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年09月27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摘要:在儿童教育工作中,舞蹈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舞蹈能够满足儿童先天爱表演的天性,还有利于儿童身心、思维的长远发展。但是儿童舞蹈工作的开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舞蹈的创编及优化。本文就突出了儿童舞蹈创编的目的,并且从实际角度出发,探讨了儿童舞蹈创编应该遵循的原则,并且提出编舞者应该把握儿童特点,优化舞蹈结构,提高舞蹈创编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儿童舞蹈,创编,原则,舞蹈结构
相比较成人舞蹈,儿童舞蹈在创编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是因为儿童无论是在身心发展,还是在协调、平衡等多个能力上都存在着明显的欠缺,如果不能加以针对性的指导,不仅对儿童舞蹈学习带来阻碍,同时还会影响儿童身心的协调发展。
正因为如此,教师才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儿童,而是应该把握儿童的实际需求,对舞蹈进行精心灵活的创编,进一步提高儿童舞蹈在创编、开展上的整体水平。但是,目前儿童舞蹈在创编上存在着缺乏童趣、没有创作素材、缺少表现力与感染力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对此,应该结合现状,对儿童舞蹈的创编进行改善,让儿童能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愉悦。
一、儿童舞蹈创编的目的
儿童天生就有一种表演的特性,对于舞蹈有一种或多或少的青睐。教师需要在把握儿童这一特点的基础上,对舞蹈进行灵活的创编,其目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儿童舞蹈创编有利于保证儿童舞蹈教学水平的提高,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当前阶段,儿童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得到了社会的普遍重视,在众多艺术类教育活动中,舞蹈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这种教育工作的开展是从儿童的身心、情感体验等多个角度出发,引导儿童通过动作的演绎来感受艺术的美,将自身的心境外化为直接性的行为。
因此,作为教师,必须要对儿童舞蹈的优化创编投以较高的重视程度,能够结合儿童的实际需求、身心特点、学习情况对舞蹈内容进行调整创编,从根本上提高教育工作开展的整体水准。其次,儿童舞蹈的创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触发儿童的想象力。舞蹈虽然是艺术,但其同样来源于生活。儿童在生活中能够感受到舞蹈的存在,从细节中激发自己的想象力。
因此,作为舞蹈人员应该具备丰富的想象力,以此来激发儿童在参与中的能动性、主动性,帮助儿童塑造更加广袤的舞蹈空间。最后,儿童舞蹈的创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儿童的舞蹈意识。儿童舞蹈创编并不是单纯的舞蹈技巧、舞蹈动作的创编,还需要在把握儿童特点的基础上,对舞蹈艺术视角进行延伸,逐步调动儿童的舞蹈意识,实现动作等多个方面的创新与创造。
二、儿童舞蹈创编的原则
儿童舞蹈的创编需要把握相应的原则,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优选原则。儿童舞蹈的创编不能是盲目的,首先应该优选明确的主题,保证舞蹈内容的思想性、教育性,且这种内容不能是复杂的,应该保证儿童能够理解,并且通过优美的旋律及动作,进一步打开儿童的心扉,这样才能让舞蹈成为儿童真正喜爱的艺术形式。
除此之外,还应该优化音乐、服装的选择。例如,在音乐的选择上,应该将其看作是舞蹈的灵魂,尽量选取节奏明快的音乐作品,让儿童能够尽快融入到舞蹈的氛围之中,同时音乐作品的优选也能够调动儿童的表现力与想象力。针对原则。这一原则指的是在儿童舞蹈创编的过程中,不能仅从创编者的角度出发,否则将不利于调动儿童的参与兴趣,与其实际需求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对此,创编者必须要加深对儿童的深入了解,在把握其心理、生理等多个方面的特征的基础上,创编出儿童喜闻乐见、愿意接受的舞蹈作品。儿童很容易被夸张虚幻的事物所吸引,情绪波动也较为明显,因此舞蹈动作的创编可以与儿童的表情动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针对原则实际上是对儿童主体地位的重视。生活原则。
儿童舞蹈的创编并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一种盲目的编造,在实际创编的过程中,无论是选材,还是动作,都应该保证其内容与水平,尽量从生活中选择可拓展的元素,从儿童最为熟悉、最能理解的方面入手。在实际创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细节处进行优化,使得发生在儿童身上的每一件事情都能成为舞蹈创编的题材。
创新原则。这一原则指的是编舞者能够结合儿童的需求,在现有舞蹈的基础上进行灵活的创造,让儿童舞蹈能够保持题材上的新颖、风格上的独特、动作设计的巧妙,这种创新可以是对别人舞蹈动作的改造,让原有动作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动作;也可以是对动作的创新设计。在儿童舞蹈创编中,创新是生命,如果不能保证舞蹈的创新,将会制约儿童舞蹈的长远发展。除了上述原则以外,儿童舞蹈创编还应该保持趣味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等多个原则。
三、儿童舞蹈创编的途径
儿童舞蹈创编需要掌握一定的途径与方法,需要从细节处加以优化。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深入儿童生活,把握创编源泉
编舞者在实际创编的过程中,需要从儿童的实际生活寻找丰富多样的舞蹈素材,从中获得启发,从而让舞蹈创编更具有趣味性、教育性、艺术性。对此,编舞者首先应该善于发现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儿童正处于探索发现的关键阶段,处于成长初期阶段的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拥有很多可以挖掘、表现的素材。编舞者要学会融入到儿童中间,了解他们的想法与情绪。儿童看待世界的视角十分简单,所感受到的也多是美好的事物,在待人接物上具有直截了当、单纯稚气等特点。
因此,编舞者应该尽量保证舞蹈内容的简单明了,立意上应该尽量简单直接;应该加强对儿童特点的分析,对表现方式进行优化,让儿童能够一看就懂,能够自主进行表现与演绎,而不是单纯性地模仿,这样才能在舞蹈创编过程中更多地融入儿童的舞蹈意识,增强舞蹈的感染力与影响力。
(二)优化舞蹈结构,引导儿童参与
在儿童舞蹈创编的过程中,应该尽量保证舞蹈在结构上的科学合理。通常情况下,儿童舞蹈主要是由开头、中间、结尾这三个部分组成,或者是由开头、中间这两个部分组成,但是在结尾处又会回到开头。作为舞蹈的创编者,在舞蹈一开始就应该保证其形式内容的先声夺人,这样才能充分增强儿童的参与兴趣,让儿童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接下来表演的内容。
而舞蹈的中间部分是最为核心的部分,需要呈现出舞蹈的重点内容、高潮,在动作的设计与整体布局上要保证节奏的律动、动静的巧妙结合、层次的分明。在此过程中,创编者还应该对舞蹈的队形进行灵活的设计,不能以传统的列队形式展现,而是应该注重高低交错,保证队伍的变化性,这样才能带给儿童更多的舞蹈体验。最后,在结尾处,舞蹈不能戛然而止,可以通过造型、亮相的方式进行收尾,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儿童舞蹈表演的整体效果,避免出现头重脚轻的情况。
(三)应用背景音乐,保证契合程度
儿童舞蹈的内容不仅要契合儿童的心理,还应该符合音乐情绪。这是因为,音乐是舞蹈活动开展的灵魂,尤其是对于儿童而言,他们在思维上具有直观感性的特点,编舞者应该多选择情绪十分显著的音乐,这样才能增强音乐的辨识度,让儿童更愿意表现自己。同时,编舞者还应该尽量保证音乐作品与舞蹈动作的契合程度,否则将会直接影响儿童的感官,对儿童舞蹈创编、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带来极大的阻碍。
除此之外,编舞者还应该保证舞蹈节奏与音乐节奏的彼此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儿童在舞蹈动作上的流畅度。例如,有的编舞者虽然选择了《虫儿飞》作为背景音乐,这首音乐作品的意境较为深远、旋律也优美宁静,但是编舞者却创编了较为轻快的舞蹈动作,造成了儿童在舞蹈中出现了手足无措的情况。对此,编舞者可以选择《小小萤火虫》这首欢快的音乐,对原有的动作进行适当改编,让儿童能够充分体会音乐与舞蹈中的情感。
四、结语
儿童舞蹈教育工作的开展目的是为了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实现儿童在身心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作为编舞者,应该结合儿童的实际情况,本着针对、创新、生活等多项原则对舞蹈动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尽量将儿童所熟悉的内容融入到生活之中,让儿童在参与舞蹈学习的同时,充分体会到其中的情感与意境,稳步提升儿童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舞蹈意识。
参考文献:
[1]张明月.幼儿舞蹈编导的基本素养与能力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9):155+159.
[2]骆莹莹.浅谈幼儿舞蹈创编[J].黄河之声,2019,(04):133.
[3]刘海燕.幼儿舞蹈创编的策略思考[J].黄河之声,2018,(09):42.
[4]王颖.当前幼儿舞蹈动作创编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戏剧之家,2018,(06):161.
[5]肖珊.关于不同阶段幼儿舞蹈律动创编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08):185.
文艺方向论文范文阅读:中小学时期如何传承中国戏曲舞蹈文化
中国戏曲舞蹈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这个背景下,本文从舞蹈基础教育入手,阐述舞蹈教师怎样通过舞蹈的行为方式使中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获得健康的发展,通过中小学舞蹈教育传承中国戏曲舞蹈,这对于当代青少年的成长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也是弥补了中小学舞蹈教育中的缺陷,完善中小学舞蹈教育。
【关键词】戏曲舞蹈,初中(小学)舞蹈,中国舞蹈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