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关于对环县道情皮影戏总谱记录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年06月20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摘要:用总谱的形式记录环县道情皮影戏,是对这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完善和丰富。通过系统地论述环县道情皮影戏在节奏、节拍、拍子以及念白等方面的特征,并以总谱记录实践为基础,以民族音乐学理论为支撑,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从唱词的韵律节奏、

  摘要:用总谱的形式记录环县道情皮影戏,是对这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完善和丰富。通过系统地论述环县道情皮影戏在节奏、节拍、拍子以及念白等方面的特征,并以总谱记录实践为基础,以民族音乐学理论为支撑,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从唱词的韵律节奏、句读、方言调值等方面进行综合思考,阐述描述性记谱在环县道情皮影戏总谱记录中的运用。

  关键词:环县道情皮影戏;音乐特征;总谱

文化遗产

  环县道情皮影戏是道情说唱艺术与皮影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相传产生于宋代,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体系,经清末“道情皮影大师”解长春等人的改革创新,成为集民俗、音乐、美术、口传文学为一体,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她承继了中华优秀传统皮影戏的演出形式,以道情说唱艺术作为表演基础,吸收周边诸多地方剧种及当地民歌的特色曲调,融合陇东方言声调作为旋律基础,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戏曲剧种。

  目前分布在以甘肃环县为中心,延伸至华池、庆城及宁夏盐池、陕西定边、吴起等多个县市,已发展成为黄河流域和黄土高原上特有的艺术奇葩,是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称“无形文化遗产”。根据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

  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等。环县道情皮影戏作为中国皮影戏具有代表性的一员,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指出,非遗“‘保护’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它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2]

  为此,国务院于2005年和2011年先后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文化部、科技部等部委及各级地方政府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通过实际行动取得了大量实质性的成果。环县皮影保护中心自2002年以来,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环县道情皮影开展了一系列有序的抢救、保护工作,同时在投入保障、传承人培养、理论研究、宣传推介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基于上述背景,提出本文研究问题以及逻辑架构。

  1总谱记录的必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是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不脱离人的生产生活方式,通过声音、形象和技艺作为表现手段,并且以身、口相传作为传承形式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具有可变性和非物质性。环县道情皮影戏在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形式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对其声音、形象、表演、技艺等内容进行记录和处理,以音频、视频、图片、文本的形式予以保存。但数字化技术并不是环县道情皮影戏保护的完美形式和终极手段,数字化技术在记录和保存环县道情皮影戏内在的精神性上的有效体现具有相对局限性,这种强调技术性的保护措施,在对环县道情皮影戏传承中的精神内涵起到的促进作用显得十分有限。

  以总谱形式记录和整理环县道情音乐,皮影是在已有音频、视频、图片、文本(包括单声部乐谱)等“立档”“研究”“保存”“传承”等保护传承形式之上而进行的有益补充、丰富和完善。其关键在于这种形式把剧本说唱、唱腔音乐、伴奏音乐等内容以“物质的”形态纵向呈现。学习者可以通过总谱进行排练演习,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研究者可以通过总谱获得乐队编制、剧本唱词、唱腔音乐、伴奏音乐以及流派特点等综合信息,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传承人可以通过总谱了解不同流派之间的差异,研究不同版本的特点,掌握剧目的基本框架,博采众长,创新发展;总谱记录还可以有效提高高校教学传承实践效率。

  2环县道情皮影戏的音乐特征

  “环县道情皮影戏具有“一人多角”“韵散相间”“依字行腔”“半白半唱”等说唱艺术的特征,而前人亦将其归为曲艺说唱类。但从表现方法和板路唱腔的整体结构以及各种程式上来说,她又具备了比较完整的板式变化体戏剧的形态特征,同时还具备“综合性”“程式性”“舞台表现的特征性”等戏曲艺术的典型特点。”[3]

  在环县道情皮影戏中,前台几乎承担着整部戏的所有演唱任务,转换多个角色,运用多种唱腔。前台主唱多以节奏自由的清唱为主,没有拖腔;嘛簧则以歌唱性的旋律见长,拖腔丰富;伴奏音乐结构规整;念白部分说唱相间。环县道情皮影戏前台主唱音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速度特点

  环县道情皮影戏前台主唱音乐的特点之一就是速度不均匀。一般在一些稍长的唱句中都表现出慢起———快走———慢结束的速度特点。这个速度的变化是细微的、相对而言的,这种不匀称造成了单位拍在音值组合上的困难。

  2.2节拍节奏特点

  环县道情皮影戏前台主唱音乐,在节拍上无法用一种拍子统一记录,但也没有呈现出变换拍子的特点,它的强弱关系没有完全按照节拍有规律地出现。许多唱句经常表现出按照剧本唱词的句读为单位进行划分的规律。这种特征表现出来的结果是,在一个小节内有可能会出现三个单位拍、四个单位拍、五个单位拍甚至更多。环县道情皮影戏的音乐具备了板式变化体戏剧的形态特征,加上道情说唱的表演基础,汲取当地民歌的特色曲调,融合陇东方言声调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旋律风格和节奏特点。在节奏上,环县道情皮影戏音乐中经常会出现近似于连音符的节奏型。

  2.3说唱相间

  环县道情皮影戏与许多戏曲剧种一样,在念白部分基本都是吟诵式说唱的特点。这种吟诵方式,是一种对地方方言语调调值的夸大;这些特点使得总谱记录工作变得更加困难。

  3总谱记录的几点思考

  总谱记录就是运用多行谱表完整记录一首多声部音乐作品的记谱形式。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从新中国成立后日趋完备,其总谱的记录也形成了吹、弹、打、拉的常用排列方法,独奏声部和人声一般在打击乐器组和拉弦乐器组的中间。环县道情皮影戏的乐队编制小、编配简单,总谱记录就可以参照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总谱记录形式。对于节奏节拍和旋律音高相对比较规范的伴奏音乐、嘛簧音乐,按照规范性记谱进行记录。但对环县道情皮影戏前台主唱音乐的不规范性特点,在进行总谱记录时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用语言韵律的节奏规范旋律的音值组合

  在环县道情皮影戏演唱中,虽然速度不均匀,但是她有规律可循。这个规律是基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韵律和节奏感。如图1所示。这一句唱词中,按照庆阳方言的句读,其节奏韵律划分是:“他说+先买上海的蓝色尼+后买天津的大卡衣”。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明确:首先,“大”字可以理解成一板,而不是半拍。“拍”是音乐术语,“板”是戏曲音乐术语,这里用戏曲中的“板”来表述,表明了强弱关系,突出了重音性质。但结合前后时值,这“一板”只有“半拍”的长度。其次,唱词里“大卡的衣”的韵律并没有完全遵照语言节奏特点,而且加了一个“的”字。

  这种处理方法类似于戏曲演唱中的添字抢板,打破了声腔中常规的字位安排。该句的其他音符时值,并非是音值组合的标准时值,而是根据前后音符时值的一个比较值,是相对长度。单位拍也是根据演唱中语言音调和音乐节拍的大致框架结合的产物,之所以进行了音值组合,是为了便于视谱时直观明瞭,而非突出拍子(在环县道情皮影戏的一些研究资料中,比较常见的是演唱旋律不用音值组合法进行节拍划分,这给视谱带来了一定困难)。在实际演唱中,某一个字是属于前一拍还是后一拍,允许出现游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反映作品的原貌。

  因此,针对环县道情皮影戏音乐中速度不均匀的特点,我们在总谱记录的过程中,可以考虑以生活语言中的韵律和节奏感为基础,以规范性记谱的音乐理论为支撑,在力争原貌再现的基础上,为便于视谱和学习,用乐句或者乐节、乐汇的形式,反映唱句的句读,体现旋律演唱特点,形成这种看似有节奏、节拍、拍子,但又不完全规范的类似于描述性记谱的记谱形式。这样的记谱,可以在总谱相应的位置上加以注释,让学习者、研究者明白其意义和指向。对于有明显音乐规范的唱句以及乐队伴奏音乐和嘛簧部分,能够用按照规范性记谱方法记录的,则按记谱法和音值组合法的要求进行记录。

  4结语

  中国的乐谱有好多种,比如文字谱、工尺谱等等,这些记谱法都是适合某一个乐种,能准确反映自身音乐特点的记谱方法。在环县道情皮影戏总谱记录当中,可以按照唱词唱句为基本单位进行记谱,打破小节约束,能体现出时值长短,便于视谱,能够准确反映旋律特点的记谱方式,就是适合这个剧种最合理的记谱方法。通过大量的记谱实践,在学术探讨和理论规范之后,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记谱法理论,这对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其他音乐、戏曲、曲艺类项目的乐谱整理,也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卜星宇.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14:1-2.

  [2]宋俊华.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几点思考[J].文化遗产,2015(2):1-8.

  [3]晏晓东.环县道情皮影戏板路唱腔音乐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5.

  相关刊物推荐:《文化遗产》(双月刊)创刊于2007年,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辑发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