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网络新媒体报道中的情感动员

时间:2020年03月24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摘要:在报道内容中融入情感因素已成为新媒体报道的重要趋势。以甘姆森的诠释包裹理论为分析工具,以四川木里森林火灾为案例,对新媒体报道中的情感动员策略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网络媒体从基础情感和复杂情感两个层面呈现事件内容,并采用情感动员策略调动

  摘要:在报道内容中融入情感因素已成为新媒体报道的重要趋势。以甘姆森的诠释包裹理论为分析工具,以四川木里森林火灾为案例,对新媒体报道中的情感动员策略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网络媒体从基础情感和复杂情感两个层面呈现事件内容,并采用情感动员策略调动受众的情感。具体表现为:在隐喻框架中运用共享文化符号诱发情感生成;运用范例框架建构“英雄主义”语境持续情感热度;在标语框架中设置“集体哀悼”和“集体祈愿”的情感仪式;在叙述话语中挖掘“亲密关系”和“社会关怀”的情感叙事。新媒体报道中情感框架运用的走向,提醒主流媒体要遵循新媒体运作规律,更好地发挥新闻舆论的引领力。

  关键词:新媒体;诠释包裹;情感动员;情感类型;情感策略

新媒体报道

  相关论文范文:媒体融合趋势下科技期刊编辑的基本素养

  摘要为把握新时代媒体融合带来的重大机遇,科技期刊编辑应努力培养自己过硬的思想素养,扎实的信息素养,独特的创新能力,严谨的工匠精神。并通过自主学习、相互交流、不断引导和支持编辑参加继续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来培养和提高编辑素养,创出自己的品牌,使科技期刊论文能得到更快更好的传播。

  在日常生活中,情感占据核心地位。喜怒哀乐、爱憎恨怨,诸如此类,构成生活中情感的力量,没有情感的生活就是没有活力的生活[1],从这个意义上说,情感是人们行动的广泛动力。同样地,新闻界也意识到情感在引起共鸣、集结受众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新闻报道中,在呈现事实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感情色彩,调动受众情感,以进一步影响受众的认知和行为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尤其在当下,由于网络技术具有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传递范围广、受众接受快捷等特征,新媒体更成为大众聚集和抒发情感的公共空间。正如梅斯特罗维奇指出,当代社会进入了后情感社会,情感正在被自我、他者和作为整体的文化产业普遍影响着[2]。那么,情感具有哪些特征?新媒体报道中又是如何运用情感策略来调动受众的?在新闻舆论中运用情感策略需注意什么?这是本文关注的问题。

  一、媒体报道中的情感表达

  受理性主义范式的影响,人们对现代新闻业的认知就是必须追求客观性。所谓客观性,主要指报道中不能携带情感、不能体现记者的喜恶、不能偏见地看待任何人或事物、保持中立并且能够理解各方观点的原则。而凡是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报道就常常被认为是边缘小报,将其置于娱乐主义、煽情主义和威胁新闻客观性的语境中[3]。直至20世纪70年代,一场波及了心理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情感革命”,使学界开始思考新闻报道中的“情感”也应该受到重视。沃尔·乔根森通过对普利策奖的获奖文章研究发现,在不破坏事实,保持客观性的基础上,媒体常常会表达主观情感,设置情感诉求的叙事结构。因而他提出在新闻报道中“将情感和理性置于二元对立”是不正确的[4]。

  同样的,白红义认为新闻的客观性原则是指媒体不能直接在报道中体现自己的好恶、态度、情感和倾向,但如果消息来源中蕴含情感的内容就需要将其客观地呈现出来,所以“将情感完全排除在新闻之外”并非是遵循事实客观性的表现[5]。实际上,“纳入情感”能够为新闻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并且有助于新闻业在民主政治和公共生活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6]。除了上述学者提出新闻报道中要重视情感因素外,另一些学者则直接研究了传统新闻报道中情感的表达方法。斯滕瓦尔介绍了研究新闻报道中隐含的情感表达的两种方法:第一种是“韩礼德功能语法”,即通过名词化和语法隐喻的方法研究新闻报道中的情感性的内容;第二种方法是“评价指标法”,即通过主体态度、参与程度和教育水平三类评价指标组成的评级指标体系分析新闻报道主体的价值观倾向,找到他们隐藏的主观性[7]。葛吕克提出了“移情”是新闻工作的一种核心资源工具,通过移情的社交方式可以更容易获取信息,并且在不同文化中都体现出没有移情的道德新闻,其真实性会降低[8]。

  这些学者从记者价值观、资源获取、话语表达等几个方面研究了传统新闻报道中隐藏的情感表达。事实上,情感表达的运用并没有止于传统的新闻报道,在正处于巨大变革的新闻行业中,新兴媒体对情感表达的运用已经走向了高潮。这是因为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改变了原有的传播方式,使其从“单向传播”走向了“多向互动传播”,这样的“多向互动传播”形态打破了传统媒体传播的渠道和信息优势,将其置身于一个必须考虑受众需要或喜好的环境中。

  并且随着传播话语权的分化,新闻生产不再只是传统新闻业的独大,多种形式的新媒体都在抢夺受众注意力,此时身处爆炸化的信息环境的大众网民就像是“坐在剧场最后排的失聪观众”,只有情感接近的信息对于他们才是真实的信息,而非权威和理性知识,所以情感的共鸣或者道德的震撼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们认知的锚定点。这种局面直接导致了在新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无所不在的情感表达和情感动员,情感已然成为驱动新媒体时代新闻生产和消费的动力。关于依托互联网兴起的新媒体与情感的议题研究也纷至沓来,如“不同媒体的同理心引导差异”、“网络媒介中的情感消费”、“网络媒介的情感治理”[9]等,这些研究从不同层面揭示了新媒体对情感表达的偏爱。

  二、理论背景与分析框架

  (一)情感动员的基础

  将情感作为一种动员的工具或策略可见于社会运动理论中。贾斯珀讨论了多种与社会运动相关的情感,如爱、恨、信任、尊敬、忠诚、愤怒、悲伤、羞耻,提出社会运动的组织者必须懂得这些情感因素对于运动参与者的影响,才能积极调动有利于动员的因素,克服不利于动员的因素[10]。社会运动理论家之所以提出情感可以是社会运动的资源或工具,主要源自情感的两个特征:情感的传递性和社会性。所谓情感的传递性,就是指情感的相互感染性。休谟研究人类的道德情感时就提出,人们是通过“一种感染力和自然而然的共鸣”共享同一种心境的。而这种感染是怎么发生作用的,迈德从现象学的角度提出的情感的流动性模型回答了这个问题,她指出情感能够通过情感客体(情感的对象)的共享在个体之间进行流动[11],即相互传递。一种情感客体流通的越多,也就是共享一种情感客体的人越多,这种情感所具有的情感价值就越高。

  比如“婚礼这天是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这句话中包含情感和情感的客体,如果“婚礼这天”是被大多数人共享的情感客体,那么“婚礼上的快乐”具备很高的情感价值。所以当一个人描述这种快乐时,共享同种情感客体的他者就会受到感染而体验到相同的情感,情感就在这二者之间传递了。情感除了具有生理性之外,还具有社会性,这一特性使处于无意识状态的情感有了进行伪装的机会和可能。情感的社会性是指情感的表达受社会文化制度的影响。霍克希尔德研究发现,飞机上的服务员,不管个人内心有什么样的痛苦或不愉快,都要对乘客笑脸相送。即个体可以对情感进行诱导或劝诫,或针对了解的社会情境做出正确的情感反应。同样地,社会的权力结构和不平等关系,决定了什么样的人可以表达什么样的情感[12]。社会心理学家库利提出,情感具有社会调节的功能,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能够调节互动的进程[13]。

  柯林斯也提出在互动中,可以通过情感仪式链唤起个体情感和集体情感[14]。由此可见,“感觉(feeling)不是在我们血液中发现的物质,而是被许多故事组织起来的社会实践”[15]。情感动员恰恰是根据情感的传递性和社会性的特征,运用一些表达的策略,唤起、激发或者改变客体对事物的认知、态度和评价[16]。新媒体中的情感动员研究也应该从两个层面去分析:一是新媒体运用了何种情感去感染他人,即何种情感更具有感染力?二是新媒体情感动员的主要方式是什———采取了何种策略。

  (二)分析框架

  本文要研究的问题是:新媒体在新闻报道中采用何种策略和方式进行情感动员的。借鉴情感动员理论,以“诠释包裹”理论为框架工具,建构本文的分析框架。“媒介诠释包”,也称“诠释包裹”,是甘姆森和拉施等学者在媒介框架理论下提出的一种具体的分析方法。他们认为,报道话语中的修辞、叙事等表达手法可以被想象成一套一套话语包裹,用以赋予某个议题以意义。甘姆森的研究也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其早期的研究中,他将“诠释包裹”区分为建议如何思考问题的“框架工具”和解释应对措施的“推理工具”。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在他后期的论文中弱化了包裹中的“推理工具”,将研究简化为隐喻、范例、标语、叙述和图像五种框架工具[17],并且强调标志性的、浓缩性的表达手法在框架中具有突出作用。

  具体而言,“隐喻”是将一个主要报道对象与另一个隐喻指向对象联起来的文本形态。一般来说,隐喻指向对象较主要报道对象更能够被读者理解;“范例”主要是指过去发生过或者当下正在发生的真实事件,这些事件被媒体记者用作典型事例来演示或者说明主要报道对象的某方面特征或属性;“标语”是包含象征意义比较密集的符号表达方式,一般通过简明扼要的主题陈述、关键的标题或者广为流传的口号来体现新闻事件的本质属性;“叙述”则是通过大量生动有趣的细节信息,对文本对象进行深度的修饰和叙述;“图像”指的是通过大量的视觉影像,对文本内容进行阐释和补充。由于新媒体中的“图像”,既包括视频也包括图片,内容繁杂且呈现方式不一,难以对其进行分析。故而,本文主要从“隐喻”、“范例”、“标语”、“描述”四个方面考察新媒体的情感动员。

  (三)案例简介与数据收集

  本文以“3·30四川木里火灾”的新闻报道为案例,分析其媒介框架中的情感动员。四川木里火灾事件是于2019年3月30日发生在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的一场突发性森林火灾事件,着火点在海拔3800余米左右,地形复杂、坡陡谷深,通讯不便。31日下午,扑火人员在转场途中,受瞬间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遇山火爆燃,30名扑火人员失去联系。4月1日晚,30名扑火队员遗体全部找到。4月2日早晨,凉山火场基本得到控制。

  四川木里火灾事件发生后,媒体纷纷报道,一时间,社会上充满着体恤、悲伤、惋惜……还有对消防官兵敬仰等情感的集体表达。

  媒体报道很好地发挥了舆论的引领作用。本文选择了代表官方媒体的、粉丝数量达9000余万的“人民日报”微博和商业媒体中关注度较高的、粉丝数量达6000余万的“头条新闻”微博为平台,搜集了2019年3月30日至4月7日的与此事件相关的报道86篇,其中人民日报报道50篇,样本编号为R1-50;头条新闻报道36篇,样本编号为T1-36。

  接下来对样本文本进行编码。主要依据“诠释包裹”的操作化定义阅读和编码文本数据,仔细辨认并记录文本中涉及到的框架工具,根据各个类目中的内容差异进行归类。然后对编码进行复核。具体做法是:整体反复阅读编码,抽取10篇报道(约10%的样本量),由两位编码员进行重新编码并记录,两位编码员的结果超过了90%的决策重合,符合编码的效度。最终,在86篇新闻报道中,辨认出了140个框架工具,其中隐喻话语54个、范例话语8个、标语话语38个、叙述话语40个。

  三、媒介框架中的情感表达

  (一)情感类型的识别

  关于情感类型,普拉契克的研究最具影响力,他认为人类的情感分为两种层次:基本情感和复合情感。基本情感主要包括悲伤、厌恶、期望、愤怒、高兴、接受、惊奇、恐惧八种类型。他把基本情感比喻为“原色轮”,将情感排列成圆形对理论模式给予了说明,认为情感排列在90度之内的,是此类基本情感的相似形式,在90度~180度之间是不同类型的基本情感,相邻的两个基本情感的混合就能够形成新的情感,他将其称为复合情感。比如接受+高兴=爱。但是复合情感是复杂的,它还可以继续划分:比如相隔一种情感的两个基本情感混合会形成次级情感,比如:接受+恐惧=服从;而相隔两种情感的两个基本情感混合会形成三级情感,比如:期望+接受=宿命[18]。

  1.基本情感按照普拉契克的情感模型,本文对新媒体报道话语中的基本情感表达进行了判定,识别出悲伤、期望和愤怒三种基本情感。2.复合情感研究中发现,新媒体报道中除了上述基本情感外,也蕴含着复合情感。本文仍选择两名编码员,根据文中内容和情感的操作化定义,对其中的复合情感进行了辨识。(1)悲伤+爱=怀念情感在T17、R16、R20等报道中蕴含了悲伤+爱的情感,如“清明将至,追思英雄”、“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缅怀英烈”。上述报道中既体现了悲伤,又融合了爱,表达了对过去美好和珍贵事物的不舍,本文将这种复杂的情感定义为“怀念”。

  四、网络新媒体报道中情感动员的策略

  (一)隐喻话语:运用共享文化符号诱发情感生成

  隐喻的本质是通过一类事物或经验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或经验。这里的一类事物指已知事物,另一类事物指未知事物,即现代认知语言学对应的源域和目标域,源域和目标域属于完全不同的范畴。每一个网民并没有身临现场,亲眼看到消防队员奋不顾身的救火场景和牺牲后的壮烈,但是通过网络报道中的情感隐喻,他们的情感被调动了。在86篇报道中,出现了54次隐喻话语。主要包含了“旅程隐喻”、“战斗隐喻”、“网络符号隐喻”等三个隐喻框架。文化在人类情感规范、信念和意识形态的生成中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能规定某种情感的感受原则和表达原则,形成情感文化。所谓情感文化,是指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习得的情感话语、情感信念和情感规则。

  在中国的情感文化中,“一路走好”、“回家”、“最后一程”等词语中暗含着“死亡”的含义,这是一种社会共享的文化体验,在这样的语词作用下,个体曾有的自身情感经验被唤起,并映射到网络事件中;“死亡是下一段旅程”的隐喻表达了网民对逝者的祝福之情。结语新媒体时代,新闻中融入情感框架进行报道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网络媒介多采用隐喻的方法、利用共享的文化激活网民内隐的情感;运用范例的事件叠加效应,维持情感的持续;在标语框架和叙述框架内,进行情感叙事,打造情感仪式,构建情感的共同体。受到互联网技术赋权的新媒体拥有更加强大的话语权,在公共领域建构媒介情感、动员网民积极参与等方面彰显了其强大的力量。由此可见,网络空间不可避免地成为意识形态的主战场。新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如何遵循新媒体运作规律,进行互联网内容建设,巩固壮大传播阵地,是新媒体时代媒体人需思考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杨国斌.悲情与戏谑:网络事件中的情感动员[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9,(9):39-66.

  [2]MESˇTROVICSG.PostemotionalSociety[M].London:SagePublicationLtd,1997:8.

  [3]PANTTIM.TheValueofEmotion:AnExaminationofTelevisionJournalists’NotionsonEmotionality[J].Euro⁃peanJournalofCommunication,2010,25(2):16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