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艺术类职称论文发表英国电影的特色

时间:2015年11月04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本篇文章是由《 现代电影技术 》发表的一篇电影论文,自创刊以来,以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为主题,坚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读的理念。现代电影技术内容详实、观点新颖、文章可读性强、信息量大,众多的栏目设置,现代电影技术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

  本篇文章是由《现代电影技术》发表的一篇电影论文,自创刊以来,以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为主题,坚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读"的理念。现代电影技术内容详实、观点新颖、文章可读性强、信息量大,众多的栏目设置,现代电影技术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

  [摘要]上世纪30、40年代英国工人阶级开始走上银幕。上世纪5o、60年代的新浪潮电影真实的反映了在社会富裕、消费主义的兴起的背景下,传统工人阶级文化日益衰亡的现实。但是新浪潮电影对工人阶级作为整体所面临的问题缺乏兴趣,性别歧视明显。上世纪 80、90年代反映工人阶级的电影生动地再现了工人阶级所遭遇的困难,倡导奋发自强的乐观主义精神。

  [关键词]现实主义纪录片运动新浪潮运动

  英国电影的历史始于1895年[1]。在此之前。英国的银幕上几乎看不到工人阶级的影子。这种现象在20世纪30年代。随着电影制作中的记录片运动(Documentary Movement)的兴起,开始发生变化。下面就对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英国电影对工人阶级的表现做深入的探讨。

  电影中的现实主义鼓励电影人把广阔的现实生活作为创作及表现的基础,把主流电影中的角色范围加以拓展,延伸到以前极少表现的团体或个人。这种思想驱使英国电影人和现实主义结下不解之缘。

  现实主义的思潮使得30年代的电影进行了具有开一代先河的探索。然而,这一时期的电影把工人阶级描绘为漫画式的非性格饱满的。附属的非中心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大都显得很被动,以受害者的姿态出现,不能自立,需要国家帮助和社会同情 [4]。

  40年代二战题材的电影把记录片的传统发挥到了极致。特殊的历史环境使得这一时期的电影大都以宣传为目的来发动广大工人阶级投入打败法西斯捍卫英国的‘人民战争’中来。但是这一时期的影片对工人阶级的刻画并不全面和典型。许多影片对工人阶级的态度大都具有歧视意味[5]。上世纪50 年代是反映工人阶级影片的低谷期,工人阶级几乎从银幕上消失了。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随着新浪潮运动的兴起则把工人阶级置于叙事中心,表现出了其对工人阶级空前的关注。具体来讲,新浪潮电影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影片大都以工人阶级男性为中心,性别意识突出。新浪潮电影着意刻画男性工人形象。对工人阶级女性的刻画则相对欠缺。另外,60年代消费主义的蔓延使得传统的工人阶级文化面临严峻威胁,女性作为消费的主体。自然地被视为传统工人阶级文化走向衰亡的罪魁祸首之一。男人们丧失了传统的斗志,委曲求全,忍受单调乏味的工作以换来足够财富来满足女性的消费欲望。

  二,新浪潮电影中,对工人阶级生活的反映大都是在消费场合而非生产场合展开的。以《周六晚上和周日早晨》为例,片中有关主人公的主要描写场景中,工作场合在影片中只出现了少数几次,而他的大部分活动则不是在家庭就是在娱乐场合进行的—— 或在酒吧饮酒或在河边垂钓鱼。

  第三,新浪潮电影反映的是工人阶级内部单个人的而非集体的生活。如果说战时影片试图表达一种集体主义观念的话,新浪潮电影则似乎刻意淡化工人阶级的集体生活。新浪潮电影没有形成“集体审美观”并试图淡化阶级的不平等,着重“对个人主义的强调”[6]。

  新浪潮电影大都以北方工业区为背景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不对工人阶级受剥削的问题做深入探讨,社会不平等却被诠释为“普遍问题”,与阶级无关。这种把社会问题置于个人关系内而非经济和劳工关系框架内的倾向使得新浪潮电影支持工人阶级及其文化的精神受到相当程度的削弱。

  辉煌一时的新浪潮运动在60年代以后逐渐走向低谷,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英国电影界又兴起了新一轮的社会现实主义的热潮。一些反映工人阶级生活主题的剧本再度受到电影人的青睐。这种现象是对撒切尔主义所导致的严酷的经济形势下工人阶级生活的必然反映。在这一时期。传统工人阶级文化受到了又一次强烈的冲击。因此,在 80、90年代,反映传统工人阶级文化衰落的影片在这一时期仍然占据了中心的位置。

  就对工人阶级的表现而言,80、90年代的电影和新浪潮电影相比。既表现出一定的继承性有具有一些新的变化。

  首先,这两个时期的电影都强化个人层面而弱化社会公众层面,但80、90年代的电影在这方面则有过之而无不及。例如,在80 年代的影片中,年轻人的失业问题被认为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不少影片对此都有所反映。然而,这些影片往往只是把镜头对准某个单一的失业青年。这就意味着,影片提出的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只是针对某些个人,而对整个工人阶级采取集体行动解决问题的方法则只字不提。到了90年代,酗酒和吸毒已成为危害工人阶级的普遍问题。但是这一时期的影片并没有去解释造成这一现象的社会原因所在,而是聚焦于某些个人的酗酒或吸毒,因此就把原本为社会性的问题转化为了个人问题。[7]

  其次,90年代后半期的电影大都在结尾处充满着一种感觉良好的氛围。虽然在这一时期传统工人阶级文化也像50、60年代那样被描绘为正在衰落,但是50、60年代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社会富裕、消费主义以及大众文化的兴起等,而80、90年代却是由于限制工业化,大量失业以及贫穷所造成的。布利特。格里特影片中的来自工人阶级的男主人公虽说在影片开始时都处于糟糕的境地——失业,经济上无助,离婚,丧失自尊,但在结尾处。主人公都以一种感觉良好的结局收尾。

  结论

  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从配角到主角,英国工人阶级的银幕地位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大副提升。综观60年代和80、90年代反映工人阶级的影片,有两个突出的特点值得我们注意。第一,影片对工人阶级内部个体的关注和对工人阶级作为一个整体在社会、政治层面的淡漠。第二,不加掩饰的性别歧视。尽管如此,不论新浪潮运动还是布力特。格力特运动,都在英国社会发生变革的关头,及时的反映了工人阶级的生活,展现了其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符合规范的学术服务 助力您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