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08月22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传承是当今最具时代性的课题,对惠山旅游纪 念品进行色彩设计延展的实例探究,寻求惠山泥人传承新思路,推动惠山旅游 行业的文化内涵注入与市场创新扩展。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分析惠山 旅游纪念品的市场现状与设计需求,基于民国时期惠山泥人色彩特征与典型 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典型色彩因子与设计元素,进行旅游纪念品设计实 践。地域文化的注入是当今旅游纪念品发展的关键,惠山泥人民国时期色彩面 貌极具地域特色,为后期惠山旅游纪念品的设计提供新的色彩搭配方案与应用 方式,对今后进一步探讨惠山泥人文化传承与设计发展提供了新的素材。
关键词:惠山泥人 民国时期 色彩特征 旅游纪念品 设计
引言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提出要加强对国家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创 新利用。旅游规划中提及:要推进旅游商品文化消费的深化,拓展非 遗文化发展的边界和转化效率[1] 。色彩创造价值,近似成本的商品中, 成功的色彩运用能为商品提供高达30%的附加值[2] 。惠山泥人是我国 非遗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由其独特的地域性与民俗文化蕴育了极 具代表性的色彩面貌。
国内学者和专家对惠山泥人进行了多方位的研 究,但大多针对其历史沿革、艺术概况、工艺技法,以及相关的作品整 理介绍。针对其阶段性色彩特征与产品创新设计相关的研究,鲜少涉 及。民国时期作为惠山泥人历史发展中重要的转折阶段,该时期惠山 泥人的用色极具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多元的色彩风格与面貌并存。 乔治·亚罗曾言“设计的内涵就是文化[3] 。”从色彩角度切入将惠山泥 人文化内涵注入现代旅游纪念品设计领域,既提供了惠山泥人文化的 传承探索新思路,也提升了旅游纪念商品的艺术性与价值。
一、惠山旅游纪念品市场现状与设计需求
(一)惠山旅游纪念品现存问题分析。
无锡惠山古镇地处于无锡 惠山与锡山的东北坡麓,以环境优美、历史悠久、“祠堂群”密集分布 为特点,惠山古镇作为无锡老街坊风貌保存完好的唯一街区,是无锡 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资料研究、实地走访、市场调研等 方法,发现惠山旅游纪念品现存如下四个问题:
1.功能单一化,购买意愿少。
惠山旅游纪念品中装饰类产品数量 众多,实用性与功能性的产品类型开发较少。惠山泥人是惠山旅游纪 念品销售的主要类型,属于静态观赏性的传统工艺品,缺乏观赏与功 能的结合,只能作为装饰品进行摆设。缺少功能性的惠山泥人相关衍 生的设计产品,对如今消费者对旅游纪念品的需求来说,产品类型与 功能过于单一,对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的吸引不足。
2.设计同质化,创新度缺乏。
惠山旅游纪念品同质化表现可从横 向与纵向两方面来看。横向看,惠山部分旅游纪念品雷同率高,市场上 大部分商品在全国各地都有销售,景点摊贩、店铺中产品看似琳琅满 目,实则大部分来自大型批发市场,相似的造型、款式和色彩因缺少 地域特色,而不受消费者青睐。
纵向看,近几十年来,惠山旅游 纪念品依旧以惠山泥人和宜兴紫砂为主,且题材、造型、功能等一直 沿用至今[4] ,在设计、生产、销售等方面未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陈出 新。少量具有功能性的文创设计也仅仅是借鉴其他旅游地区纪念品进 行“生搬硬套”,没有充分挖掘惠山当地的地域特征和文化资源,大同 小异的设计与包装难以吸引审美较为现代新潮的消费者群体。
3.品低质化,粗制滥造多。
惠山古镇在对景点进行旅游规划时,缺 少对旅游纪念品的统一规划和全面考虑,市场门槛低,缺乏有效的市 场管理机制。因生产商与经销商缺乏行业自律,为了降低成本提高销 量,将粗制滥造的产品进行售卖,导致质量低劣成为如今惠山旅游纪 念品的通病。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制作粗糙、价格低廉、缺乏文化内涵 的旅游纪念品,如:用笔粗糙的 “京剧脸”、色彩艳丽的“卡通动物泥 塑”等,给整个惠山旅游行业的形象带来了恶劣影响。当然,也有少量 具有风格特色和传统内涵的精美产品,却因价格昂贵、包装简陋、不易 携带等问题让大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
4.面貌商品化,地域特色弱。
我国旅游经济近几年发展繁荣,但 纪念品市场的发展却无法紧跟步伐,在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条件 下,生产商与经销商大多更看重经济利益而忽略纪念品的文化内涵和 民俗特色。旅游纪念品深层次的内涵是文化传递,传统手工工艺品有 其自身的文化魅力,也有其发展局限,过于商品化的传统作品不但无 法与消费者达到共鸣,还会流失其原本的精神韵味。如今惠山旅游纪 念品大多为了商业而进行简单的“拿来主义”,商业的包装与随意的 陈列难以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
(二)惠山旅游纪念品创新的设计需求。
旅游纪念品具有宣传旅 游胜地、表达情感内涵、映射地域文化的作用,消费者大多为了馈赠好 友、留作纪念、满足旅游体验等原因进行旅游纪念品的购买。其设计 要在遵循纪念品共性的基础上,抛开“拿来”与“借鉴”的思维方式, 对地域文化进行深入剖析,提炼并概括本土化的特色元素运用到旅游 纪念品的设计中去[5] 。地域文化体现了某一区域不同于其他区域的文化特点和民族特性,地域文化的注入是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的关键, 对地域文化中传统图案、样式工艺、地域色彩等的深刻挖掘与巧妙运 用,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与体验当地文化。
由惠山旅游纪念品 市场现状可看出,旅游纪念品的设计离不开地域文化的注入,惠山泥 人作为当地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其色彩独具一格,通过对其色彩 特征的研究总结,可挖掘出极具特色的色彩元素应用于设计中。随着 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变化,纪念品的功能性也受到极大关注,将地域典 型色彩融入功能性产品设计中,在具有地域性的同时兼具功能性,可 提升产品的使用价值。
二、民国时期惠山泥人色彩特征
惠山泥人早期色彩运用常打破原有色相的限制,如:青狮、彩鸡、 五色牛等,作品的色彩主观性较强。但民国时期随着外来西方文化的 逐渐推广与不断浸淫,西化的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对人们的购买需 求产生强烈的影响[6] ,传统题材无法满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与审美需 求。惠山泥人艺人们在趋新求异的民国时期主动求变,不再受制于传 统题材与设色风格,更多创作符合时代发展的现实题材,形成独具江 南特色与时代风格的色彩面貌特征。
(一)以一当十之色块简练。
民国初期,惠山泥人出现部分用色大 胆简练、摒弃民初繁复的色彩装饰和纹样刻画的作品,作品随着体量 的增大、石膏喷漆技术的运用等,色彩的块面立体感和冲击力也得到 了加强,用色对比大胆又更加符合当代审美。民国时期在战乱和黑暗 的社会统治下,英雄人物题材增多,寄托了劳动人民对摆脱现实束缚 的殷切希望,“关公”、“五虎将”、“穆桂英”等题材广受欢迎,主色开 始运用钴蓝、灰褐、淡紫、棕黄、大红等低(中)明度、高纯度的色彩, 黑、白等无彩色的使用频率增加,黑—紫、棕黄—白、中绿—白、朱 红—白等色彩搭配使用渐多。又因石膏工艺技术与雕塑艺术的普及, 还出现以伟人、世纪传人、西洋题材(耶稣、圣母等)为主的作品,惠山 泥人开始出现“重形态,轻彩绘”的观念,作品出现单色或简单双色的 运用。
(二)江南情韵之淡雅清丽。
“烧香游玩,爱听梨园”是江南地域 群众娱乐生活的特殊内容[7] 。民国时期,惠山泥人大量手捏戏文作品 受戏曲服饰色彩的影响,其中尤其受昆剧服饰色彩影响最深。色彩配 置多以高明度、低纯度的色彩为常用主色,用高纯度的邻近色、对比 色和无彩色进行点缀,更注重整体色调的统一和谐,减弱画面的色相 对比度,增加色彩明度的共性[8] ,以达到“大协调,小对比”的整体效 果。
惠山泥人自然环境以“水”为主,“青—绿”为水,形成独特的“水 乡审美”。民国时期的作品主色中绿色系高达36.7%,点缀色中蓝色系 高达23.9%,这是民国时期整体色调淡雅清丽的重要原因。因此该时期多以粉绿、黄绿、中绿、白为底,小面积辅助点缀群青、湖蓝、钴蓝、 黄绿、橄榄绿等,展现出江南水乡色彩中淡雅清丽、含蓄稳重的情调, 极具地域特色。
(三)彩绘装銮之用色丰富。
民国时期,为表现昆曲中角色载歌 载舞的性质,再现戏剧演出中丰富多彩的服饰、配饰与人物扮相,且 因符合时代的作品题材增多与惠山泥人独有的装銮技艺愈趋成熟。惠 山泥人服饰色彩较早期而言更趋于丰富多彩,主要体现在同类色的组 合变化繁多,辅助和点缀的对比色运用果敢。
民国时期同类色相比早 期作品运用更加频繁,如绿色系有粉绿、黄绿、中绿、松石绿、深绿、橄 榄绿等不同纯度与明度的用色。再采用对比色纯度调和的方式来平衡 画面的冷暖对比,多用朱红—黄绿、明黄—中绿、大红—粉绿等搭配 方式,保持对比色明度在类似或统一的范围内进行纯度的变换调和, 可避免因使用过多同类色进行画面调和,造成色调过于类似、画面单 调、知觉度低等用色弊端,又可增加色彩和谐感和丰富度。
三、民国时期惠山泥人色彩因子提取与设计因子分析
极具地域性色彩的组合运用给予产品不同的情感表现,迎合了当 代消费者不同的情感需求[9] 。从上文对民国时期惠山泥人的色彩特征 解读,可得知,该时期用色丰富多彩且整体色调淡雅清丽,变化多元 地使用同类色的色彩搭配;为协调同类色组合过于平淡的画面效果, 以高纯度的暖色系来平衡低纯度的冷色调;随着作品摒弃繁复的纹 样和色彩装饰后,用色愈加色块简练,典型的单色运用作品增多。
根据上文色彩特征的研究分析,筛选5组典型的色彩样本,将样本使用 Photoshop打开,去除背景色,依次点击:滤镜—像素化—马赛克—储 存为Web所有格式,图片格式选择png-8,为保持图片色彩还原,色块 数量选择16(按所占面积比例自动筛选主要16种色彩),通过上述方 式得到不同色块元素后,分别根据主观画面色彩比对并提炼最主要 的8种色彩,提取总共5组典型色彩配置。
并根据画面色彩比例提取典 型配色,依据作品用色频次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典型单色。根据上文色彩样本分析与色彩因子提取,可见民国时期惠山泥 人典型色彩配置以“青—绿”冷色调为主,偏好使用“青—绿”色相去 营造江南水乡的地域性色彩氛围,擅长使用暖色(红、黄)和无彩色 (黑、白)等对画面进行辅助点缀处理,以保持画面色彩视觉平衡。
常 以群青—粉绿、粉绿—中绿、朱红—淡黄、中绿—朱红、水蓝—明黄色 彩搭为主,多为邻近色搭配,少量使用对比色搭配,并辅助黑、白两色 进行调和,整体用色保持纯度的变化和明度的统一,使得色彩搭配具 有地域特色又协调丰富。其中群青、粉绿、淡黄、朱红、黑、白等色彩 为民国时期惠山泥人中运用最为频繁典型的单色。
同时,惠山泥人纹饰图案的装饰性对画面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 色彩与纹饰图案的结合运用更易提升旅游纪念品的精神内涵与文化价值,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运用MatLab聚类法算出民国时期惠山泥人 样本中纹样数量的配置比例,选取使用频率最高的5种典型纹饰图案 进行线条提取(表2),用于惠山旅游纪念品的辅助设计。
四、民国时期惠山泥人色彩在旅游纪念品中的设计实例延展
色彩是产品风格的决定性影响因素[10] ,基于上文对民国时期惠山 泥人色彩因子的提取与设计因子分析,将民国时期惠山泥人按典型单 色、典型配色、典型色彩配置三方面分别应用至设计载体中,为惠山 旅游纪念品注入微妙丰富的色彩情感。
(一)典型单色应用 单色运用不只是狭义上的只使用一个颜色,而是“有彩色+无彩 色”的组合使用,当画面中有彩色为图案或背景时,其中有彩色的属性 最强烈,其余黑、白、灰等无彩色可以忽略不计,只具备辅助识别的功 能。上文提取的典型色彩:群青、粉绿、淡黄、朱红、黑、白等都是惠山 泥人作品创作中不可忽视的典型代表色,其中黑、白为无彩色,可辅助 其余典型的有彩色进行旅游纪念品的设计。极具地域特色的单色可应 用于产品包装上,有助于统一视觉形象,且纯粹的单色更易衬托内在 产品。选取其中一种有彩色为作品的基调色,形成色彩的 第一视觉感受,将提取的设计因子以白色线条形式辅助提取的典型色 进行设计,以自由法排列形式应用于包装设计之上,体现出传统色彩 与现代设计融合的丰富面貌。
(二)典型配色应用
在简单2-3种配色设计中,画面中的色彩面积比例对整体风格与 色调起到重要作用[11] 。画面中,放大一部分色彩面积形成主色,缩小 其他色彩面积形成辅助色或点缀色,使画面色彩冲突减少,可增添和 谐感。少量色彩搭配的画面效果具有冲撞力,可应用于有较高实用性 且便于携带的载体之上,如:马克杯、帆布包、手机壳等,都是当今消费者们接受度较高的旅游纪念品类型。
上文提取的5 组典型配色中,邻近色的搭配较多,对比色的搭配更多讲究明度的统 一与纯度的变化,保持与泥人作品色彩配置相似度,用色搭配上(中) 长调色彩面积为大,(中)短调色彩面积为小,以重复、对称、放射、平 行等造型方式赋予色彩面貌更多变化,更易在设计中凸显主题与文化 内涵。
(三)典型色彩配置应用
色彩配置在设计应用中应整体遵循泥人作品的大致用色比例,民 国时期惠山泥人用色上多以青、绿为主,浸润着江南地区特有的山水 基调,总体趋于色调清丽、含蓄典雅、娴雅大方的色彩意象。在色彩配 置的应用时可采取具象应用与抽象应用。
1.典型色彩配置的具象应用:可结合民国时期惠山泥人典型造型 元素、图案元素、文化元素等,将提取的典型色彩配置应用其中,直观 具象地将文化内容与设计想法表达出来。结合惠山泥人特色元 素进行飞行棋的创新设计,带有娱乐性质的设计载体增添了纪念品带 给消费者的愉悦感。
2. 典型色彩配置的抽象应用:可将典型色彩配置与抽象的艺术表 达形式相结合,如图8,保持整体色彩意象和色彩配置的统一,将江南 水乡的地域色彩与现代抽象几何进行结合诠释。既能表现出惠山旅游 纪念品设计中独具地域文化的色彩特点,又给非遗色彩应用设计提供 新的设计思路和展现方式,给予消费者视觉的新奇感,勾起消费者的 猎奇心理,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以上设计将所提取的元素进行大胆 的组合、转换与再设计,保持本土性与异域性的同时,提高消费者对惠 山旅游纪念品的认知度。
艺术方向论文投稿刊物:《艺术科技》杂志,是由浙江省文化厅主管、浙江舞台设计研究院主办、艺术科技杂志社编辑出版的艺术和科技综合学术期刊。
结语
通过对惠山泥人在民国时期的色彩研究可得,该时期历经历史的 流变,形成兼收并蓄的色彩审美现象和独树一帜的江南地域性色彩风 格。从色彩角度将现代产品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结合进行创新阐释, 将文化蕴涵的隐性因素转译为显性的设计元素。提取民国时期惠山泥 人典型色彩因子,从典型色彩、典型配色、典型色彩配置三方面结合 现代设计方法,以旅游纪念品为载体进行设计实例延展。通过旅游纪 念品的设计为传统文化寻求符合现代形态的表达新方式,不仅利于惠 山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提高了旅游纪念品的文化特色与价值内 涵,促进当地民俗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准.推动非物质文化在旅游业的深度利用[N] .北京日报.2019-06-10(014).
[2] 李小丽.产品色彩的设计研究 [J] . 包装工程.2016,37(06):155-158+163.
[3] 刘宇阳.现代产品与我国传统文化 [J] . 艺术科技.2016(4):269.
[4] 曹星.无锡旅游纪念品设计的研究 [D] . 江南大学,2007:16.
[5] 张家祺,张田雨,张璇.基于不同旅游资源的旅游纪念品的创新设计策略研究 [J] . 设计,2016(08):127-129.
作者:陈依婷 潘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