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09月24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摘要:在大数据的支撑下,社会的面貌有了全新的转变,同时也给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做好非遗保护十分的必要,能够更好的传承民族的文化。为了将非遗的传承工作更好的落实下去,相关部门需要在技术层面上进行有效的革新,重点加强大数据的规范性应用,在此基础上对非遗资源进行整合,构建数据库,从而保证非遗文化的传承环境更加的优质。下面,主要着手于数据库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科学的应对举措。
关键词:大数据;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
前言:大数据是一种全新的技术载体,所具有的特点十分的显著,在体量、模态等方面的功能比较突出,是目前信息搜集、存储和输送的全新载体,同时也具有较强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特征。在强调非遗文化存储与传承的时代背景下,相关部门需要在技术层面进行有效的革新。加强数据库的规范性建设,针对现有问题展开合理的分析,并想办法提出科学的应对举措,进而保证数据库功能的完善性,为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实现深化落实提供良好的载体支撑。
非遗数据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数量匮乏
就目前来讲,我国在非遗文化的方面的工作重视度较高,再加上民族发展历史悠久,需要传承的非遗文化十分的丰富,所以在数据库建设方面更是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然而,当前所存在的数据库数量并不规范,整体来讲比较的匮乏,与非遗文化占比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偏差,这给资源的储备和传承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和局限。
内容单一
非遗文化本身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但是目前所具有的数据库体系,在内容方面的充实度上并不符合要求,整体来讲缺乏一定的特色,新颖度不够,很少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这给非遗文化的传播以及推广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同时,在非遗文化内容均衡布局方面,也比较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域、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局限,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要素,否则将因为内容的限制,给非遗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工作造成很大的阻碍。
功能简单
非遗数据库在功能方面的建设具备一定的特殊性,随着国家在该领域的重视度逐渐提高,以往数据库中所具有的功能模块也表现的比较局限。在功能设置上相对来讲比较的简单,整个页面的设计也不符合当下人们的个性化审美需求,同时在信息检索、存储、下载等方面的功能整体来讲比较滞后,给非遗文化宣传、推广以及实际应用都造成了不良影响。
共享性、利用率差
在非遗文化传承中,对资源共享与利用方面更是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这也让数据库的建设面临着全新的挑战。然而,就目前来讲,现有的数据库在资源共享与利用载体开发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在功能方面还未能进行有效的完善,在技术水平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否则的话将给非遗文化的资源共享空间建设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导致整体的利用率降低,而严重影响非遗文化的推广。所以,针对当下所具有的问题,相关部门需要进行有效的分析,并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应对举措。
非遗数据库建设的思考
提高数字化程度
非遗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知识体系,其所包含的文化类型是十分丰富的,在存储和推广条件方面的要求比较特殊。在构建数据库的过程中,需要根据非遗文化的特性,加强数字化功能的开发[1]。对不同类型的资源进行智能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对具体的管理模块进行合理设置,这样能够保证资源的存储和管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数字化的支撑下,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具体的非遗文化进行图片、声音等方面的处理,从而保证所获得的资源信息更加的全面,也具有较强的直观性特点,也能够针对部分缺失的非遗文化进行有效的修补和完善。
加强标准化建设
在构建资源数据库的过程中,需要遵循标准化的原则,对具体的资源管理体系进行的优化。首先,要对具体的文化类型进行明确,如民间文学、曲艺、民俗文化等[2]。之后,从不同层面和体系出发,就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整合,构建以文字、音频等多种类型为主的资源体系,这样能够保证数据库中所存储的资源在类型和内容上更加的全面,也能够有效的保护非遗的文化资源,对具体的推广和宣传渠道进行有效的拓展和开发。
丰富数据库功能
在着手于数据库建设工作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结合非遗文化的具体存储和推广要求考虑,从功能层面着手进行有效的开发与设计。要根据当下人们在文化资源获取方面的需求考虑,从检索模块着手进行功能的完善与优化处理。要保证检索的页面更加的简洁,同时也要注重检索效率的显著提高[3]。可以合理的设置关键词检索,这样能够为人们在资源检索方面提供便利的操作条件。同时,在数据库交互功能方面也要进行深入发掘,促使不同身份和目的的人员之间能够围绕具体的资源进行有效的互动和交流,就具体的经验进行分享。
提高共享率和利用率
首先是利用资源数据库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将资源数据库以网站呈现出来是方便宣传的形式,广泛使用多媒体技术和网页技术,加以 3D 和虚拟技术将已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出来,易于人们接受,自然就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比呆板的讲解效果更好。其次是利用资源数据库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通过资源数据库建立与企业、市场的纽带,吸引企业和个人捐助,促进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前提下的经济行为,反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形成良循环。再次是利用资源数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借助资源数据库建立非物质文 化遗产教育平台,利用大数据下的MOOCs等形式的网络课堂,吸引广大年轻人来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4]。最后是利用资源数据库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可建立方便使用资源数据的机制,给予非研究者研究的基础数据,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推进。
在发展资源库的过程中,需要在资源共享和利用层面加强技术的有效革新[5]。要 从技术层面出发加强信息化载体的应用,合理的构建信息共享平台。从而为是信息之间的有效共享提供便利条件,让非遗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同时,在资源利用方面也需要加强建设力度,在制定相关战略方针以及具体进行统筹安排的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的检索相关的非遗文化,对具体的文化特色和传承目标进行明确,并在此基础上对具体资源配置方式进行优化。
文化方向论文范例:非遗传统手工艺文创产品开发路径
结论:依前所述,在开展非遗文化保护以及相关传承工作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在技术层面进行有效的的革新,加强大数据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合理的构建数据库,对非遗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存储。在此阶段,相关部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就数据库在具体建设过程中所具有的问题展开分析,并分别从数字化、标准化、功能化 、共享率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开发和探索,打造完善和综合性的数据库体系,将其在非遗文化方面所具有的传承作用有效的弘扬。
参考文献:
[1]张新淼.大数据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津时调传承研究[J].黄河之声,2018(17):142-143.
[2]刘静江.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梧州学院学报,2018,28(02):47-51.
[3]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策略与服务共享模式研究[D]. 沈涌.吉林大学 2009
[4]大数据时代:趋势和对策[J]. 缪其浩. 科学. 2013(04)
[5]龙虎,李娜.大数据时代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构建与数字化保护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6,34(06):90-92.
作者:李桂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