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互动仪式角度探究微信朋友圈“点赞”行为

时间:2018年12月26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微信作为一种新媒体已经逐渐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中,微信朋友圈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仪式感,而微信朋友圈点赞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事情,为此下面文章基于互动仪式理论,重新审视点赞行为,以获得对其新的认识。文章中认为微信朋友圈的点赞行为不存在完整的互动仪

  微信作为一种新媒体已经逐渐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中,微信朋友圈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仪式感,而微信朋友圈“点赞”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事情,为此下面文章基于互动仪式理论,重新审视“点赞”行为,以获得对其新的认识。文章中认为微信朋友圈的“点赞”行为不存在完整的互动仪式。

  【关键词】朋友圈,点赞,互动仪式

当代传播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知网搜索发现,与朋友圈“点赞”的相关文章主要从心理学、哲学、经济学等角度利用“使用与满足”、“社会资本”、“人际传播”等理论来进行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由原来普遍认为的“点赞”行为有助于人际交往的发展,到如今的认为“点赞”并非真实沟通等来对微信朋友圈“点赞”行为这一潮流进行反思。[1]

  例如,刘一鸥和陈肖静认为“点赞”中不对称的交流会使互动变得虚假,导致文化意义的空缺;[2]周懿瑾和魏佳纯认为单独的“点赞”行为对个体的桥接型和凝聚型社会资本的增加无积极影响,只有配合评论促进作用才会产生。[3]目前关于朋友圈“点赞”行为的研究较多,但是将朋友圈“点赞”行为与互动仪式理论相结合的研究甚少。本文从互动仪式理论的要素组成和输出的仪式结果出发,来分析微信朋友圈的“点赞”行为与其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获得新的认识并得出结论。

  二、互动仪式理论

  柯林斯发展出完整的互动仪式理论,指出“互动仪式”是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参与者形成共同的关注焦点,并彼此感受到对方身体的的微观节奏与情感。[4]他提出互动仪式主要有四种组成要素:两个或以上的人身体共同在场、对局外人设定界限、参与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共同对象或活动上以及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

  群体成员间的团结感、个体的情感能量、成员间对群体符号的尊重以及成员间对群体正义道德感的维系是四种主要的互动仪式输出结果。[5]互动仪式的关键在于“参与者情感与关注点的相互连带,产生了共同的情感/认知体验”。[6]只有当四种组成要素紧密结合在一起,并输出相对应的结果时,互动仪式才是有效的。不论仪式的哪一个组成要素缺失,或不能及时回应,或回应不够充分,互动仪式便是不成功的。

  三、微信朋友圈“点赞”与互动仪式理论

  “点赞”在社交网络中诞生并伴随其普及而逐渐发展起来,它以2个简单字的形式却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了丰富多彩、耐人寻味的情感和态度,并适应了快节奏的网络社交生活。[7]在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中,就有关于“赞”的歌曲和“点赞”的小品,可见,“点赞”一词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

  在微信朋友圈刚兴起的时候,由于好奇心和新鲜感的驱使,大家一般会依据内容本身来评判是否进行点赞,从而很清晰地表达出对某条内容的认同和喜欢,同时发布方也能够得到真实的反馈。但是随着“点赞”行为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后,随之而来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大规模的涌现出了一批热衷、习惯于对发布的一切内容进行“点赞”的“点赞党”,随着“点赞党”的出现,人们对于“点赞”行为表现出反感。

  (一)从互动仪式的要素组成分析朋友圈“点赞”行为

  微信作为虚拟社交平台,其营造了一个虚拟的情境,点赞方和被赞方处于微信这一情境中,双方是一种“远程”交流。[8]从整体来看,一次“点赞”行为,双方仅有一次交流,但是双方“身体在场”的时间不一定同时且只是一瞬间。仪式在本质上是一个身体经历的过程,当人们的身体聚集到了同一个地点,开始了仪式过程。[9]

  亲身在场对人际交流的强度会产生影响,情感的强烈单纯靠讲述是不够的,更需要通过表情的捕捉、肢体的接触来表达,因而聚集人群中身体参与是十分重要的。[10]如果对双方“身体在场”加上一个前提条件:时间同时、充足情况下的“身体在场”,那么微信朋友圈的“点赞”行为中的点赞方与被赞方不能说是双方“身体在场”的,这也就不符合互动仪式理论的四要素条件之一。

  朋友圈的“点赞”是只有微信朋友圈的好友并且是允许浏览此动态的好友才可以实施的行为,被点赞方可以在发朋友圈时事先选择谁可以参与点赞而谁被排除在外,局外人无法参与点赞。随着时间的推移,微信朋友圈的好友一直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局外人的数量也在不断扩大,且速度要快于微信朋友圈好友增加的速度。对局外人设限实际上是为分享的内容营造了一个相对特定且封闭的小圈子,在缩小分享圈子的同时也可以保护个人隐私,形成相互关注的焦点。那么微信朋友圈仅有部分人可以点赞的行为与互动仪式理论中对局外人设定界限是一一对应起来的,这也就构成了互动仪式理论的四要素之一。

  朋友圈的“点赞”是在双方建立好友关系后由某一方在浏览到对方内容时进行的点赞行为,这可以使双方形成对某一焦点话题的“围观”吗?当被赞方在发布某一话题时,被赞方是主导方,点赞方是接受的一方。从这一角度来看,双方的交流确实是围绕特定“话题”进行的,具有共同的关注焦点。但是,话题的主动权握在被赞方手中,被赞方决定了话题的重要与否,而点赞方只能进行点赞,没有其他的任何反馈行为,这样被赞方难以接收到真实的反馈信息,只是盲目地在自己设定的小世界中发布信息。

  长久下去,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会变得越来越少,这样发布的信息并不利于双方进行“话题”的围观。那么微信朋友圈的点赞与互动仪式理论中参与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共同对象或活动上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应起来的,这也就构成了互动仪式理论的四要素之一。微信朋友圈的发布方在发布令人喜悦或兴奋的消息时,点赞方在点赞的同时或许和被赞方感同身受,但是在发布方发布情绪比较低落的信息时,好友的一个点赞会让人莫名其妙,甚至会让人感到反感,这就不能共享共同的情绪体验了。

  “点赞”只是一个简单的符号语言,它代表了喜怒哀乐,代表了一切你想要表达的甚至是你认为的语言,但是,怎么样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言语才是最关键的。“点赞”不同于“评论”,评论可以通过文字的表达来让对方清楚地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但是,对于点赞行为,若双方不是十分了解彼此,很容易产生误会,因而点赞请慎重。

  那么微信朋友圈的点赞与互动仪式理论中双方分享共同的情感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对应的,这就不符合互动仪式理论的四要素条件之一。综上分析,从互动仪式理论的四要素来看,微信朋友圈的点赞与互动仪式理论的四要素并不能完全一一对应,因而,朋友圈的“点赞”行为并不完全是双方的互动行为。

  (二)从输出的仪式结果分析朋友圈“点赞”行为

  从个体情感角度来看,起初点赞时对方会留意并且关注你,但是随着点赞次数的增加,由点赞产生的感受力随着次数的增多而递减,对方对成员身份的感觉会不知不觉弱化,且敏感度逐渐递减。拥有权力或地位的参与者往往会成为关注的焦点,支配点赞内容的发展,而没有权力和地位的参与者则扮演着拥护者和附庸者的角色,处于被动“追随”。[11]

  从成员间对群体符号的尊重来看,虽然“点赞”因其使用便利和成本低而被人们接受,但是点赞行为对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了解却不起作用,盲目的点赞会让这个按钮失去社交意义,也会导致人们自我表达能力的弱化。若在点赞的过程中,点赞方对于点赞的内容表现被动,双方得不到任何实质性的反馈,在点赞没有带来有效的社会资本和最大化的效用时,那么,“点赞”将会变得没有价值。对于一些没有价值、不是出自真心的“点赞”会使微信朋友圈中成员对“点赞”行为的尊重逐渐降低。

  从群体的团结感来看,在一定程度上,“点赞”会加深双方间的印象,但这只是停留在表面,若想深入了解,光靠“点赞”是不够的。团结是一种精神、情感的传达和表达,团结感是在彼此拥有深厚感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点赞”一方面可能是熟人之间的社交行为,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陌生人之间的交往行为,因而该行为所带来的团结感是因人而异的,具有不确定性。

  从成员间对群体正义或道德感的维系来看,由于朋友圈的发布方对发布内容拥有主动权,因而对于正义或道德感的维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布方以价值观为引导的核心内容,发布方在对内容进行筛选、把关后选择发布,与发布方志同道合、价值观相同的人会进行点赞。由于发布人影响力和“点赞”圈大小的不同使得这种维系具有不确定性,一般来说,影响力较大和朋友圈范围比较广的人有利于正义或道德感的维系。

  综上分析,从输出的仪式结果来分析“点赞”行为,“点赞”行为的输出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并且输出的效果在不断弱化,没有达到人们希望的输出结果,这也就更加说明了“点赞”行为不存在完整的互动仪式。

  结语

  微信朋友圈的点赞行为不存在完整的互动仪式,而仪式的各组成要素相互作用,影响着结果的呈现。互动仪式的关键在于“参与者情感与关注点的相互连带,以及产生的共同的情感/认知体验”,显然,对于点赞行为来说,这是难以做到的。“点赞”行为是一种跟随潮流的现象,如果不存在完整的互动仪式,那么“点赞”行为的价值也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注释:

  [1]周婕“.点赞”并非真实沟通[J].新闻战线,2014(02):73.

  [2]刘一鸥,陈肖静.微信朋友圈“:点赞”行为文化表达的逆向思考[J].当代传播,2015(04):97-99.

  [3]周懿瑾,魏佳纯“.点赞”还是“评论”?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对个人社会资本的影响——基于微信朋友圈使用行为的探索性研究[J].新闻大学,2016(01):68-75.

  [4][5][6][9][10][11]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王鹏,宋丽君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85-173.

  [7]张雷红“.赞”的词义和词性变化——由“点赞”说起[J].现代语文,2015(04):45.

  [8]朱颖,丁洁.互动仪式链视角下政务微信与用户的互动研究[J].新闻大学,2016(04):75-80.

  推荐期刊:当代传播主要展示我国新闻传播理论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和前沿理论,分析中国新闻传播实践的演进规律,揭示各种传播现象的本质内涵,推进新闻传播的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