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浅析新闻报道的大主题与小角度

时间:2020年06月05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摘要】如今是全媒体时代,更是主流媒体以质取胜的新时代。有竞争力、影响力的传统媒体在涉及大主题的报道中,正逐渐摆脱高高在上、严肃刻板、说教味浓的窠臼,在吃透主题内涵的前提下,从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小角度入手,让新闻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 【关键词

  【摘要】如今是全媒体时代,更是主流媒体“以质取胜”的新时代。有竞争力、影响力的传统媒体在涉及大主题的报道中,正逐渐摆脱高高在上、严肃刻板、说教味浓的窠臼,在吃透主题内涵的前提下,从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小角度入手,让新闻“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

  【关键词】主题报道;以小见大;百姓视角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新闻报道的大主题和小角度

  涉及重大主题的报道在报刊中多以头版、报眼等重要位置与读者见面,在电视新闻中也常见于头条、提要等显要位置。主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领域,具体有会议贯彻落实、政策解读、阶段性总结、未来性展望等方方面面,涉及到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纷繁复杂的小内容。

  新闻系列论文投稿刊物:《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季刊)创刊于1980年,由安徽广播电视大学主办。办刊宗旨:开展学术研究,展示学术成果,繁荣科学文化,促进社会发展,贯彻“双百”方针,开展学术争鸣,立足安徽,面向全国,着眼电大,服务社会。

  2从小角度切入大主题

  2.1践行“四力”的要求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大主题的新闻报道意义重大,需要我们用敏锐的观察力、真情的笔触来发掘生活中的智慧,沉下身子深入基层去寻找受众的“兴趣点”“兴奋点”。“非凡脚力出眼力,勤思多学著华章”。

  2.2群众乐见的报道方法

  新闻的受众十分广泛,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各个年龄层、受过不同的教育。从小角度出发就是用百姓视角把高大上的变为平民化的,强化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自己人效应”[1]。

  3从别样的“小角度”入手

  3.1小群体,体现人文关怀

  党的喉舌有民声,声声关心关注方为担当。让小群体成为“主角”,符合新闻显著性、针对性的特性。同时,这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关心每一类人民群众、关注每一个普通群众的要求,毕竟新闻宣传无小事,事事入心入脑才是定力。因为,群体再小,也有其代表性,必须为他们发声,体现人文关怀。

  例如,《山里娃的冠军梦》关注的就是从大山中走出的重竞技项目运动员,这些孩子为了改变家庭状况和冠军梦,选择了和其他孩子不同的道路。不少人聚焦金牌背后的故事,却很少关注这些重竞技项目运动员的金牌是否更加的与众不同。这期节目,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山里娃身上大山精神赐予的韧劲、渴望改变命运的冲劲、承受身心伤痛的忍劲,以及不忘初心祖国至上的情怀。

  3.2小家庭,展现家国情怀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因此,我们在挖掘新闻线索的时候,需要去思考,这个线索是否和家国情怀有关,特别是涉及到军人、舍小家为大家的普通人的题材时,更需要往这方面联想。

  2019年央视《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之《“五世同堂”的别样春节》选取了重庆武隆的一个全国文明家庭。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家庭?第一,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五世同堂会有热闹喜庆的氛围;第二,与良好家风传承有关,无论是有军功的战士还是普通的家庭妇女,都对蕴含德、善、孝、仁、义、俭的“黄氏家训”倒背如流。中国人传统美德的传承中,不仅有治理小家的智慧,更体现对待国家的民族大义。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和万事兴。

  3.3小地方,凸显大局胸怀

  作为新闻人,必须要有担当,而有担当者必有大格局。新闻是时代的镜子,它既要反映引领时代的,也要关注落后于时代的。如今,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正在从高速度增长不断转向高质量发展。然而是不是每个地方都跟上了快节奏和高质量呢?因此,我们在新闻采访中,需要去关注经济条件不那么好的民族地区、贫困地区。

  例如,央视《慢火车照顾“少数人”》聚焦了西南地区的一列慢火车,它不到三百五十公里要开九个多小时,票价只要两块钱。在高铁日行千里的背后,这样的慢火车是否有存在的意义,是哪些人需要它的存在。原来,这列“慢火车”是大凉山等边远山区各族同胞的交通线、生活线、脱贫线、求学线、希望线。虽然慢火车和快时代格格不入,但却有别样的时代温度。因此,我们需要去关注脱贫攻坚、少数民族等题材,并且结合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民俗文化深入挖掘,凸显新闻人的胸怀大局。

  3.4小物件,抒发历史感怀

  历史长河中,人不过是匆匆过客。当我们在报道涉及时间跨度大的题材时,不妨关注历史遗留的小物件。这些小物件可能是还保存着的,也可能是物质形态发展改变的。这背后,可以是一段故事、一种记忆、一丝感怀。从小物件的纵向对比中,表达我们想展现的主题。例如,央视在纪念改革开放40年周年时播出了《从小物件看生活大变化》,为观众展示了我国从改革开放之初物质短缺,到物质极大丰富的跨越式发展历程。当然,除了找准小角度之外,还需注意细节的捕捉、节奏的把握、题目的吸睛,方能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

  例如,《相遇在00:37》在采访前,从小角度精心策划,选择坚守岗位坚守梦想的夫妻,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甚至节日也难相聚;采访中,记者精心捕捉细节、巧妙设置悬念;中,朴实的语言让温情的故事娓娓道来;制作中,用双视窗同步推进故事扣人心弦,适当的同期运用更富现场感。可以说,这期新闻在采写编摄多方面都值得学习和借鉴。总之,涉及大主题的新闻报道,要想收到良好的社会舆论效果,要巧妙地选取便于观众理解的小角度,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中磨砺自己,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讲好中国故事,将大主题变为群众可以体悟的喜怒哀乐。

  【参考文献】

  【1】温斯琪.后新闻业时代新闻报道角度的重构[J].科技传播,2019(22):50-51.

  作者:王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