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高职教育论文发表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

时间:2015年11月13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本篇文章是由《 高校辅导员学刊 》发表的一篇教育论文,(双月刊)创刊于2009年,是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师范大学主办的面向全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刊物。 【论文摘要】随着金融创新业务的不断推进,金融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金

  本篇文章是由《高校辅导员学刊》发表的一篇教育论文,(双月刊)创刊于2009年,是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师范大学主办的面向全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刊物。

  【论文摘要】随着金融创新业务的不断推进,金融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金融市场需要的应用型金融人才,是职业教育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金融行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从金融行业对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要求入手,提出了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金融 人才培养

  目前金融证券行业发展呈现新趋势,中国中产阶段不断壮大导致的理财需求的增加,金融品种创新、金融营销手段创新、金融服务创新是金融行业新特点,金融改革与金融创新不断深化,金融行业混业经营的是主要趋势。整个行业由价格竞争、营销竞争转向服务竞争创新,新趋势对应用型金融人才在质量上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职金融专业主要面向金融行业一线岗位,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需要把握行业发展特点与发展趋势,培养的人才才能“适销对路”。

  一、充分的行业调研,明确与细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深度分析行业与企业,精准定位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要建立由专业教师、校外专家与行业企业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通过座谈会,与行业专业人士进行深度访谈、专业论证会等形式,形成专业调研报告,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精准定位,形成专业培养目标。根据金融市场出现的新变化、新趋势,对课程结构与课时安排进行优化,更加凸显了专业特色,更好适应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使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吻合。

  2、解构职业岗位,分析岗位工作任务,明确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方向

  金融专业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分析金融行业职业岗位:一是通过毕业生调查。对毕业生进行持续跟踪调查,与毕业生举办座谈会,分析毕业生在金融行业主要的职业岗位,明确职业岗位标准;二是通过教师企业挂职锻炼。高职专业教师要求实务能力强,对行业企业精准把握,需要教师经常到企业挂职锻炼,金融专业可以把教师企业挂职锻炼与行业调研结合起来,调查金融机构公司的职业岗位及岗位工作任务,通过分析每个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确定专业的职业岗位群,明确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根据金融专业人才需求可以确定的方向有:证券期货方向、银行方向、投资理财方向、保险方向等。

  二、遵循“工学结合”的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创建校内实践平台,使真实业务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为实现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可以推行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金融专业的特点,我们可以实行“课证结合”、“课赛结合”、“工学结合”,结合相关金融企业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强化实践教学,建立金融实训室的基础上,可以与企业合作,创建校内实践平台,把企业真实的业务引入实践平台,紧紧依靠校内实训平台与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真实的经营性实训,使外延式发展与内涵式发展相结合,体现金融专业特色。

  2、根据金融行业持证上岗的要求,建立“课证融合、课赛结合”的教学体系

  充分利用金融行业标准化、证书化从业的要求,建立“课证结合”课程体系与教学体系。专业在合理定位人才培养方向的同时,根据行业发展要求,把证券从业资格证书考试、期货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助理理财规划师考试等资格认证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将资格证考试内容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形成“课证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提出资格证书考试与专业技能培养的双重要求,把课堂理论知识教学与课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金融是虚拟经济,技能培养有其独特性,竞赛是一种金融专业非常好的培养学生技能的手段,专业可以实行“课赛结合”,举办如股票模拟投资大赛、期货模拟投资大赛、理财方案设计大赛等,培养学生技能,完成上岗证与技能培养双重目标。

  3、引入企业资源,建立了“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机制,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资源优势,着力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金融专业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就专业调研、产学合作、人才培养及师资队伍建设进行广泛的合作,充分利用了行业企业资源,为专业学生提供来自行业企业优质的培训,提升学生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