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年01月24日 分类:政法论文 次数:
新媒体的融合需要技术的不断进步,它打破了传统媒体技术在党建宣传工作的局限性,也实现了各种新媒体技术在党建宣传中的功能价值,为党建工作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而新媒体融合形式的改变不仅仅用于技术应用中,也更深层次的展现了传统党建工作的发展机制。
关键词:媒体融合,党建宣传,创新探索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在党建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新媒体融合发展战略”,并要求重视“基层政治生态”建设,提高新媒体在新形势下的社会沟通能力作用。鉴于媒体融合覆盖面广、宣传渠道多样化、信息流通便捷性等优势,为我国党建工作进一步释放宣传能力提供了有效条件,并促进其工作重心逐渐向基层党建转移,很好地弥补了传统党建宣传工作在基层的互动性不足缺陷。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党建宣传工作的挑战
任何一个事物都具备两面性,“媒体融合”自然也不例外,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成长快速的媒介输出形式,在社会宣传功能方面的“正向”推动优势自然不容小觑,但这种优势如果缺乏有效地约束和管理,也同样存在陷入党建宣传工作不利局面的可能。
首先,媒介融合提高了信息甄别难度。由于“媒体融合”的实现过度依赖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因此不可避免地“继承”了互联网对待信息的处理“习惯”:其一是“去精英化”,互联网实现了应用者话语权的空前平等,现实中“弱小声音”同样得到关注,这导致海量“草根阶层”对“精英阶层”的话语权严重冲击,其中就包括大量缺乏依据、逻辑的质疑,削弱了可靠信息的传播力度。其二是“快速扩散”,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方式是“点对点”的连锁机制,信息传播速度很快,在盲目“快捷性”驱使下,大量谣言、错误言论被别有用心地散布到网络空间,其中不乏一些海外敌对势力、恐怖主义者等险恶用心炮制的虚假内容,造成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的思想混乱甚至信仰动摇。而“媒体融合”的“多元一体”性质又进一步放大了信息甄别难度,在“三人成虎”的模式下更容易产生社会恐慌。
其次,媒体融合需要更好的技术驾驭能力。我国党建工作历来重视工作经验、资历、理论能力,尤其在党建宣传工作中要保持严谨、科学的态度。而媒体融合背景下突出技术优势,在不同程度上打破传统党建宣传工作的开展格局,能否驾驭技术是最关键、最基础的环节。一方面,媒体融合下的宣传工作强调“抢资源、抢时间、抢市场”,另一方面,党建宣传工作要求内容严谨、表达科学、组织严密,具有很高的政治性导向要求。这种矛盾的出现必然会造成党建宣传工作人员的压力,在网络上发布信息、言论的过程中,既要维护党性又要确保效果,一旦出现舆论错误,其影响消除难度要远大于传统党建宣传工作模式。
再次,媒体融合对党建宣传传统的冲击。从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来看,一种更先进地信息传播机制往往驱动着一个新文明时代的产生。例如语言的局限性被文字打破,而印刷术的发明进一步延伸了人类交流的空间和时间,在经历广播、电视等传媒途径之后,“媒体融合”实现了信息传播的效果最大化。它所颠覆的不仅仅是传播模式、方法、载体等,还包括传播主体;党建宣传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媒体融合的作用,势必改变传统党员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地依赖媒体融合技术带来的便捷,而传统党建宣传工作中的优势要素也会被一同“舍弃”。例如,过分依赖媒体融合模式构建的网上交流平台,削弱党建宣传工作开展的组织性、纪律性,甚至会忽略现实中党支部正常活动。
确立党建宣传工作在基层开展的主体地位
党建宣传是党建工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承载的内容往往具有政治前瞻性、理论科学性、社会统筹性等特点,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最前沿思想。习近平同志曾强调说:“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基层党组织是开展党建工作的基础,理应成为党建宣传工作的主体,但结合现状分析,我国党建宣传工作以党政机关干部人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为主体对象,客观上忽视了党建宣传在基层的功能,这是一个严重的导向错误;基层党组织作为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担负着思想传达、组织实施、政策宣传、形象树立等重要使命,也是党在不同时期提出的方针、政策、路线的践行主体,忽视党建宣传工作在基层的作用,无疑是封闭了党和人民群众交流沟通的“门窗”。
“媒体融合”的出现为重新构建基层党建宣传体制提供了条件,有利于构建“多元一体”的党建宣传平台,同时吸纳更多的党建宣传客体。
第一,“媒体融合”载体日益普及。在智能手机基本人手一部的时代背景下,媒体融合技术的优势得到了最大程度发挥。它摒弃了传统党建宣传中依赖布告栏、宣传册等落后形式,在内容承载方面信息量更大、更全面、相关链接更丰富,有效地实现了基层党建宣传的丰富性。
第二,“媒体融合”互动效应突出。传统党建宣传工作在技术、模式等限制下,能够产生的信息互动量较小,同时也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媒体融合提高了党建宣传工作的可控性,通过“多元一体”的党建平台构建,可以大大减少互动成本,更集中地收集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更好地开展针对某一项工作的评议、审核。如微信、微博、博客、社交网站、党建门户等“多元”结合,有效地解决了途径分散的瓶颈,让宣传受众摆脱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第三,“媒体融合”提高工作效率。媒体融合可以有效地打破党建工作的纵向“层级模式”和横向“部门模式”,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可以直接获取不同级别、不同部门的党建工作宣传内容,加速党建思想交流和监督促进作用。同时,基于信息技术的优势,基层党建工作主体可以更便捷、更详实地收集相关信息,缩短准备工作时间,提高基层党建宣传工作的效率。
基于媒体融合的党建宣传工作模式创新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正式提出“互联网+”理念,作为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驱动力,“互联网+”本身具有强烈的“融合”内涵,通过与我国社会关系、政治制度的有效融合,可以发挥在党建宣传中的特定功能。而“媒体融合”为“互联网+”理念的运用提供了范围参考,进一步诠释了互联网在党建宣传工作中的价值,它是一种媒体“新产物”,在党建宣传工作中也必然能够发挥“新价值”。
第一,坚持党建宣传工作的基本理念。无论多么先进的科学技术,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为人类社会提供服务的,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展开党建宣传工作,必须时刻牢记党建工作的使命,坚持党建工作的基本理念,自觉维护党员干部的“纯洁性”,充分发挥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同时,党建工作部门要合理地把控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比例、范围,在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影响力的同时,更好地实现舆论引导功能,充分体现坚持人民“公权力”和“执政为民”的思想。
第二,拓宽媒体融合下民意表达渠道。在新媒体技术应用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党建宣传工作要积极展开形式、内容方面的创新,用以实现民意表达渠道的进一步拓宽。党建工作涉及到社会事业的层层面面,在以经济为主要发展主体的前提下,党的建设工作要顺应市场经济发展潮流,顺应时代价值观进化,因此只有充分了解社会公众的思想现状和舆论倾向,才能进一步促使党的建设工作完善。从这个层面说,党建宣传工作可视为一种党的思想体系完善机制,通过拓宽媒体融合下的民意表达渠道,更大范围地收集民生、民情和民意数据,保障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永久延续。
其中,媒体融合的“多元一体”模式就是充分尊重“价值观多元化”的表现,本质上说,是人民群众对不同利益诉求的尊重,并客观地集中在同一党建宣传平台上,有利于高效率、高质量地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并引领社会舆论向党建价值发展。
第三,强化媒体融合平台的有效利用。媒体融合背景下,新媒体技术“来势汹汹”,微信号称“超过6亿人使用”,微博平台动辄上千万的粉丝量,都为党建宣传工作开展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以微信为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这是事实上也构成了一个完善的信息传播体系,它将“互联网+”模式下的“点对点”连锁信息传递机制,改良为“点-圈-点”的无限循环模式,“朋友圈”的信息甄别机制有助于提高党建宣传内容的可信度,同时基于社交网络的基本价值,进一步提高了信息的有效性和传播价值;党建宣传工作要不断强化对媒介融合平台的利用,就需要遵循新时期“微传播”的规律,从党建工作宣传内容方面入手,精心设计、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形成互联网时代阅读习惯的图文编辑风格,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党建宣传精品。
以“真实性”为切入点,基层党建宣传工作可以立足身边的人和事,通过采访、编辑、制作等流程分享到每一个媒体融合平台,在引起受众共鸣的同时提高转发率,进一步扩大党建宣传工作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万世成.信息化条件下党建类传播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探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11:9-11.
[2]吴世玲.党建新闻宣传在新媒体技术发展下的创新[J].新闻战线,2015,06:185-186.
推荐阅读:媒体论文发表基于新媒体的虚假新闻乱象及应对策略研究
这篇媒体论文发表了基于新媒体的虚假新闻乱象及应对策略研究,如今新媒体虚假新闻的乱象进入白热化状态,虚假新闻最直接的原因在于新闻工作者的从业素质,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要树立正确的工作作风,那么面对虚假新闻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