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非遗视域下广西壮族七十二巫调的传承与创新

时间:2022年01月27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摘要:2014年,广西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对目前七十二巫调传承与发展存在的困境,从采集音频视频并建立数字展厅、巫调音乐进校园、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推广、文旅融合发展、再度创作进入大众

  摘要:2014年,广西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对目前七十二巫调传承与发展存在的困境,从采集音频视频并建立数字展厅、巫调音乐进校园、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推广、文旅融合发展、再度创作进入大众视野等方面提出创新途径,为新时代七十二巫调音乐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凌云;七十二巫调音乐;传承;创新

非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是民族个性、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凭借“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人是“活”的文化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现代化,我国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渐趋恶化,保护现状堪忧,广西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就是亟须抢救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一、广西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概述2007年1月,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族七十二巫调是凌云县泗城镇女巫师在进行巫术活动时所唱的曲调,曾在凌云县广为流传,此仪式程序庞大复杂,因此所演唱的曲调也成为极罕见的民间仪式音乐活动,它是我国原始宗教音乐中保存最完整的音乐类型。

  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是以清代原凌云县境内七十二个人文和自然景点的名称命名,以单人独立演唱为主,唱词多为壮话叙述。其音调风格较为多样化,或优美柔和,或激愤昂扬,或悲切痛心。随着社会环境发展变化,七十二巫调音乐逐渐融入了凌云泗城地区整体的社会环境、生产生活习俗、民间信仰、人物心态、伦理道德、审美观念、心理需求等一系列精神文化要素。它与壮族民间音乐、壮族民间信仰和壮族民族文化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研究价值和文化价值。

  二、七十二巫调音乐传承发展现状

  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有两种传承方式,即“阴”传和“阳”传。所谓“阴”传,是一种不学自会、无师自通、由鬼神附身后得到特殊能力的传承方式。所谓“阳”传,则是通过向他人拜师求学而形成的传承方式,是凌云七十二巫调传承中相对以往民间“阴”传的一种特异性的变化[1]。

  巫调音乐传承人特别少,现今除了“阴”传的彭八英老人(目前九十多岁)以外,会演唱巫调音乐的只有“阳”传的巫调第五代传承人唐远明(目前八十多岁)和巫调第六代传承人黄兰芬(原凌云县文化馆馆长)。关于七十二巫调的书籍也很少,泗城壮族巫调音乐语言奇特而优美,内涵古朴深奥,有着七十二种不同情趣、不同风格的音乐曲调,没有一定的功夫很难完整唱下来。能唱完这些曲调的常常是一些文盲女子,自古口口相传,因而之前从未有过任何文字记载,直到2009年唐远明和黄兰芬编著了《凌云泗城壮族巫调》一书才揭开神秘面纱。

  据调查,巫调音乐的知名度很低,知道并了解的人不多,只有当地较年长的人了解多一些,中青年了解甚少,其他 地方对此基本不了解。由于求巫者和信徒日渐减少,加上传承方式的特殊,凌云泗城传统巫术的最终消亡已经为期不远。凌云泗城巫歌已经濒临失传,亟待进一步挖掘、抢救,否则它们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随着时代发展,凌云巫歌最初的民间宗教仪式性功能逐步减弱,人们把其当作一种宝贵的民间艺术文化财富进行保护。

  七十二巫调形式的留存,不仅丰富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体裁种类,还为壮族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保护和传承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既能够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又能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开发,促进广西凌云县的旅游业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从研究现状(除了前面介绍的专著《凌云泗城壮族巫调》,其他研究成果不超过十篇文章)来看,人们对壮族七十二巫调的研究重点在于介绍整个巫术仪式过程或者研究其音乐旋律,而没有很好地解决在新时代如何传承创新七十二巫调音乐这一重大课题,即使提到开发,也非常笼统。总体说来,目前对巫调音乐如何传承与创新还没有具体的研究。

  三、新时代七十二巫调音乐传承创新途径

  (一)采集音频视频并建立数字展厅

  通过查阅文献、走访、发放问卷等方式得知,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在传承方面存在严重困境,凌云巫歌已经濒临失传,如何传承成为首要问题。当地文化部门应尽快用先进的录音、录像设备完整地将七十二巫调摄录下来,原汁原味地进行保存。当地部门也可以建立数字展厅,将线上线下结合。建立巫调音乐数字展厅需要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使用,例如可以使用3D技术展出表演图片及播放视频,并利用声光电的虚拟舞台更为生动地向人们展现巫调音乐表演,使人们能欣赏到更高品质的展览,有身临其境之感。

  数字展厅还可以将巫调音乐相关内容如视频、照片等进行集中展示并对外开放,这样既可以有效解决内容分散的问题,也方便了大众的搜索,还可以开发巫调音乐相关的手机应用软件,其内容可以包括巫调音乐的起源传说、发展、传承人的介绍等。

  要配以相关的视频、图片介绍巫调中的说唱文化、道具文化、宗教文化,更要注重更新巫调音乐最新的发展动态。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地方巫术宗教音乐资源库,以数字化手段把地方巫术宗教音乐整合起来,便于更好地传播与保护。自治区有关部门可以带领地方有关部门建立一个大型的地方巫术宗教音乐资源库,按照不同地区、不同年代、不同民族、不同语言对巫术宗教音乐进行保存,以保证地方巫术宗 教音乐可以更好地保护传承。

  (二)巫调音乐进校园

  让巫调音乐进校园,通过培养传承人进一步推广也是传承保护重要的方式。可以借鉴广西岑溪市牛娘戏的传承经验,他们积极开展“戏剧进校园”工作,推动牛娘戏走进校园,岑溪一些乡镇中小学成立了小小牛娘戏班,向学生传授牛娘戏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沉浸在传统戏剧文化的熏陶中,并由牛娘戏民间艺人进行“传帮带”,抓好“苗子”的基础,为牛娘戏的发展培养后辈演员。巫调音乐进校园,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巫调音乐的兴趣,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吸引和造就一大批听众,从而改变巫调音乐后继乏人的局面,为巫调音乐的传承和推广提供人才保障。

  还可以从学校中遴选对巫调音乐感兴趣的学生,通过开办巫调音乐培训班吸纳有意愿的学生加入巫调音乐人才建设队伍,通过培训即“阳”传的方式进行巫调音乐传承,并引导、鼓励其对巫调音乐进行创新创作。各地可以对中小学生课堂进行改革,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采取多样化办法,引导巫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进入中小学课堂。同时与艺术类院校进行合作推广和培养传承人,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巫调音乐已经被广西艺术学院编写进民族音乐试唱教材,在其推广和传承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三)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推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要考虑如何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要利用时下流行的两微一抖等平台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也可以运用VR和AR技术,将七十二巫调做成动画小电影,选取几个最精彩的唱段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宣传推广。

  抖音、快手等平台是大部分年轻人及网民的聚集地,有着巨大的文化传播潜力。对于快节奏生活的当代人,短视频既有利于他们观看及获取信息,也有利于七十二巫调音乐在网络上的传播。网络短视频平台也具有社交媒体的功能,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扩散,并且具有交互性,还可以进行线上教学,这突破了空间限制,并给对巫调音乐感兴趣的网友提供学习机会。通过举办演唱比赛也能够观察哪些人学得更准确更好听。对网络平台的运用,不仅能使巫调音乐被更多人知晓,还能够采用年轻化的路线进行运作,这样可以更好地对巫调音乐进行传承与创新。

  (四)文旅融合发展

  文旅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当下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十三五”期间,广西通过深化文化和旅游机制改革,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完善文旅公共服务体系、扩大文化旅游交流合作,使文旅融合迈出实质性步伐,取得了积极成效。在这个文旅大发展的时机,凌云七十二巫调音乐文化和旅游资源融合发展大有前景。可以和旅游业合作开发旅游纪念品。

  巫调音乐中包含七十二个神灵的故事,可以将七十二个神灵形象化并设计成饰品,和当地的旅游商店进行合作售卖旅游纪念品。在当地建立七十二“巫”微缩景点。七十二巫调仪式中要通过七十二个关卡,可以在凌云县民族博物馆附近建一座包容七十二景点的微缩景区并配之以相应的巫调音乐或现场表演。凌云县民族博物馆附近已有“敢花”“(水冒)花瓶”“(虽)花浩”等3个景点,再把其他69个景点按比例建微缩景区,每个景区配以相应的巫调音乐[2]。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整合旅游资源,将千年古城泗城的最著名景点“敢花”、凝聚地方文物精华的博物馆与当地原生态传统文化进行整合,既可以看到喀斯特地貌风光,又可以了解本地的民族传统文化,还可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推广,从而增强景区的旅游魅力。文旅融合还特别要注意一点,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具有参与性的体验项目,让游客一边学视频、一边自唱自演,通过重重关卡,类似于打游戏过关,摆脱以往“你演我看”的单一传播方式,提升游客的沉浸式体验感,让所有游客深入体会巫调音乐的文化魅力。

  (五)再度创作进入大众视野

  目前得到“阴”传能够真正演唱完整七十二巫调音乐的只有彭八英老人。但彭八英老人已经九十多岁,以后是否还会有“阴”传传承人?这值得打个问号。况且七十二巫调音乐晦涩难懂,能够听懂壮语巫调音乐内容的,也仅限于当地少数壮族成年妇女。

  因此,要传承推广七十二巫调音乐,必须像《刘三姐》的歌一样,运用汉语进行演唱,才能扩大其受众。这就要求对原生态壮语巫调进行再创作,可以将其改编成民歌搬上舞台和荧幕,同时将流行元素与原生态元素相结合,让其进入大众视野,尤其是得到年轻人的认可,才能真正做到传承推广。在对七十二巫调音乐进行再度创作时,不能原封不动照搬,要对其内容有所取舍,对精华之处深度挖掘并创新,开发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和大众审美需求的文化内容。以巫调音乐为素材进行的文艺创作已有数篇,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世纪50年代,凌云县歌舞团壮族女演员唐远明用七十二巫调演唱壮族民歌《情比天还净》和《水源洞》,分别参加了百色地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业余壮族民间文艺汇演,均获得一等奖;其中《水源洞》多次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及广西人民广播电台播放,并得到知名艺术专家的肯定;电影《红男绿女》和戏剧《蛇郎》中也都蕴含了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3]。

  到了21世纪,黄兰芬根据巫调之一的“敢花”(水源洞)创作《画里凌云》原生态民歌,并在2004年全广西“八桂群星奖”文艺汇演中获得二等奖[4]。2005年,广西电影制片厂等多家单位联合摄制立体声电影《歌谣》,凌云七十二巫调原生态壮语山歌贯穿始终,成为亮点之一。山歌由黄兰芬演唱,没有一件乐器伴奏,让观众充分领略了壮族文化的魅力。凌云县的茶叶比较有名,每年的茶文化旅游节成为凌云县的一张名片。

  另外,该县境内每年还有朝里风流街(即歌圩)、沙里牛王节等民间盛大节日。这些大型活动为七十二巫调的宣传推广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以此为契机,把七十二巫调音乐的再创作作品推出去,既可以达到大力宣扬七十二巫调音乐的目的,又能为这些节庆旅游活动添加亮点,有利于凌云本地旅游形象的树立。另外,南宁一年一度的国际民歌艺术节具有更大的国际影响力,借此机会将再度创作的七十二巫调音乐展现给观众,将其推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当前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这为七十二巫调音乐的传承与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因此,巫调音乐要抓住互联网媒体技术带来的机遇,既要巩固原有传承传播路径,又要创新传承传播方式,借助新媒体加强宣传与推广,将巫调音乐进校园、文旅融合发展、再度创作进入大众视野、采集音频视频并建立数字展厅、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推广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使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了解掌握七十二巫调音乐,从而实现传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吴霜.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的“阴阳”传承[J].民族艺术,2011(1).

  [2]王晖.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08(8).

  [3]金萌.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现状调查与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18(5).

  [4]王晖.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与岑氏土司[J].广西民族研究,2008(1).

  作者:康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