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年09月12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已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力量。当前,全球信息化正在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社会经济各行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内容。目前博物馆数据中心建设面临诸多挑战,数据获取渠道不足,缺乏数据共享激励机制和办法,需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思路”进行结构优化,“博物馆云”虚拟化平台设迫在眉睫。
1传统博物馆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博物馆数据中心建设面临诸多挑战,随着业务系统上线速度加快,每上线一个业务系统至少需要添加一台服务器运行于机房中,硬件资源利用率通常不超过50%,造成比较大的浪费,由于单机模式部署一旦硬件故障业务系统再恢复时间不可控,数据孤岛现象较突出,数据获取渠道不足,缺乏数据共享激励机制和办法,促使部门之间数据及时共享和发布,需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思路”进行结构优化,博物馆虚拟化平台建设迫在眉睫。
当前博物馆信息化建设主要面临以下问题:各业务系统在建设的时候独立规划,系统间设备复用程度低。资源无法在业务系统之间共享,而建设投资基于预估峰值,实际上线后资源利用率低,造成投资浪费。由于业务特性,系统需要快速响应业务变化,传统架构部署业务发展超出预期时,无法根据业务需求动态调整资源供给,难以满足业务快速增长的需求。
系统资源扩展同样需要周期,在此过程中,业务系统将处于高危运行状态,服务质量下降。随着业务系统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如果采用“一机一用”传统架构运维难度将几何倍数增加,如果出现问题很难精确的定位故障设备,随着业务系统增多运维难度逐渐困难起来。
2“博物馆云”虚拟化平台建设思路
深刻认识和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演进规律,充分运用和推广信息技术加快建设数字国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抢占信息化制高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选择。基于各业务数字化建设需求采用自建的方式建设“博物馆云”虚拟化平台,在本地部署服务器虚拟化服务。
整合全馆网络及存储资源,各种类型的信息将能自如地存储到资源池中并得到有效识别和调取,信息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得到释放,从而实现存储的动态管理,实现对博物馆网络、存储、计算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配,提升服务器存储能力,为各业务数据提供去安全、优质、高效的存储服务。
2.1主要建设内容
由于数据中心未来主要承担博物馆相关业务,业务快速投产对基础设施的灵活响应、快速的部署响应及支持能力都有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并需要降低对现有应用带来冲击。与此同时业务快速发展带来的大量数据和用户,要求具有高扩展性基础设施架构架构,灵活支持不同类型的数据,同时需要平衡功能和成本,以求能够在成本有效的前提下,满足突发业务的传输与用户访问的需求。
因此,为保障博物馆重要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提高服务器资源的使用率,降低设备采购成本,提高业务的连续性、可靠性。同时,充分考虑技术先进性以及未来横向扩展性,现需对服务器进行分布式部署,搭建虚拟化平台,以达到服务器资源灵活可用、高效可靠、安全易用的要求,良好的支撑火炬中心现在及将来的业务运行。
2.2“博物馆云”虚拟化平台框架
引进成熟先进的技术,调整优化数据中心建设整体框架,逐步建立以云计算为核心的信息化整体架构,实现从以业务应用为核心的被动建设方式向以服务为核心的主动建设方式的转型。“博物馆云”虚拟化平台资源池包括计算资源池、存储资源池、网络资源池三个部分,需能够满足本馆对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的需求。同时,考虑到数据中心管理扁平化,未来数据中心扩容、运维的便捷性,以及有效利用服务器资源,云计算资源池建设应充分考虑超融合技术和高性能设备的选择,以及对现有设备进行整合。
1)基础设施面向资源池化转型通过构建云计算资源池、存储资源池、网络资源池、安全资源池等方式,将原有的烟囡式系统建设模式打破,通过资源池统一对外提供资源,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转型。
2)通过云计算统一提供计算能力基于超融合技术实现以虚拟化为核心的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技术架构,使用云计算技术对资源池进行统一的调度管理,实现高效融合的信息化架构,对全公司业务系统建设提供弹性、敏捷、可靠的云计算服务。
3)构建整体运维保障监控能力。实现对云平台内基础设施进行监管,全面提升在云计算环境下对大型信息化数据中心的运维保障能力。
4)提供符合等级保护规范的建设从业务安全、物理安全、数据安全、链路、管理和运维规范、机房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目标是将信息安全风险控制在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内。
5)符合兼容性、可扩展性原则“博物馆云”虚拟化平台设计应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充分考虑现有的应用系统、运行环境、以及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等,体现与现有系统的无缝链接。充分考虑系统未来一段时间内网络、业务规模和网络安全需求的变化,能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障系统的整体安全,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有效保护原有投资。
6)容灾备份在数据备份和恢复方面,提供重要数据的本地备份和恢复功能,提供重要数据处理系统,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通过部署备份和恢复系统,建立备份资源池。重要应用系统每天进行一次完全数据备份,备份介质场外存放,指定备份恢复策略。
3“博物馆云”虚拟化平台带来的好处
3.1业务数据得到保护
部署了“博物馆云”虚拟化平台后每个业务系统都有一模一样的两份数据存于不同服务器上,如果某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由于还有另一份数据可以直接将业务系统直接启动,大大提高业务系统的可靠和连续性。
符合等级保护相关要求,平台已经集成备份功能,可以每天进行备份,如果业务系统出现逻辑错误和遭受勒索病毒可以回退到前一天,避免业务系统数据全部丢失。由于运行于超融合架构中业务系统如果服务器出现问题,可以将业务系统迁移至其他服务上,此服务器下电维修。业务平台有突发访问的情况,采用超融合架构可以动态调整CPU、内存资源保障业务高峰可以顺利流畅运行。
3.2运维管理简单便捷
如果出现故障传统硬件架构由于设备和品牌众多排查起来很有难度,如果采用超融合架构可以快定位,快速排障将业务系统恢复。部署了虚拟网络后,对于物理交换机来说虚拟化环境中的虚拟机网络流量将会变得透明,物理交换机不再需要配置复杂的网络策略,提供简单的大二层转发即可。
因为,所有虚拟机的VLAN(虚拟局域网)、ACL(控制访问)等网络配置策略,将会部署虚拟交换机上。而虚拟交换机将会自动根据每台虚拟机迁移、删除等过程,实现网络策略的自动跟随,实现网络配置的自动化调整,极大的简化了虚拟机迁移所带来复杂的网络运维工作。基于业务视角的界面展示、可视化运维和一键故障定位,无需学习成本,快速上手实现精细化运维。
3.3减少重复硬件投入
响应国家节能减排,优化资源利用,建设绿色数据中心,通过数据中心虚拟化,明显提高资源复用率,控制和减少物理设备的数量;云平台易扩展、设备易替换,改善IT资源利用率,能够有效地实现节能减排。从而降低硬件成本,有效降低总体拥有成本(TCO)、提高投资回报率(ROI)。
设备资源池化,共享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各种零散的设备集成统一的资源池,实现资源共享。整体资源规划不需要按需求峰值叠加设计,减少初期投资和资源闲置浪费。系统扩展能力强,根据业务量弹性扩容,适应业务系统突发需求。IT设备资源平均利用率可以从10%提高到60%以上。
3.4可视化
传统的数据中心监控仅停留在机房环境、服务器网络设备、操作系统等基础层次的健康监控,即应用运行的“外部环境”。这种基础的监控方式仅实现尽可能减少数据中心大灾难的发生,譬如机柜过热导致服务器停止工作等问题。“博物馆云”虚拟化平台具有主动探测机制,针对用户所关注的应用服务(包括业务系统、操作系统甚至Oracle数据库、Weblogic中间件等关键业务)进行7*24小时图形化+详细数据的健康度、可用性监控,在故障前实现预警。并可自定义关键指标进行智能监控及快速告警,所有动态,全局掌握。
综上所述,“博物馆云”虚拟化平台建设依托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消除数字鸿沟,按照数据、产品、系统、基础设施等,重新梳理整合各类资源,从而建成高弹性、高效率、高可靠、高智能的“博物馆云”虚拟化平台。进一步实现博物馆信息的高效共享和精准服务。
博物馆方向论文范文阅读:基层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几点建议
【摘要】博物馆作为公众收藏与研究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文本化遗存物和自然标本的非营利性机构,是为社会各类人群提供近距离接触知识的机会,并且直接接受教育与进行文化欣赏的文化教育机构。然而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诞生与普及,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已经变得更加多样化,更加便捷且具有普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