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论昆曲艺术传播场域的拓展及风险防范

时间:2021年09月25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摘 要】本文以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昆曲艺术的传播与发展。 昆曲艺术传播场域的拓展分为数字媒体

  【摘 要】本文以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昆曲艺术的传播与发展。 昆曲艺术传播场域的拓展分为数字媒体场、与全球文化场融合、走向广场文化的自然传播场域,本文探讨了不同场域的内在联系及特点,提出了昆曲艺术在不同场域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昆曲; 传播; 场域; 防范

昆曲艺术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说:“我将一个场域定义为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网络或一个形构,这些位置是经过客观限定的。 ”皮埃尔·布迪厄认为,社会是由政治、经济、艺术、文学等子场域组成一个“大场域”。 文化生产这个大场域,又由艺术场域、文学场域、科学场域等组成。 “文化生产场域就是一个用传统的文学界概念所指的完全特殊的社会世界。 ”[1]而无论哪个层面的场域,都有一个共同性,“都具有一样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保守派和前卫派、颠覆性斗争和复制机制,而这种现象最终都会在其内部采取特殊的形式。 ”[2]

  昆曲论文范例: 互文参照与意境表达电影《游园惊梦》的昆曲美学体现

  昆曲艺术由古老的传播方式即口口相传、面对面的交流信息,发展到了如今的跨时空传递信息、反馈信息。 媒介技术的一次次突破,改变了人们的娱乐方式。 昆曲艺术存在于艺术生产者和艺术接受者的交流中,传播场域不同,必然影响艺术形态,其价值与功能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如今,昆曲早已不仅仅存在于剧院舞台之上。 昆曲的传播场域从传统的剧场拓展到数字媒体场域、与其他艺术文化融合场域以及文化广场自然传播场域。 昆曲艺术传播场域的拓展给昆曲的传播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景象,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防范传播场域拓展后昆曲艺术的自我迷失。

  一、向数字媒体场域拓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传播媒介。 快节奏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娱乐方式。 昆曲作为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如何争取更多的观众,获取新的生命力,实现良性发展? 这对我们这代人提出了新的课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解决。 昆曲艺术在借助数字媒体技术拓展传播空间的同时,需要保留自己的精髓,在“求变而不变”中开辟新的发展路径。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认为,市场与效益观念,延伸到艺术生产中,可以理解为媒介场的内部价值标准最突出的就是普遍的收视率心理。

  基于场域的效用,“文化生产者握有一种特殊的权力”[3]。 昆曲艺术家不再局限于舞台之上,戏迷不坐在舞台下也能观看表演。 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实时地观看昆曲艺术生产者的艺术表演。 艺术家们用这种权力,为统治者服务。 在网络时代,这个统治者指线上的观众们。 人们可以通过个人偏好判断喜欢或不喜欢这个节目,与表演者实时互动。 因此,昆曲艺术融入新媒体场域,需要以大众的反馈、消费趣味以及网络场域竞争为驱动力,兼顾昆曲艺术自身的特质,从而促进昆曲艺术有效传播。

  新媒体场域的现代传播,转化了昆曲原有的剧场式的观演时空,改变了表演者与欣赏者面对面的自然传播关系。 这种传播场域、传受关系的转化,对昆曲艺术的传承是否有不好的影响呢? 实质上,昆曲的古典气质与民间娱乐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特定的“传—受”关系,即“演—观”关系。

  如昆曲动画、昆曲电影、抖音等网络互动平台的昆曲表演及教学等等,无疑是昆曲艺术从剧场舞台式的贵族化向广大百姓生活式的平民化的转变。 这种转变扩大了昆曲受众范围,迎合了受众需求,通过多种方式弘扬传统艺术,形成了新的传播场域。 艺术形态的不同,势必会带来昆曲艺术自身的变化,影响昆曲艺术原有的艺术价值。 如何在保留昆曲艺术珍贵特质的同时,利用现代传播场域扩大传统艺术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让更多人了解、喜爱昆曲? 这是值得我们不断探讨的话题。

  二、与全球文化场域融合

  昆曲艺术的传承离不开人。 想要更多的人喜欢昆曲了解昆曲,除了利用现代技术拓展传播场域,还需要迎合人们当下的审美标准。 随着文化传播场域全球化的到来,与时俱进成为了我们传承发扬传统艺术文化的方向之一。 人们借助现代传播技术,可以轻松地欣赏到全球各地的文化艺术,人们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趣味不再以地域文化习俗为标准。 人们逐渐拥有国际化视野,对文化艺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这样激烈的竞争,古老的传统艺术的传播场域需要与全球文化场域融合。

  昆曲传承人需要悉心研究受众的心理需求,在保留昆曲艺术特色的同时,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 例如,创作者根据时代特点以及当代观众群体的特点,编演了昆曲《青春版牡丹亭》。 这出剧目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 “任何一种艺术,都离不开受众,受众心理是评判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准。 ”[4]要想昆曲在全球场域占据更高的地位,昆曲传承人需要借鉴国际流行元素,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创作出具有特色的文化艺术作品。 例如,近年来,国产动画的崛起给我们带来了启发。 国产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节选或改编了经典故事片段,借助国际流行的绘画风格,加入现代语言风格,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喜爱。

  需要注意的是,在全球传播场域中,市场机制势必会成为影响昆曲传播的重要因素。 被统治者(昆曲艺术的生产者)需要根据统治者(观众)的心理需求而对艺术作品进行编演。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需要防范市场机制给昆曲带来的不利影响,避免昆曲遭受绝对控制和侵蚀‍‌‍‍‌‍‌‍‍‍‌‍‍‌‍‍‍‌‍‍‌‍‍‍‌‍‍‍‍‌‍‌‍‌‍‌‍‍‌‍‍‍‍‍‍‍‍‍‌‍‍‌‍‍‌‍‌‍‌‍。

  三、走向广场文化的自然传播场域

  昆曲艺术的传承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要解决传承的危机,昆曲不仅可以借助现代传播技术拓展传播场域,与国际文化接轨,融合流行元素,同时还可以面对面地走进老百姓的生活,回归自然传播场域。 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大众审美趣味的变化,“破坏”了固有的戏曲生态环境。 一桌二椅式的高台展演是戏曲最经典的表现方式,然而,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多少人有时间走进剧场,心无旁骛地坐下来,静静聆听古老的戏曲? 答案是少之又少。 昆曲发源于江苏昆山地区,拥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2006年,昆曲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但时至今日,昆曲仍主要通过剧场表演形式传播。 这种形式显然阻碍了昆曲艺术的发展。 昆曲可以走进老百姓的生活之中,从高台走进广场。 露天的剧场为昆曲表演提供了天然的生态环境。 广场上漫步着各种各样的人群,他们是牙牙学语的孩子,是年迈的老人,是忙碌一天难得散步的白领。 广场上呈现了不同领域、性别、年龄的人群,为戏曲表演提供了一定的观众基础。 这些观众不是固定不变的,他们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决定去留。 艺术生产者和受众面对面近距离交流,增强了传播效果,这种以空气为介质的自然传播有别于剧场内的自然传播。

  在露天广场中,观众互动性更强。 由于表演者可以近距离看到观众的反应,这种信息反馈会影响表演者的情绪。 根据演出效果,即观众的反应,表演者可以适时调整剧目及表演状态。 与现代传播(网络传播、影视传播等)相比,走向广场的艺术表演是一种更加自由,传播效果更强的昆曲传播方式。 这种方式不仅能活跃市场,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昆曲观众,扩大昆曲艺术的影响力,修复了戏曲生态环境,使昆曲艺术真正走进老百姓的生活。

  昆曲艺术走向广场的自然传播场域后,流动的观众便成为了这个场域的统治者,被统治者即广场上的昆曲表演者。 观众喜爱昆曲,这个场域才能发挥最佳功能。 然而,这也带来一个问题,如何契合当下人们的审美情趣,又保留昆曲特质呢? 在露天广场,没有戏曲程式性的装扮,没有靓丽的舞台灯光,完全依赖表演者的身段以及唱腔演绎剧目。 这对昆曲艺术表演者来说,的确是很大的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对走向广场的昆曲活动作出更详细的安排。 首先,要选择经典剧目,剧目可以是凄美的爱情故事,也可以是风趣的逗乐片段;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露天广场和合适的表演时间。 大家都知道,广场舞深受很多老年人的喜爱。 傍晚的街头,众多老年人会跟随节奏感超强的流行歌曲舞动。 这些流行歌曲的声音一般非常响亮。 然而,昆曲艺术不适合在街头或晚上通过大喇叭演绎。 昆曲艺术可以走进雅致的园林深处,例如,昆曲表演者在清晨的大树下,傍晚的亭子内,配合实景,演绎经典片段,能引起不少人的关注,逐渐扩大影响。 这种公益性的昆曲传播活动一定要避免迎合低级趣味,不能一味“娱乐”而降低了昆曲艺术本身的价值。 否则,这将不利于昆曲艺术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美)佐亚·科库尔.1985年以来的当代艺术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2]杨雅莉.场域视野下的网络直播中主播行动策略分析[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9.

  [3]王华,周根红.文学场域与20世纪80—90年代南京青年作家群的形成——以“他们”为中心的考察[J].江苏社会科学,2019,(05):216-222.

  [4]陶蕾伃.借力虚拟现实技术推进昆曲传播与创新探索[J].戏剧文学,2020,(09):67-70.

  作者:陶蕾伃1,李诗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