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07月23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摘要】梁平癞子锣鼓据说源于唐朝,但由于年代久远,已无从考证,它是梁平劳动人民世代相传,具有巴渝文化特色的民间击打乐,在渝东和川北一带享有盛誉。但是世易时移,时过境迁,由于艺人相继去世,现有艺人年岁已高,现代年轻人不愿意学习,因而锣鼓艺人日渐减少,在此情形下,迫切需要寻找新的传承和发展之路,以避免梁平癞子锣鼓失传的风险。
【关键词】梁平;癞子锣鼓;民间音乐;传承;发展
前代文人蓝逸清所著的《竹枝词》中有“锣鼓梁山最有名,迎春赛事一齐行。归来笑向儿童问,今日是输还是赢”的生动描述。2006年,梁平癞子锣鼓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梁平癞子锣鼓已经逐渐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受到严重的冲击。本文以梁平癞子锣鼓为例,在分析其源流、传承现状中,探讨其保护、传承的策略,以期对中国民间音乐发展有所帮助。
一、梁平癞子锣鼓历史源流与特色
梁平癞子锣鼓是重庆市梁平区著名的民间击打乐,具有悠久丰富的历史,这一民间击打乐的创始人绰号为“癞子”,而且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在当地流传广泛。梁平癞子锣鼓是将不同的八个段子组合为完整的锣鼓引子,而且将众多的“梁山耍锣鼓”曲牌都囊括其中,因此统称癞子锣鼓,代代相传。梁平癞子锣鼓的乐曲被称为“锣鼓引子”,以“十八癞子”锣鼓的引子为代表。十八癞子的主要曲目有《老癞子》《佬癞子》《花癞子》等。
在演奏过程中,一口气要打十八个段子,分别由三个段子组成一组,共六组。每组必有马锣开头的段子、钹开头的段子和大锣开头的段子。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为包括“金银灯”“金银花”“红绣鞋”等上百种锣鼓引子。梁平癞子锣鼓的乐器有二鼓、马锣、钹、大锣、钩锣、镲子六种,乐队由五人组成,打马锣者兼打钩锣。在演奏过程中,需体现“音韵起翘、轻重缓急、干净洁白”的 十二字要领。梁平癞子锣鼓具有声音洪亮、气氛热烈、音韵起翘、耐人寻味等特点,适用于多种场合,是一种兼容度很强的民间民俗活动,常在节日盛会、开业庆典、生日礼仪、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中演奏,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1]
二、梁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梁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礼让草把龙、接龙习俗、铜乐锻造、梁平土陶技艺等多项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梁平癞子锣鼓、梁山灯戏、梁平竹帘、梁平木板年画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梁平区艺术价值不可估量、底蕴十分深厚。但是目前的生存现状也十分严峻,同时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以梁平癞子锣鼓为例,它分散在民间,处于管理不集中、生存现状不容乐观的状态。同时由于基层政府对其采取的保护措施有限且针对性不够,导致出现后继无人的生存危机,面临失传的危险。
甚至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还遗落民间,无人问津,一些民间老艺人的宝贵技艺永远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大量的癞子锣鼓的代表性物证和资料由于得不到有效的收集和妥善保管,珍贵的历史资料无人知晓、下落不明甚至流失海外。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以及研究人员的严重短缺。城市化的发展,也使得原有的生存发展空间狭窄。其中主要的困境与问题如下:
(一)民间音乐创造力不足。因为时代变迁,这一民间音乐自身存在的问题。当今国内音乐学院的教学是西方作曲四大件,和声、配器、复调、曲式,因而训练出来的作曲家是西方音乐的创作思维,而中国民间音乐的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传统的口耳相传,导致理论的不成体系。同时作曲家也要关注观众与时俱进对音乐的不同需求,如何做到对音乐的创作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对作曲家而言是一大挑战,但是至关重要。
(二)癞子锣鼓生存空间受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越来越少,留下的大多是老弱妇孺,因此,传承这一技艺的人变少,同时,任何民间音乐必须有地域文化和生存空间,但是城市对其的包容度和需求力都大不如前,因此造成癞子锣鼓生存空间受限,又致使更多癞子锣鼓从业者放弃这一行业,在此循环下,癞子锣鼓陷入尴尬境地。
(三)生活水平的提升,多种娱乐活动供选择。受多元文化的冲击,信息化大数据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大众传媒等各种形式获得越来越多的音乐类型,传统单一的锣鼓类音乐不再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同时“快餐文化”大行其道,人们已经很难在一个地方坐下来认真品味经典作品的魅力,同时“快餐文化”对受众的要求更低,对场所、音乐人要求与传统音乐也有所不同,更加适合都市快节奏的生活。
三、梁平癞子锣鼓保护对策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对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弘扬、传承。”总的来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原则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2]根据梁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情况,主要应采取如下对策。
(一)重视“梁平癞子锣鼓”自身建设。
首先,加大梁平癞子锣鼓资料的收集、整理、保护。民间音乐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多数没有形成理论,极其容易丢失。鉴于此,组织人员进行实地采访、拜访不同身份、年纪、阅历的传承人或者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员,广泛收集梁平癞子锣鼓的历史资料、物件等,通过录音、摄像、笔录等收集。同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这些资料进行处理,进行大数据数字化管理,以便造成资料丢失。
其次,重视梁平癞子锣鼓体系化的保护。一项非物质文化是对整个体系的保护。因此,也要梳理清楚梁平癞子锣鼓每一环节的来龙去脉,比如,乐器的形态演变、乐器的制作工艺、影响曲目的创作与编排的因素、曲目的数量变化、熟练艺人的分布特征等,只有对整个系统枝节脉络有着清晰的把握,才能清楚和精准的实施保护方案。最后,曲目特色性与时代性的结合与平衡。如何处理民间音乐原有特色与吸收时代元素一直是个很难的问题,如若不能妥善处理两者的平衡,那么这一民间音乐就会显得不伦不类,失去了原有的特色,不能完好的呈现时代特色。
(二)有效建设传承人梯队队伍。
音乐与音乐人的关系密不可分,彼此成就,荣辱与共。梁平癞子锣鼓如今面临上一代传承人相继去世,这一代传承人年事已高,下一代传承人难以寻觅。因此传承人队伍的有效建设尤为重要,笔者认为传承人可以分为两个梯队。
第一梯队,国家级、区级传承人。这一梯队传承人一般具有耳濡目染、口耳相传,经过多年的系统性学习和培训的特点。他们有个特点具有唯一性,就是“传承情怀”,这是民间音乐传承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他们看着梁平癞子锣鼓从备受关注到面临失传。他们虽然把梁平癞子锣鼓当作谋生的工具,但是对它早已经有了深厚的情感。
因此,这一群演奏者他们是最适合做第一梯队,他们对这一非遗有情感、有情怀,有期待,这是可遇不可求的品质。第二梯队,对梁平癞子锣鼓有浓厚兴趣的民众。他们多为青壮年,但是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培养这一批传承人要发挥学校的作用、发挥第一梯队传承人的作用。首先,让“非遗”走进校园,栽培新生力量。大力在部分学校开展兴趣班,有利于培育传承人,兴趣爱好者,同时有利于提高民众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了解度。在具体的传授过程中,创新表演方式。其次,传承者与教育者身份的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是最好的教育者,让这两种身份放在一个身上,不仅有利于下一辈传承人学到地道、正宗地域特色的梁平癞子锣鼓,还为传承者找到了一份既有物质满足、也有精神满足的职务。
(三)寻梁平癞子锣鼓与政府共赢之道。
鉴于传统音乐的特殊性,政府相关部门在其保护和传承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作为保护“非遗”的重要主体,必须肩负这一责任。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加快完善关于梁平癞子锣鼓这一国家级非遗的法律法规建设工作,同时通过成立专门的机构保护组织;其次,避免癞子锣鼓技艺的消亡,加大资金投入,培训和打造精良团队,重视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最后,政府应该为其寻找表演的市场和场所,将传承和保护落到实处,让梁平癞子锣鼓在具体的场所中传承,让梁平癞子锣鼓在演奏中传承。同时,梁平癞子锣鼓应该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积极纳入政府文化艺术汇演中,提高区域文化软实力,同时紧跟时事,创作符合时代潮流和时代特色的曲目,让政府看到梁平癞子锣鼓的实在价值。这样的良性互动、彼此成就,才会让政府和癞子锣鼓形成良性互动。
(四)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升知名度。
首先,加强梁平癞子锣鼓的宣传力度,提升当地居民的认知度、了解度、自豪感。组织当地的癞子锣鼓队进行文艺汇演;与高校研究所合作,出版相关书籍;与网红景点开展战略合作;同时利用大众传媒进行地域民间音乐宣传……这样既有利于开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节目,也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博物馆,扎根于群众。其次,利用“非遗”这一优势打造文化品牌。地域民俗旅游涉及衣食住行和地域文化,包括娱乐活动、艺术作品、自然风光、古迹建筑等,这些地域风情民俗文化吸引着现代人,是一个很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亮点。癞子锣鼓的保护必须以当地力量为主,重视文化生产力,通过癞子锣鼓元素的融合与利用,把文化价值转变为经济价值,以便在原生地得以传承与发展。
最后,积极进行国内外音乐交流。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国际,以彰显我国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在走向国际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民族文化论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图谱构建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后辈的财富,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瑰宝,伴随时代变迁,它的生命力已经大不如前,它需要国家的扶持,需要民众的认识,我辈必须把前辈留下来的瑰宝保护并传承下去,不忘这个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将其发扬光大,彰显民族自信。
参考文献:
[1]重庆市政府公众信息网[EB/OL].http://www.cq.gov.cn.
[2]林庆,李旭.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对策[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作者:贾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