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08月27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摘要自动观点采择现象已有很多研究证实,但其产生机制还存在争议。目前存在内隐心智化与潜心智化两种观点:前者认为自动观点采择是自发采择他人视角的领域特殊加工;而后者提出自动观点采择实质为反射性注意定向、位置的空间编码等领域一般加工,模拟了心智化在社会环境中的作用。在内隐心智化和潜心智化可独立或共同运行的基础上,提出了内隐心智化和潜心智化协同作用模型。未来研究应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研究多样的被试群体,探索自动观点采择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自动观点采择,内隐心智化,潜心智化
引言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存在密切互动,理解他人观点是高质量社会交往的前提。在交往过程中,个体视角与他人视角并不总是完全一致,有时甚至正好对立。比如,你想让你的朋友注意到她脸颊上有一根睫毛,你需要意识到她的右边正好是你的左边,反之亦然。尽管我们经常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注意他人,却能够快速且成功地与他人进行互动。间接测量的证据表明,成人和儿童都可能内隐地获得他人的观点(Kovacsetal.,2010;Schneideretal.,2012),即自动观点采择(automaticperspectivetaking)。
自动观点采择是指有他人存在的场景下,尽管他人的视角与所要完成的任务无关,个体依然受他人观点的影响。目前,关于自动观点采择的争论主要集中在自动观点采择是内隐心智化(implicitmentalizing)还是潜心智化(submentalizing)过程所致(Coleetal.,2016;Michaeletal.,2018;Santiestebanetal.,2017;潘威等,2017)。内隐心智化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经自然选择产生的 一种高度特异的心理化过程,具有快速、自动的特征。
Apperly和Butterfill(2009)提出,成人的心理理论通过两个系统来实现:第一个系统是早期发展起来的、认知有效的低水平自动化加工;第二个系统是晚期发展起来的、灵活的高水平选择性加工,加工速度相对缓慢,与执行功能和语言能力有关。其中,第一系统支持内隐心智化观点,而第二系统为外显心理理论提供了依据。内隐心智化是个体对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之后人类逐渐发展出更加成熟、灵活的心理理论(Apperly,2013)。
潜心智化观点认为自动观点采择可能由一个不太复杂的认知过程引导,如定向机制帮助一个人知道另一个人朝向的场景出现了什么(Heyes,2014),该过程不涉及心理状态的思考,但模拟了心智化在社会环境中的作用。这一观点能够代替观点采择,帮助个体把握关键信息,在理解他人心理状态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内隐心智化和潜心智化两种观点相互对立,却都能合理解释自动观点采择的实验结果。下文拟梳理有关行为和认知神经科学领域中自动观点采择产生机制的实证研究,最后展望未来的研究思路。
2自动观点采择的实验范式
2.1点观点采择和注意定向
点观点采择任务(Dotperspectivetask)常用来测试自动观点采择(Samsonetal.,2010)。该任务会呈现一张房间图片,房间中央站有一个化身,面向墙壁一侧,而两侧墙壁共呈现0~3个不等的圆点。任务要求被试从自我视角或化身视角,判断看到的点数是否与提示的数字匹配。由于化身的朝向使其仅看到一侧墙壁的点,但被试却能看到两侧墙壁的点,因此当所有点呈现在化身朝向一侧时,自我视角和化身视角看到的点数一致,为一致条件;当化身背面一侧有点时,自我视角和化身视角看到的点数不一致,为不一致条件。
为避免被试性别因素影响,向男性被试呈现男性化身图片,女性被试呈现女性化身图片。结果发现不一致条件比一致条件反应速度更慢且错误率更高,即自动观点采择的一致性效应。自动观点采择的一致性效应还可细分为:(1)自我中心干扰效应(egocentricintrusioneffect):从化身角度判断,自我视角干扰化身视角的判断,不一致条件比一致条件反应速度更慢,错误反应更多,即他人视角下的一致性效应;(2)异我中心干扰效应(altercentricintrusioneffect):从自我视角判断,化身视角干扰自我视角的判断,不一致条件比一致条件反应更慢,错误反应更多,即自我视角下的一致性效应(Samsonetal.,2010;Santiestebanetal.,2017;Wangetal.,2019;王雨晴等,2015)。
本研究主要关注异我中心干扰效应。内隐心智化观点认为异我中心干扰效应可以进行如下解释:Apperly提出心理理论是通过两个系统来实现的,第一个系统是自动化加工,第二个系统是需要执行功能的控制加工,由于一致性效应实际未考虑化身视角且在极短的时间做出反应,因此是一个自动内隐过程而不是控制外显过程。这一内隐或自动过程代表被试能自动加工 化身视角,因此自我视角在不一致条件判断时受到他人视角干扰,所以表现出一致性效应。
Furlanetto等人(2016)通过操纵化身戴透明和不透明眼镜来区分可视和不可视条件,发现可视条件存在一致性效应而不可视条件下没有一致性效应,支持内隐心智化的观点。潜心智化观点认为一致性效应是化身的方向线索将注意力自动定向到线索所指一侧导致的,而非加工化身视角所致(Marottaetal.,2012)。
其中化身的前部特征额头、眼睛、鼻子会自动触发被试的注意力转移到化身朝向的一侧鲁上等,2013),从而增强对朝向方向的点数加工。不一致条件下,化身朝向点数和总点数产生冲突,被试在反应前必须解决这一冲突,因此不一致条件比一致条件反应更慢,且错误率更高。Santiesteban等人(2014)比较了以化身和箭头为中心刺激的点观点采择,发现化身和箭头条件下结果相似;但相比于化身,箭头仅存在方向性,与心理状态无关,为潜心智化观点提供了支持。
2.2社会Simon和空间编码
研究者也经常使用社会Simon任务来探究自动观点采择的机制,Simon任务产生的效应可以用空间编码解释。在标准Simon任务(Simon,1969)中,被试仅需对非空间刺激属性做反应,如出现红色刺激按左键,出现绿色刺激按右键。尽管刺激位置与任务无关,但结果仍显示空间一致性效应,即刺激和按键在同侧时反应会更快,如绿色刺激在右侧,按右键反应更快。而在go/nogoSimon任务(Hommel,1996)中,这种空间一致性效应将会消失。
例如,出现绿色刺激按右键,红色刺激不按键,结果显示绿色刺激不管出现在左侧还是右侧,反应速度相同。但是,如果社会Simon 任务要求两个人联合执行go/nogoSimon任务,即同盟者坐在被试旁边,被试用右键回应绿色刺激,而同盟者用左键回应红色刺激,结果发现空间一致性效应又会恢复,即当绿色刺激出现在右侧时,被试反应速度更快(Sebanzetal.,2003)。
内隐心智化观点认为社会Simon任务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被试需要在时间压力下做反应,实验时无需考虑同盟者的心理状态,但是被试做出反应时依然考虑了同盟者的观点,因此两人执行go/nogoSimon任务实际构成一个标准的Simon任务,从而表现出空间一致性效应。Freundlieb等人(2016,2017,2018)要求被试和同伴共同完成Simon的改编任务,验证了人类能够自发地采择另一个人的视角;比较同伴可视和不可视条件下的Simon任务表现,发现在可视条件表现出一致性效应,不可视条件未出现一致性效应,即不透明眼镜阻止被试自发采择他人视角。
Boffel和Musseler(2018,2019a;2019b)同样使用该范式,首先证明了人类可自发采择化身视角,之后进一步操纵被试与化身间的代理关系,即高代理条件下化身与被试的反应对应,低代理条件下化身随机反应,发现代理程度越高对化身视角采择的影响越大。类似地,vonSalm-Hoogstraeten和Musseler(2020)使用Simon任务操纵与机器人的互动,发现远程控制机器人的条件比无机器人交互的条件反应时更慢,且错误率更多。
最后, Kuhbandner(2010)发现社会Simon任务会受到心理理论影响因素的调控,如心情好的被试比心情差的被试表现出更强的空间一致性效应,这一发现也为内隐心智化观点提供证据。总之,由于社会性线索调控社会Simon任务的表现,因此该任务可被视为自动观点采择的范式。
Heyes(2014)认为社会Simon效应也可以用潜心智化观点解释:被试实际考虑的是同盟者的空间特征而非心理状态,即同盟者的空间特征调节了空间一致性效应。具体而言,坐在被试左侧的同盟者只是多种刺激的一种,无论有生命的或是无生命的刺激,只要放置于被试左侧均可自动编码该刺激,此时被试会认为自己不仅是做出按键反应,而且要做出按右键的反应(Dolketal.,2011)。所以在社会Simon任务中表现出空间一致性效应。已有研究表明,当同盟者离被试更远时,空间一致性效应会消失(Guagnanoetal.,2010),该研究也支持潜心智化观点。
2.3模糊数字和空间编码
Surtees等人(2016)使用模糊数字任务证实成人能快速采择他人的视觉观点。实验要求被试独自一人独自条件或坐到他人对面联合条件判断桌面上的数字是大于还是小于7。在联合条件下,数字为或时,两人看到的数字相同一致条件);当数字为或时,两人看到的数字不同不一致条件。
结果显示,在联合条件下,不一致条件比一致条件反应更慢;在独自条件下,一致条件和不一致条件的反应速度没有差异。内隐心智化观点认为,在不一致条件下,被试自动加工化身视角,被试视角和他人视角产生冲突,做出反应之前需要解决该冲突,因此不一致条件的反应速度将会减慢。Elekes等人(2016)运用模糊数字任务,在联合条件下增加同盟者任务提示,即提示被试同盟者的任务与自己所要完成的任务相同视角依赖条件时,结果出现一致性效应,支持内隐心智化的观点。
潜心智化观点认为一致性效应是空间编码导致的,不一致条件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和以对象为中心参照系的空间编码之间的冲突。在Millett等人(2019)的研究中,要求被试观看两种图片:一种为一个化身面对着桌上的模糊数字,该数字在化身视角下为6,而被试视角下为9,并要求被试回答看到的数字是多少;另一种用椅子及桌上摆放的电脑,电脑屏幕朝向椅子并代替化身,完成相同的任务。结果显示,两种条件下被试回答的概率没有显著差异,表明被试通过空间编码进行加工,支持潜心智化观点。
2.4预期注视范式和分心
经典的错误信念任务是通过语言回答物体在不同视角下所处的位置,即采用言语报告测量外显心理理论,结果显示岁左右儿童才能够通过错误信念任务(Wimmer&Perner,1983)。但是,有研究者通过非言语的预期注视范式证明,婴儿和灵长类也能够完成错误信念任务,他们认为此范式测量的即是内隐心理理论(Kanoetal.,2019;Krupenyeetal.,2016;Senjuetal.,2009)。Schneider等人(2012)使用Sally-Anne变式任务,采用眼动追随技术测量预期位置的注视时间,来说明内隐心智化过程。
在视频中,化身可看见桌上两个不透明盒子,其中一个放有红球。之后给被试呈现两种场景:(1)错误信念场景:化身离开后小球被移到另一个位置,化身会对球的位置产生错误信念,即他认为球在处,实际上球在处;(2)真实信念场景:化身离开后球移动的最后位置和化身认为的球的位置一致。最后化身回到座位上,记录被试的眼动轨迹。结果发现,正常成人被试会首先注视化身最后一次看到球的位置,并且注视这一位置的时间比其他位置更长。Schneider等人(2013)对自闭症被试进行同样的测试,发现自闭症被试没有表现出预期注视现象,可能由于自闭症内隐心智化受损所致。
内隐心智化观点认为,正常被试会首先注视、并更长时间地注视化身最后一次看到球的位置, 是因为被试自动采择了化身的信念,认为球在化身所认为的位置。而自闭症被试的内隐心智化能力受损,无法理解视频中化身对球的位置存在错误信念,因此他们对球位置的判断不受他人信念影响(Joyceetal.,2015;Schneideretal.,2013;Senjuetal.,2009),也不会表现出预期注视现象。
Kano等人(2017,2019,2020)及Krupenye等人(2016,2017)让类人猿观看预期注视范式的视频,发现三种类人猿倭黑猩猩、黑猩猩、长臂无尾巨猴均表现出预期注视效应,在把视频中的化身换做几何图形,与几何图形相比,类人猿仅在化身条件下表现出预期注视效应,操纵化身面前的障碍物可视程度,发现在不透明障碍物的条件下,类人猿没有表现出预期注视效应,但在透明障碍物的条件下表现出该效应,支持心智化观点。潜心智化观点认为,正常成人和婴幼儿容易被人物头部朝向干扰,他们会注视化身头部及其注视区域,从而减少了对球的关注,更少记忆球的移动。
因此,被试认为球不会出现在化身认为球出现的位置。并且自闭症被试对某一物体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受化身离开的干扰更小王伟平,苏彦捷,2006),对化身视角下的球的位置有更少的预期(Heyes,2014)。Burnside等人(2019)使用眼动技术记录16个月的婴儿在预期注视范式中的眼动轨迹,发现即使是无生命的化身吊车也会引发预期注视效应,即在吊车先前错误认为的位置上,婴儿注视的时间更久,支持潜心智化观点。
总之,4种研究范式均采用内隐心智化和潜心智化的观点解释自动观点采择效应。但自Samson等人(2010)的研究以来,研究者们发现点观点采择任务仅通过低水平的视觉形式便可验证自动观点采择效应,涉及的认知因素更少,更容易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因此,点观点采择任务已经成为自动观点采择的经典研究范式,很多研究者通过改编点观点采择任务,区分内隐心智化和潜心智化对自动观点采择的影响。
3点观点采择任务中自动观点采择的影响因素
目前,内隐心智化和潜心智化的争论尚未解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前人的研究方法不一致。尽管使用了基本相同的实验任务即点观点采择任务),但实验设计中仍存在各种因素,如涉及线索的社会相关性、线索的视觉归因状态和社会视角的获取等,使直接区分内隐心智化和潜心智化变得困难。下面将从这三方面进行说明。
3.1线索的社会相关性
线索的社会相关性是指一致性效应受到线索社会特征程度的影响,导致自我视角进行判断时,他人视角会干扰自我视角。例如,Nielsen等人(2015)要求被试在化身社会性、箭头半社会性和双色块非社会性三种不同程度的社会相关性线索条件下,完成点观点采择任务判断,并使用人际反应指数量表(IRI)测量外显观点采择。结果显示三种条件均存在异我中心干扰效应,但化身条件的干扰效应比其他条件更强,且外显观点采择分数仅与化身条件的异我中心干扰效应相关。因此干扰程度取决于线索的社会相关性,社会相关性越强,其干扰效应越强。然而,Wilson等人(2017)提出,Nielsen等人(2015)虽然比较了不同社会相关性线索条件下的异我中心干扰效应,但结果却先将箭头和双色块合并,再与化身条件进行比较,这意味着没有明确比较箭头和化身的差异。
因此,Wilson等人(2017)针对前人研究不足进行如下改进:(1)使用横向箭头代替Santiesteban等人(2014)研究中的人形箭头,以减弱类人社会性质所造成的干扰;(2)使用有方向的照相机代替需要学习方向的双色块,形成化身、照相机和箭头线索三种条件。结果发现,在三种条件下均存在异我中心干扰效应,且三者之间的异我中心干扰效应没有明显差异。说明社会相关性不是产生异我中心干扰效应的必要条件。此外,Cole等人(2016)提出,虽然Santiesteban等人(2014)提出箭头也能带来与异我中心干扰效应相似的结果,但是视角效应和提示效应可能独立存在,化身条件下的一致性效应是化身视角干扰所致,而箭头条件的一致性效应则是线索提示所致。
而且,目前关于箭头是半社会性的、或是非社会性的,还存在争议。例如,Nielsen等人(2015)认为箭头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做指向,可以将其认为是化身看向某处,所以认为箭头是半社会性的;而Gunalp等人(2019)等人认为箭头在社会生活中并没有与人进行互动,故认为箭头是非社会性的,而椅子可以将其看作人坐在椅子上,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可将其归为半社会条件。因此,为规避该问题,很多研究者仅在化身条件下控制视觉归因状态,来探讨自动观点采择的机制。
3.2线索的视觉归因状态
Meltzoff和Brooks(2007)声称,我们之所以追随他人目光,是因为我们将其归因于一种看得见的心理状态。线索的视觉归因或者心理状态归因是指当被试参与点观点采择任务时,可以直接加工化身的视线。被试看到化身朝向的点而产生异我中心干扰效应,而如果被试认为化身看不到点,将不会产生异我中心干扰效应(Samsonetal.,2010)。研究者经常使用物理障碍来操纵动物所能看到的东西(Hareetal.,2001),包括在点观点采择任务中对化身使用眼镜、挡板或蒙布,形成可视条件和不可视条件,由此操纵线索视觉归因状态。
Furlanetto等人(2016)和Marshall等人(2018)采用眼镜任务发现,在可视条件下存在异我中心干扰效应,不可视条件下不存在异我中心干扰效应。OGrady等人(2019)和Baker等人(2016)使用挡板任务发现同样的结果,即挡板遮住化身视线时,干扰效应消失,说明自动观点采择反映的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计算化身视线的过程,支持内隐心智化理论。
但是,Conway等人(2017)在实验一中使用可视望远镜和不可视望远镜发现,两种条件均存在异我中心干扰效应,由此对内隐心智化的解释提出质疑,认为潜心智化的解释更为合理;且实验二和三重复了Furlanetto等人(2016)的眼镜实验,结果未发现自动思维的证据。Wilson及其同事(2017)认为眼镜和挡板均会引入额外变量,眼镜的区分需要一个学习过程,而挡板则增加了感知复杂性。因此,他使用黑色布条蒙住眼睛,结果和Conway等人的结果一致,支持潜心智化观点。
3.3社会视角的获取
社会视角的获取是指当被问到别人能看到什么时,被试将试图采用他人的视角进行回答。在众多的研究中主要存在三种情况:
(1)显式任务:在实验中对自我视角和化身视角进行判断,可以产生自我中心干扰效应和异我中心干扰效应。在化身视角进行任务判断将会显示自我中心干扰,而在自我视角进行任务判断将会显示异我中心干扰(Bukowski&Samson,2015;Martinetal.,2017;Michaeletal.,2018;Simpson&Todd,2017;Toddetal.,2017;Todd&Simpson,2016;Wangetal.,2019)。
(2)隐式任务:Samson等人(2010)的实验要求被试在整个任务中仅根据自我视角做出反应。这一实验操作意图规避混合自我和化身试次所导致的被试实际采择化身视角现象。因此每次实验前,被试都会被提示你,并要求忽视中间刺激,即让被试从自我视角进行任务判断(Martinetal.,2017;Michaeletal.,2018;Wilsonetal.,2017)。结果显示,隐式任务会产生异我中心干扰效应。
(3)无线索任务:任务没有提到任何社会视角信息,即没有要求被试接受化身视角,也没有一个接一个地提示你。这些任务中找不到自我中心干扰效应,也不存在异我中心干扰效应,除非有进一步的任务修改,如增加化身与点出现的时间间隔(SOA),或把被试的注意力转移到化身身上,结果才和定向或内隐心智化的结果保持一致(Bukowskietal.,2015;Capozzi&Ristic,2018;Gardneretal.,2018)。纵观遮挡任务,通常在整组任务中采用显式设计,或者在整个任务中使用隐式设计。
采用显式任务的研究者倾向于找到与内隐心智化理论一致的证据(Bakeretal.,2016;Furlanettoetal.,2016;Marshalletal.,2018),而采用隐式任务的研究者倾向于找到与潜心智化理论一致的证据(Coleetal.,2016;Langton,2018;Wilsonetal.,2017)。Clements-Stephens等人(2013)比较了单纯的三角形模型和赋予社会名字的三角形模型对视觉空间观点采择的影响,发现赋予社会名字的三角形模型条件比单纯的三角形模型条件表现更好,说明显性任务会增强内隐心智化的加工。还有一项研究比较了显式任务和隐式任务,但两种任务在被试内进行,点观点采择任务发生实质性变化,使得结果难以解释(Conwayetal.,2017)。由于在遮挡任务中并没有出现无线索任务,在此不对无线索任务进行更多的探讨。
4神经科学领域对自动观点采择现象的探索
当前对于视觉观点采择的神经科学领域相关研究处于起步状态,并且主要集中于比较自我视角和他人视角条件下的神经机制,较少直接比较自我视角下观点采择的一致与不一致条件的差异,即自动观点采择。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als,ERP)技术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可检测自动观点采择潜在机制,然而其在点观点采择的自动观点采择研究领域运用较少(Fergusonetal.,2018;Kuhn-Poppetal.,2013;McCleeryetal.,2011;Meinhardtetal.,2011;Sabbagh&Taylor,2000)。
如McCleery等人(2011)选择成人被试进行点观点采择任务,发现他人视角比自我视角存在更长的潜伏期,而且TP450(325~525ms)在一致性条件下比不一致条件的振幅更大,晚前慢波(latefrontalslowwave,LFSW)(600~800ms)仅右半球的一致条件比不一致条件振幅更大。在此基础上,Ferguson等人(2018)操控了社会性信息,具体比较成人化身和儿童化身在自动观点采择的差异。
成人化身条件基本重复了McCleery等人的研究结果,出现一致性效应,但儿童化身条件的一致性效应消失,说明化身年龄调节了自动观点采择,因此支持内 隐心智化的结果。上述研究虽进行了一致性的比较,但仅有Ferguson等人区分了自我视角下的一致性差异,后续研究可以通过ERP技术探究影响自动观点采择的影响因素,来回答内隐心智化和潜心智化的争议。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fMRI)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通过对比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视角,可以说明采择自我和他人视角的大脑激活差异。
已有fMRI相关研究发现观点采择主要激活的脑区包括颞顶联合区(temporoparietaljunction,TPJ)、内侧前额叶皮层(medialprefrontalcortex,mPFC)、腹侧楔前叶(ventralprecuneus)、后背楔前叶(posteriordorsalprecuneus,dpPC)等(Apperlyetal.,2005;Kaiseretal.,2008;Ramseyetal.,2013;Schurzetal.,2014;Vogeleyetal.,2004)。目前,仅Ramsey等人、Schurz等人和Vogeley等人采用点观点采择范式研究自动观点采择。
Ramsey等人和Vogeley等人的fMRI结果显示,化身视角条件下,背外侧前额叶(dorsolateralprefrontalcortex,dlPFC)、从顶下小叶(rightinferiorparietallobe,IPL)延伸到TPJ等区域的激活程度比自我视角更小,反映化身视角比自我视角调用了更少的认知控制资源,说明在自我视角判断的同时,能够对化身视角进行自动化加工。而Schurz等人指出,以往研究主要比较化身和自我视角判断的大脑激活等问题,并不能回答自动观点采择的内隐心智化理论和潜心智化理论的争论。因此他们比较了化身条件和非社会箭头、砖墙、台灯条件下脑区激活情况,发现TPJ、腹内侧前额叶皮层和腹侧楔前叶等脑区在化身条件比其他非社会条件下激活的程度更高,即这些脑区受到化身的特异性调节,支持内隐心智化理论。
5内隐心智化和潜心智化协同作用模型
关于点观点采择中的自动采择的加工机制的讨论存在两种主流观点,有的支持内隐心智化观点,有的支持潜心智化观点,但一种观点的证据并不能完全否定另一种观点。通过表的总结发现,点观点采择的异我中心干扰效应、社会Simon任务的空间一致性效应、模糊数字任务的线索一致性效应、预期注视范式的分心干扰效应均不能排除其中一种观点,且社会性因素的操作也未能直接否认潜心智化的作用。
此外,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也发现在自动观点采择过程中,社会信息和非社会信息均激活相似的脑区(rTPJ),说明自动观点采择不能排除潜心智化的作用(Santiestebanetal.,2017)。而有的研究表明,社会性条件下会特异性激活与心理理论相关的脑区如mPFC),故不能排除内隐心智化的作用(Schurzetal.,2015)。因此,在点观点采择任务的不同变式中,领域一般性的潜心智化过程和领域特殊性的内隐心智化过程不是互斥的关系,可将两种解释综合起来,在一个框架内理解潜心智化和内隐心智化过程对自动观点采择的影响(Capozzi&Ristic,2020)。
6小结与展望
自动化观点采择的内隐心智化和潜心智化观点仍争论不休,很多研究者尝试从新的角度去探究产生自动化观点采择的作用机制,如将点任务运用到Flank任务、Simon任务及其注视线索效应中(Boffel&Musseler,2019a;Bukowskietal.,2015)。潜心智化观点最为重要的贡献是还原对内隐心智化理论的解释,分析异我中心干扰是否仅仅由简单的领域一般性认知导致。对于已有研究,还有一些不足有待深入探讨。
第一,探索验证领域一般性与领域特殊性的关系。潜心智化理论暗示心智化是领域一般性认知功能在后天学习和文化影响下整合而成的(Heyes&Frith,2014)。Teufel和Alexis等人(2010)也支持领域一般性认知功能在内隐心智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他们关注到线索评估、个体知识、先前经验等影响外显心智化,从而影响了社会信息的加工。但领域一般性和领域特殊性的界限还未明晰。因此,后续研究在试图分离潜心智化及内隐心智化的同时,也要关注两种机制的协同作用。
第二,研究者主要关注影响内隐心智化的因素对自动观点采择造成的影响,忽视了潜心智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者主要通过点观点采择范式,操纵影响内隐心智化的因素,发现社会相关性、视觉归因状态和社会视角的获取均可对自动观点采择产生影响(Coleetal.,2016;Nielsenetal.,2015;Toddetal.,2017)。但几乎没有研究操控潜心智化的影响因素,如果影响潜心智化的因素能调控自动观点采择的结果,将会为内隐心智化和潜心智化的争议提供更多的证据。
第三,不同研究者的实验任务的细节不同,因此很难进行直接比较。依据点观点采择的影响因素中所阐述的内容可知,有的研究者采用明确的视角任务(Bukowskietal.,2015;Toddetal.,2015),有的仅进行自我视角的判断(Wilsonetal.,2017);有的研究者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完成社会相关性任务(Coleetal.,2016),而有的研究者采用区组设计完成社会相关性任务(Conwayetal.,2017;Samsonetal.,2010)。此外,许多行为实验样本量较少,结果可重复性差,不能保证阴性结果和阳性结果的可靠性。因此,未来的研究应当在进行足够样本实验的前提下,对自动化观点采择包含的不同线索进行细致区分和比照,从而验证结果的信效度。
第四,自动化观点采择的产生机制还需在神经科学领域寻求更多证据。社会神经科学证据表明,内隐和外显心理理论共享一个负责的心理网络,并且在内隐和外显的推论过程中均激活TPJ和mPFC(vanOverwalle&Vandekerckhove,2013)。但这些区域并不是社会区域的专属区域,如TPJ负责注意、记忆、空间认知和语言,mPFC与工作记忆有关(Carter&Huettel,2013)。随着现代技术手段不断完善,可使用眼动技术、tDCS、TMS及功能性近红外(functionalnear-infraredspectroscopy,fNIRS)等技术进一步探究自动化观点采择产生的原因。
参考文献
陈友庆,郭本禹.(2006).聋儿的心理理论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心理科学进展,14(3),382388.
鲁上,刘烨,傅小兰.(2013).头部朝向在社会性注意转移中的作用.心理科学进展,21(2),211219.
潘威,汪寅,陈巍.(2017).心智化社会认知观的演变及发展——来自潜心智化的思考.心理科学,40(5),12741279.
王伟平,苏彦捷.(2006).孤独症儿童基于眼睛注视的社会性注意.中国特殊教育,,1217.王雨晴,游旭群,焦健,谌鹏飞.(2015).
观点采择:基于自我的推理及其个体差异.心理学报,47(8),10391049.Apperly,I.A.(2013).
Whatis"theoryofmind"?Concepts,cognitiveprocessesandindividualdifferences.QuarterlyJournalofExperimentalPsychology,65(5),825839.
作者:李艺肖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