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由甘肃流传的几首莲花落引发的思考

时间:2022年02月12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摘要:莲花落是汉族民间的说唱艺术,最初由唐代佛教唱导演变而来,是被乞丐用于行乞时所唱的曲艺,清朝中后期至民国时期为其发展巅峰时期,较早发展地区为绍兴、江西、山西、京津冀等地。 莲花落在近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融合其他民间戏曲及民歌的同时,也被其他地方戏曲

  摘要:莲花落是汉族民间的说唱艺术,最初由唐代佛教唱导演变而来,是被乞丐用于行乞时所唱的曲艺,清朝中后期至民国时期为其发展巅峰时期,较早发展地区为绍兴、江西、山西、京津冀等地‍‌‍‍‌‍‌‍‍‍‌‍‍‌‍‍‍‌‍‍‌‍‍‍‌‍‍‍‍‌‍‌‍‌‍‌‍‍‌‍‍‍‍‍‍‍‍‍‌‍‍‌‍‍‌‍‌‍‌‍。 莲花落在近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融合其他民间戏曲及民歌的同时,也被其他地方戏曲或民歌所吸收,笔者通过搜集调查甘肃省内几个地区流传的几首莲花落,引出关于莲花落曲调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甘肃 莲花落 思考

佛教文化

  一、莲花落及其流变

  莲花落,又叫莲花乐,是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老民间说唱艺术品种,是乞丐行乞时所唱的戏文‍‌‍‍‌‍‌‍‍‍‌‍‍‌‍‍‍‌‍‍‌‍‍‍‌‍‍‍‍‌‍‌‍‌‍‌‍‍‌‍‍‍‍‍‍‍‍‍‌‍‍‌‍‍‌‍‌‍‌‍。 李开先《词谑》载《醉太平带莲花落》:“寸打俫不能肚饱,博末子委实心焦。 梦豁了漫水怎生熬? ……哩莲花,莲花落。 ”可知莲花落早期为乞儿丐妇所唱之调。 由于是专属于乞丐的曲艺,比起其他曲艺地位比较低,因此,早期关于莲花落的记载比较稀少,也就缺乏系统而详细的论证资料。 关于莲花落的产生有一种现如今比较认可的说法:莲花落脱胎于隋唐时期的敦煌佛曲“散花乐”,而宋特别是元明以来流传的佛曲“四季莲花落”至“叙事莲花落”,也是“散花乐”的继承和发展,同时敦煌佛曲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很多的民间曲调,经过近千年的发展沉淀后,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影响深远的艺术品种。

  清代前期的莲花落在流传中与秧歌、小曲、荡调关系密切,莲花落的演唱中常包含着秧歌、小曲,而秧歌、小曲、荡调的演唱中同样也有莲花落。 清代前期四季莲花落逐渐消失,叙事莲花落却扎根于民众之中茁壮成长。 康熙年间南方打十不闲的演唱形式流传到北方后遂在北方兴起。

  清代中期以四句体徵调式莲花落调为特征的叙事莲花落,继续普遍流传在所有莲花落演唱中。 这种新的莲花落调最显著的变化,即是泛声的消失。 这是一种以上下句为基本乐段循环反复的板式体结构形式。 它为莲花落以后的戏曲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清嘉庆后,莲花落出现了对口的形式,又发展至彩扮莲花落。 流传到东北地区的莲花落因为受到秧歌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东北二人转。 清末及民国以来还出现了一些由莲花落演变而成的戏曲声腔剧种。 许多曲种虽然不以莲花落命名,但莲花落唱调也是它们演唱的曲调之一,如兰州鼓子、胶州琴书、四川扬琴等。

  二、在甘肃流传的几首莲花落

  莲花落在几百年的发展中吸收着各种民间小调以及戏曲曲艺,也逐渐融入其他乐种。 笔者通过在甘肃境内的田野调查以及大量文献阅读搜索后,发现在甘肃的陇东、河西以及中部地区的各种乐种当中都有莲花落的身影,主要分布在民歌、戏曲以及曲艺当中。

  (一)戏曲中的莲花落——定西通渭县小曲中的莲花落

  此曲为流行于甘肃定西通渭小曲中的一首,是由通渭小曲戏《对岗调》引出而演唱的,在《对岗调》的最后一句为“郑大官人嗓子好,你来唱一段莲花落”,由此引出了通渭小曲的《莲花落》。 这首作品的结构可分为上下二句体,1—3小节为上句,4—8小节为下句,是F商七声清乐民族调式,跨度较大。 从旋律进行的线条来看,这首作品的音型为波浪形,非常具有戏曲色彩。 旋律进行主要以二三四度音程的跳进为主,只有结尾句虚词部分出现了一个十一度音程的大跳。 节奏较为规整,唱词为七言体,格律为2+2+3,上下句歌词相呼应。 从歌词中可以看出这首莲花落曲调和环县道情中的莲花落(大哭板)一样,都脱胎于莲花落的经典曲目《郑元和与李亚仙》,又名《曲江打子》。 而在演唱的过程中也少不了通渭小曲的伴奏乐器三弦以及打击乐器四块瓦,打击乐器的伴奏是非常规整的,即按照打拍子的方式来伴奏。 唱词的每一句后面的虚词是这首作品的特色之处,也是通渭小曲的特色之处,即后面的每句虚词都要伴奏者帮腔,有着烘托氛围的作用。

  (二)曲艺中的莲花落——河西宝卷中的《莲花落》

  这首作品是流行于武威地区的河西宝卷《包公宝卷》中的曲调,是包公断案的一个片段,大概内容是王恩抢了石屹的银子并将其杀害,在将银子花尽之后好吃懒做没有了生活来源,一路乞讨来到凉州的莲花山,打莲花落乞讨为生。 作品从结构上来说是两句体,1—4小节为上句,5—8小节为下句。 为? B商七声清乐民族调式,音域跨度较小,同时二度音程居多。 从旋律进行的线条来看,这首作品的音型为小波浪形,骨干音为“D、E、A”,作品主要围绕这三个音展开。

  歌词为七言体,格律为2+2+3。 每下半句中都加有“呐溜溜”这样的衬词,能够更完美地表现作品。 每句最后的“莲花莲花落呀”需要伴奏者来接声,与主唱者一起唱这句,与早期的莲花落颇为相似。 除此之外,在河西宝卷中的《手巾宝卷》和《莺鸽宝卷》以及其他几部宝卷中都有莲花落曲调的痕迹,这些莲花落曲调的旋律都是相同的,唱法也都相同,唯一不同的便是唱词的内容和背景故事,但都表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莲花落是乞丐沿街乞讨所唱之调。

  通过分析以上甘肃几个地方的莲花落曲调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同在甘肃省,但每个地方的莲花落各不相同,每个地方的莲花落曲调都有其地域特征,但总体来说,它们都脱胎于莲花落的曲调,虽然早期莲花落为乞丐在乞食时所唱,但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范围逐渐扩展,并逐渐脱离了莲花落原始的形态,在不同的乐种中出现时也就有了相应的特点。

  三、关于莲花落的思考

  提到传统音乐,发展、传承、保护是一个经久不息的话题。 笔者在搜集过程中发现,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多媒体遍布各行各业的年代,关于莲花落的音频影像资料却极为稀少,并且大部分莲花落曲调只有老年人、农村人、文化不发达地区的人所唱,也只有这个群体会唱。 现存的莲花落曲调极少记载创作日期,而演唱者对于这些曲调的由来也都是“生来就已经有了”,几乎不存在近年来创作的莲花落曲调,这就使我们意识到莲花落的发展传承并不理想,不少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年老体衰,莲花落面临后继无人、人亡艺毁的危险。 而如今的传统音乐文化也并不是封闭不前的,它们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着较大的变化,许多传统音乐文化遗产也就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空间。 莲花落是穿越千年时光、流淌至今的曲艺音乐乐种,是极具特色和历史价值的,希望不要在我们这一代和今后几代人中中断。

  早期乞丐们利用唐代“散花乐”来讨饭,清代中后期的彩扮莲花落艺人分化成两部分,有一部分就是在街头或茶园卖艺的艺人,这些都与莲花落的乞讨性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延续至今。 这是因为,笔者搜集到的这些莲花落曲调,无论是戏曲还是曲艺中的曲调,大多数都是形容家境贫寒的人家时才会唱,所以在莲花落的漫漫长途中,演唱的主要群体就是行乞者,以及在形容某家家境贫寒的时候所唱。 前面提到,莲花落作为一种具有千年历史的民间曲艺乐种,笔者希望它能够长存于世,这就需要我们利用各种方法去宣传、去弘扬、去传承,使其后继有人。 可以通过近年来非常火热的民族音乐进课堂活动进行传承,不论是中小学还是高校学生,都是合适的宣传对象,会在传承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 也可以通过政府支持,鼓励人们利用举办民间歌唱比赛的方式,提高莲花落的影响力。

  四、结语

  笔者通过田野调查、文献搜集,将甘肃省内不同民间音乐中存在的几首“莲花落”加以整理分析,由此引发莲花落如何能长久传承保护的美好期望。 作为一名音乐专业的学生,我们有义务去宣传、传承、弘扬我们的传统民族音乐,这不仅仅体现在莲花落这一个音乐剧种上,对于其他经过多年流传至今的传统音乐类型,我们都要去重视,使老一辈音乐人的艺术结晶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明]李开先·词谑[M].上海:上海中华书局,1937:14-15.

  [2]陈钧.评剧音乐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7.

  [3]黄春生.莲花落在北方流变述略[D].河北大学,2007.

  [4]刘芳.太原莲花落的历史沿革与现状、问题及思考[D].山西大学,2007.

  [5]《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甘肃卷》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甘肃卷)[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谢粉兰,女,硕士研究生,西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