。 如“二月里来选好稻种备春耕,五谷丰登六畜旺。 四月里来开天莳秧忙,请来师傅一大帮。 朝望水田像西湖,晚看水田披绿装。 五月里来田中瞟,水稻发棵长势好。 六月里来田中瞟,青枝绿叶长过了腰。 七月里来田中瞟,方圆几里人称好。 八月里来田中瞟,穗头整齐弯了腰。 请来八桌男子忙收稻,扁担挑断了十几条。 掼了八天八夜稻,稻堆子堆得比山高[34]”。
4 稻作文化传承
4.1 深挖“稻”历史
南通通江达海,古往今来先民从各地迁徙而来,生生不息,形成了南通人与江为伴、依海而居的历史渊缘,也塑造了由不同文化融合形成的区域农耕文化格局。 稻作文化是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在长期稻作生产实践中形成的,被普遍认可和遵守的风俗习惯、行业规范和价值观,以及蕴含其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的农本思想发生了动摇,曾创造出灿烂稻作文化的元素逐渐湮没于历史长流之中。
传统的民歌和手艺后继无人,传统文化所蕴藏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的约束力越来越弱,文化的传承链条面临断裂的可能。 我们有责任把南通的传统文化记录下来,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山歌、民俗活动等稻米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历久弥新。 围绕稻米做文章,做足稻米的文章,大力吸收、弘扬传统农耕文明和稻作文化中的优秀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以“稻”为本,把“耕”留住。
4.2 宣传“稻”文化
南通稻米生产历史可追溯到5 000多年前,南通人以稻米为主食,将稻米用来酿酒和制作各式各样的点心。 林梓潮糕、白蒲黄酒、石港窨糕等在岁时节令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僮子戏、浒澪花鼓、海门山歌等融入了稻作文化元素。 新时代要高度重视稻作文化宣传工作,利用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资源促进稻米产业融合发展,唱响南通稻米品牌。 加大“海安大米”“如东大米”等中国地理标志商标和“苏·皋长寿”、“淘米记”区域公共品牌的宣传力度,打造具有科普、教育、示范以及传统农耕文化展示功能的稻作文化博物馆、稻作文化园。
开展稻田彩绘、水稻课堂、稻田音乐节、亲子体验等集休闲娱乐、观光教育功能于一体的主题活动。 把稻作文化与传统节庆日结合,举办一系列稻米博览会、展销会、品鉴会、推介会等。 聚焦“稻米情怀”,实现稻米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沟通,将传统农业与现代艺术相融合。 全面提升稻作文化的关注度,让优秀农耕文化潜移默化到人们心中,助推美丽乡村建设提质增效发展。
4.3 提升“稻”价值
传统稻作文化提倡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和取用有节的生态观。 这与当前耕地过度开发,化肥农药滥用,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形成鲜明对比。 新时代向传统稻米文化要效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稻米产业的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价值,为稻米“产业兴旺”注入源头活水。 积极开展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稻田综合种养、耕地轮作休耕,推进绿色优质水稻基地、“味稻小镇”、“食味稻园”建设。
农业论文投稿期刊:《农业考古》创办于 1981 年,为国内外唯一的专门发表有关农业考古学研究成果的大型学术刊物。原主办单位为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 1985 年由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江西省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主办; 1994 年起由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博物馆联合主办; 2003 年起由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
细化标准化管理措施,使稻米生产从基地选择、田间生产、投入品控制到现场分品种收获等全程可追踪,建立产品安全追溯系统,强化品牌的质量支撑。 积极开发专用米、配合米、营养强化米等营养健康新产品,满足消费者关注健康、提高生活品质的多样化需求。 加快促进乡村旅游、特色餐饮、文化创意等与稻米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从水稻生长、收获、加工到消费的全过程系列休闲旅游项目,拓展稻米产业的潜在价值。
参考文献
[1] (宋)王象之. 舆地纪胜卷四十一[M]. 北京:中华书局,1992:5.
[2] 张松林,刘锬. 历代文人咏南通[M]. 合肥:黄山书社,2002:62.
[3] 王其银,李春涛. 青墩考古[M].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35.
[4] 张敏,汤陵华. 江淮东部的原始稻作农业及相关问题的讨论[J]. 农业考古,1996,43(3):106-121.
[5] (明)邵潜. 州乘资卷一[M]. 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6:47.
[6] (明)邵潜. 州乘资卷二[M]. 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6:6.
[7] (清)龚自珍. 龚自珍全集[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158.
[8] (清)钱谦益. 列朝诗集甲集前编第十[M]. 北京:中华书局,2007:10.
[9] (清)尹会一. 扬州府志卷十一[M]. 扬州:广陵书社,2015:1-2.
[10] (明)沈明臣. 通州志卷四[M]. 万历五年(1577)刻本,国家图书馆藏:20.
[11] (清)王继袓. 直隶通州志卷十七[M]. 台湾:台湾学生书局,1984:1-13.
[12] 朱祖荣. 南洋劝业报告—嘉种录[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108-109.
[13] (清)郑见龙. 如皋县志卷十七[M]. 乾隆十五年刻本,南京图书馆藏:1-2.
[14] (清)徐缙,杨廷. 崇川咫闻录卷十一物产录第十七[M]. 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1-2.
[15] (宋)李昉. 太平御览卷八百三十九. 百谷部三[M]. 嘉庆汪昌序重校活字印本,天津图书馆藏.
[16] (清)杨受延. 如皋县志卷六[M]. 台湾:成文出版社,1970:1.
[17] (清)杨受延. 如皋县志卷十[M]. 台湾:成文出版社,1970:1-36.
[18] (明)沈明臣. 通州志卷二[M]. 万历五年(1577)刻本,国家图书馆藏:51-53.
[19] (清)王菽原 崇川诗钞汇存卷首二[M]. 咸丰七年(1857)刻本,天津图书馆藏:30.
作者:李世峰 刘蓉蓉 任海建 郁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