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黄梅戏文化群体空间结构及变迁机制

时间:2019年06月29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摘要: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文化地理学视角出发,基于黄梅戏专业剧团数据和戏迷协会数据,分析黄梅戏文化群体时空演化特征与形成机制。研究表明:①从时间序列来看,文化群体以1984年为界先增加后减少,数量变化与文化发展兴衰程度紧密关联;从空间结

  摘要: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文化地理学视角出发,基于黄梅戏专业剧团数据和戏迷协会数据,分析黄梅戏文化群体时空演化特征与形成机制。研究表明:①从时间序列来看,文化群体以1984年为界先增加后减少,数量变化与文化发展兴衰程度紧密关联;从空间结构来看,从以长江中下游流域的点轴模式逐渐演变为双中心模式。②从黄梅戏戏迷这一文化群体看,分布范围广泛,主要得益于快速的城镇化、发达的交通与信息网络。③黄梅戏文化群体的空间变迁主要是由社会环境、区域引力、人口空间流动、社会制度等要素共同作用影响的结果。

  关键词:文化群体;空间结构;变迁机制;黄梅戏;文化地理学

文艺争鸣

  我国戏曲源远流长,萌芽于先秦,形成于唐,发展于宋,成熟于元,繁荣于明清,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文化基因和遗传密码,成为人类精神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作者结合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融合美术、艺术、音乐、声腔、地方方言、社会地理认知、个人情感、文化礼俗等要素于一体酝酿而成,自诞生之日就被打上地域特色的烙印,蕴含了丰富的地理信息[1],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随着人文地理学的复兴,多学科融合交叉已成为研究趋势。戏曲地理学是戏曲学与地理学的边缘学科,是文化地理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其空间结构和规律有利于传承我国传统文化,重现戏曲时空并置交融的立体图景和总体风貌,维护文化生态平衡,丰富戏曲地理学研究理论和方法体系。

  我国学者邓宏兵、吴述席、胡兆量、柴国珍等较早从地理学视角出发分别研究了地理环境与戏曲的关系[2]、河南戏曲的地理分布[3]、中国戏曲地理特征[4]、山西省戏曲剧种文化地理[5],研究尺度大,对区域内的戏曲文化特征研究较笼统;吴康、方嘉雯、李蕊蕊等着眼于微观案例,基于文化扩散理论,分别对淮剧文化扩散和文化区演变[1]、秦腔文化扩散与整合[6]、南音的空间扩散与文化区演变[7]展开了深入分析,从微观视角剖析了戏曲文化扩散的动态情景。但鲜有研究从文化群体视角探究某一戏曲文化的时空演化特征,对戏曲文化群体空间结构变迁机制的探讨更少。

  黄梅戏是我国五大剧种之一,随着“三进安庆、两入上海”,几经城市文化的洗礼和改造,两度与新兴影视媒体联姻,华丽转身,香飘海内外,成为演绎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2006年,黄梅戏被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的振兴、改革、创新、发展出路探讨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8,9],夏玢从地理学视角初步研究了地理环境对黄梅戏形成与发展的影响[10]、黄梅戏文化区演变[11],但主要以定性研究方法为主,流于现象分析,不够深入。

  基于此,本研究从文化地理学视角出发,借助网络搜索、电话访谈、文献查询等多源数据,分析黄梅戏文化群体分布特征、空间结构演变、扩张路径,揭示黄梅戏文化群体在空间上变迁的内在机制,为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指导和借鉴,丰富戏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1数据与方法

  1.1数据选择依据与来源

  文化群体是携带某种文化基因和特征的人或群体,具有流动性特质,群体内部有着共同的文化信仰和语言[12]。本研究的文化群体主要有剧团、戏迷和戏迷协会三个群体:①剧团。剧团是戏曲创新、制作、排练、演出的职业化团体,在空间上是相对固定的中心地,是“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周边能形成自己的服务市场。剧团中的戏曲演员是戏曲文化中“具有文化特征的人”,是戏曲事业传承和创新的核心和精神支柱。

  剧团分为专业剧团和民营剧团,专业剧团具有文化创新能力,不断改编、创作剧目,而民营剧团不具备创新能力,直接把专业剧团的成果加以复制,临时搭班演出[11],所以专业剧团是戏曲文化传播和扩散的源头,选择专业剧团演绎黄梅戏文化时空变迁更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剧团和演员是文化扩散的源头,哪里有观众市场,剧团便能生存下去,反之剧团所在之处就是戏曲文化的流行区。②戏迷。戏迷是戏曲的忠实粉丝和观众,是戏曲流布和演绎下去的重要群众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戏曲与电影传媒、互联网等的结合,戏迷群体的分布开始打破地域空间距离的限制,逐渐脱离文化核心区,进入新的文化土壤。③戏迷协会。为了加强各区域或城市内黄梅戏戏迷之间的学习与交流,自发成立的黄梅戏戏迷俱乐部或戏迷协会散落在异地他乡,以戏会友,增强戏迷对黄梅戏文化的依恋和认同感。因此,戏迷数据也是反应黄梅戏扩散范围和影响力的重要资料,可从戏曲视角透视人口空间流动的趋势。

  研究数据主要来自:①黄梅戏剧团数据。网络搜寻1952—2016年65年间剧团的成立与解散情况、剧团团址,数据来源于《安徽戏曲网》和电话访谈调查。②戏迷联谊协会数据。通过黄梅戏专家微博、戏迷微信、QQ交流群调查2016年全国戏迷协会会址和数量。

  1.2数据处理

  本文将获取的剧团数据进行了统计分类,借助WOLFMAP和ArcGIS10.0软件将剧团进行空间可视化显示,选取1952年(新中国成立初)、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1984年(文化繁荣鼎盛时期)、2000年(新旧世纪交叉点)和2016年5个节点,与我国地级市行政区划图叠加,分析黄梅戏文化群体时空演化特征和规律。

  21952年以来黄梅戏文化群体动态变化特征

  黄梅戏专业剧团从无到有,从5个增加到53个。透视着黄梅戏历史发展兴衰史诗和动态格局。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仅有5个剧团,1952年的上海华东汇演让黄梅戏迅速成名,剧团纷纷成立,出现了第一个小高峰。1966年,国内主要矛盾和政治形势发生急剧变化,戏曲文化事业一度陷入低迷,文化群体逐渐萎缩。

  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内进入了文化发展大繁荣时代,文化市场百家争鸣,各大戏曲争相成立剧团,1984年黄梅戏文化剧团数量高达53个,迎来发展的“第二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文化全球化的发展,国内文化走出国门香飘海内外,外来文化亦极大地冲击了本土文化的市场,戏曲市场受到沉重打击趋向萎缩,迫于生存危机剧团纷纷解散。黄梅戏发展进入瓶颈,面临着发展与改革、保护和传承两大难题,日渐衰退。

  31952年以来黄梅戏文化群体空间演化特征

  3.1剧团空间分布特征

  借助ARCGIS10.0软件并选取1952年、1966年、1984年、2000年对黄梅戏剧团和流行区进行可视化表达,(2018年与2000年变化不大)。运用最邻近指数分析黄梅戏剧团空间集聚性特征黄梅戏剧团空间结构特征。

  3.2戏迷空间分布特征

  进入新世纪以来,黄梅戏在改革与守旧的路上徘徊前进。由于前期的戏迷资料难以查询获取,1952—2000年评判黄梅戏文化群体空间格局的指标只能依靠剧团数据。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戏迷携带着黄梅戏的基因迁移到全国各地,成为活跃在各大城市或地域中的文化群体之一。

  本研究通过网络搜寻、联系黄梅戏联谊负责人获取黄梅戏戏迷协会的数量和位置,获取最新数据,利用ArcGIS10.0软件进行空间可视化表达,经最邻近指数分析和检验,邻近比=0.77,表明戏迷在空间上服从集聚分布形态,集中分布在安徽、湖北。

  由于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口空间的频繁流动和迁移,大多数人为了工作或学习离开本土,会将自己的乡音乡曲带到新的城市,戏迷们为了心中共同的乡土记忆和戏曲情结组织在一起,寻找内心的归属感,成为黄梅戏立足于城市的突破点,也是扩大黄梅戏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重要群体,使黄梅戏群体分布不再局限于皖鄂赣周边,遍及北京、天津、山西、山东、河南、陕西、四川、云南、湖北、江西、湖南等18个省(市)的大中城市。

  4黄梅戏文化群体变迁机制

  通过分析黄梅戏文化群体时空特征可知,文化群体空间结构是由社会、政策、距离、观众市场、交通、经济等多元化因素共同作用决定的。黄梅戏文化是流播于皖鄂赣区域的乡间小戏,其唱念白和声腔都已融入了当地方言、腔调等要素。由于地域文化的根植性和距离衰减理论,远离黄梅戏文化核心区的文化受众面小,当地人们对该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大大降低,对这一文化产生排斥现象,文化群体的空间展演难以为继,这是文化群体空间变迁的重要理论基础所在。基于这样的前提,文化群体的空间变迁受到区域吸引、环境、交通可达性、政策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共同驱动。

  4.1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文化群体所在的自然、生产、生活、文化等环境因素,环境不仅影响文化群体的迁移和流动,还关系到戏曲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如歌风盛行的黄梅县成为黄梅戏发源的摇篮,“百戏之乡”怀宁县戏曲之风浓厚为文化群体专注于戏曲创作和革新提供了良好的展现舞台,吸收当地的戏曲艺术的养料,孕育了黄梅戏文化的成长。

  另一方面,文化群体周边的自然环境一旦突然改变,迅速打破了人们原来生活的平衡状态,迫使文化群体离开原地向周围迁移扩散,融入到不同地域的文化圈层,促进了文化的整合和发展。因此,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浓厚的文化环境为文化群体之间的交流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保障,而自然环境的灾变事件又刺激了文化群体在空间上的变迁和移动。

  4.2区域引力

  逃荒的灾民、艺人、演员等文化群体的每一次向外迁移,大多会选择人流量大、消费市场广阔的城镇落脚。这是因为与经济落后的区域相比,经济繁荣地带集聚了大部分经济、财富、资源、人口等,地理位置优越,不仅集聚了大批剧目、专业的人才和民间演出团体,且观众市场规模大,拥有广阔的演出市场和可观的收入,为文化群体规模的壮大和表演技术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当今,戏迷这一文化群体为了工作、学习等目的在空间上的流动更为频繁,在远离黄梅戏文化本土的地域凝聚了大批戏迷,成为大城市重要的文化携带群体。

  4.3交通条件

  文化群体的迁移离不开交通工具,“南船北马”是文化群体早期克服空间距离的基本交通方式。由于皖鄂赣地区不开阔的地貌形态,山川成为文化群体向外流动的天然屏障,大大限制了其空间活动范围,只能沿水路交通线向外迁移,流播范围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平原地区,难以深入山区地带。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工具趋于多样化,自从改革开放后,文化群体的足迹遍及全国甚至走出国门,这都得益于交通可达性的大大提高。

  4.4政策制度

  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封建社会,黄梅戏是扎根于农村的乡村小戏,弥补富足物质生活的精神需求,表达劳动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自由、爱情的渴望,但在统治者眼中被视作“淫戏、伤风败俗”。黄梅戏被冠上污名,曾一度被禁止传唱,抑制了文化群体规模的扩大。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梅戏得到大力支持,文化群体日益扩大,曾发展到巅峰时期。但受改革开放和国际大发展潮流的复杂影响,国内文化呈多元化,外来娱乐文化、网络文化迅速侵占了年轻群体市场,观众市场的萎缩让剧团步入生存绝境,黄梅戏发展和传承该何去何从成为当前最大的难题。由此可见,社会的制度和政策也会对文化群体的变迁造成极大的影响。

  5结论与讨论

  5.1结论

  本文基于文化地理学视角分析黄梅戏文化群体时空演化特征,揭示了黄梅戏文化群体变迁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黄梅戏文化团体数量的增减与黄梅戏文化事业的兴衰是密切相关的。从空间结构上看,黄梅戏文化群体从最初的点轴结构逐渐演化为带状结构,最后在政府的支持下演变为双中心结构,聚集在安庆和黄冈两地,影响力范围以1984年为界先膨胀后收缩。②戏迷在空间上的分布范围更为广泛和随机,集中分布在安徽省、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湖北省、广东省、江西省、河北省、河南省、北京市等省份,尤其分布在北京、上海、合肥、杭州、武汉、深圳、苏州、南京、黄冈、安庆等大中城市。

  ③黄梅戏文化群体空间结构变迁主要由社会环境、区域引力、人口空间流动、社会制度等内外在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5.2讨论

  流传千年的戏曲文化是我国广大劳动者的绿色生态精神食粮,一直传唱和演绎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遗传密码,如今戏曲却被迫退守农村市场。但从乡村旅游发展角度看,戏文化也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据调查,当前国内戏曲观众3.72亿人次,农村观众占比79.07%,其中老年观众(>50岁)占绝大部分,如此不均衡的分布结构,未来戏曲的传承问题令人堪忧。除了观众老龄化问题,还面临着专业人才匮乏出现断层、城市市场难以打开、精品与市场错位、创作与演出反差等诸多难题,在传承与发展、创新与改革的道路上徘徊不前。

  参考文献:

  [1]吴康.戏曲文化的空间扩散及其文化区演变———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淮剧为例[J].地理研究,2009,28(5)∶1427-1438.

  [2]邓宏兵,张兆行,曹诗图.地理环境与地方戏曲[J].襄阳师专学报,1994,1(3)∶48-51.

  [3]吴述席.河南戏曲的地理分布[J].平原大学学报,1998,17(1)∶41-43.

  [4]胡兆量.中国戏曲地理特征[J].经济地理,2000,20(1)∶84-87.

  [5]柴国珍.山西戏曲剧种文化地理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方嘉雯.基于文化地理学视角的秦腔文化起源与扩散[J].人文地理,2013,28(3)∶64-69.

  [7]李蕊蕊,郑彤,赵伟,等.传统音乐的空间扩散及其文化区演变———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为例[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4(3)∶53-59.

  [8]吴春平.黄梅戏改革路在何方[J].文艺争鸣,2009,26(1)∶147-150.

  相关刊物推荐:《文艺争鸣》杂志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国家一级艺术教育类大型月刊,国际刊号ISSN:1003-9538;国内刊号CN:22-1031/I,邮发代号:12-99。是为全国各大、专院校(艺术院系)、艺术类中专师生和热爱艺术的各界人士提供信息、服务和交流的大型权威学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