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城市公共艺术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应用

时间:2018年01月30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城市公共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文化社会心理学和城市建设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城市公共艺术是不可替代的。因此,下面文章对城市公共艺术展开详细解析,探讨如何将公共艺术更好的运用到城市建设中,保障现代化人文城市的建设。 关键词:城市公共

  城市公共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文化社会心理学和城市建设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城市公共艺术是不可替代的。因此,下面文章对城市公共艺术展开详细解析,探讨如何将公共艺术更好的运用到城市建设中,保障现代化人文城市的建设。

  关键词:城市公共艺术,文化社会心理学,城市建设

  一、城市公共艺术和文化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城市公共艺术的任务之一是运用移情的方法让受影响群体产生亲社会的行为,这些既包含了公共艺术范围的内容也含有文化社会心理学的内容。江汉路位于汉口江滩上,长约1.6公里,宽约10至25米,是武汉一条百年老街。现在的江汉路已经成为时代潮流的聚集地,是老江汉路文化和现代文化融合的地方,在这里,公共艺术将两个时代不同的文化融合在一起,产生前所未有的和谐相融的局面。对江汉路进行社会文化心理分析研究,有助于创建更多更符合武汉的故乡情怀,同时对公共艺术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公共艺术建立的江汉路市民的自我认同和文化自觉

  (一)自我认同是维持互动的内在支持。自我认同是个体认同自己属于某个群体、某个地位、某个文化中的过程,为了维持一种健康的状态,人需要得到相应的群体认同,而成为某一群体的一员可以给个体带来相应的归属感。文化认同是社会认同的重要部分,它把个体所属的文化和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相应的归属感,艺术认同是文化认同的重要部分。在江汉路建立公共艺术是为了加强群众的文化认同感,提升个体的归属感,公共艺术的特点之一是参与性,这一特点符合认同感的概念,认同感是联系人格和社会以及文化的桥梁。公共艺术也受地域特点的影响,好的公共艺术作品有几个必要的条件:独特的构思、鲜活的地域特点、独一无二的艺术性。地域特点是指作品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底蕴,能表现一个区域、一方人民、一座城市的历史。

  (二)老市民的生活片段与公共艺术产生的文化自觉。江汉路的步行街上有着许多耳熟能详的公共艺术,其都是按照真人的比例打造,来源于老汉口的群众,其中热干面是武汉代表性的美食,反映了武汉人的生活饮食,挑水则反映了武汉在缺水时期,每家每户都要凭水牌才能挑水用的历史,纳凉则表现了在过去没有空调的年代,武汉人都把竹床挪到马路上,形成的就是竹床阵,是武汉独特的夏季纳凉方式。这些都是能反映汉口文化的生活片段,这些取材都能表现群众的本地情节,建立具有历史感、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使市民得到认同感和归属感。武汉人对城市的认同,通常源自对城市外表的考虑,结合自己的主观意识、文化环境等方面得到综合认识,这种认识和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江汉路也通过这些公共艺术和道路上的建筑物、江滩等事物结合起来,形成了武汉独特的文化魅力。通过公共艺术在打造江汉路的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让武汉的市民得到了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使每个个体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满足感。

  三、江汉路公共艺术的社会情感分析

  目前江汉路的公共艺术的建立,不单是经济推动的作用,同时也是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也是群众的社会情感的体现。市民在江汉路的公共艺术中游览,这些公共艺术是对武汉人的生活的赞美、是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这些公共艺术与群众内心的文化认同、心理需求和认同感等相互作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公共艺术的设计者和市民的个体情感互相交错,从而使人们在观赏公共艺术的时候,出于本身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会产生欢喜、愉悦的情感。这些情感是武汉人这一社会群体所共同具有的,其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情感互相交融,产生了印象深刻、直达内心的体验和感受。这些感受和体验不断叠加,促使人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促进武汉地理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武汉通过保障生态文明发展的方式有助于武汉在中部城市中的崛起,这一系列的体验在社会群体中不断传开,使社会群体建立共同的文化认同感。这些积极向上的情感指引武汉人建立正确的文化、情感和生活态度,对武汉的发展进步有着深远的意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公共艺术在建设人文城市、打造城市独一无二的文化魅力、提高城市的知名度、促进城市的崛起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城市公共艺术还会使受影响的个体产生文化上的认同感、归属感,从而产生对城市的热爱,涌现强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提高民众对自己生活的城市的热爱和骄傲,有助于现代化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媛媛.武汉江汉路城市公共艺术的文化社会心理分析[J].中国包装,2015,(1):60-62.

  [2]向春芳.城市公共空间艺术设计方案[J].神州(下旬刊),2013,(7):237.

  [3]郭媛媛.论城市公共艺术的心理学特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8.

  [4]周成璐.公共艺术的社会学研究--以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现象为例[D].上海大学,2010.

  推荐阅读:艺术类核心论文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实践

  这篇艺术类核心论文发表了高效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实践,艺术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能够促进素质教育的质量,那么声乐鉴赏课的作用是什么呢?论文探讨了声乐鉴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建议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