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后碳”理念下皖北篾器工艺的生态传承

时间:2019年12月18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摘要:皖北篾器工艺,在当今发展过程中进入了滞后和趋于消失的境地。后碳社会和理念为它们的生存发展带来了新的传承路径。研究皖北乡土景观场域保护和生态传承、篾器工艺材料转化和传承、艺术原生态保护、传承人生态性保护可以为皖北篾器的当代产业化发展、

  摘要:皖北篾器工艺,在当今发展过程中进入了滞后和趋于消失的境地。“后碳”社会和理念为它们的生存发展带来了新的传承路径。研究皖北乡土景观场域保护和生态传承、篾器工艺材料转化和传承、艺术原生态保护、传承人生态性保护可以为皖北篾器的当代产业化发展、皖北篾器工艺传承和生态传承带来可持续性发展。在以创新驱动引领下的当代中国,对皖北篾器工艺的研究,近则可以传承皖北的篾器工艺,远则为背后的手工艺精神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带来契机。

  关键词“:后碳”;皖北篾器工艺;乡土景观;原生态保护;生态传承

工艺技术

  一、引言

  本文中几个关键词的界定:①皖北,指安徽淮河以北地区,包括宿州、淮北、蚌埠、阜阳、淮南、亳州6个省辖市。②篾和篾器:篾指劈成条的竹片,亦泛指劈成条的芦苇、高粱秆皮等;用篾工艺手法制作的产品即是篾器,包括柳条劈篾编织、芦苇高粱秆皮、荻茎提取加工等方式和相关压、刮、染、攒等工艺手法制作的手工艺及现代工艺产品。③“后碳”:美国智囊团PCI(PostCarbonInstitute)将“后碳”定义为“在21世纪与经济、能源、环境和股票危机紧密相连,是一个预想的与生态交融的富有活力的社会和使本地经济发展更加安全可靠的世界”[1]。

  (一)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JeremyRifkin)在2012年出版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一书中提出了“后碳”概念。“后碳”理念提出以后,在国外主要是应用于建筑、城市规划、能源转型和插电式交通工具低碳制造工业上,以建立一种“工业生态系统”和“五大支柱体系”,解决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危机。WoodrowW.Clark认为在中国可以发展可再生能源与“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契合的可持续战略。“后碳”理念在国外传统工艺文化中的研究资料特别少,在篾器工艺中的研究暂属空白领域。

  (二)国内研究现状

  皖北篾器工艺和手工技艺项目众多,其中,篾器制作工艺是众多项目中容易被忽视的一种工艺。著名的篾器制作在皖北主要有阜南柳编、宿州草编、郜台柳编和蚌埠竹篾工艺。这些篾器选材独特、地域特色明显,工艺精湛,是皖北农耕文明和手工艺文化的典型代表。但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模式的改变,加之从业人数日益减少,篾器制作这一曾焕发勃勃生机的生产技艺生存空间逐渐在减少,传统篾器制作技艺中的精华在不断地消失,传统的传承方式很难适应当今正在急剧变化的环境。

  后碳社会的社会生产方式、制造模式和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给诸如阜南柳编、宿州草编、郜台柳编和蚌埠竹篾工艺等工艺的生态传承和创新路径,研究皖北篾器工艺的制作、生态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从掌握的文献资料来看,皖北篾器工艺的研究资料非常缺乏,自1993年至今,只有26篇文章,大部分是介绍柳编产品的,与皖北竹篾相关的学术资料是空白。关于“后碳”理念描述的学术论文有3篇,用“后碳”理念来指导皖北篾器工艺的文献还没有。

  二、“后碳”理念下皖北篾器的乡土景观场域

  保护和生态传承“乡土景观”不仅是一个系统的物质客体,还包括其所承载的主观意识,即所谓的“场所性”。在一些历史乡土聚落中,社会群体享有共同的历史、关系和身份,如祭祀空间、社区广场等,这类空间由社会群体与空间的互相塑造,形成了具有稳定物质环境和环境特性的场所,此时的景观就是具有场所性的“乡土景观”[2]。皖北篾器的乡土景观是其赖以生存的原生态场所环境,对其进行场域性保护是其生态传承的基石。

  李畅在其博士论文中将场所要素分为场地、场域和场所,其中场域又析分为可意象的空间结构、易聚集的区位节点和可想象的集体记忆。在这样的场域和场所中,人们总以一定的社会活动和事件与之相联系,例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规律性的活动演替、仪式性的行为途径和公众性的活动参与。所以,对皖北篾器的乡土景观进行场域性保护和生态传承,就包含了这几个方面。

  对“后碳”时代皖北篾器的场域保护首先要做的是对其乡土景观的空间意向结构和场域进行再植,一则,保护其原生态的乡土景观场地,皖北篾器产生的产地是百姓乡土生活的元土壤,这种农居生活的场域特征我们不能割裂和舍弃:人们需要在这种场地里进行篾器的生产和编织,在一些集体性活动如庙会、赶集的集市或市场中从事篾器的销售和后期维修等,这是一种集体记忆的营造和传承;二则,“后碳”时代带来了皖北篾器工艺得以发生的具体场域发生变化,人们需要在城镇化生活中进行再植,城市生活的语境变化使得一批皖北篾器的工匠和从业手工艺者来到城市,他们需要把原生态的空间意向结构和集体记忆发生的产地移植到城市生活之中:通过手工艺陈列馆、工艺美术商店和行业协会售卖或展示篾器工艺作品,以营造一种新的集体记忆。

  这种将历史性集体记忆导入现实城市空间的手法,赋予了场所以新的灵魂和意义。原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性活动被朝九晚五的循环性活动所取代,原本采集篾器原材、刮篾、抽丝、起底、编织、染色这样的工艺性个体或集体生产的行为途径也得到了功利社会的简化,原本以血缘、地缘结缘的“熟人社会”式的公众性参与变成了业缘、志缘关系的相互渗透和融合。这样,原本人们农耕生活中的自然和社会的本真性就被“后碳”时代的消费现象所取代,公众性参与置变为大众DIY式和消费景观式参与。这可以说是一种无景观或弱景观式的乡土景观,农耕时代的那种多样性、地方性的人地本真的关系脱域为一种缺乏深度和仪式感的场域空间及浅层体验。

  三、从材料转化角度传承和革新篾器工艺

  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耕作、编织等行为和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工艺改变了物质材料的属性,创造了“第二自然”。在这种长期的改造行为中,慢慢地形成了一定的“生存模式”,这种囊括了物质、精神、文化和社会内容的模式反过来会影响和制约人类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现代皖北篾器工艺在历史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行为逻辑”和存在状态。

  “后碳”时代的到来,随着社会语境和生产语境的变化,皖北篾器工艺需要随之更新才能跟上时代、社会和市场的步伐,否则必然是走向趋于消失的境界。据最新统计,安徽省竹林面积已达550万亩,约占全省森林总面积的10%,2013年全省竹业总产值143.6亿元,居全国第六位。2012年至2014年,安徽省通过多渠道加大投入,整合项目资金近4亿元,吸引社会投资达10亿元以上,突破了竹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制约[3]。

  其中,皖北地区竹类分布面积达5万亩以上,以中型散生竹类的竹种较多,占全省竹种的4O%,在阜阳赵庙、袁寨、萧县官桥、宿县伊桥、颍上下园和界首市均有成片分布。与皖南多类竹种相比,皖北的竹种多为耐寒性竹种,有更强的适应性。其中,阜阳、蚌埠、淮北、宿州大片的河岸滩地为皖北竹类生长提供了较好的土壤环境。皖北地域竹种的广布为皖北篾器工艺提供了材料支持。但我们也应看到,皖北篾器工艺不缺乏,但竹类种植和皖南相比尚有很大的差距。“后碳”时代的来临,篾器工艺这种本身对环境无害的环保工艺更应受到重视。

  但一方面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气候的变化,生态环境对竹子的质量有一定的损害;另一方面徽州竹编选料非常讲究,如果竹子的质量不好,那就编不出质量上乘的产品。所以,我们需要对皖北地区篾器工艺的原材料进行转换和扩充。一则,可以扩大皖北人工竹林栽培区,建立原生态竹材料基地,通过“南竹北移”扩大竹类资源占有率。例如宿州筛子泉从滁州沙河引入实生苗种植引种成功以及自霍山移栽毛竹竹母便使得安徽毛竹人工栽培的界限向北推移达北纬33°5'。

  二则,皖北地区应在河岸冲积土地区以发展甜竹、早圆竹、淡竹为主,其篾性好,适宜编织筐、篓、筛、篮,还可发展竹编精加工,编制竹工艺品[4]。三则,开发新的篾器编制材料,综合应用多种材料,增加产品的结构力学和美学丰富性。时代的发展为新材料的发展提供了便利,而新材料在篾器编制中的应用则拓展了皖北篾器的应用范围,例如生物智能材料和记忆材料的部分采用可以使人们的生活更为便捷、视觉现象也更为斑斓。这些措施的采用,可以保证皖北篾器产业原材料的供给,为皖北篾器工艺的生态传承和革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皖北篾器工艺的原生态保护措施

  皖北篾器工艺包含阜南柳编、宿州草编、郜台柳编和蚌埠竹篾工艺。其中,阜南柳编和郜台柳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宿州草编和蚌埠竹篾工艺在当代趋于濒危,这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它们进行原生态保护。具体的举措应包括以下几项:

  一是发挥政府和地方媒介的作用。可以通过政府政策性保护,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当地高校、艺术院校和相应的研究机构可以建立相应的工作室,吸引专业设计人才、艺术创作人才和手工艺工作者从事篾器工艺的传承和创新工作。另外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媒体作用和大众的自媒体作用,引导更多的人关注篾器工艺,创新适合新时代气息的篾器作品。通过在中小学中开设相应的民间工艺、人文赏析、工艺美术课程以发挥基础教育在其中的疏导作用和宣传功效。也可以建立皖北篾器工艺的民间博物馆或手工艺陈列馆进一步推广篾器工艺文化。

  二是拓展皖北篾器的使用领域和范围。通过篾器工艺的工业产品设计和制造,进一步将篾器工艺实用范围推广到民居生活产品和家具产品。三是综合多种材料,例如将竹篾产品和柳编、草编以及塑料、陶瓷等结合起来,制作成新的篾器产品。外围采用了竹篾片围合而成,提篮的把手则用藤草柳编的技法增强舒适度、韧性和坚固性,内部托底除了固有的竹篾材料之外还加了一层PC塑料保护。因为螃蟹的螯爪容易夹断纸质和薄塑料,篾器材料的坚固性和韧性在这儿起到了加固的作用。

  另外,考虑到运输过程中螃蟹的鲜活性和食用时的新鲜口味,需要螃蟹呼吸一定的空气,竹篾产品的通透性满足了这一需要。内部托底的PC塑料也起到防止螃蟹的汁液侧漏的作用。总之,沱湖螃蟹的篾器产品包装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也使得蚌埠篾器的原生态材料之美得以呈现。

  五、“后碳”理念下皖北篾器的传承人生态保护和工艺传承

  随着“后碳”社会的到来,皖北篾器传统手工艺面临工业化转型和后工业化转型两大境遇,保护皖北篾器的传承便成为一个较紧迫的工程。要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思路,全面梳理皖北篾器艺术的种类、工艺和传承人资料,通过地方志和图像志等方式整理出系统的资料。对篾器的手工艺传承人保护,一则,可以通过编写专业、系统的图书资料以更好地记录、保存皖北篾器工艺,还可以通过创办行业协会、定期举办篾器工艺作品展览会的形式保护和传承。

  二则,政府可以定期举办篾器工艺学习班,聘请有影响力的篾器手工艺传承人以举办讲座的形式加强对青少年、爱好者和相关人才的培育。这里所说的人才,他们除新一代传承人之外,主要指进行生产性保护的专门人才,既要熟悉篾器工艺,还要懂得相关的民俗习惯、法律法规和社会经济政治情况。三则,篾器工艺传承人应主动完成“后碳”时代的角色转换,从被动传习变为主动创作,不仅将工艺的掌握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还要将之作为一种艺术进行设计创作,完成篾器工艺艺术化生存的华丽转身。传统社会中,篾器工匠社会地位卑微,工艺的传承形式主要靠口传身授,在技艺手法上主要靠记忆,因而题材选择单一、造型设计呆板、产品定位缺乏新意,不能迎合不断发展的消费者市场的需求,导致出现了传承危机。

  “后碳”时代的到来,随着政府、企业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和新导向,设计界对可持续性系统设计和地域性、个性化设计的呼吁,低碳环保的设计又被社会和人们重新重视。越来越多的篾器手工艺传承人认识到这种设计市场和社会的新变化,开始重操旧业,与时俱进地钻研篾器工艺、引领新的审美趋向,尽可能地参与各种展销会、文博会,以推广、宣传自己。

  政府和企业应扩大篾器产品的宣传,以利于皖北篾器工艺的生态传承和时代创新。在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模式和社会状态是庞杂多元的。既以工业社会为主流,又有手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的影子,同时还掺杂后工业社会的要素。“后碳”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呼吁社会、环境、自然和人的和谐发展。当下中国正处于这一转型和调整的阶段,除了发挥政府、企业和传承人自身的作用外,还需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引导作用。

  高校和科研院所必须由“象牙塔”中走出来,对地方性强的皖北篾器工艺的生态传承和创新奉献一己之力。首先,在皖北篾器工艺的生态传承和创新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要充分发挥工艺文化的衍生和辐射作用,推陈出新,推动篾器传统工艺走进现代文明,增强区域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具体而言,高校和科研院所可以外聘有影响力的工艺传承人开展相应的篾器工艺文化讲座,高校也可以鼓励教师和相关专业人士将当代新的设计理念和艺术思维扩充入工艺传承和创新之中。

  通过整合社会、企业力量,增强校企合作、积极开展篾器工艺的产学研活动,以开展相关咨询、合作和交流,建立篾器工艺人才库。增强和拓展传承人的社会价值认同,以实现工艺文化传承和经济文化价值的双赢。当然,这种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也需要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传承人的共同努力。

  其次,在皖北篾器工艺的人才培养模式上,高校和科研院所要更新教育理念,回归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本位,将篾器工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传习技能相结合,打破学术禁锢和一味理论教学的瓶颈。例如高校和科研院所可以在艺术设计院系设立相关专业或工作室,加快高等工艺美术人才和设计人才的培养。用学以致用和创新创业的思维促进专业实践的应用,搭建起艺术教育体系和地域性工艺文化的融合平台,将理论知识的传授和篾器工艺文化的专业实践融为一炉,相信这样一种传承和创新体系势必为传统手工技艺的生态传承和创新做出应有的贡献。

  随着当代社会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手工技艺的生态传承和工艺创新需要改变原本单一的视觉接受方式和单向式思维。通过网络共享和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皖北篾器工艺的活化和数字化虚拟传播的价值。通过发挥现代数字媒体技术在田野调查、篾器工艺传承人口述资料的收集和数据整理的作用,可以建立皖北篾器工艺的专题网站、将传承人技艺展示视频和篾器工艺的学习资料和图像志、地方志及相关数据资料传至网络,以便传播和大众个体的观摩学习。

  通过开设网络体验课程、信息时代交互类产品广泛传播篾器工艺,利用网络时代的新媒体、移动终端设备、移动电视、手机等更广泛地传播皖北篾器工艺文化。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众自媒体也势必在这样的时代发挥应有的作用,彰显新的传播价值。另外,皖北篾器工艺的生态传承和创新也应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相结合,开发工艺传承的新路径。

  例如,可以支持在有人文历史价值的旧街区、旧村落和闲置或未开发的旅游街区设置文化创意产业园或手工艺集聚区,以吸引国内外工艺匠人、收藏家、艺术设计机构甚至明星入驻,积极打造新的旅游景观、乡土景观和人文景观,以支持区域性篾器工艺文化的复苏、传承和推广。现蚌埠市“湖上升明月”景区正吸引很多艺术家和明星入驻,可以借此契机,适时引入具有地域特色的蚌埠竹篾工艺展览区、体验馆、行业示范基地、创客空间和蚌埠篾器传承人演习所,和“大明文化产业园”景区一起共建蚌属乃至皖北篾器观赏、体验、制作一体化基地,为皖北篾器工艺的时代传承和创新添砖加瓦。

  六、“后碳”理念下皖北篾器的当代产业化发展

  “后碳”时代的到来,为皖北篾器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时代基础。正如上文所述,地方政府可以利用旅游业加快皖北篾器工艺的活化,打造旅游景观和人文乡土景观,丰富人们的审美视野,为皖北旅游经济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除此以外,还应想方设法促进当地篾器的产业化大发展。

  七、结语

  “后碳”,是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对社会学、经济学和环境保护的意义尤其重大。它从环境和自然的角度提出的人类发展战略,强调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统一,平衡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要实现高效率的可持续发展,应着眼于源头的创新设计。皖北社会资源丰富,拥有优势的工艺文化资源,可以直接吸取发达地区在非遗传承和开发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采取更加先进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凭借“蛙跳策略”释放出积蓄已久的能量,实现经济、社会的更快发展。“后碳”理念在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导入,可以更新篾器制作的材料、工艺和生产模式以及经济组织方式,缓解工业污染,革新生态能源的使用。同时,对篾器工艺的生态传承路径建设提出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案。如果能通过皖北本土化语境中篾器工艺的器型、材料、制作工艺、生产制造和符号再生等的提炼,再进一步地进行篾器工艺的生态传承和创新路径研究,相信可以开发出皖北篾器新的产品种类来,使这一文化工艺传统焕发出新的生机。

  工艺方向论文范文:明清时期德化窑梅花杯的造型工艺特征浅探

  摘要:受中国传统梅文化、明清时期陶瓷技艺进步和梅花取材于德化常见的山区花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明早期至清中期,德化窑以精湛的堆贴、捏塑等技法创造出了一批犀角形、圆口形、椭圆口形、瓜棱形、八棱形和手把形等造型优美、装饰典雅的梅花杯艺术日用瓷精品,其造型工艺特征对后世产生了影响,同时也对当前德化窑陶瓷的发展和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