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年11月08日 分类:政法论文 次数:
小学生处于学习各方面知识的萌芽阶段,小学生的智育和德育发展并不完全,小学教师应按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对学生德育进行正确引导。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掌握好语文课堂的思想道德教育对学生的未来发展直观重要。下面文章主要分析小学教师如何正确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和德育培养,分析德育培养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寻求将德育教育渗入到教学中的方法,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关键词:思想道德,小学生,德育教育
1.人文关怀,重视德育培养。
小学是学生处于求知欲望与模仿能力最强的年龄阶段,学生对周边事物或事件记忆深刻,影响也比较深刻,抓住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培养效果也比较显著。如充分体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机制,顺应其发展规律进行德育教育,可获得事半功倍之成效。语文教材节选文章大多饱含人文情怀,可作为激发学生爱国情怀、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有机基石。人教版(下同)《长城》《桂林山水》等课文都是人文价值的体现,旨在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增强民族情怀。
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首先播放视频,给学生提供视听觉盛宴,激发其情感共鸣。比如在《长城》教学课堂期间,教师搜集并节选“长城”构成的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长城”构造、概貌以及历史,然后讲解劳动人民在长城建设中的突出贡献与意义,引导学生增强对劳动人民的热爱。通过视频的直观映射,学生可真实感受到长城的宏伟壮观、气势磅礴,此时教师可进一步说明,让学生明白长城的来之不易,增强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尊重与热爱。
2.情感渲染,渗透德育培养。
语言文字是思想内容的表达形式,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有大量思想教育意义深刻的文章,借助文字语言表达作者情感态度或道德情操。从这一角度看,小学语文课堂的德育教育可从情感渲染着手,将学生带入真切的情感中去思考、去体验,如此便可逐步渗透德育培育。比如在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读全文,并让学生一同解读“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这一句话的意义。
在被问到对哪些词语印象深刻时,学生不约而同指出“凡是”“统统”“掠走”等。教师可解说,这类词语充分说明英法联军将圆明园大肆洗劫一空,简单的词语表达更将其野蛮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学生产生愤慨情绪时,教师可突出学习对国家发展的意义,引导学生逐步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
3.生活实际,深化德育教育。
语文教材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教师可深入探究教材,捕捉生活中的德育素材,丰富教学内容,积极导入正能量,并培养学生德育延伸到生活中,引导学生多联系生活,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学习不是应付考试的活动,而是提升知识认知、发展自我的行为,这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将教学延伸扩展开,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深化德育教育。在五年级文本中编排了“生活启示”一组教材,旨在通过课堂学习,让学生获取一定的生活启示,养成坚强独立的情感意志,积极应对生活的挫折与困境。
如《钓鱼的启示》,教师引导学生一同探究最后一段的意义,从该阶段的思维能力考虑,五年级的学生自然可理解文章的表面意义,然而要深究背后的德育思想仍需教师的引导。教师可导入“没有民警叔叔时随意闯红灯”“践踏草坪”“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现象,让学生反思自己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学到这里就可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并学会改正。
4.学以致用,强化德育培养。
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既突出教师的“教”,更强调学生的“学”,只有保证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思考、总结并有意识地去实践,德育教育才可真正体现其价值。道德理论是比较系统化的知识,若教师过多、反复且空洞地讲解,整个课堂将沦为一洼死水,平静无波澜,当然教育成效也就不理想。要摆脱流于表明、浮于形式的德育教育,教师应科学地设计教学,点到为止,适可而止,留足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与总结,让学生在思考中发展,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比如在前文提到的《钓鱼的启示》教育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首先思考作者最后描述的“大鲈鱼”与“道德”之间的关联,明白作者表达的“大鲈鱼”实则是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理念;然后让学生凭借自身对“道德”的理解,表达自己对生活、对社会、对同学、对自己的认知,分辨出哪些是“道德行为”哪些是“不道德行为”,并思考自己在一定情况中该如何选择,做一个良好的公民。整个课堂下来,德育培养就可从理论讲述向实践操作发展,学生不仅能获取知识,更能学会思考生活。德育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应掌握学生成长的规律,善于挖掘教材的德育素材,引导学生思考、总结、运用,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思想道德方面论文投稿《思想政治方面的文章发哪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