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年02月11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摘要:2014年,国家启动了新一轮高考改革,一系列举措在给中学和高校带来巨大变革的同时,也提供了发展契机,建设优质生源基地校成为中学和高校应对改革的必然选择。合作与共赢是永远的主题,优质生源基地校建设要定位明确、规划合理、稳步开展、深入研讨,才能推动生源基地校向纵深发展,共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优质生源基地校;必要性;路径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迅猛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上大学”对于现今的中国考生来讲已经不是难事,“上好大学”则日益成为考生和家长的迫切需求。随着国外大学的不断涌入,考生的选择也日趋多元化,高校之间的生源竞争日益激烈、高校的办学压力也不断增大。2014年,国家启动新一轮高考改革后,考生的志愿选择前移,各高校不断探索改革招生宣传模式,建设优质生源基地校成为高校适应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
建设优质生源基地校的必要性
第一,建设优质生源基地校是适应新高考改革的必然举措。以往的生源基地校建设仅仅停留在表面,新高考改革为踏踏实实地进行生源基地校建设提供了契机,也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新高考改革前,每个批次分别划定录取控制分数线,有着明确的界限。在此背景下,这就使得某些社会认可度低的专业能够凭借学校的知名度吸引考生报考。新高考改革后,部分省市取消了批次限制,采取“专业(组)+院校”的投档模式,专业从后台走向前台,直接面对考生和家长的挑选。
一些社会认可度不高、依靠专业调剂才能完成招生计划的专业很可能出现生源危机,影响专业的生存与发展。为了适应新高考改革,争取更多优质生源,各高校迫切需要建设优质生源基地校。通过生源基地校这一桥梁,高校直接深入中学,了解高中生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宣传,帮助考生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这既能有效保证高校的生源数量,同时也对热冷门专业进行有效调剂,保证专业间的生源平衡,促进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北京联合大学于2016年开始在延庆区多所中学建立生源基地校,通过分析近几年的招生数据发现,通过专业宣讲,生源基地校被录取学生数量逐年上升,一些冷门专业的报考率也不断提升。
第二,建设优质生源基地校是高校生源竞争的迫切需要。生源数量与质量是高校生存发展的基础,只有把好生源关,才能为学校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目前,我国高考生源数量仍然呈现下降,然而我国高校数量却一直在持续增长,截至2020年我国普通高校数量达2,738所。加之,考生对国际教育的渴望和国外知名高校不断扩大在我国的招生计划,使得大量优质生源外流,生源竞争日趋激烈。生源危机不仅体现在生源数量的紧缺,更体现在对优质生源的争夺。
要在日益激烈的生源竞争中占得先机,建设生源基地成为必然选择。生源基地校在为高校输送大批生源的同时,还有利于稳固优质生源,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分析近几年录取数据发现,凡是建立生源基地的中学和区域录取人数逐年上升,优质生源报考率也呈现上升态势。第三,建设优质生源基地校是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突出体现。
新时期,高校不仅仅要为社会培养输送优秀人才,还要着眼于利用学校资源来服务社会、回馈民众。新高考改革实施后,充分了解专业内涵、指导学生科学选考,成为中学积极应对新高考改革的必然选择。中学教师主要从事基础教育,对专业的理解局限于自己的专业范围,在具体指导学生选考和确定专业存在一定困难。这就迫切需要高校充分利用其师资、课程等优质资源,为中学提供服务。
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学校在北京延庆区多所中学建立生源基地,充分利用大学的师资、实验室资源,通过举办中学教师培训、高中生进大学、暑期夏令营、知名教授进高中、指导学生课外活动、参与生涯规划课程等,以生源基地校为平台,服务北京基础教育,充分体现高校服务社会、服务考生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第四,建设优质生源基地校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建设优质生源基地校对于提升高校生源质量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生源质量的提高必然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优质生源基地校还能够保证人才培养的连续性。
中学和高校是人才培养链条上相互衔接的重要环节,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是双方的根本任务和共同目标。通过优质生源基地校这一平台,双方加强沟通合作,能够有效地促进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机衔接。高校可以通过生源基地校把自己的办学理念提早输送给中学生,并参与培养有报考意向的学生,培养他们的认同感,增强他们对专业的兴趣。高校也可以通过生源基地校重点加强某些方面的基础知识,甚至可以开设一些大学先修课程。这样可以保持教育的一贯性,也使得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能够得以延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优质生源基地校的路径分析新高考改革形势迫使双方将优质生源基地校建设落到实处,注重加强内涵建设,在实践中逐步探索丰富建设内容。
第一,加强数据分析,科学合理选择优质生源基地校。优质生源基地校建设切忌重数量、轻质量,需要加强统筹分析、顶层设计。高校在选择优质生源基地时,需要根据高校的招生需求、办学特色和培养方向,再结合中学的办学水平选择合适的中学。
一是准确规划优质生源基地校的数量。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生源基地建设规划,每年年初制定建设目标,按计划分步骤实施,不宜盲目扩张。二是合理挑选优质生源基地校。高校应该根据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特色、发展方向等因素,综合分析近几年的招生专业、生源质量等招生大数据,结合中学的办学情况,合理选择生源基地校。
例如:北京联合大学综合分析近几年录取数据发现录取的北京生源主要集中在郊区县,因此学校选取录取考生数量在前30名的部分高中进行优质生源基地校建设,同时还发现高分考生大多集中在海淀区,于是又重点在海淀区选择中学建设优质生源基地校。三是明确优质生源基地校的建设布局。优质生源基地校的建立要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布局要尽可能地全面、均匀;另一方面,要在招生重点省份加大力度,如北京联合大学作为北京市属高校,65%以上的招生计划投放在北京,因此将北京市作为优质生源基地校建设的重点。与此同时,贵州省、山东省是京外计划较多的省份,学校也有计划地在这些省份进行了优秀生源基地校的布局。
第二,以活动为载体,将优质生源基地校建设落到实处。严峻形势迫使高校将优秀生源基地校建设落到实处,实现双方共赢才能得以生存与发展。高校要充分调研优质生源基地校的真实需求,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予以落实,才能保证优秀生源基地校的建设成效。一是知名教授进中学。高校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科研等资源优势,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生源基地校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学术报告、生涯规划指导等多项活动,切实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内涵。北京联合大学开发设计了40多场专业讲座,形成“专业讲座菜单”可供优质生源基地校挑选。例如:2017年5月底前,学校教授累计赴延庆区进行科普讲座25次,惠及19所中学4,000多人次学生。二是加强对高中教师培训。
一方面,高校可以组织相关专家介绍专业知识,增强高中教师对于专业理解,使其能够合理指导学生选考。另一方面,还可以发挥高校教师在学识、视野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优势组织相关培训,提升高中教师的授课能力,助力基础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是参与中学的课程建设。高校可以发挥实验室、教学场地师资等资源优势,参与到中学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中。例如:北京联合大学发挥在“三山五园”等文化遗产研究、教学方面的优势特色,以“三山五园”研究院、两个国家级文科类实验教学中心为平台,为北京市八一学校附属玉泉中学开发了“三山五园”系列校本课程。此外,高校还可以在中学开设一些大学先修课程。
四是为中学提供师资力量。目前,很多中学都开设了一些课后选修课或者学生社团,如Python课程、机器人课程、无人机社团、航模社团等。中学较为缺乏这些专业师资资源,需要从社会聘请或者外包给社会机构。高校可以选派教师到中学授课,解决其师资难题。五是双方开展产学研合作。高校可以吸纳中学教师参与到科研、教研课题中,一方面,通过课题合作的方式加强高中教师对高校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提升中学教师的教研、科研能力。
师范类院校还可以将中学作为实习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中学实习,可以锻炼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够潜移默化地宣传高校。六是组织中学生走进高校。高校可以开展高中生进校园、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让高中生走进大学,参观图书馆、实验室、展览馆及其他一些有特色的场所,参与科技创新、素质拓展、课堂听课等,安排大学生与其互动,以此进一步增强高中生对高校、专业的了解。七是开展大学生回访母校活动。
以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为依托,组织优秀学生回到母校开展学业汇报、文艺汇演等活动,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参与指导高中生的科技活动、社团活动,让大学生和中学生形成互动,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也可以让中学生更直观、更全面地了解大学生活。八是提供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高校可制作招考信息简报定期投放生源基地校,介绍学校发展情况、学科专业前沿动态以及最新的招考政策等。高校也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志愿填报方面的优势,在志愿填报期间赴生源基地校进行招生宣讲,为考生和家长提供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第三,定期研讨健全体制,将优质生源基地校建设推向深入。
为了保证优质生源基地校的建设成效,要建立研讨改进的长效机制。高校应与生源基地校定期进行研讨,听取生源基地校对于高校工作,特别是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招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听取其对于生源基地校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以对方诉求为出发点,互利互惠方能使合作达到良性循环。高校也要跟踪了解优质生源基地校学生的后续发展情况,及时跟生源基地校沟通反馈,促进生源基地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新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对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合作的契机。新形势下,中学和高校要携起手来,不断充实生源基地校的建设内涵,通过生源基地校这一载体,开展多种多样的合作与交流,实现人才培养的对接,共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宋勤勤,周世革,宋吉红.新形势下加强优质生源基地建设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23):1-2.
[2]贾彦彬,孟鹏涛.国家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视域下地方本科高校的应对策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5):152-155.
[3]贾彦彬.高考改革新形势下关于加强高校生源基地建设的思考[J].吉林人大,2017(11):34-35.
[4]边新灿.新一轮高考改革对大学教育的影响[J].中国高等教育,2015(2):7-9.
[5]张杨,齐麟.高考改革背景下本科院校与高中须有效衔接[J].天津教育,2015(Z1):16-18.
[6]徐代勋.新常态下高校生源基地建设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23):338.
[7]张洪亚,王秀彦.高校优秀生源基地建设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4(4):59-60.
作者:鲍桂莲刘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