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山东青岛设施果树发展现状及高质量发展途径

时间:2022年07月08日 分类:农业论文 次数:

摘 要 青岛市设施果树目前处于稳步发展阶段,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分析青岛市设施果树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推进品种筛

  摘 要 青岛市设施果树目前处于稳步发展阶段,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分析青岛市设施果树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推进品种筛选、技术创新、良繁体系建设、“三产”融合和品牌发展等方面提出了青岛市设施果树的高质量发展途径。

  关键词 青岛;设施果树;发展现状;发展途径

果树设施

  青岛市设施果树发展起步较早,发展规模、品种数量、栽培技术及果品质量等方面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葡萄、油桃、蓝莓、甜樱桃设施栽培在技术及发展规模上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1998年,农业部在青岛莱西市召开了“全国果树设施栽培现场会”,将青岛市果树设施栽培技术和发展经验推向了全国;2018 年 4 月山东省农业厅和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果品创新团队联合在青岛莱西市召开了“全省设施果树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培训会议”,为设施果树提质增效树立了典型,引领了全省果树设施栽培的高质量发展。经“十三五”期间的高速发展,青岛市设施果树栽培面积近 6 500hm2。近年来,青岛市聚焦果业区域化发展、品牌化创建、技术性引领以及设施果树的高质量发展,涌现出莱西市油桃、葡萄,平度市甜樱桃、草莓,西海岸新区蓝莓等优良产业。设施果树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1 设施果树发展现状

  青岛市设施果树栽培历史较长,20 世纪 80 年代至 21 世纪初是其快速发展阶段,果树设施栽培技术和设备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设施果树栽培体系逐步得到完善[1];21 世纪初至今,是其稳步发展阶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反季节水果的需求不断增加,加之园艺物资材料的改良和栽培技术的改进,环境控制自动化以及生物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设施果树的发展[2-3]。2021 年,全市现有设施果树栽培面积近 6 500 hm2,占果树栽培总面积的 12.95%;总产量 23.06 万 t,占果品总产量的 24.68%;总产值突破 26.14 亿元,占果品总产值的 35.50%。综合分析青岛市目前设施果树栽培,呈现出以下特点。

  1.1 优势产区格局初步形成青岛市果树设施栽培生产发展过程中,初步形成了“三山一水”的果品产业区,其中设施果业已形成以平度大泽山、大沽河沿岸为主的避雨栽培的葡萄优势产区,以西海岸新区张家楼镇、宝山镇为主的设施蓝莓优势产区,以莱西市院上镇、沽河街道和平度市白沙河街道为主的设施油桃优势产区,以平度市云山镇、胶州市洋河镇等镇为主的设施甜樱桃优势产区等多树种设施栽培生产基地,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各具特色的区域性果品生产基地。

  1.2 设施栽培品种筛选行之有效目前,全市果树设施栽培多以不耐贮运、供应期短的浆果类和核果类果品为主,如葡萄、草莓、蓝莓、桃、杏、甜樱桃等树种。以葡萄栽培面积最大,占 29.46%;草莓次之;甜樱桃、蓝莓和桃等居后。其中,甜樱桃增速较快。近年来,青岛市通过品种引进、试验、示范,筛选推广适宜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有藤稔、夏黑、克瑞森无核、阳光玫瑰等葡萄品种,章姬、红颜、白雪公主等草莓品种,金硕、中油 4 号、中油 18 号等油桃品种,美早、布鲁克斯、福星、鲁樱 3 号等甜樱桃品种,H5、德雷珀、都克等蓝莓品种。品种丰富,早、中、晚熟搭配合理,促进了设施果树生产逐步进入“新”“全”“优”阶段,既丰富了人们的“果盘子”,又满足了人们消费的需要[4]。

  1.3 设施栽培设备、类型多样化“十三五”期间,全市实施设施果树优势区域发展规划,使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设施果树栽培面积占果树栽培总面积的比率逐年增加,由 2015年的 4.30%发展到 2021 年的 12.95%。从设施类型看,以冬暖式日光温室为主,春暖式塑料拱棚和避雨棚次之。3 种类型果树设施同比增幅面积最大的是冬暖式日光温室,增幅高达 20.71%;其次为春暖式塑料拱棚,增幅为 20.53%;避雨棚主要应用于葡萄栽培,是近几年设施栽培的主推技术,发展势头迅猛,增幅为 11.39%。

  1.4 设施栽培众多,模式效益显著青岛市设施果树栽培模式有促成早熟栽培、延迟晚熟栽培、避雨保护栽培等。目前生产上主要以促成早熟栽培为主,延迟晚熟栽培为辅。如莱西市冬暖式日光温室葡萄、桃的成熟上市期一般比露地同品种提早 60~90 d,春暖式塑料拱棚提前 30~50d,产地销售价高于露地品种 5~10 倍;延迟栽培品种如莱西市七岌无核葡萄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克瑞森无核葡萄,近 5 年产地收购价稳定在 20 元/kg以上,市场价高出其他品种几倍,对提高农民收入效果显著。近年来,青岛市农业部门推广应用的避雨栽培模式成功克服了葡萄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与葡萄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栽培有效减少了风雨传播病害几率,控制了葡萄病害的发生和蔓延。据近3 年统计,年喷药次数由原来的 15~18 次降到 7~10 次。栽培技术上的突破,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减轻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截至目前,全市葡萄避雨栽培面积 840 hm2,占设施果树面积的 11.8%。

  1.5 优势区发展“产业化”,产品趋向“品牌化”青岛市设施栽培果树不仅区域化发展态势较好,市场优势明显,集约化经营突出,而且涌现出了一批远近闻名的品牌,如“莱葡牌”藤稔葡萄、“院上七岌牌”无核葡萄、“王家庄牌”油桃、“任氏甜樱桃”“宝山蓝莓”“云山甜樱桃”“佳垦草莓”等。通过聚力双循环扩大品牌价值,将全市 323家水果企业和 1 604 家水果合作社打造成了品牌产品的展销舞台。品牌推介工作的开展,较好地解决了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实现了早实、丰产和高效益的栽培目标,逐步形成“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管理、品牌化营销”的发展局面[5]。

  2 存在的问题

  当前,青岛市设施果树发展对乡村振兴的作用得到各级政府部门认可,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措施,但是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其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果农趋向老龄化,新技术普及难度大设施果树栽培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高技术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农村劳动力日趋老龄化已影响到产业发展。莱西市葡萄设施栽培区域调查发现,目前从事葡萄设施栽培管理的果农,60 岁以上的占近 70%,50 岁以下的不足 15%。由于果农年龄偏大,劳动效率下降,新技能接受速度慢,普及新技术、推广新品种的难度加大。其次,设施果树栽培的品种缺少完备的生产技术管理体系,配套技术学习应用不到位,早采现象普遍,导致果个不均匀、果穗不整齐、内在品质不高等,供应低端市场占比较大。

  2.2 设施成本高,影响规模发展据统计,冬暖棚建设成本较高,667 m2成本在10 万元以上,避雨棚 667 m2建设成本在 3 万元以上。高昂的投资成本导致一些有意向的果农仍处于观望状态。同时,由于个别设施建造结构不合理,如温室大棚中不具备较好的采光角度,导致昼夜温差大等不良问题出现,从而很难满足设施果树在各个生育期的需求,也不利于幼苗的健壮成长,对实施果树设施栽培新技术、新品种的进一步研究也十分不利,影响了设施果树的规模化、区域化发展[6]。

  2.3 良繁体系不健全,缺乏设施专用品种目前,市场上果树苗木企业、个人生产的品种名目繁多,苗木出圃质量参差不齐,脱毒、嫁接苗等优质新品种苗木难以有效保障。而果树设施栽培对苗木质量要求较高,如抗病性强、耐湿性好、耐低温等,如近几年迅速发展的阳光玫瑰葡萄避雨栽培,由于苗木质量不高,个别地块已出现病毒病严重造成的绝产现象。在品种选择上,专门用于促成栽培的品种较少,尤其是低需冷量型、耐弱光型、紧凑型品种;矮化型砧木等应用少,如日光温室栽培的藤稔葡萄,多数没有选择抗性砧木嫁接苗,仍栽植扦插苗,有近三成达不到稳产、丰产的效果,只有 3~5 年的收入,就需毁掉重栽。常规果树苗木虽然在建园初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种植成本,但对果品产量、品质、管理难度有较大的影响,效益降低[7-8]。

  2.4 组织化程度低,产品营销体系需进一步完善青岛市设施果树产业基本以家庭为单位,大部分从业者年龄偏大,经营方式粗放,投入不足,缺乏组织性,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突出。虽然全市设施果树已经形成了一些品牌,但有影响力的地区龙头企业还比较少,发挥作用弱,品牌意识不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尚有不足。龙头企业和农户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的少,对产业的带动能力不够,小规模的生产者考虑品牌的能力和实力不足,导致果品品牌化率低[9]。

  3 高质量发展途径

  3.1 抓技术创新,助推设施果树发展目前,青岛市果树设施栽培技术有待提高,在先进技术引进、示范、培训过程中,要首先考虑全市实际情况,综合性分析和研究新技术的引进推广,以保证技术的适用性及节本增效。另一方面,在推广果树设施栽培技术时,要使果农真正了解到技术的核心知识和操作技术的具体细节,同时打造“互联网+农情”数字化应用平台,线上及时对果农进行结构合理的设施建设、栽培管理技术的指导,线下组织专家授课、现场指导,第一时间将最新技术送达基层,促进优质果率的提高[10-11]。

  3.2 体现公益性,加强良繁体系建设果树脱毒苗木、抗性砧木苗、专用品种等应用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建议出台公益性的扶持政策,鼓励现代种苗的繁育、推广使用。其次,制定苗木生产和经营法规,出台相应的苗木繁育基地认定管理办法,按标准确立一批规模大、技术力量强、设施设备完善的果树苗木繁育企业。第三,加快培育优质多样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果树新品种,筛选储备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适应青岛市自然条件的名特优新品种[12-13]。

  3.3 促“三产”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都市设施果品,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可以显著增加果业附加值。利用全市设施葡萄、蓝莓、甜樱桃、草莓、桃等果品资源,除将优质果品直接推向高端市场,保证一产有序发展外,还应该研发特色产品,创作出观赏品、文化品和艺术品等,做大二产;同时建设以设施果树为核心的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等,构建休闲果园和体验果园,发展采摘、观光、文化和旅游等三产。此外,建议出台相应政策推进生产、加工、流通、营销产业链全面升级,促进“三产”深度融合发展。

  3.4 提升果业品牌,加强营销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青岛市设施蓝莓、葡萄、甜樱桃、草莓等果树的优势区域发展布局,顺应消费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增加高品质商品和服务供给,提升果业品牌,形成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打造一批高品质、有口碑的果业“金字招牌”[14]。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格局,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促进果业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有效推进产品供应链、果品营销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程整党,马志峰. 陕西果树设施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西北园艺(果树专刊),2009(1):8-10.

  [2] 高东升. 中国设施果树栽培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落叶果树,2016,48(1):1-4.

  [3] 陈 苏,陆爱华,盛宝龙,等. 江苏省果树生产现状、产业特点及发展趋势. 中国果树,2017(4):98-100.

  [4] 田金欣. 北方果树设施栽培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现代农业研究,2020,26(9):75-76.

  [5] 王金政,苏桂林,张安宁,等. 山东省果树设施栽培现状及发展对策. 中国果树,2008(1):61-63.

  [6] 李鸿雁,李小平,刘朝红. 果树设施栽培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山西果树,2019(3):21-22.

  [7] 刘凤之,王海波,胡成志. 我国主要果树产业现状及“十四五”发展对策. 中国果树,2021(1):1-5.

  [8] 郭家选,沈元月. 我国设施果树研究进展与展望. 中国园艺文摘,2018,34(1):194-196.

  选自期刊《中国果树》2022(7):97-99

  作者信息:刘爱娜 1,郭江山 1,胡国峰 1,王 漪 1,朱一明 1,刘炳臣 2(1 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 266071)(2 莱西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