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主题出版的时代特点面临问题及对策建议

时间:2022年04月07日 分类:农业论文 次数:

[摘要]主题出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时代精神。近几年,主题出版呈现内涵扩大、选题角度拓展、外在表现形式向融媒体产品转变、效益向双效并举发展的特点,也面临同质化选题突出、出版理念陈旧、营销思路狭窄等问题。本文对此提出做强、做优、

  [摘要]主题出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时代精神。近几年,主题出版呈现内涵扩大、选题角度拓展、外在表现形式向融媒体产品转变、效益向“双效”并举发展的特点,也面临同质化选题突出、出版理念陈旧、营销思路狭窄等问题。本文对此提出做强、做优、做精主题出版的应对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主题出版;时代特点;时代意义;创新思维

主题出版

  主题出版是指出版单位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党和国家发生的重要事件、重要活动、重大节庆、重大题材、重要理论问题等进行的选题策划和出版活动。2003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启动“主题出版”工程,要求各出版单位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就一些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大会议、重大节庆进行选题策划和出版活动。这是国家层面对出版单位做出的方向性引导。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并提出了一系列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为我国新时代主题出版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一、主题出版的时代特点

  纵观我国主题出版的发展历程,主题出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总的来看其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初始期(2003—2006年),这一阶段以纸质出版为主,主题出版围绕国家重大活动、重大会议、重点工作,以及重大节庆、重大事件等开展相应的出版活动。二是快速发展期(2007—2012年),这一阶段纸质出版物的销售由过去的线下逐渐延伸到线上,数字出版得到快速发展。三是深入发展期(2013年至今),这一阶段主题出版的增长速度趋于稳定,主题出版图书的范围大大扩展,内容也更加深入和丰富[1]。

  (一)主题出版的内涵不断扩展,涵盖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对主题出版的导向更加清晰、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版单位积极开展主题出版的创新实践。主题出版的主题从以政治题材为主向多元时代主题扩展,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广泛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各个方面。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新时代的主题,这为主题出版工作提供了政策遵循,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极大地拓展了主题出版的新内涵[2]。

  主题出版的选题方向更加广泛,过去不属于主题出版范畴的专业著作、文学性作品等,如果被赋予党和国家意志并反映时代特色,满足国家重要战略需求,也就被赋予了主题出版的特性。另外,那些紧扣时代脉搏、回应时代之需、体现人民之需的选题也都被纳入主题出版的范围。

  (二)主题出版的选题角度发生变化,由宏观层面向中观和微观层面拓展以往主题出版的选题角度主要集中于以党、政、军为代表的宏观层面,现在逐渐向以地域和行业为代表的中观层面以及以聚焦普通人生活为代表的微观层面拓展,呈现“既有长镜头也有小切口,既接天线也接地气,既有意义也有意思”的特点[3]。比如,山东画报出版社的《路桥上的中国》、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的《为了万家灯火:中国共产党百年抗灾史》、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的《金青稞:西藏精准扶贫纪实》等以行业、领域或者某一地域为代表的中观层面的选题,三晋出版社的《一个老共产党员的生活账》、希望出版社的《张桂梅和她的孩子们》等以基层共产党员为代表的微观层面的选题,都入选了国家“2021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三)主题出版的外在表现形式改变,由单纯的纸质书向融媒体产品转变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各行业各领域带来巨大变化,出版界也进入以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为特征的全媒体发展的新时代。主题出版内涵不断扩展,选题方向更加广泛,受众范围也不断扩大,由党员干部扩大到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广大读者。全媒体出版模式和营销模式的出现,让线上和线下的融合更加紧密,出版方式呈现多样化,多媒体资源附加内容的呈现增加了出版物的信息量和内容价值。

  技术的进步拓展了主题出版的范围和空间,“纸”和“电”的结合更加紧密,如“学习强国”App、《平“语”近人—习近平同志用典》电视栏目及其同名视频书、人民出版社的“党员小书包”手机软件等,主题出版通过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吸引了众多读者的注意,达到了一般纸质主题图书无法企及的效果。

  (四)主题出版的市场化进程加快,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进入新时代,主题出版的内容不再曲高和寡,其在话语表达方式和外在表现形式上都有了突破和创新,主题出版呈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效”并举的良好局面[4]。

  当前,大众对主题出版物充满期待,主题出版销售市场持续强劲,这为主题出版物的营销推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据统计,“十三五”时期,主题出版的社会影响和市场表现都大大提升。一方面,主题出版物的社会效益十分突出,一大批优秀的主题出版物入选“中国好书”、“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中华优秀出版物等。另一方面,主题出版物的经济效益大大提升,出现了一大批销量过百万册的主题出版物。主题出版已成为当前出版业具有风向标意义、最具市场潜力的图书板块之一。

  二、主题出版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尽管主题出版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主题出版兴起的时间不长,相关的各项制度还不够完善,出版单位对主题出版的发展规律仍认识不足,其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题出版的选题策划同质化问题突出近年来,虽然出版行业涌现了一大批优质的主题出版物,但是主题出版的同质化选题较多,不接地气、可读性不强的选题占据一定比例。在主题出版物中,有一大部分主题内容是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重大活动展开的,一般都是配合某个时间节点出版,因此各出版单位策划的主题出版物难免在内容方面出现雷同。而主题出版承担着特殊的使命,主题出版物的内容应更加贴近市场和读者,尤其是随着年轻一代的成长,90后、00后成为阅读主体,主题出版亟须做到写作风格活泼自由、内容丰富充裕、形式灵活有趣,以吸引年轻人的注意。

  (二)主题出版的市场价值挖掘不足当前,出版界行业发展参差不齐,有的出版单位思想超前,能紧跟随市场形势;也有的出版单位观念较为陈旧,仅将主题出版当作一项政治任务,过分依靠国家层面、省级层面的出版资助,较多地依赖行政力量的推动,缺乏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这就使得部分出版单位难以挖掘到主题出版的真正内涵,导致主题出版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单一,可读性较差,难以获得读者和市场青睐。主题出版固然有公益性的一面,但也要兼顾市场,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三)主题出版的营销模式相对单一我国主题出版物的思想原创性、内容影响力等与新时代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还不能很好地回应时代关切,满足大众多层次、全方位的需求。有些主题出版物的营销和推广过于依赖传统的团购和馆配两个渠道,忽视了广阔的零售市场,出版单位没有展开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也没有充分利用线上、线下两种渠道。当前,在线上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和抖音、头条、小红书等电商平台进行精准营销;在线下通过讲座、论坛、公益推广、全民阅读等来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都应成为主题出版的高效营销模式。

  三、新时代主题出版的应对策略

  打造精品主题出版,出版单位必须紧扣时代脉搏,抓住新时代的重大事件,深刻把握主题出版的时代特征和规律,加强规划顶层设计,从作者、编辑、营销等环节下足功夫,以新视角、新思维、新路径开创主题出版新局面。

  (一)加强规划顶层设计

  第一,做好主题出版并非个人或者编辑的事,临时抱佛脚、打游击战的做法将难以奏效,主题出版不应是短期工程、应景之作,出版单位要改变以往由编辑部门自下而上申报选题的工作模式。出版单位要将主题出版作为自身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来实施,制订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的中长期规划,自上而下做好顶层设计,重点落实。要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科技文化类、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等主题出版选题,出版单位既需要深耕内容,又需要创新形式。

  第二,出版单位需要在评优、奖金、职称等方面给予主题出版适当政策考虑和倾斜,出台灵活的考核方式,形成政策激励机制。第三,出版单位要加大对主题出版物的经费投入,设立专项资金,解决编辑和策划人员的后顾之忧,调动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保障主题出版成体系、成规模、见成效。

  (二)提升编辑综合素养在主题出版的生产流程中,编辑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编辑的素养尤其是其政治素养是决定主题出版质量高低的关键。“对青年人而言,打下一个知识基础最重要。要有自己的知识体系、知识架构,在这个知识体系里有一门自己的专业,并且要拔尖,再加上围绕这个专业的一些外围知识,形成一个金字塔。”[5]

  一个优秀的编辑要具备深厚的知识基础,就要多读书,积累知识,成为一个知识“杂家”;要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就要关注学术前沿,了解学术动态,经常参加学术会议,不断发现新的选题和新的作者;要做好主题出版编辑工作,就要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秉持严谨细致、大胆怀疑、小心求证的精神,严把政治关、质量关,以工匠精神塑造精品。

  (三)培育优秀作者队伍一部优秀的主题出版物需要优质的作者来保证核心价值内容。主题出版特殊的价值定位决定了作者本身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学术水平、创作能力以及个人影响力。主题出版的作者必须是相关领域的专家,且具有深厚的造诣、独特的视角、生动的语言,其表达方式要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能力,要让高深的理论能“接地气”“飞进寻常百姓家”。

  做好主题出版,编辑要结合出版题材或者重大历史事件有方向地引导作者创作。另外,出版单位要特别重视发掘中青年作者队伍,对有创新元素的项目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因为这部分具有时代背景的“潜力股”作者将是引领 90后、00后读者的中坚力量。

  (四)严控出版环节质量为确保主题出版物的高质量,出版单位要把出版导向放在首要位置,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贯穿于出版始终。一是出版单位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体系,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责任编辑制度、责任校对制度、印前审读制度等,以确保主题出版物的质量。

  二是出版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的《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重大选题备案办法》要求,对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选题,严格履行备案手续。三是从策划选题、遴选作者到编辑、装帧、印刷、营销等,出版单位在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实行全流程质量管理,提高主题出版物的竞争力,集中出版一批高质量的精品主题出版物。

  (五)创新主题出版形式在数字融合背景下,主题出版要走近大众,走近年轻学者,就必须积极探索融合出版模式。主题出版应摒弃说教宣传,从“小切口”入手,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不断丰富主题出版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反映时代主题。

  在营销手段上,一方面,出版单位要通过有声书、电子书、VR、AR 等手段来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高效传播主题出版物;另一方面,出版单位要以纸质书为核心,进行音频、视频以及相关文创产品等开发,满足读者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使主题出版物在知识传播中占据主动、赢得优势。在营销渠道上,实体书店主要对图书的形象化进行展示;线上渠道则可以借助多个媒介平台和大数据,了解和分析读者的阅读偏好和市场动态,进而为主题出版物提供精准化的营销策略。出版单位要充分利用线上渠道形象直观、易于互动、覆盖面广等特点,将主题出版物向受众做充分的展示和精准的营销。

  四、结语

  主题出版是我国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突破口,是当代出版人的时代使命和文化担当。当前,主题出版已成为聚焦时代主题、反映时代精神、引领舆论导向的重要出版活动。新时代的主题出版要注重对文化自信、中国方案、中国榜样等方面题材的挖掘和整理,讲好中国故事,特别是做好对普通大众个体精神面貌等方面的原创作品的开发。新时代的编辑队伍要不断深化对主题出版的认识,精准把握主题出版图书的属性和特色,丰富其内容,创新其形式,并探索融合出版的道路,打磨出优质的“双效”并举的主题出版物。出版单位要持续打造出版新业态,积极开发内容资源,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武丛伟 . 主题出版的回顾与展望[J]. 出版广角,2020(03):16-18.

  [2]郝振省,韩建民 . 主题出版的历史与内涵[J]. 出版与印刷,2021(01):28-33.

  [3]韩建民 . 今天我们怎样重新看待主题出版? :关于主题出版的内涵拓展和出版之变[EB/OL].(2019-05-01)[2022-01-25].

  [4]蒋佩轩 . 主题出版视域下编辑素养提升探析[J].出版与印刷,2021(01):45-49.

  [5]黄书元 . 编辑如何提高政治素养[EB/OL].(2020-03-23)[2022-01-25].

  作者:马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